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冲击动力学

冲击动力学

冲击动力学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290篇,主要集中在力学、武器工业、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7篇、会议论文69篇、专利文献210727篇;相关期刊110种,包括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科学技术与工程、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等; 相关会议56种,包括中国力学学会2012颗粒材料计算力学学术会议、第九届全国爆炸力学学术会议、第十届全国冲击动力学讨论会等;冲击动力学的相关文献由706位作者贡献,包括徐松林、陈国虞、唐志平等。

冲击动力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07 占比:0.10%

会议论文>

论文:69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210727 占比:99.87%

总计:211003篇

冲击动力学—发文趋势图

冲击动力学

-研究学者

  • 徐松林
  • 陈国虞
  • 唐志平
  • 徐豫新
  • 杨黎明
  • 孙承纬
  • 王礼立
  • 白春玉
  • 刘小川
  • 张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霜银; 汤忠斌; 郭亚洲; 索涛
    • 摘要: 文章以航空航天大类培养需求为导向,紧密结合科研前沿,讨论了航空结构冲击动力学研究方向在实验教学中的必要性,并从实验教学方案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教学效果等方面对“飞行器结构设计与强度综合实验”课程中涉及的冲击动力学实验教学进行了阐述,初步总结出适合航空结构冲击动力学专业方向的实验教学方法,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 邵伟; 范锦彪; 耿宇飞; 王玮
    • 摘要: 针对目前侵彻体侵彻目标靶摩擦升温计算简化为稳态过程、弹头摩擦力及法向力按均值处理,导致计算结果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基于微元法的侵彻体弹头摩擦升温计算方法。该方法在微元法的基础上构建了侵彻体轴向阻力摩擦力热量温度的函数式,通过设定的侵彻体初速度、靶体密度、导热系数等物理参数获得侵彻体头部的温升曲线。计算结果表明,基于微元法的侵彻体弹头摩擦升温计算结果与ANSYS/LS-DYNA仿真结果吻合性较好,更适合用于侵彻体弹头摩擦升温理论计算。
    • 郭志平; 王飞; 姜波; 张杰; 程波; 王传婷; 何勇
    • 摘要: 开展了ZrCuAlNi合金在高纯氩气氛围下的Taylor撞击断裂行为研究,借助高速摄像以及扫描电镜记录试件的断裂行为。ZrCuAlNi非晶合金由低速撞击下的单条主剪切带断裂到高速下撞击的多条剪切带断裂的转变,通过对回收剩余试件的断口观察到多种断裂形貌,证明其受力复杂,而且断面温度明显升高。ZrCuAlNi内生非晶复合材料以轴向裂纹的传播,在多条裂纹的相互作用下导致材料破碎,断裂形貌呈现河流状解理断裂形貌。通过AUTODYN软件对ZrCuAlNi非晶合金在Taylor撞击实验中的损伤及扩展进行仿真分析,发现与实验结果一致性较好。
    • 刘铁磊; 徐豫新; 王晓锋; 张鹏; 张健
    • 摘要: 为得到更大速度适用范围的钨合金球形破片侵彻低碳钢板弹道极限速度计算模型,分析不同着靶速度下钨合金球形破片侵彻低碳钢板的侵彻破坏特征,建立了包含弹、靶主要力学参数的弹道极限速度计算模型,模型系统考虑破片刚性、塑性、侵蚀以及破碎侵彻等情况;根据模型求解需要,针对钨合金破坏特征建立对应速度阈值的计算方法;基于已有试验数据,应用信赖域方法获得模型系数,建立弹道极限速度计算模型;开展破片对Q235、Q345E钢板弹道侵彻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分析模型的计算精度。结果表明:该模型计算结果较试验结果平均误差和最大误差均低10%,较现有弹道极限速度计算模型计算结果平均误差减少了60%。
    • 摘要: 《爆炸与冲击》是中国力学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办刊宗旨为报道爆炸力学学科领域的国内外最新科技成果,反映学术前沿进展及水平,促进学术交流,创造本学科领域青年人才良好的成长环境,推进爆炸理论和应用、抗爆与爆炸安全技术的发展。征稿内容为爆炸、爆轰、燃烧、冲击波、冲击动力学、高速碰.撞、动高压技术、激光与电磁驱动的高能量密度动力学、材料动态力学性能、爆炸驱动与爆炸加工、工程爆破、抗爆结构与设计、爆炸力学计算方法和实验测试技术、爆炸器材、爆炸安全技术等方面的论文、研究简报以及科技动态等。
    • 袁良柱; 苗春贺; 单俊芳; 王鹏飞; 徐松林
    • 摘要: 结合混凝土试件的真三轴静载冲击实验结果,分别运用考虑应变率效应的Holmquist-Johnson-Cook(HJC)模型和考虑静水压效应的Drucker-Prager(DP)模型进行数值分析,以探讨研究混凝土试样应变率效应和惯性效应的方法。在探究混凝土的应变率效应和横向惯性效应的关系时,使用HJC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来拟合DP准则的各个参数。结果表明:随着应变率的升高,混凝土的强度会提高,并且这种强度的提高,也有一部分原因是第一应力不变量I_(1)的增大所导致的。因此,混凝土试件的应变率效应和横向惯性约束具有较强的耦合作用。理论和数值分析了冲击下试样内部的横向应力分布特征与应变率、静水压和试样尺寸的关系,结果发现:试样内部横向应力的幅值随着应变率、静水压的升高而增大,但随着试样尺寸的增大而减小。为了探讨横向惯性带来的强度提升效果,提出了一个有关冲击方向最大应力σ_(x)和等效应力σ_(e)的参数ξ,且ξ=(σ_(x)−σ_(e))/σ_(x)。此参数具有尺寸效应、应变率效应和静水压效应,但是此参数与应力三轴度的关系表现出应变率无关特性,可为应变率效应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 侯亮; 柴象海; 白国娟; 金智献
    • 摘要: 部分航空发动机零部件的工作载荷类型属于冲击载荷,采用静力学强度判定准则无法证明其设计符合性,导致无法采用静力学载荷对其进行结构优化,需要建立基于冲击动力学载荷的航空发动机结构拓扑优化方法。以航空发动机泄压门铰链为研究对象,通过结构冲击动力学载荷拓扑优化技术研究,建立短舱腔压导致的泄压门弹开载荷作用下拓扑优化方法,提高泄压门铰链强度裕度,解决泄压门强度考核试验中出现的铰链断裂问题。基于冲击动力学载荷的航空发动机结构拓扑优化方法,能够避免动力学等效静载荷误差,优化结果更加符合载荷传力特征,为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减重和应力降低优化提供了有效的解决途径。
    • 薛杰; 张允涛; 王珺; 李锋
    • 摘要: 为了研究航天系统某减压阀在冲击试验过程中连接结构的力学特性,采用金属材料的弹塑性模型对该减压阀固定连接结构开展冲击动力学仿真分析,基于具有二阶精度的Hilber-Hughes-Taylor隐式积分算法,重点比较了两种固定连接结构中U形环、连接螺钉在冲击环境下出现的最大轴向力,并通过研究连接件对减压阀的压力变化进一步分析出冲击环境下连接件轴向力出现差异的力学机理。结果表明:固定连接结构在冲击过程中需要具有持续预紧力,才能保证连接结构不会产生阶段性逐渐变大的轴向力;冲击过程中连接件(U形环、螺钉)发生了材料屈服,会造成连接件剩余预紧力下降;固定连接结构能安全承受多次冲击环境的一个充分条件是冲击过程中固定连接件不发生材料屈服。
    • 刘伟; 杨国梁; 马鑫民; 王雁冰
    • 摘要: 该文提出将光测力学方法引入冲击动力学实验的教学改革方法。首先,以落锤冲击实验为例,应用阵列式高速摄像系统和三种光测力学方法(数字图像相关法、焦散线法和数字梯度敏感法),开展了三点弯曲梁试件低速冲击响应的教学研究。随后,以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实验为例,采用数字图像相关法测量了含缺口巴西半圆盘试件全场位移,并引导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该实验方法克服了传统应变片电测法单点测量的局限性,提高了冲击响应测量的直观性,有助于冲击动力学实验教学开展。
    • 宋一平; 苗春贺; 单俊芳; 王鹏飞; 徐松林
    • 摘要: 结合高速摄影技术,应用SHPB加载装置,分别使用钢制、铝制和有机玻璃制3种透射杆,对直径约7.90、11.80、15.61 mm 3种尺寸的石英玻璃珠进行了低速冲击实验。根据不同透射杆条件下的玻璃珠破碎过程中的载荷-位移曲线,结合有限元软件计算玻璃珠在冲击作用下载荷的变化情况以及实验过程中玻璃珠的应变,探讨了应力调整对玻璃珠破碎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冲击条件作用下,改变透射杆的材料,会改变玻璃珠破碎过程中的载荷分布,即透射端边界波阻抗的改变会导致反射波发生改变,从而导致玻璃珠内部载荷发生变化;透射杆为铝材和有机玻璃材质时,玻璃珠在破碎过程中的载荷明显下降,在加载过程中伴随着垫块的变形,玻璃珠内部的应力调整时间变长;透射杆为钢杆时,玻璃珠的应变主要表现为两端最大,越靠近中间应变越小,对于透射杆为铝杆和有机玻璃杆的玻璃珠,透射端局部出现了卸载行为。采用有机玻璃透射杆之后,局部应力和变形降低的结果使得玻璃珠在经受较大的变形之后发生破碎,表明玻璃珠的破碎行为由局部变形和局部变形梯度共同控制。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