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选择
信息选择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280篇,主要集中在信息与知识传播、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科学、科学研究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3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375461篇;相关期刊163种,包括新闻世界、新闻传播、新闻爱好者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2011年北京数字博物馆研讨会、2008年电力信息化高级论坛、第五届全国地质档案资料学术研讨会等;信息选择的相关文献由388位作者贡献,包括陈京莲、刘鸿彬、厉隽怿等。
信息选择—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75461篇
占比:99.95%
总计:375659篇
信息选择
-研究学者
- 陈京莲
- 刘鸿彬
- 厉隽怿
- 张凯
- 张莉
- 王悦
- A·切尔夫雅科夫
- A·希洛特金
- A·门德索恩
- A·霍瑞耶夫
- D·别洛夫
- J·H·埃伦巴尔斯
- J·J·波恩
- K·E·弗吉勒
- L·阿尼霍特里
- M.巴比里
- M·S·士洛夫
- M·克里斯滕
- N·迪米特罗瓦
- P·迪亚科夫
- R·拉罗亚
- R·雅辛施
- S.P.P.普隆克
- S·D·索斯宁
- S·潘提列夫
- S·达塔斯
- T·麦吉
- 丁文华
- 丁昱
- 于宏亮
- 代金龙
- 佐藤雅幸
- 刘明翰
- 刘洋
- 吴克颖
- 周桂如
- 商同
- 夏海霞
- 威廉·安东尼·盖奇
- 孙展
- 孙韶辉
- 季向阳
- 安东尼·范德文
- 宋宜纯
- 尹占平
- 尹康敏
- 山田升平
- 工藤和裕
- 康国庆
- 张巍
-
-
陈芳
-
-
摘要:
人工智能时代,新闻信息的传播流程发生了明显变化,内容分发实现了精准化和个性化。但随之而来的弊端也逐渐显现,这主要反映在算法推荐时伦理失范现象时有发生,如公民的个人隐私权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他们对信息的自主选择权会受到侵犯,等等。本文认为,在机器已深度参与新闻传播的当下,营造人机和谐的媒介环境已迫在眉睫。
-
-
-
迟聪慧
-
-
摘要:
“信息茧房”概念是近几年国内新媒体环境下的热点议题,国内学界对其存在与否、影响范围及广度尚未达成一致意见,追本溯源,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西方,西方学界对这一概念的研究也更早、更广、更深.笔者为了厘清“信息茧房”概念以开展进一步研究,对西方学界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总结出了西方学界在“信息茧房”的影响、“信息茧房”的形成原因、“信息茧房”的破解路径三个方面的研究现状及观点.
-
-
刘德阳;
李莺
-
-
摘要:
以偏好理论、信息行为及网络行为理论为基础,构建高校网络舆情事件中95后大学生网民信息选择偏好的研究模型,采用线上线下问卷调研方式并结合调研分析工具针对研究得出结论,探究网络环境下高校大学生信息选择行为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所得出的结论从个人、学校和政府三个层面提出相关建议,从而有助于高校、政府根据大学生网民的选择偏好差异及时提出相关对策,对高校网络舆情进行有效管控。
-
-
鞠丽华
-
-
摘要:
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传播的信息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公众对政府公信力的评价,其中信息选择的真实性和回应性对政府公信力建设尤为重要.当前我国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传播的信息选择方式不当往往会对政府公信力造成不利影响.优化之策在于树牢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信息传播的公共理念,夯实政府公信力基础;完善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信息传播的选择机制,提高政府公信力水平;加强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信息传播的法治化建设,保障政府公信力实现.
-
-
甘崎旭;
马良
-
-
摘要:
利用2011年CHFS数据,本文系统性地研究了居民个体股市参与和通胀预期之间的关系,以及在此过程中乐观主义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个体的股市参与和通胀预期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向关系,另外通过Iacobucci的中介效应检验方法以及分层回归发现,乐观情绪在这个影响过程中起显著的中介效应,同时信息选择调节了这种中介效应,在悲观群体中信息选择对通货膨胀预期的影响更显著,而在信息选择能力弱的群体中乐观主义情绪对通货膨胀预期的影响更显著。另外本文也检验了可能存在的内生性,增强了结论的可靠性和稳健性。因此维护股票市场稳定,提高居民金融知识水平,注重价格指数等相关信息的及时和准确,有利于民众形成稳定的价格预期。
-
-
-
范明
-
-
摘要:
以算法为基础的互联网信息选择机制就像包裹在人们身上的“过滤泡”,为用户提供投其所好的内容.随着时间累积和用户数据增长,个体爱好倾向愈发突出,群体互动也更加趋于同质化,具有相同兴趣、爱好的人群不断集中,本该多样化的互联网世界在简单算法的设定下却让我们陷入封闭、分裂的思想包围圈中.“过滤泡”现象提醒我们作为个体无法处理海量信息的生物局限,从而必须关心信息的取舍之道.刺破“过滤泡”,不是要重回信息把关的老路,而是呼唤媒介组织和用户个体的公开讨论和共同关注.加强新的信息传播伦理建设和网民的媒介素养培养才能充分利用新媒介技术,更好地服务社会.
-
-
-
张翼成;
章剑林;
姚灿中
-
-
摘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经济正向信息时代全面转型,主流经济学理论对信息及隐藏在信息背后的认知问题鲜少触及,难以对新涌现的复杂多变的新经济形态提供理论上的诠释.认知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和财富的产生,现在蓬勃发展的平台经济就是提升认知的一种有效手段.认知变现为财富的主要途径是利益释放机制,具体表现为商家与消费者的互动共同创造了财富.认知存在的差异性体现为,在经济中同时存在趋稳与非平稳两种机制.本文采用全新的视角,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最终讨论了基于认知的经济增长新观点与主流经济学观点的不同.
-
-
-
李蓓
- 《2011年北京数字博物馆研讨会》
| 2011年
-
摘要:
博物馆展览活动中,展品作为包含了复杂信息的符号,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何选择和编排这些信息,是展览策划的主要内容.对于基于网络媒介的数字博物馆来说,对藏品信息进行细致的筛选、编码和规范,组织辅助参观手段,是丰富展览内容、提高信息利用效率的基础.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