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可行能力

可行能力

可行能力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2年内共计405篇,主要集中在农业经济、社会学、经济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95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37711篇;相关期刊299种,包括云南行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辑刊、学术界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2014年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第十二届海峡两岸图书资讯学学术研讨会、2013年全国中青年农业经济学者学术年会暨全国高等院校农林经济管理学科院长(系主任)联谊会等;可行能力的相关文献由544位作者贡献,包括袁方、侯东德、高进云等。

可行能力—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95 占比:1.04%

会议论文>

论文:10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37711 占比:98.94%

总计:38116篇

可行能力—发文趋势图

可行能力

-研究学者

  • 袁方
  • 侯东德
  • 高进云
  • 乔荣锋
  • 何家军
  • 史清华
  • 吴晓蓉
  • 张丽颖
  • 张峻豪
  • 张自强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彭新万; 张承
    • 摘要: 在新型城镇化与城镇结构转型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城镇相对贫困的隐患日渐显现.现阶段我国缓解城镇相对贫困面临识别标准缺失与治理体系缺位两大现实困境.基于阿玛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构建包含收入与福利维度的经济条件、政治权益、社会机会、防护性保障及透明性保证共15项指标的城镇多维相对贫困指标体系,旨在为精准识别我国城镇相对贫困群体提供标尺.以提升个体可行能力为主要内容的协同治理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以国家为主导,提供提升个体可行能力的制度性保障;以个体为核心,培育个体的内生可行能力;以市场为媒介,提升重新赋予个体可行能力的效率;以社会为依托,拓宽提升个体可行能力的渠道.在消除绝对贫困的新时期,应据此形成缓解我国城镇相对贫困的治理路径.
    • 付英华
    • 摘要: 提升个体“可行能力”可以从本质上促进教育的发展。反之,教育促进人发展的本质也是人“可行能力”的提高。人类的全面发展是每个人的全面发展。人不仅要对自身的潜在能力进行开发,还要不断适应外界环境,促使自我发展与能力的发挥,最终形成一种推动人自我发展的“可行能力”。本文基于阿马蒂亚·森关于人的“可行能力”的论述,进一步探讨释放和增强人的“可行能力”,促进个体教育全面发展的路径:一是要发挥人的主体性,高质量地关切人的自身发展;二是要尊重自主学习,充分地理解人的学习权益;三是要加强社会安排,积极地倡导社会公共理性。
    • 刘波
    • 摘要: 以人类发展指数为基础,结合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测度样本个体的可行能力。再以机会不平等理论为基础,遵循“环境-努力”的二元框架,构建可行能力决定方程,测度并分解可行能力差距,识别出可行能力差距与机会不平等的主要成因。测度结果表明,在可行能力差距中,努力程度的贡献度为22.15%,机会不平等的贡献度为18.79%;在外生条件变量中,12岁时的户口类型、性别、父母受教育水平是机会不平等的主要成因。以共同富裕愿景为导向,结合实证研究结论,提出从出生、受教育、就业、退出劳动力市场4个阶段入手,分阶段缩小可行能力差距。
    • 王培培
    • 摘要: 可行能力平等理论是当代政治哲学中的重要平等理论之一,从多元主义的视角分析纳斯鲍姆的可行能力平等理论,可以发现纳斯鲍姆强调核心能力清单具有多元性、文化的多元性以及生命形式的多元性。可行能力平等理论与多元主义的结合决定了可行能力平等理论具有包容性的同时也使得这一理论具有内在的局限性。例如,可行能力平等理论依赖人类尊严的直觉理念、能力标准实现的不确定性、过于依赖情感以及在全球实现的难度,纳斯鲍姆的可行能力平等理论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 朱凤战; 张丹
    • 摘要: 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客观要求.基于阿马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及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对河北省社会福利状况进行评价.研究发现:(1)2018年社会福利水平相比2014年有小幅改善,但仍未达到社会福利的中间水平.其中,经济状况和生活条件是福利构成中的最薄弱环节;(2)社会福利分配结构明显改善,较差和极差福利水平的比重大幅下降,中间和较好福利水平的比重显著上升,但经济状况福利的两极分化较为严重;(3)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与福利水平正相关,社会保障和收入水平的差异是社会福利存在城乡差异的主要原因.
    • 杨菊华; 刘轶锋
    • 摘要: 跨越数字鸿沟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开启数字时代长寿红利的题中之义。“能力”与“动力”是形成老年数字鸿沟的两个根本因素,老年人的数字生活可以根据两者的强弱划分为追随者、逃避者、碰壁者和边缘者四种类型,不同类型的老年人处于数字鸿沟的不同阶段,故公共政策干预也需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跨越数字鸿沟,应理念先行,构建多主体协同参与体系;应赋能增权,推动老年人可行能力提升;应优化环境,激发老年人数字利用内生动力;应动态追踪,找准政策发力方向,从而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让他们真正享受到技术进步带来的福祉改善。
    • 袁艺; 张文彬
    • 摘要: 人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是我国社会基本矛盾发生变化之后的新时期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也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最终目标。首先将经典的可行能力理论与中国“五位一体”战略布局实践相结合,构建包含功能和能力两个维度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测度指标体系。其次分地区、分层次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结果表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呈现“N”形波动;功能水平波动幅度小但区域差异大,能力水平波动幅度大但区域差异小;整体上能力水平高于功能水平。最后进一步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结构分解,探究不同因素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驱动效应。结果显示,经济效应的正向驱动力最强而社会效应的负向驱动作用最强。
    • 马艳茹; 田北海
    • 摘要: 基于内生动力与可行能力的双元解释框架,采用鄂、湘、黔、川四省的调查数据,分析了责任意识与资源禀赋对农民社会治理参与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民社会治理参与水平偏低,呈现出“政治建设参与>文化建设参与>社会服务参与>经济建设参与”的结构特征。其中,较之没有外出务工经历的农民,回流农民社会治理参与水平更低。责任意识和资源禀赋均对提升农民社会治理参与水平有积极影响,且在青年农民和回流农民群体中更加显著。此外,控制变量中的利益相关度、自我效能感也对农民社会治理参与水平有积极影响。为此,在乡村治理实践中,要突出农民主体地位,强化农民责任意识、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提升农民资源禀赋与自我效能感。
    • 周蓉
    • 摘要: 教育扶贫是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培育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能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路径。后扶贫时代教育扶贫的重心转向能力扶贫,巩固脱贫成效与发展乡村振兴应以提升贫困人口可持续脱贫能力为根本。本文从可行能力视角对西藏教育扶贫培育可持续脱贫能力进行阐释,发现农牧民存在经济发展能力、社会认知能力、文化教育能力的贫困,通过梳理西藏教育扶贫的实践与问题,构建培育农牧民可持续脱贫能力的教育扶贫长效机制。
    • 孙三百; 洪俊杰
    • 摘要: 同质主体假定下的经典城市经济学理论认为城市规模与居民效用呈“倒U型”关系,由此涌现出一系列从不同视角估计最优城市规模的实证研究,且结论存在明显差异。本文从微观个体层面运用多维福利指标对异质主体的最优城市规模进行估计,发现城市规模与居民福利呈现“倒U型”关系,并且最优城市规模存在异质性。城市层面的异质性分析发现,城市产业多样化程度越高则最优城市规模越大,城市蔓延程度越高则最优城市规模越小。基于个体层面的异质性分析发现,受教育程度更高的个体对应的最优城市规模更大,迁移者对应的最优城市规模小于非迁移者对应的最优城市规模。因此,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应充分考虑城市和个体的异质性,因城施策、因人施策,制定更加合理的城市体系调控政策,构建以人为本的社会保障体系。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