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I型糖尿病

I型糖尿病

I型糖尿病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3年内共计1588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3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970969篇;相关期刊101种,包括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长寿、临床肺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中国菌物学会第三届药用真菌学术研讨会、中国化工学会化工自动化及仪表专委会2010年学术年会、第六届医学影像山东国际论坛山东省第十八次放射学学术会议暨山东省第十六届医学影像学学术研讨会等;I型糖尿病的相关文献由3490位作者贡献,包括史大永、郭书举、范晓等。

I型糖尿病—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3 占比:0.01%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970969 占比:99.98%

总计:971116篇

I型糖尿病—发文趋势图

I型糖尿病

-研究学者

  • 史大永
  • 郭书举
  • 范晓
  • 不公告发明人
  • 林祖宪
  • 段世伟
  • 陈金燕
  • 宁光
  • 李敬
  • 吴洁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江岩; 赵正科; 王光彦; 许连刚; 李梦蝶; 王茂繁; 龙双梅; 刘蛟; 钱晋
    • 摘要: 目的探讨I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患者血清谷胱氨酸脱羧酶抗体(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 antibody,GAD)、胰岛细胞自身抗体(islet cell autoantibody,ICA)、C肽(C-peptide,C-P)水平变化对T1DM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期间54例T1DM确诊患者检测的GAD、ICA、C-P数值,同时与在此期间来我院体检的50例正常人群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GAD、ICA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C-P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AD、ICA、C-P及3项共同检测用于T1DM诊断的AUC分别为0.927、0.840、0.956、0.993。其中GAD、ICA、C-P共同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最大,提示GAD、ICA、C-P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高于GAD、ICA、CP单独检测。结论GAD、ICA及C-P指标联合检测有利于提高T1DM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对于T1DM的临床早期诊疗及预防预警评估具有突出作用。
    • 丁艳琴; 汤兴萍; 徐奎; 李萍; 李玲
    • 摘要: [目的]探讨白茅苷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I型糖尿病幼龄鼠肝损伤、过氧化应激和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50只BALB/c幼龄鼠分为健康对照组、模型组、模型+3 mg/kg白茅苷组、模型+6 mg/kg白茅苷组、模型+12 mg/kg白茅苷组(n=10).糖耐量实验检测各组小鼠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和肥胖指数,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含量,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肝损伤程度,末端标记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情况,试剂盒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水平,免疫印迹法检测线粒体中Bax/Bcl-2、cleaved cas3/cas3、c-Myc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6 mg/kg和12 mg/kg白茅苷治疗后,I型糖尿病小鼠空腹血糖[平均差值5.3 mmol/L,95%置信区间(4.5,6.1)mmol/L]、血清胰岛素[平均差值13.2μU/L,95%置信区间(10.6,15.8)μU/L]和肥胖指数[平均差值2.3 kg/m2,95%置信区间(2.1,2.5)kg/m2]均降低,血脂四项水平降低,肝损伤得到缓解,肝细胞凋亡降低,SOD含量增加(P<0.05),MDA含量减少(P<0.05),Bax/Bcl-2、cleaved cas3/cas3表达水平下调(P<0.05),c-Myc水平上调(P<0.05),IL-6、TNF-α和IL-1β含量降低(P<0.05).[结论]白茅苷能够缓解STZ诱导的I型糖尿病幼龄鼠肝损伤、过氧化反应和免疫应答.
    • 夏宁宁
    • 摘要: 以往的研究证实,遗传背景和环境影响是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AD)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其具体的发病机制仍有待于充分阐明.传统观点认为AD主要与T细胞和B细胞的功能失调有关,最近的研究表明NK细胞似乎在促进和/或维持特异性免疫应答及介导外周免疫耐受机制中发挥重要功能.NK细胞在特异性免疫细胞的增殖、 记忆细胞的长效维持以及对二次免疫应答的响应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另外,NK细胞的数量和/或功能的改变也与AD的发生有密切的相关性.在不同疾病类型中,NK细胞功能的异常在促进或防止AD的发生方面也有显著的差异.本文中,我们将围绕NK细胞并结合最新文献对其在AD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做一简要综述,以期为AD的发病机制及其预防提供新的思路.
    • 张丽华
    • 摘要: 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糖尿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5月—2018年5月来本院使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8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双盲法将其分成参照组40例和观察组45例.参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干预方法,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对比两组复诊期间的血糖值、皮肤注射区域的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观察组的清晨空腹血糖值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皮疹、溃疡、水痘、红肿的例数明显少于参照组,其总发生率(31.11%)明显低于参照组(55.00%)(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56%,明显高于参照组的80.00%(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对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糖尿病患者有积极意义.
    • 王健
    • 摘要: 目的观察达格列净在成人I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该次临床研究工作选择2018年8月—2019年8月该院收治的92例成人I型糖尿病患者为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的46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则以对照组为基础,使用达格列净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空腹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餐后2 h血糖值、胰岛素用量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患者胰岛素使用量(0.6±0.13)U/(kg·d)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胰岛素使用量(0.8±0.17)U/(kg·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47,P=0.018);观察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6.48±1.12)%、空腹血糖为(3.15±1.42)mmol/L、餐后2 h血糖(6.65±1.78)mmol/L、治疗后平均体重(72.19±3.95)kg均在正常范围内,且优于对照组(t=4.268、2.692、2.695、5.285,P<0.05);观察组患者腹泻1例、呕吐2例、恶心2例与对照组相同,观察组尿路感染1例、酮症发生1例低于对照组,且无严重酮症酸中毒反应。结论将达格列净应用在I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显著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控制空腹有血糖,并且能够预防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可以作为成人I型糖尿病胰岛素辅助治疗在临床应用,得到广大医护人员和患者的认可,值得临床积极推广和应用。
    • 段炼; 姚淑娴; 李琼芬; 杨金红; 杨晓媛; 杨晓凤
    • 摘要: 目的 探究早期胰岛素(INS)持续静脉输注加三餐前皮下注射短效INS强化治疗,对于I型糖尿病(T1DM)患儿胰岛 β 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在2016年6月—2018年8月之间展开该次研究,选择对应时间段内30例I型糖尿病(T1DM)患儿展开该次研究,按照患儿治疗方式不同将其纳入对照组(早期胰岛素非持续静脉强化治疗)和观察组(早期胰岛素持续静脉输注+三餐前皮下注射短效INS强化治疗)范畴;分别治疗后观察其胰岛 β 细胞功能,并实施组间对比.结果 两组患儿在各项情况无差异,对其随机分组后实施不同治疗,经过治疗两组患儿的相关指标均出现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为6.66%低于对照组的20.0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胰岛素(INS)持续静脉输注加三餐前皮下注射短效INS强化治疗,对于I型糖尿病(T1DM)患儿胰岛 β 细胞功能的影响较好,因此该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解琪琪; 李文洲; 邓亚军; 史卫东; 任恩惠; 马靖琳; 潘云燕; 康学文; 汪静
    • 摘要: 目的:探讨I型糖尿病对去势大鼠骨组织的骨密度及生物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SPF级雌性3月龄SD大鼠4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4组:假手术组(Sham组)、单纯去势组(A组)、糖尿病组(B组)、糖尿病合并去势组(C组),每组10只,A组进行双侧卵巢切除法制作骨质疏松大鼠模型,B组采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法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C组进行手术摘除卵巢7d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制作糖尿病合并去势大鼠模型,成模后继续饲养3个月,处死大鼠,收集腰椎及股骨依次行双能X线检查、生物力学检测.结果:A、B、C组较Sham组骨密度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组各感兴趣部位下降最为明显,B组其次,A组下降相对不显著.A组下降部位以腰椎(全段、L6、L4、L3)、整体股骨及其远心端和近心端较为明显,B组下降部位则是以腰椎(全段、L3、L2、L1)及股骨的远心端和近心端明显,而C组各感兴趣区下降均显著,以腰椎(全段、L1、L2、L3、L4)及股骨远心端和近心端明显,L6则相对下降不显著.A、B、C组较Sham组在股骨三点弯曲实验、腰椎压缩实验所得生物力学等指标显著下降,且趋势与骨密度变化趋势一致,C组下降最为显著.结论:I型糖尿病加剧去势大鼠骨密度及生物力学指标的下降,但骨丢失敏感部位与单纯去势大鼠部位却不尽相同,去势大鼠以腰椎(全段、L6)及股骨远心端、近心端为骨丢失的最敏感区域,单纯I型糖尿病大鼠则则以腰椎(全段、L3、L2、L1)及股骨的远心端和近心端为骨丢失敏感区域,而I型糖尿病合并去势大鼠是腰椎(L1、L2、L3、L4、全段)及股骨远心端和近心端为骨丢失敏感区域.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