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盈缺损
充盈缺损的相关文献在1978年到2022年内共计274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特种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73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987篇;相关期刊157种,包括中西医结合研究、实用医学影像杂志、现代医用影像学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八届中国肿瘤内科大会、第三届中国肿瘤医师大会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2014年学术年会等;充盈缺损的相关文献由667位作者贡献,包括崔志强、渝丽、陈留斌等。
充盈缺损
-研究学者
- 崔志强
- 渝丽
- 陈留斌
- 龚水根
- 万钧
- 乔颖
- 伍筱梅
- 侯鲁强
- 冷晓玲
- 劳柏林
- 吴君心
- 夏清放
- 孙国强
- 孙家骏
- 孙敬佩
- 曾津津
- 朱世平
- 李亚新
- 李火旺
- 殷国玮
- 王建平
- 王杨
- 赵俊京
- 赵新燕
- 钟仕森
- 陆鹏社
- 黄国福
- AndreasRemky
- AnkeWeber
- Archie A. Alexander
- Barry B. Goldberg
- Choudhury
- Daniel A. Merton
- Demetrius H. Bagley
- Fukuda Y.
- I.
- Ji- Bin Liu
- Kim S.Y.
- MarionKaup
- Michael J. Conlin
- NiklasPlange
- OliverArend
- P.
- Pillay
- Polo
- R.
- Ratts V.S.
- Sakai Y.
- Tsuyuguchi T.
- 丁天一
-
-
任占良;
张泳;
任小朋
-
-
摘要:
食管平滑肌瘤是食管良性肿瘤,约占食管良性肿瘤的70%[1];发病率为0.006%~0.1%,好发于20~50岁。传统治疗方式以开胸食管平滑肌瘤剥除术为主,是小手术、大切口、大创伤[2],对呼吸、循环功能影响大。随着胸腔镜技术的迅速发展,胸腔镜可完成胸部95%以上的手术。胸腔镜食管平滑肌瘤剥除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近年已成为食管平滑肌瘤的首选术式[3-4]。我院采用单孔胸腔镜联合胃镜治疗2例食管平滑肌瘤,疗效确切,安全有效。例1男,42岁,于2017年9月12日因“反复咽喉部异物感2月”为主诉入院,入院前2个月出现进食后时咽喉部异物感,胸骨后不适,无反酸烧心。入院前查喉镜未见异常;胃镜示食管中段黏膜隆起;超声内镜示食管隆起考虑平滑肌瘤。上消化道造影示食管中段局限充盈缺损影,边界光滑,局部黏膜皱壁未见明显破坏。CT示食管中段管壁局部略增厚。于2017年9月15日在全麻下行单孔胸腔镜联合胃镜食管平滑肌瘤剥除术,见图1。
-
-
文彦博;
熊先;
刘小康;
盛伟斌;
郭海龙
-
-
摘要:
马尾神经冗余征(redundant nerve roots,RNRs)是指马尾神经在蛛网膜下腔出现迂曲、细长、匐行等现象。最早由Verbiest在1954年行X线脊髓造影时发现[1],随后由Cressmen和Pawl在1968年将其命名为RNRs[2]。RNRs阻碍了造影剂的扩散,最初在脊髓造影中被描述为部分或全部阻塞的丝状充盈缺损[1-2],而现在无创的MRI则多被用于RNRs的诊断[3-7]。
-
-
马小开;
郭飞;
朱金海;
朱林;
陈春春;
黄建康;
马宜传
-
-
摘要:
目的探讨利用CT三维重建的方法在评估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状态及其引流通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确诊为乳腺癌拟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或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的23例患者行CT淋巴管造影(CTLG),图像经3D容积重建后显示SLN及其引流淋巴管,通过SLN的影像学特征如淋巴结的形态及充盈情况等来评估其转移情况,并与术后病理结果作对比;将CT-LG所显示的SLN及其相连的淋巴管与SLNB术中解剖的SLN及其连接的淋巴管进行对比分析,验证CT三维重建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20例(86.9%)患者的SLN被检出;SLNB检出SLN数量显著高于CT-LG(Z=3.568,P<0.01)。通过CT-LG在术前发现1枚非常规引流通路SLN,由乳晕处淋巴管丛发出,通过腺体层进入乳房后间隙;CT-LG所显示的34枚淋巴结中病理阴性26枚,其中有20枚淋巴结表现为均匀充盈,6枚表现为充盈缺损;病理阳性的8枚均表现为充盈缺损;在病理阳性SLN淋巴结充盈缺损比例高于病理阴性SLN(P<0.01)。结论CT三维重建有助于SLN的精准定位,也可以发现非常规引流通路的SLN,对于影像学表现为充盈缺损的淋巴结应考虑有肿瘤细胞浸润。
-
-
郑学超;
霍明月;
裴超帅;
王建涛;
张萌;
陈英敏
-
-
摘要:
本研究经河北省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免除受试者知情同意,批准文号:2022083。患者男,67岁,主因“发现血糖升高5年,体质量下降4个月”入河北省人民医院。查体:右侧腿部纤维瘤切除术后,右侧大腿根部长约5 cm的手术瘢痕。有慢性乙肝病史5年。实验室检查:AFP 13.880 ng/mL、CA19-941.840 U/mL、T-Bil 27.8l mol/L、D-Bil 7.4l mol/L升高。2021年4月27日行MRI(强化应用莫迪司对比剂)示:肝右后叶可见团块状T1WI、T2WI高低混杂信号影,DWI序列呈不均匀高信号影,范围约为101 mm×58 mm,边界欠清,其内可见分隔,T1WI同反相位信号未见明显变化,增强扫描(图1A~1G)呈不均匀强化,内可见片状无强化信号,边缘及分隔强化较明显,肝胆期(延迟1 h扫描)信号不均匀。肝左叶外侧段可见一小圆形异常强化影,直径约8 mm,增强扫描动脉期呈明显强化。门静脉右支可见对比剂充盈缺损影(图1G)。
-
-
刘鹏
-
-
摘要:
主要病变描述全腹部CT显示:回肠末端及全组结肠管壁呈不均匀性环形增厚,肠周脂肪间隙模糊,以升结肠改变最为明显,部分结肠肠壁及肠壁肌层见环形或弧形钙化,结肠系膜周围血管见点状、条状钙化,沿肠系膜血管走形分布,结肠小肠未见。增强扫描动脉期及静脉期肠系膜动静脉血管未见充盈缺损及狭窄。小肠、结肠肌层及浆膜面均匀强化,升结肠黏膜明显环状强化,黏膜连续。升结肠系膜血管纠集,局部脂肪间隙模糊,升结肠系膜内可见小淋巴结,阑尾结构显示正常。
-
-
崔金红;
周俊;
俞巧丽;
王世欣
-
-
摘要:
目的:探讨双期CT增强扫描诊断左心耳血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10月在我院行双期CT增强扫描左心房肺静脉造影的左心耳血栓临床高危患者95例,探讨左心耳形态与左心耳血栓形成的相关性。结果:95例患者第一期CT扫描发现左心耳低密度充盈缺损24例,7例第二期CT扫描仍呈低密度充盈缺损,诊断左心耳血栓,其余17例第二期CT扫描充盈均匀,诊断血流瘀滞状态。左心耳血栓阳性组中,菜花型、仙人掌型、风向袋型、鸡翅型占比依次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能谱CT双期增强扫描可鉴别左心耳血栓与血流淤滞状态,是一种安全、无创、有效的左心耳血栓筛查方法,左心耳血栓的形成与左心耳形态相关。
-
-
黄薪儒;
于粒粒;
岳文胜
-
-
摘要:
患者女性,56岁,因“活动后胸闷、气促伴颜面水肿”于我院就诊,体格检查和心电图正常。经胸超声心动图(图1):右心增大,右心房内可见范围约7.2 cm×4.4 cm的低回声团块充填,形态不规则,与心房壁及三尖瓣分界欠清楚,团块随心动周期轻微活动,并致上腔静脉汇入处变窄、三尖瓣瓣口血流速度增快VP:1.69 m/s,三尖瓣上可探及少量反流血流信号。超声诊断:(1)右心房团块,考虑恶性肿瘤性病变;(2)右心增大;(3)三尖瓣轻度狭窄伴轻度反流;(4)少量心包积液。胸部CT血管造影(CTA)(图2):右心房及上腔静脉内斑片状、团块状充盈缺损影,性质待定。
-
-
-
丁天一;
邱云
-
-
摘要:
目的:主要目的为明确双源CT应用于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37例肺动脉栓塞患者治疗前的CT影像学资料开展研究,根据具体检查方法的不同资料进行分组,分别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为接受常规CT检查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研究组为接受双源CT检查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比较两组的各级肺动脉栓子检出个数以及亚段级、亚段级以下充盈缺损检出情况.结果:探究组的一级、二级肺动脉栓子检出个数相较于对照组的差异均不明显(P>0.05),四级肺动脉栓子检出个数较对照组多,P<0.05.研究组的亚段级、亚段级以下充盈缺损的阳性率相较于对照组均更高,P<0.05.结论:双源CT用于诊断肺动脉栓塞,能够发现各级肺动脉栓子及充盈缺损,有利于实现疾病的早期确诊.
-
-
施彪;
秦雷;
乔晓春;
沈艳;
万学东
-
-
摘要:
目的 探讨64排Lightspeed VCT在房颤介入治疗前诊断左心耳血栓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3例拟准备进行射频消融的房颤患者应用64排Lightspeed VCT左心耳造影筛查有无血栓形成.本组患者64排Lightspeed VCT造影采用预观察试验法,双期扫描,检查无充盈缺损者可完全排除血栓,有充盈缺损者通过延迟扫描明确诊断有无血栓.结果 23例房颤患者常规左心耳造影中发现4例左心耳出现充盈缺损(左心耳血栓),1例可疑左心耳血栓,18例未见左心耳充盈缺损(无血栓).结论 64排Lightspeed VCT在房颤介入治疗前诊断左心耳血栓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对于筛查及复查较为方便.
-
-
冷晓玲;
黄国福
- 《第八届中国肿瘤内科大会、第三届中国肿瘤医师大会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2014年学术年会》
| 2014年
-
摘要:
目的:探讨乳腺癌超声造影后是否出现充盈缺损在二维超声、超声造影及临床病理等敏感指标检测的差异. 方法:回顾性分析已取得病理诊断的119例乳腺乳腺癌的增强效果、造影剂分布、造影剂进入肿瘤顺序、造影模式、穿支血管、有无充盈缺损、增强模式、血流分级、肿块大小及有无病理微钙化.以有无灌注缺损作为分组依据,分为无灌注缺损组82例,有灌注缺损组37例.对两组资料的超声及临床病理指标行卡方检验. 结果:在本组资料里,超声造影的分布情况、造影剂进入肿瘤的顺序、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是否有穿入性血流信号在是否有灌注缺损组间的表现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增强效果、造影模式、血流分级、肿块大小、病理微钙化的显示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超声造影后出现充盈缺损的乳腺癌病例通常临床分期较晚、组织学分级较高,超声造影呈现周边增强、向心性填充并可见穿入性血流,明确这一规律可在常规超声诊断及超声造影诊断中提高灌注缺损的发现率.
-
-
-
-
-
-
- 罗天珍
- 公开公告日期:2020-12-29
-
摘要:
安装有盈缺蜗杆盘的防滑差速器及工装工艺,本发明属机械制造领域。基本构造包括:盈缺蜗杆盘、蜗杆盘轴、蜗轮、蜗轮轴、蜗轮轴支架、动力输入轴、动力输出轴、壳体;两个相对放置的同轴的盈缺蜗杆盘分别通过蜗杆盘轴作为左右车轮的动力输出轴来驳接车轮;与车体固定安装的壳体支撑着2个蜗杆盘轴转动,当车辆拐弯时,2个车轮的转速不同,盈缺蜗杆盘的蜗齿凸脊是以小于摩擦角接触蜗轮的蜗齿的,改变扭矩的分配来适应车辆转弯的需要。工艺特征是:将整个蜗轮或蜗轮子片能顺着缺口一片片的穿过蜗杆盘轴的轴线进入盈缺蜗杆盘的凹陷部位的空间,直至全部子片放入完毕,接下来安装包括:蜗轮轴支架、动力输入轴、动力输入齿轮、壳体等,整个防滑差速器就装配完毕。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