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行为
信息行为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836篇,主要集中在信息与知识传播、科学、科学研究、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98篇、会议论文31篇、专利文献335641篇;相关期刊328种,包括情报理论与实践、情报探索、情报资料工作等;
相关会议23种,包括第十二届海峡两岸图书资讯学学术研讨会、第四届全国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研讨会、信息系统协会中国分会第五届学术年会等;信息行为的相关文献由1238位作者贡献,包括袁勤俭、邓小昭、姜婷婷等。
信息行为—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35641篇
占比:99.75%
总计:336470篇
信息行为
-研究学者
- 袁勤俭
- 邓小昭
- 姜婷婷
- 李晶
- 汪传雷
- 石德万
- 谢阳群
- 曹锦丹
- 李军
- 李贵成
- 王文韬
- 罗集
- 邓胜利
- 冯世朋
- 吴丹
- 张一涵
- 张鹏翼
- 曹树金
- 李国俊
- 杨楠
- 汪银霞
- 肖明
- 肖永英
- 闫慧
- 韩正彪
- 马翠嫦
- 乔欢
- 于良芝
- 冯花朴
- 刘坤锋
- 刘济群
- 刘畅
- 张耀坤
- 彭骏
- 李倩
- 李月琳
- 李桂玲
- 李艳
- 杨敏
- 林平忠
- 林泳雄
- 洪伟达
- 王丹丹
- 王政
- 王杰
- 王知津
- 祝方林
- 肖鹏
- 邰杨芳
- 陈明红
-
-
刘亮;
权冀川;
姜伟杰;
杨辉
-
-
摘要:
针对传统网络信息服务质量评估模型客观性、适用性、扩展性不足的问题,提出基于用户信息行为的网络信息服务质量评估模型。模型的建立以用户信息行为关键影响因素为基础,通过将网络信息服务分类、分析用户信息行为的内涵和影响因素,总结出各类网络信息服务中用户的主要信息行为和质量构成要素,构建评估模型;阐述模型适用和扩展的要点,并以电子政务为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为网络信息服务质量评估提供借鉴参考。
-
-
王韵寒
-
-
摘要:
[目的/意义]为利用在线健康社区问诊数据进行疫情风险感知,提出一种基于在线健康社区用户信息行为的疫情风险识别模型,拓宽疫情风险的识别渠道和感知能力。[方法/过程]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013修正版)》规定的甲、乙、丙类37种传染病进行科学知识图谱分析、术语提取及补充后,得到不重合症状142种,利用GRA找出每种传染病关联度排名较高的症状作为需要识别的风险要素以建立症状风险指标;对在线健康社区用户生成内容进行分析来构建其余指标,与症状风险一同构成本文疫情风险指标体系,并通过基于预测的ARIMA构建风险识别模型。[结果/结论]通过对“COVID-19”爆发初期的在线健康社区数据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GRA-ARIMA多维时间序列组合模型具备较优的疫情风险识别能力,模型能够基本拟合“COVID-19”疫情初期发展曲线,可为疫情二次爆发的提前识别及我国疫情风险感知神经末梢的建立健全提供参考。
-
-
杨庆菊;
王璞琳;
刘冬华;
杨春玲
-
-
摘要:
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内容具有负面舆论倾向时极易造成民众恐慌情绪。在网络环境中及时、有效、准确地利用信息资源对于避免恐慌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从公众的电子健康素养水平与信息行为入手,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公众的信息行为与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恐慌情绪,调查目前我国电子健康素养研究概况,探讨应对公众恐慌的方法。研究表明突发重大公共卫生危机事件时,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民众占绝大多数,其间民众的电子健康素养能力发挥重要作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等国家政策的出台,可见民众电子健康素养能力的提高在避免民众恐慌,全面提高健康水平中尤为重要。
-
-
陈明红;
刘嘉璐;
高明财;
邱韫淇;
邵苏晨
-
-
摘要:
为了全面展现近20年信息搜索研究现状,为信息搜索服务提升与深化研究提供一定参考和借鉴,文章分析了SSCI和CSSCI期刊论文中信息搜索领域论文发表年度、核心作者、重要机构、研究热点、主题类别与研究前沿等多方面内容。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外信息搜索相关研究成果数量呈上升趋势,且高产作者人均发文量差别不大。从研究热点看,国外研究重点关注检索系统、健康信息搜索、信息需求、搜索态度等问题;国内研究重点关注搜索引擎、互联网搜索、信息生态等问题。从研究趋势看,未来研究应围绕信息搜索任务、搜索过程、学习型搜索、社会化搜索、信息搜索的影响等5个研究主题展开。
-
-
张瑜;
霍明奎
-
-
摘要:
[目的/意义]对处于相对信息弱势的农村地区来说,信息能直接影响创业者成功概率,明确农村创业青年的信息需求特点和状态对推动农村青年创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本文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研究发现,农村创业青年在创业领域的信息需求的强度受年龄、收入水平、行业特征等因素的影响。[结论/结果]农村创业青年群体中还存在较多人员对创业信息了解程度较低、信息需求满足度较低、对公共信息服务的认同度较低等问题。为更好的调动农村创业青年的创业积极性,提高其成功率,应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性力量协同推动农村信息服务的针对性、适用性和现代手段,推动农村青年创业发展。
-
-
张一涵;
袁勤俭;
沈洪洲
-
-
摘要:
[目的/意义]帮助学界深入了解感知风险理论的发展进程及其在信息系统领域的应用现状,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通过对信息系统领域中使用感知风险理论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与梳理,归纳当前研究的成果、局限及未来的研究方向。[结果/结论]研究发现:感知风险理论在信息系统领域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于PRT在电子商务用户购买行为研究中的应用、PRT在用户在线信息行为研究中的应用和PRT在信息系统/服务/技术采纳研究中的应用3个方面;研究存在“对感知风险的主要维度及其之间相互关系和影响因素的挖掘还不够深入”“对持续使用意愿研究较少,真正延伸到实际行为的研究较为罕见”等局限性;探讨现有研究存在分歧的原因,总结出具有规律性的结论,持续追踪用户行为,开展历史的、纵向的研究等是未来重要的研究问题。
-
-
孙玉伟;
巩礼男;
苏军
-
-
摘要:
出声思考技术在图情领域的应用已有30年历史,梳理其应用可以为相关实证研究提供参考。文章以WOS数据库103篇利用出声思考技术进行数据收集的实证文献作为数据来源,从研究主题、研究目的、任务情境设计、数据收集、数据分析等方面建立编码框架并进行内容分析。出声思考技术研究主题集中于信息行为和信息系统领域,研究目的主要用来探索用户在信息活动中的认知过程和信息系统交互及可用性测试;出声思考的任务情境大多采用桌面设备,任务类型以搜索任务和评估任务为主;出声思考协议类型多采用并发口头协议,多与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结合进行数据收集,样本抽样以立意抽样和便利抽样为主,数据分析多采用定性分析法。除此之外,出声思考的任务情境设计、数据收集过程控制(数据收集有效性、研究人员角色)以及协议分析解释仍较为模糊或存在争议,是进行实证研究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
-
-
朱庆华;
杨梦晴;
赵宇翔;
宋士杰
-
-
摘要:
信息行为是图书情报学科的研究热点之一,随着人们对健康信息的日益关注,健康信息行为研究也已经发展成为具有成熟话语体系和价值认同的交叉研究领域。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健康信息行为研究文献的梳理,追本溯源,理清“医学信息学—健康信息学—消费者健康信息学—健康信息行为研究”的发展脉络;通过对该领域研究主题的归纳,界定了健康信息行为研究的范畴,指出健康信息行为研究重点聚焦于健康信息发现、健康信息采纳、健康信息评价和健康信息共享四个主题;通过对健康信息行为研究范式的总结,论述了该领域研究的共同价值与实践规范;结合研究实践,提出未来健康信息行为研究的发展趋势,为该领域进一步开展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图1。表1。参考文献83。
-
-
杨雨娇;
袁勤俭
-
-
摘要:
[目的/意义]为了帮助学界全面了解信息生态理论的应用与发展,在信息系统研究中更好地应用这一理论。[方法/过程]在详细介绍信息生态理论的起源及其发展之后,本文以应用信息生态理论的信息系统领域文献为基础,分析了其在信息系统研究中的应用现状。[结果/结论]信息生态理论在信息系统研究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4个方面:信息系统设计与使用研究、信息服务研究、网络信息传播研究以及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研究;同时发现当前文献中存在“缺少适当的研究方法丰富研究结论”“信息技术因素在信息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研究得不够透彻”“忽视了群体间的网络信息传播”等问题,因此,未来可以采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解释信息服务影响因素的组合效果,还可分析信息服务生态系统中个性化推荐技术是否有利于信息资源合理配置,或以网络社区为分析单位探究不同群体间的信息传播情况。
-
-
邢皓靓
-
-
摘要:
为了解大学生面对心理问题时的信息行为特点;为高校提供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的解决方法;为了缓解大学生心理问题,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并对创新心理健康信息服务模式提供支持。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所产生的一系列信息搜寻行为,通过整合问卷,剔除无效问卷,并将有效问卷的数据进行分析,分析大学生在面对压力、焦虑或抑郁症状时的信息行为。并通过SPSSAU将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分析出现的问题与解决的行为之间的相关程度,为结论提出的建议提供客观依据。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在面对心理问题时大学生更倾向于在网络上查寻面对心理问题的出现原因及解决方法。针对研究结果,建立了大学生面对心理问题时的信息行为(MHIB)的理论模型,并为改善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提出了对策。
-
-
Wang Jia-nan;
王嘉男;
Ren Hui-peng;
任慧朋
- 《2016年全国情报学博士生学术论坛》
| 2016年
-
摘要:
信息行为是图书情报领域的研究热点,影响因素是信息行为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介绍了信息行为的发展历程,分析了信息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结合当今社会的信息环境和全民阅读的现实需求,对信息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进行价值分析并提出展望。综合国内外的研究观点来看,影响信息行为的因素是动态的、多方面的,具体表现在用户的信息需求和信息搜索行为两个方面,心理、社会、环境被认为是最主关键的影响因素,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各国逐渐加强对数字人文的重视,在领域中,新的因素不断被发现和研究,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
-
-
薛调
- 《第四届全国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研讨会》
| 2014年
-
摘要:
1999年1月,124家图书情报单位在"全国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协作会议"上签订了《全国图书馆馆际互借公约》,这标志着我国文献传递服务的开始,至今已有15年了.目前,文献传递服务已经成为国内高校图书馆的常规性服务之一.随着新技术的出现和网络环境的变化,用户的信息行为也随之变化,数字图书馆环境下的文献传递服务面临巨大的挑战,文献传递数量有下降趋势.本文以信息觅食理论为研究视角,以天津理工大学图书馆例,对文献传递用户的信息行为进行分析,从信息环境、互动交流、宣传培训、主动服务四个角度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以提升文献传递服务的服务水平.
-
-
-
WANG Chuanlei;
汪传雷;
FENG Shipeng;
冯世朋
- 《信息系统协会中国分会第五届学术年会》
| 2013年
-
摘要:
基于2004-2012年SCI-EXPANDED,SSCI,CPCI-S,CPCI-SSH数据库的信息行为领域研究文献,采用文献计量与知识图谱方法,借助Excel和可视化软件CitespaceⅡ进行统计分析,从学科分布、知识基础、研究热点与前沿等方面研究信息行为领域的现状与趋势,结果表明,图书情报学在信息行为领域研究占主导地位,研究文献数量最多:学科之间连线密切表明信息行为领域研究中学科交叉性高,图书情报学研究学者与其他专业人员之间交流密切,图书情报学科在信息行为领域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信息行为领域研究以图情学科为核心,心理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等多种学科相互融合,信息行为领域中需求(needs)和模型(model)是主要研究热点。
-
-
陈种
- 《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
| 2012年
-
摘要:
本文针对国家文化建设中网络用户信息行为不易监管的特征,对网络用户信息行为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了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加强互联网法律法规建设,构建和谐网络环境,正确引导网络用户信息行为,培育用户信息行为理性,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特色鲜明的网络文化等规范网络用户信息行为的对策.
-
-
-
FAN ZHENJIA;
樊振佳
- 《第十二届海峡两岸图书资讯学学术研讨会》
| 2014年
-
摘要:
通过文献梳理,发现信息不平等的研究视角存在分化,逻辑出发点也较为分散,提倡整体性研究、回归以人为中心、关注现实语境等研究取向很有必要.借鉴阿马蒂亚·森可行能力概念和能力途径视角,在部分质性研究的经验材料提供支持的基础上,指出信息不平等的可以视为个体在信息行为中的可行能力的分化.
-
-
郑琰燚;
张月红;
王国栋;
李燕文
-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第16次年会》
| 2012年
-
摘要:
分析了近5年6所林业高校重点学科科研成果发布概况,以及在高校学报发文情况,认为高校学报是构建重点学科信息服务体系的重要力量,学报信息流的辐射范围影响着重点学科发展的方向和价值;重点学科是学报品牌建设和优势保持的决定因素,重点学科信息流的方向是学报要关注和跟踪的重点.学报与重点学科在建设过程中互相支撑、相互推动彼此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