出版体制
出版体制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175篇,主要集中在信息与知识传播、中国文学、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7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18715篇;相关期刊85种,包括编辑学刊、出版广角、出版科学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第十五届(2017)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第十四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第八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等;出版体制的相关文献由173位作者贡献,包括尹章池、刘进社、孔则吾等。
出版体制—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8715篇
占比:99.07%
总计:18890篇
出版体制
-研究学者
- 尹章池
- 刘进社
- 孔则吾
- 方卿
- 刘涌涛
- 张惠卿
- 林穗芳
- 王秀涛
- 王耀先
- 蔡秀生
- 赵光敏
- 赵文义
- 邵益文
- LIU Yong-jun
- SUN Jun-qing
- 一言
- 于友先
- 于春生
- 任立
- 何蓉
- 余海燕
- 刘克琦
- 刘兴戎
- 刘刚
- 刘士林
- 刘杲
- 刘目前
- 刘蔚绥
- 叶冉玲
- 向新阳
- 吕楠
- 吴东1
- 吴妍妍
- 吴復明
- 吴成福
- 吴智仁
- 吴海
- 吴至强
- 周三胜
- 周大平
- 周景明
- 周根红
- 周正兵
- 周涤尘
- 唐健敏
- 姚德鑫
- 姜明
- 孙利军
- 孙培镜
- 孙柏林
-
-
周根红
-
-
摘要:
随着新时期发行体制、地方出版社体制、图书定价机制等制度的重建,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出版呈现出多元繁荣的现象:古旧武侠、公案小说和新武侠小说出版率先打开市场,在主流意识形态、政府管理之间采取各种手段,将“古籍整理”、“学术研究”和“统战政策”等话语模式转化为市场效益;在“出书规划”政策的指导下,“五四”以来现代作家全集或文集的出版和具有文学史料意义的大型丛书的出版成为新时期文学出版的鲜明特征;通过文学选本出版归纳总结了80年代的文学思潮,表现出一种自觉的文学意识。
-
-
方卿;
叶冉玲;
杨冀
-
-
摘要:
体制机制是学术出版发展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它直接关乎学术出版的功能与效用。创新学术出版体制机制不能只考虑学术出版的现实需求,更要考虑学术出版的发展史,遵循其发展的历史规律。因为现行学术出版体制机制是与学术出版发展史密不可分的,是近400年来学术出版发展的历史产物。文章从学术出版主体、学术出版服务和学术出版投入三个方面,梳理和回顾了学术出版体制机制的形成与演化历程,为学术出版体制机制创新提供了必要的史学参照。
-
-
方卿
-
-
摘要:
服务学术是学术出版的目的和归宿,但出版商主导的学术出版体制却导致了这基本功能的“异化”.回归学术应该成为新技术背景下学术出版体制创新的目的和归宿.文章梳理和回顾了学术出版体制演化导致学术出版功能异化的历程;分析了信息技术发展驱动学术出版体制变革与学术功能回归的可能性及其表现;探讨了以技术发展为契机,整合学术出版利益相关方,创新学术出版体制,促进学术出版回归学术功能的策略.
-
-
-
杨文艺;
郝景东
-
-
摘要:
新中国成立后,文学出版体制的重构成为新政权建设的内在要求,一整套出版制度及体制安排,把文学出版纳入新政权建设的规范之中.这种重构所建立起来的文学期刊共同体,以"作协系统"为主,兼及"研究机构系统""学报系统""大区系统".各系统以建设"社会主义文学"为共同使命,步调一致地热情介入文学热点话题、热点事件,形成了当代文学期刊的合唱与共鸣,对当代文学的发生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
-
SUN Jun-qing;
LIU Yong-jun
-
-
摘要: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出版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些成绩的取得除了国家整体环境的促进作用、GDP持续增长的带动,以及出版技术的飞速发展等其他因素外,出版管理体制改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对新中国成立70年的出版管理体制改革进行全面、系统的回顾和总结,分析不同阶段、不同社会经济形势下,出版管理体制的演进历程、主要特征及取得的主要成就,可以发现我国出版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逐步确立出版单位的市场主体地位;党和政府的作用不仅要善于宏观匹配、顶层设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出版体制,还要善于总结和提升基层创造性的探索与经验,通过引导意识形态来规范制度变迁路线.
-
-
方卿;
王一鸣
-
-
摘要:
40年以来,我国新闻出版业坚持改革开放,艰苦探索,实现了从单一事业体制向事业与产业并行发展的转变,取得了多方面的巨大成就.一是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抓手,构建起了事业产业并行发展的社会主义新闻出版新体制;二是以市场体系建设为重点,展现了新闻出版产品市场、要素市场和新业态全面发展的新活力;三是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支撑,更高程度上满足了人民快速增长的个性化、多元化、体验化新需求.
-
-
吴妍妍
-
-
摘要:
中国共产党自1937年1月至1947年3月这十年间,在延安先后创办了许多出版机构,出版了大量文艺图书。延安文艺图书的大量出版得益于延安的出版体制,同时,延安出版体制也影响了延安文艺图书出版的类型。%Since the ten years from January 1937 to March 1947,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has set up many publishers and published many literature and art books in Yanan. A large number of publishing about Yan’an literature and art books stemed from Yan’an publishing system. Meanwhile,Yan’an publishing system also affected the types of Yan’an literature books publication.
-
-
骆近丹
-
-
摘要:
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促使图书、音乐、报纸及学术类期刊出版体制改革的展开.2012年7月出台的《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中明确指出:学术期刊必须抓紧体制改革.而学术期刊的改革与其他改革一样,必须结合我国国情,有针对性地进行.本文主要从我国学术期刊现行体制存在的问题人手,对我国学术期刊出版体制改革应注意的要点及切人点进行探讨.
-
-
陈磊;
王磊;
赵文义
-
-
摘要:
Academic journals publishing is closelyrelated to national economic interests , scientific research strength , international status and etc .Under the national strategy of “bringing in” and “going out”, Chinese academic journals is destined for internationalization .With regard to the phenomenon that the present academic journals blindly pursued English-language publishing and SCI retrieval ,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the log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 and local transmission and explored the approaches of the 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 of Chinese academic journals under the national interest . Besides , the reflection on the present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rush of academic journals was put forward .%学术期刊出版与国家经济利益、科研实力、国际地位等方面利益紧密相关,在“走出去、引进来”国家战略下,国际化已成为中国现代学术期刊的宿命。针对当前学术期刊一味追求英文出版和SCI检索等现象,辨析国际化出版与本土化传播的内在逻辑关系,探寻国家利益视域下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化出版的途径,对当前学术期刊国际化出版热潮提出反思。
-
-
王亚辉
- 《第十六届(2018)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 、网络化研讨会》
| 2018年
-
摘要:
科技期刊专业性强、受众面窄,传播力不足,影响其可持续发展.分析了科技期刊社会化、大众化传播的必要性,并从政策、受众、内容、传播渠道和模式等角度论证了其可行性,同时也指出了制约科技期刊传播效果的潜在因素,如政策体系、出版体制、学术评价、传播理念、传播形态、人才队伍等.最后提出了科技期刊从内容策划、呈现形态、传播手段三个方向着力的传播策略.
-
-
- 《第十五届(2017)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针对科技学术期刊编辑部体制改革,基于我国编辑部出版体制的事业与企业特征以及相关的政策法规,试图从期刊编辑和经营的概念入手,分析编营分离体制的含义和作用以及与科技学术期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发现和分析编辑部体制改革中编营分离模式的驱动因素,健康、有序、稳定、有效地开展科技学术期刊编辑部体制的改革.
-
-
陈玉国;
钱向东;
彭桃英;
许宇鹏;
方宇彤;
胡新宇
- 《第十四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
| 2016年
-
摘要: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已步入新常态,创新驱动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创新在国家发展全局中居于核心地位.科技期刊作为展现国家科技综合实力和自主创新水平的重要媒介和平台,创新驱动成为其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对我国科技期刊创新发展现有研究成果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科技期发展创新驱动的内涵和内容,探讨了我国科技期刊发展创新驱动的路径:推进科技期刊出版体制改革,重塑创新主体;深化媒体融合发展,助推数字化转型;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激发创新动力和活力.
-
-
牛星慧;
曹睿姝
- 《第八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
| 2012年
-
摘要:
我国新闻出版体制改革正在加速向纵深推进,规模化发展已成为科技期刊产业化发展的迫切需求,本文以卓众出版的规模化发展实践为例,对其规模化发展模式进行了深入探析,总体可以概括为:以科技期刊为主要产品,通过内涵式发展和外延式扩张,不断拓展和强化公司主产品线,提高企业产值;共建共享资源服务平台,降低企业成本,推进各业务间的合作与协同发展,实现公司的快速发展与壮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