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胰腺移植

胰腺移植

胰腺移植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504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内科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40篇、会议论文26篇、专利文献11132篇;相关期刊182种,包括中华胰腺病杂志、国际外科学杂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18种,包括中华医学会2015年器官移植年会、2009国际腔镜外科会议暨第七届北京国际微创外科论坛、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内分泌外科学术会议等;胰腺移植的相关文献由853位作者贡献,包括牟丽莎、蔡志明、刘永锋等。

胰腺移植—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40 占比:3.79%

会议论文>

论文:26 占比:0.22%

专利文献>

论文:11132 占比:95.98%

总计:11598篇

胰腺移植—发文趋势图

胰腺移植

-研究学者

  • 牟丽莎
  • 蔡志明
  • 刘永锋
  • 王为忠
  • 刘小南
  • 明长生
  • 霍婷婷
  • 陈冬利
  • 朱晓峰
  • 张召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天翔; 王新; 王峰; 宋文利; 张勇; 孙延东; 徐庆国; 代增强; 臧运金
    • 摘要: 目的:探讨胰肾联合移植手术供体获取、手术操作以及受者的预后。方法: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器官移植中心2019年8月至12月共累计为5例糖尿病合并终末期肾病患者施行胰肾联合移植,供体均为捐献者器官捐献,手术方式为供者髂动脉搭桥的腔静脉回流式胰肾联合移植术。观察受者的一般结果、术后外科并发症、术后1月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受者的移植胰腺及肾脏均于术后1周内恢复正常,均采用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激素联合免疫方案。所有受者均未出现需要外科干预的并发症。术后肺部感染2例,均呈急性间质性肺炎改变。结论:胰肾联合移植术为糖尿病合并终末期肾病患者提供了一种治疗方式,术后患者可摆脱降糖药物以及透析治疗,恢复生活质量。
    • 段金良; 白芳; 杨道朋; 马雪; 王树森; 孙鹏; 龚金龙; 林泽鹏; 朱晓峰; 何晓顺; 胡安斌
    • 摘要: 目的探讨胰岛移植治疗胰腺移植术后移植物失功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并总结文献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3例胰岛移植治疗胰腺移植术后移植物失功的临床资料,并随访6个月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胰腺移植术后移植物失功接受胰岛移植的3例患者术后胰岛功能良好,空腹C肽水平均较术前明显提升,出院前1例实现停用外源性胰岛素,其余2例胰岛素用量减少2/3以上,且均血糖平稳。结论对胰腺移植术后移植物失功的患者实施胰岛移植可以有效地补救性治疗糖尿病,且安全性高。
    • 张迪; 王建红; 杨子祯; 吴晓冬; 王新; 许传屾; 蔡金贞
    • 摘要: 目的探讨胰肾联合移植(SPK)术后患者脾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治疗和预后。方法分析2例成年因糖尿病性肾衰竭行SPK术后并发脾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2例患者均术后第1天出现血淀粉酶、D-二聚体增高,行床旁腹部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示脾静脉血栓形成,于术后第2天行剖腹探查术,患者1术中移植胰腺表面及周围邻近组织器官表面见散在灰白色坏死样组织,移植胰腺稍硬,移植胰腺尾部脾静脉内可见血栓形成。患者2术中见移植胰腺呈紫黑色,肿胀明显,表面见散在灰白色坏死样组织,质硬。2例患者均为移植胰腺脾静脉血栓形成,术中决定摘除移植胰腺。术后给予患者抗凝治疗。2例患者移植肾功能良好,分别于术后第24、27天顺利出院。结论血栓形成是SPK术后的严重并发症,是移植物丢失的主要原因,术后应进行密切监测,床旁超声检查为术后血栓形成首选的影像学监测方法。
    • 陈梦闽; 秦凯; 金佳斌; 彭承宏
    • 摘要: 微创手术的优势日趋明显,相较于腹腔镜,机器人操作平台具有更好的精准度和灵活度。众多的临床研究验证了机器人胰腺手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胰腺手术虽然具有高风险和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特点,然而在手术操作的难度、中转开腹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肿瘤根治率、淋巴结清扫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治疗经济成本、术后生存时间等方面,机器人胰腺手术均展现了巨大的潜力及应用前景,机器人胰腺手术也被普遍接受,越来越多的中心开始推广机器人手术应用于切除胰腺肿瘤。
    • 杨继建; 黄庆先; 陈丽
    • 摘要: 糖尿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临床治疗极具挑战性.虽然药物降糖具有一定疗效,但存在血糖波动的危险,1型糖尿病的临床治愈仍难以实现.胰岛细胞移植是解决胰岛素注射引起的血糖波动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然而,在胰岛细胞移植的临床实践中存在受者需要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移植后胰岛细胞大量丢失等问题,目前并未在临床广泛使用.胰岛细胞封装技术可减少胰岛细胞丢失,减少或消除排斥反应,是提高胰岛细胞存活率的关键环节.本文简要回顾了胰岛细胞封装技术的发展历程,分析了不同胰岛细胞封装技术面临的挑战,并对今后的研究加以展望,旨在为促进胰岛细胞移植的发展提供参考.
    • 赵杰; 付迎欣; 宋文利; 莫春柏; 王辉; 冯刚; 曹玉
    • 摘要: 目的 探讨60岁以上受者行胰肾联合移植术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2013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150例胰肾联合移植(SPK)受者资料,根据年龄分为≥60岁组(21例)、50~60岁组(44例)和<50岁组(85例),通过比较三组受者一般资料术后排斥反应、围手术期移植物血栓、再手术比例、平均住院时间、再住院比例、术前、术后心脑血管并发症、术后1年内巨细胞病毒血症、术后1年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糖化血红蛋白、术后1年肾小球滤过率(eGFR)、移植物及受者存活率,分析60岁以上受者行胰肾联合移植术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60岁组有21例,占总例数的14%,最大年龄为67岁.术前心血管事件比例分别为:≥60岁组14.3%(3/21)、50~60岁组34.1%(15/44)、<50岁组7.1%(6/85),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两两比较发现50~60组受者术前心血管事件高于<50岁组受者(P = 0.000 6).三组术后心血管事件分别为:4.8%、4.5%、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537).三组移植物血栓发生率分别为9.5%、2.3%、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384).三组再手术比例分别为14.3%、18.3%、18.8%(P = 0.889).共有5例受者死亡,死亡原因分别是:脑出血2例,心肌梗死2例,肿瘤1 例,≥60岁组 1 例(1/21,4.8%),50~60岁组 1 例(1/44,2.3%),<50岁组3例(3/85,3.5%),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842).三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再住院比例、术后排斥反应、术后脑血管事件、术后1年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糖化血红蛋白、术后1年eGFR、受者、移植物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术前严格评估,60岁以上受者行SPK没有额外增加手术风险,能取得同样的疗效.
    • 李美思; 高照; 孙煦勇; 董建辉; 乔鹏飞; 吴基华; 秦科; 蓝柳根; 王洪良; 李壮江; 李海滨
    • 摘要: 目的 评估死亡器官捐献供者行胰肾联合移植术后小剂量肝素静脉持续泵入预防移植胰腺血栓形成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三医院46例胰肾联合移植(SPK)受者.根据术后是否使用肝素分为两组,非肝素组27例受者术后第1天开始仅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d,肝素组19例受者术后第1天开始接受肝素纳静脉泵入,连续泵入5~7 d之后改为100 mg/d的阿司匹林肠溶片.统计两组术后移植胰腺血栓发生率、移植胰腺功能恢复情况、观察抗凝治疗的不良反应.结果 肝素组血栓形成1例,发生率5.3%(1/19);非肝素组血栓形成4例,发生率14.8%(4/27),肝素组移植胰腺丢失2例,非肝素组移植胰腺丢失共4例,肝素组比非肝素组移植血栓形成和移植物丢失明显减少(P<0.05),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剂量肝素静脉持续泵入预防SPK术后血栓形成疗效确切且安全.
    • 刘路浩; 郭予和; 马俊杰; 陈正; 方佳丽; 李光辉; 张磊; 徐璐; 熊韫祎; 尹威; 吴佳林; 陈荣鑫
    • 摘要: 目的 比较胰肾联合移植术后应用阿司匹林和肝素抗凝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9月至2020年3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器官移植科行胰肾联合移植手术的受者,根据术后抗凝方案不同将受者分为阿司匹林组和肝素组.阿司匹林组的受者从术后第1天开始接受100mg阿司匹林.肝素组的受者术后第1天开始皮下注射依诺肝素2000 AxaIU,共持续7d,1周后序贯改为口服阿司匹林100mg/d和氯吡格雷75mg/d抗凝.比较两组移植后临床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29例在接受胰肾联合手术的受者,其中阿司匹林组受者60例,肝素组为69例.两组受者均成功接受手术,无一例死亡,阿司匹林组出现了5例胰腺血栓,其中胰腺切除1例,肝素组未出现胰腺血栓,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阿司匹林组发生了8例肠道吻合口出血,而肝素共出现了19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两组在移植物功能延迟,排斥反应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胰肾联合移植术后应用肝素抗凝可以显著降低术后胰腺血栓的发生率,虽然肠道吻合口出血的发生率有所增加,但经保守治疗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 史惠中; 夏俊; 陈云娇; 贾冉; 俞广进; 熊奇如
    • 摘要: 目的 胰腺移植是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推荐治疗方法.在胰腺移植术式中,移植胰腺静脉血经门静脉回流对患者预后有益存在争议.因此,需要一种符合门静脉回流的胰腺动物模型来进行相关的基础研究.小鼠在实验室中被广泛应用,在胰腺免疫损伤和内分泌研究方面具有优势,但至今没有经门静脉回流的小鼠胰腺移植模型.建立经门静脉回流的胰腺移植小鼠模型.方法 供体胰腺保留含有肠系膜上动脉与腹腔动脉的一段腹主动脉和门静脉.受体游离脾静脉和腹主动脉,采用插管技术连接移植胰腺和受体的血管.结果 我们利用显微外科技术,成功建立了一种新的经门静脉回流胰腺移植小鼠模型.通过30组小鼠验证,移植后生存率为93.3% (28/30),胰腺有功能率为92.9% (26/28),模型的其他相关指标(生存时间、手术时间、冷/热缺血时间、移植胰腺功能)也令人满意.结论 该模型具有可重复性和可靠性,可用于对门静脉回流胰腺移植手术探讨、胰腺灌注保存、胰腺缺血再灌注损伤和胰腺免疫损伤的研究.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