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诉工作
公诉工作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0年内共计299篇,主要集中在法律、中国政治、中国共产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98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47810篇;相关期刊78种,包括法制与社会、人民检察、法制与经济:中旬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和谐社会——以检察实践为主要视角”理论研讨会等;公诉工作的相关文献由303位作者贡献,包括张仲芳、卢传新、王军等。
公诉工作—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47810篇
占比:99.80%
总计:148109篇
公诉工作
-研究学者
- 张仲芳
- 卢传新
- 王军
- 徐业恒
- 秦健琳
- 余国龙
- 卢玉平
- 周亮
- 宋梦林
- 尹森
- 张寒玉
- 张海波
- 彭东
- 曾霞
- 朱晓文
- 李勇
- 李霖
- 梁立宝
- 王博韬
- 石川
- 胡保钢
- 赵庆光
- 赵栩
- 钱舫
- 陆秋萍
- 陈萌志
- 陶杰
- 高婕
- 黄镇玲
- 万冬梅
- 万华2
- 于世平
- 付萍
- 伊凡
- 伊杰
- 传仁(文/图)1
- 何志平
- 何方
- 何立娟1
- 何立娟2
- 何靖
- 佘明祥
- 余杨凡
- 全修治
- 公诉宣
- 冯军栋
- 冯涛
- 冷晓光
- 刘万里
- 刘兵
-
-
王璇;
张伟
-
-
摘要:
随着“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在新形势下基层检察机关公诉部门如何聚焦主责主业履行职能定位,强化在诉论进程中的影响力,提升公诉工作品质,重塑检察权威,成为检察官们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笔者结合基层检察机关公诉工作实际情况,对基层公诉工作在改革中面临的挑战,困境及应对提出建议。
-
-
李现卿1
-
-
摘要:
修订后的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从立法层面赋予了检察机关调查核实权,并明确了法律监督职权的效力,不仅有利于增强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刚性,也有利于提升法律监督职权的执行力。捕诉环节的调查核实权主要是检察机关为查明是否存在刑事诉讼违法行为而进行的调查、核查工作。本文结合公诉工作实践,对捕诉一体背景下调查核实权的适用进行探讨。
-
-
-
陈礼杰1;
翟浩1
-
-
摘要:
在公诉实务中,由于强奸案件所特有的较强隐秘性,导致其先天具有案情疑难复杂、证据矛盾对立、直接客观证据匮乏、证明标准严格等特点,成为公诉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因此,规范论证过程,明晰证据标准,继而向上游公安机关反馈侦查取证要点,成为一项现实且迫切的工作。
-
-
-
-
摘要:
问:公诉人如何出席第一审法庭支持公诉?答:(1)活动内容。出席第一审法庭是公诉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检察机关履行指控犯罪和诉讼监督职责的重要途径。首先,公诉人代表国家指控、揭露和证实犯罪,提请人民法院对被告人依法审判。结合案情进行法制宣传和教育,并进行审判活动监督。其次,公诉人在法庭上一方面要揭露犯罪、证实犯罪,另一方面要通过发表公诉意见分析犯罪发生的原因、讲解法律知识,促使犯罪分子改过自新,教育其他公民引以为戒,以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
-
-
邹筱溪1;
肖军1;
自治区检察院公诉二处(图)1
-
-
摘要:
“我们办理的案件,关乎人的生命、自由、财产和名誉,容不得半点差错和马虎,案件质量是公诉工作的生命!”这是自治区检察院公诉二处处长、检察官戴丽萍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多年来,广西检察机关公诉部门高度重视命案办理工作,创新机制、精准施策,积极构建死刑案件质量保障机制。
-
-
李志虎;
王文宾
-
-
摘要:
审查起诉、提起公诉、揭露和指控犯罪、依法严惩刑事犯罪和保障人权是检察机关公诉部门的主责主业.首先,坚守防范冤错案件的底线,确保办理的每一起案件不出错是公诉工作的底线要求.其次,案件质量是公诉工作的生命线,在确保案件办理法律效果的同时兼顾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相融合,则成为第二个层次的要求.发挥检察机关公诉职能作用,通过一系列的创新发展举措将主责主业做得更好,实现有效参与社会治理,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则是第三个层次的要求.三者之间是层层递进关系.实践中,必须始终坚持检察机关的宪法定位,遵循刑事诉讼中司法规律特点,多措并举,充分发挥公诉职能作用,不断推动公诉工作创新和发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