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内关穴

内关穴

内关穴的相关文献在1971年到2022年内共计900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内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21篇、会议论文71篇、专利文献6455篇;相关期刊365种,包括江苏中医药、内蒙古中医药、上海针灸杂志等; 相关会议54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全科医学分会成立大会暨学术年会、2016中国中西医结合麻醉学会(CSIA)年会、第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麻醉学术研讨会、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麻醉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急诊医学临床学术探讨研究会”会议等;内关穴的相关文献由1923位作者贡献,包括严洁、林亚平、常小荣等。

内关穴—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21 占比:11.17%

会议论文>

论文:71 占比:0.97%

专利文献>

论文:6455 占比:87.86%

总计:7347篇

内关穴—发文趋势图

内关穴

-研究学者

  • 严洁
  • 林亚平
  • 常小荣
  • 易受乡
  • 王超
  • 田岳凤
  • 李磊
  • 吴绪平
  • 于洪丽
  • 刁利红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樊凤杰; 白洋; 纪会芳
    • 摘要: 基于脑电非线性动力学特征,探究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内关穴对焦虑的影响及其机制。实验选取12位焦虑受试者随机分为TEAS内关穴干预组(穴位组)和TEAS非穴位干预组(非穴位组),分别采集电刺激前后各组受试者脑电数据,提取脑电信号的特征近似熵(ApEn)与关联维数(D_(2)),分析大脑复杂度的变化,同时比较电刺激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变化进行效果评定。实验表明,电刺激后穴位组的SAS量表评分比刺激前显著降低,且各个脑区的复杂度均存在下降趋势,脑电信号的ApEn在AF3、F7、F3、P7、F8、F4、AF4通道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D_(2)在AF3、F3、Fc5、T7、P7、F8、F4、AF4通道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但非穴位组量表评分及参数值均无明显变化。进而得出TEAS内关穴能有效缓解焦虑情绪,并改善各脑区的复杂度,尤以左、右额区及左右颞区最为明显。
    • 黄建慧; 曾瑞峰; 陈百坚; 朱德才; 陶兰亭; 李志尚; 丁邦晗
    • 摘要: 从中西医机制展开阐述,探讨心肺复苏联合针刺内关穴对心脏骤停患者心肺脑复苏成功率提高的可行性。联合针刺内关穴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在心脏骤停的救治中能发挥积极作用,其主要作用机制在于改善心肌缺血、控制心律失常、抑制细胞凋亡、抑制炎性因子、调节神经物质分泌等方面。本方法临床可操作性强,但仍需要进一步的临床试验及循证医学证据支持。
    • 顾兵; 倪绍端; 蒋磊
    • 摘要: 目的:分析内关穴刺激联合昂丹司琼对腰麻剖宫产术后镇痛所致恶心呕吐的预防效果。方法:将50例接受腰麻剖宫产术的产妇按掷硬币法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在术后,对两组产妇均进行静脉自控镇痛。为对照组产妇采用昂丹司琼预防恶心呕吐,为观察组产妇采用内关穴刺激法联合昂丹司琼预防恶心呕吐,然后对比两组产妇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等指标。结果:1)在术后,观察组产妇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及其中追加使用止吐药物产妇的占比均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观察组发生恶心呕吐的产妇中恶心呕吐分级为1级产妇的占比高于对照组发生恶心呕吐的产妇,P<0.05。2)观察组产妇术后排气的时间、术后肠鸣音恢复正常的时间及术后进食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产妇,P<0.05。在术后6 h、术后12 h、术后24 h,观察组产妇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结论:用内关穴刺激法联合昂丹司琼预防剖宫产术后镇痛所致恶心呕吐的效果较好,能够显著缓解产妇的不适症状,促进其胃肠功能的恢复。
    • 赵莎; 王强; 高巍; 卜宁; 汪博
    • 摘要: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剖宫产产妇蛛网膜下腔阻滞后低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4月择期行剖宫产的产妇65例,年龄18~40岁,BMI 19~35 kg/m^(2),ASAⅠ或Ⅱ级,孕期37~41周。将产妇随机分为两组:电刺激组(n=34)和对照组(n=31)。电刺激组在内关穴进行电刺激,频率为50 Hz,电刺激30 min。对照组仅于内关穴连接电极,不予电刺激。记录蛛网膜下腔推注局麻药结束后即刻、1、3、6、9、12 min、胎儿娩出时的HR、SBP和DBP。记录蛛网膜下腔推注局麻药结束后至胎儿娩出期间产妇心动过缓和低血压发生情况。记录新生儿出生后1、5 min Apgar评分。记录镇痛泵使用时间和有效按压次数。记录产妇头晕、胸闷、气短、恶心、呕吐和寒战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电刺激组心动过缓、低血压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蛛网膜下腔推注局麻药结束后即刻、1、3、6、9、12 min、胎儿娩出时两组HR、SBP、DB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新生儿出生后1、5 min Apgar评分均为10分。两组产妇头晕、胸闷、气短、恶心、呕吐和寒战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内关穴降低了剖宫产产妇蛛网膜下腔阻滞后心动过缓、低血压的发生率,并减少其血流动力学波动。
    • 杨琪琪; 刘珍珍; 张小蕾; 黄伟
    • 摘要: 急性心肌梗死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首要原因之一。再灌注疗法被认为是改善心肌梗死的最有效方法。然而,血运重建术后所面临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会引起二次心脏功能性损伤,加速心肌细胞坏死,严重影响再灌注疗法的临床疗效及病人的生命健康。因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工作越发成为当今研究的重点。内关穴是心包经之络穴,通于三焦经,又是八脉交会穴,是治疗心胸疾患的首选穴。大量研究证实,针灸内关预处理作为一种潜在的心脏保护性干预措施,可以预防保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本研究对针灸内关预处理保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进行归纳总结,发现主要涉及抑制氧化应激、抗炎性反应、减少细胞凋亡和自噬、抑制钙超载、减轻能量代谢障碍、调节中枢神经作用以及调控相关信号通路,以期在临床应用上为针灸内关预处理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理论指导和新的治疗思路。
    • 肖成志; 成映霞
    • 摘要: 肩周炎在现代社会中已属常见病,且近年来呈现递增趋势,该文通过介绍肩周炎的症状特点、病因病机及临床诊断特点,结合《黄帝内经》《针灸甲乙经》等经典著作,阐明"淫气忧思,痹聚在心"为肩周炎的病因病机,希冀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思路。
    • 刘雅兰; 文巧; 肖清清; 王濛琳; 曾芳; 兰蕾
    •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电针内关预处理干预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损害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Embase和Cochrane database(CENTRAL)从建库至2020年4月关于电针内关预处理干预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偏倚风险评价,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数据合成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纳入9项研究共计206只大鼠。Meta分析结果显示,电针内关预处理组的心肌梗死面积、再灌注后心电图ST段电位值、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乳酸脱氢酶(LDH)的浓度均低于模型组,血清腺苷的释放量高于模型组。结论:电针内关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具有预保护作用,可减少心肌缺血再灌注引起的损伤,但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低,仍需要更多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进一步探讨。
    • 刘洋; 吴浩; 谭雷
    • 摘要: 目的观察内关穴按压联合右美托咪定在预防小儿斜视矫正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全麻下行斜视矫正术的90例4~12岁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每组30例。A组入手术室在麻醉诱导前10 min右美托咪定滴鼻;B组麻醉诱导后即刻双侧前臂内关穴放置穴位按压腕带,直至术后24 h;C组入手术室在麻醉诱导前10 min右美托咪定滴鼻,麻醉诱导后即刻双侧前臂内关穴放置穴位按压腕带,直至术后24 h。观察术中眼心反射、使用阿托品、停止牵拉的发生率;记录手术时间;记录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及麻醉恢复室(PACU)滞留时间。结果三组术中眼心反射、使用阿托品及停止牵拉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手术时间及PACU滞留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低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结论内关穴按压联合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可有效降低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为斜视患儿提供安全舒适的医疗保障。
    • 孙贝容; 许书嘉; 陈贇; 谢彬; 林醉吟; 陈丽玲
    • 摘要: 目的 观察微波治疗仪照射内关穴、心俞穴联合西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20年1月期间汕头市中医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0例,按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微波治疗仪穴位照射。治疗4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疗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停减有效率;心功能:包括左心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 LVEDd);外周血指标:包括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 terminal pro 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胱抑素C(Cystatin C,Cys-C)、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心电图疗效有效率为25%(15/60),明显优于对照组10%(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停减有效率为83.33%(50/60),明显优于对照组66.67%(4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Dd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LVEF指标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LVEDd指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LVEF指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外周血NT-proBNP、Cys-C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组外周血NT-proBNP、Cys-C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外周血CRP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外周血CRP指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52/60),明显优于对照组68.33%(4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微波治疗仪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穴位照射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外周血各项指标,临床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杨开银; 张凌云; 张国欣; 汪佳明; 张普; 薛建军
    •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内关、合谷穴联合静脉麻醉对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围术期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5月至2021年4月因胆胰疾病行ERCP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A组)和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针刺(B组),各40例。B组取双侧合谷穴和内关穴行针刺麻醉,两组诱导方案、麻醉维持和氧流量等均相同。观察两组ERCP围术期应激反应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结果:B组在T1、T2、T3时间点MAP、HR、SpO_(2)、BIS的值和NE、E、血糖浓度低于A组(P<0.05);B组苏醒时间明显较A组缩短(P<0.05);B组恶心呕吐、术后躁动、谵妄发生率和麻醉药物剂量明显低于A组(P<0.05);B组内镜医师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针刺内关、合谷穴复合静脉麻醉可减轻ERCP围术期应激反应、术后并发症,降低麻醉药物剂量和提高了内镜医师的满意度。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