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倒槽

倒槽

倒槽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89篇,主要集中在大气科学(气象学)、化学工业、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8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129331篇;相关期刊44种,包括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神州(上旬刊)、高原山地气象研究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河南省气象学会2013年年会、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等;倒槽的相关文献由219位作者贡献,包括刘金裕、庞进、张俊良等。

倒槽—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8 占比:0.04%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29331 占比:99.95%

总计:129393篇

倒槽—发文趋势图

倒槽

-研究学者

  • 刘金裕
  • 庞进
  • 张俊良
  • 彭武坚
  • 徐军磊
  • 李俊南
  • 林确略
  • 熊伟
  • 龚智力
  • 乔春贵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梦迪; 王一冰
    • 摘要: 文章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1°×1°再分析资料,对2019年3月20—21日出现在通辽市地区的一次强降雪天气进行了分析诊断。结果表明:高空横槽转竖与低空水汽辐合区相互配合以及江淮气旋东移北上产生的倒槽是产生此次强降雪过程的原因。
    • 穆玉娇; 孙羡
    • 摘要: 利用NCEP 1°×1°再分析资料和地面加密观测资料,分析四川新津机场2017年8月25日暴雨天气过程.结果表明:1)降水初期由台风"天鸽"外围气流与副热带高压将南海和孟加拉湾暖湿气流输送至新津地区,降水后期水汽输送主要依靠台风"帕卡"与副高输送南海东南暖湿气流.2)新津地区处于倒槽前部,对流层低层倒槽两侧有较强气流辐合;随着倒槽移动低层不稳定能量和水汽沿着倒槽后部爬升,加强中层对流性不稳定和水汽辐合;3)冷空气从切变线北侧侵入产生弱冷平流,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产生雷暴和暴雨.
    • 穆玉娇; 孙羡
    • 摘要: 利用NCEP 1°×1°再分析资料和地面加密观测资料,分析四川新津机场2017年8月25日暴雨天气过程。结果表明:1)降水初期由台风“天鸽”外围气流与副热带高压将南海和孟加拉湾暖湿气流输送至新津地区,降水后期水汽输送主要依靠台风“帕卡”与副高输送南海东南暖湿气流。2)新津地区处于倒槽前部,对流层低层倒槽两侧有较强气流辐合;随着倒槽移动低层不稳定能量和水汽沿着倒槽后部爬升,加强中层对流性不稳定和水汽辐合;3)冷空气从切变线北侧侵入产生弱冷平流,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产生雷暴和暴雨。
    • 李博; 刘飞; 郭文明; 高飞; 李秀镇
    • 摘要: 利用地面和探空气象观测数据、雷达探测资料以及ECMWF(ERA5)0.25°×0.25°全球再分析数据,分析了2016年8月19日青岛市环胶州湾一次局地大暴雨过程的环流形势、环境条件及逆风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副热带高压边缘的地面冷锋进入倒槽,冷空气向地面辐合线的暖区渗透触发对流天气是此次过程的形成机制.此次大暴雨过程与地形关系紧密,主要分布在低层暖湿气流和山脉抬升作用形成的迎风坡前位涡大值区,该区域中低空垂直上升运动和相对湿度配合较好.大暴雨区站点的强降水时段与垂直上升运动时段吻合,小时最大雨量出现在垂直上升运动强度的跃增阶段.过程降水开始前,0°C层高度和近地面层比湿变化不大,CAPE值、K指数以及垂直风切变等各项不稳定指数均较08时明显增强.雷达产品分析显示,造成大暴雨的对流单体呈暖区对流特征,强降水前20~30min垂直风切变增强.此次降水过程产生的4处逆风区均出现在对流单体生成之后,为对流单体下沉气流产生的与环境风相反方向的辐散气流.其中2处低层相对湿度大值区的逆风区能得到发展增强,而逆风区的发展则进一步促进了对流增强,此演变特征对本次大暴雨过程的临近预报预警有较好的指示作用.
    • 段晶晶; 钱燕珍; 姜嘉俊; 王毅; 吴泽亮
    • 摘要: 基于地面常规观测资料、地面加密观测资料以及NCEP GFS分析场、热带气旋最佳路径、FY-2E卫星TBB资料,利用天气诊断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探讨2017年10月14-16日台风"卡努"在登陆广东期间引发浙江东北部暴雨增强的成因.结果表明:暴雨期间,低层有东南急流和东北风形成的台风倒槽,随着冷空气向近地面层渗透,浙江沿海地区有锋生,利于低层倒槽顶部气旋性环流形成,导致暴雨增强,锋生区与暴雨区有较好的对应,且水平辐散项是锋生过程的主要贡献项.在降水开始形成阶段,大尺度环流有利于暴雨的形成,局地地形和低层辐合作用导致强降水的发生;在暴雨增强过程中,低层辐合和低层对流不稳定的增强,是降水增强的重要原因,其中低层辐合增强来自于气旋性环流的形成和发展,强降水区始终位于低压环流的东北侧,且随着低压环流的东北移,降水大值区也东北移.
    • 于春毅; 公衍凯; 焦敏; 高昌桢; 张秀栋; 刘昌龙
    • 摘要: 车架总成电泳线普遍使用阴极电泳,磷化作为阴极电泳前处理关键工序,其除渣工艺标准尤其重要.为保证电泳质量不会因为磷化工序降低,采用过滤烘干称重法对磷化渣含量进行了比对、论证,最终确定了磷化渣含量作为磷化倒槽的工艺标准,并对现场设备进行改造,确保在倒槽之前磷化渣含量不会超标,从而保证了磷化质量,进而确保车架电泳的外观及性能质量不会降低.
    • 高青云; 廖文超; 李晓容; 周虹
    • 摘要: 利用地面自动站、高探空资料和NCEP再分析数据以及WRF模式,对发生在四川盆地的一次春季暴雨过程进行了基本特征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暴雨发生在伴随高空急流波动的中低层短波槽和中小尺度系统十分活跃、低纬度环流系统稳定的形势背景下,暴雨存在多个落区,其影响系统和触发机制各不相同.暖区暴雨的触发系统初始扰动主要是与江南切变线活动有关的东风倒槽,对流不稳定区地形对加强的偏东气流强迫是盆地西部沿山暴雨形成的主要原因,南支高空急流与东南风低空急流的垂直耦合为暴雨系统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暖平流引起的低层高能高湿和对流不稳定与弱垂直风切变是暴雨系统发生发展的主要环境条件.数值模拟表明,尽管WRF模式系统对暴雨发生的低层热力和水汽输送以及沿短波槽分布的短时强降水落区、强度模拟基本正确,但过度估计了锋面降水的强度,对无或弱斜压强迫的暖区暴雨造成漏报.主要原因是较大尺度锋面降水影响系统能够被模式所分辨,而对暖区暴雨不稳定能量触发系统初始扰动发展的模拟能力有限.
    • 苏玥; 宋海清; 张存厚; 樊婷; 林泓锦; 甄熙
    • 摘要: 文章利用地面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1°×1°),分析了2015年11月5日内蒙古西中部的一次暴雪成因及演变形势.结果表明:此次暴雪受南方暖湿气流影响,低空急流带来的水汽促进暴雪的生成.地面倒槽的延伸、暖气团的抬升影响河套地区,形成一条温度露点差≤5°C的湿区,当温度露点差在0~2°C之间浮动时,有强烈的降水天气.水汽通量和水汽通量散度配合较好,满足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降水水汽条件.整层从850~400hPa上,湿度较大,700hPa上有11.0m·s-1的南风,比湿达到7g·kg-1,水汽通道明显,低层为东北风,温度较低,降水相态表现为雨夹雪.动力条件上,800~700hPa之间存在低涡,500hPa以上辐散,700hPa上有明显的辐合区,降水区域上空正涡度平流加强,为降水提供动力条件.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