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障
再障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298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中国医学、儿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77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17篇;相关期刊165种,包括河北中医药学报、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实验与检验医学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53届美国血液年会、第二届世界华人临床生化和检验医学大会暨第六届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等;再障的相关文献由696位作者贡献,包括吕凤荣、王继亮、刘锋等。
再障
-研究学者
- 吕凤荣
- 王继亮
- 刘锋
- 唐旭东
- 陶永玲
- 丁现超
- 关继仁
- 初俊杰
- 吴志奎
- 吴蔚
- 周仲衡
- 周剑锋
- 夏玉彬
- 孙伟娜
- 孙伟正
- 孙志新
- 尹传秀
- 常奎忠
- 常继红
- 康健
- 张丰丰
- 张新雪
- 张沙沙
- 张琪瑛
- 徐树楠
- 斯庆格
- 李庆升
- 李新刚
- 李达
- 杨文华
- 杨淑莲
- 林凤山
- 殷德厚
- 毛茂春
- 熊金元
- 王升
- 王燕
- 王谦
- 王颖超
- 田晨
- 瞿群华
- 程明秀
- 苏洪
- 许佳慧
- 赵子义
- 赵宗江
- 赵敬
- 达日德杰
- 陈雪英
- 靳弘燕
-
-
郭潇雅
-
-
摘要:
心外科、脑外科、骨科、神经内外科等传统强势学科,数十年来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诊疗技术也不断更新,在如今的大数据时代,更有人工智能和5G等信息技术的支持,学科发展迅猛。然而,治疗白血病、地中海贫血、淋巴瘤疾病的血液科,核心技术提升滞缓,死亡率长期居高不下,科室发展缓慢,在不少中小型医院,是长期不被人看好的小科室。
-
-
李琳;
周其锋
-
-
摘要: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一组由多种病因所致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综合征,以骨髓造血细胞增生减低和外周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主要临床症状有乏力、出血及感染,目前病因尚未明确.在临床上遇到全血细胞减少的患者,脾脏无肿大,同时伴有乏力及感染症状,需考虑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可能性.
-
-
-
-
张云;
方香玉;
罗萍;
黄禾;
冷平
-
-
摘要:
自噬是细胞内回收清除代谢废物并加以循环利用的有效途径.再障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造血干细胞及造血微环境损伤、免疫机制改变,从而导致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恶性血液疾病.而近年来有研究表明,再障患者的造血干/祖细胞存在着自噬缺陷,且自噬很可能会通过对造血干细胞功能特性的维持和调节、健康造血微环境的维护以及细胞免疫的稳态调节,参与到再障的发病机制中来,影响再障的发生与发展.本文主要综述了再障中的自噬水平变化及其在再障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
-
陈毅宁;
梁春灵;
廖斌
-
-
摘要:
目的 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简称再障)疗效.方法 便利选取2016年2月—2017年4月该院血液科收治的再障患者60例入组,按入院顺序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西医治疗,观察组汤剂(益肾填精汤、培元固本汤)治疗,持续6个月,比较两组疗效、实验室指标、支持治疗情况.结果 观察组退出2例,对照组1例.观察组中医无效率3.57%低于对照组27.59%,西医愈显率64.29%高于对照组24.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5、10.978,P=0.034、0.001﹤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分别为(22.4±4.7)分、(27.5±5.6)分,均低于治疗前(41.3±3.6)分、(40.9±4.5)分(t=16.893、10.045、P=0.000、0.00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t=3.718、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支持治疗/抗感染治疗次数(5.6±1.4)次/人,低于对照组(8.4±2.7)次/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89,P=0.000﹤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再障相较于单独应用西医治疗增效作用明显.
-
-
周竞峥;
刘勇;
付玲;
刘娜
-
-
摘要:
罗玲名中医治疗血液病的临床经验,以温阳填精、益气养血、活血化瘀法,整体上改善了白血病患者全血细胞降低,尤其对患者血小板及白细胞的升高作用明显,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改善了预后;以填精助肾、养血祛风为治则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而获痊愈;以补益肝肾、祛邪解毒配合西医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而获效。
-
-
陈剑旭
-
-
摘要:
目的 探讨成份输血在儿童白血病和再障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白血病患儿19例和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16例.对患儿采取成份输血治疗方法,分析患儿治疗前后的疗效.结果 治疗后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均与治疗前相比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份输血可有效提高儿童白血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值得推广.
-
-
刘志英
-
-
摘要:
目的 观察成份输血应用于白血病和再障患者的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接受治疗的55例白血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儿童,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8例和2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给予成份输血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2.86%较对照组的70.37%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 成份输血应用于白血病和再障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
刘亮
-
-
摘要:
目的 观察成份输血应用于白血病和再障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10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白血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儿童55例,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8例和2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给予成份输血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2.86%较对照组的70.37%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 成份输血应用于白血病和再障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
-
-
唐旭东;
刘锋
- 《第53届美国血液年会》
| 2012年
-
摘要:
再障的诊断需要除外其它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先天或获得性疾病。而在这方面我们的诊断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因为诊断到治疗的时间与疗效相关而与选择何种治疗方法无关,所以临床对高效率的诊断手段有较高的依赖性。HSCT仍是匹配的同胞供者再障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而且近年来HSCT的疗效取得明显提高。对于无同胞供者的再障患者,应用联合免疫抑制剂(IST)以取得更好效果。但是,应用IST后困绕患者长期生存的诸多问题(包括治疗无效、复发或进展为MDS/AML)也接踵而至。其它替代方式的BMT和多种IST药物疗效的不断提高为难治或复发的再障患者提供了诸多治疗思路。但是所渭最佳治疗方案则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有所变化。不论采用何种治疗方式,都需要持续监测疾病的转化和/或治疗相关的副作用。
-
-
李小龙;
陈晓东;
王娅玲
- 《第二届世界华人临床生化和检验医学大会暨第六届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
| 2004年
-
摘要:
Science杂志文献显示血清可溶性sFas通过与Fas分子竞争结合FasL而阻断Fas介导的细胞凋亡,起负调控作用.众多的研究表明细胞免疫紊乱可引发造血功能衰竭,而细胞因子在免疫调节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对40例再障患者血清sFas与IL-2、TNF、TPO、EPO、GM-CSF六种细胞因子水平综合测定,分析其与外周血象及各细胞因子间的相互关系,旨在探讨sFas等细胞因子在再障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