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便血

便血

便血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911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内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74篇、会议论文16篇、专利文献121篇;相关期刊428种,包括江西中医药、中国民间疗法、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2015年学术年会暨全国流调行业发布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七次民间医药学术交流会、第十一届中国泉州——东南亚中医药学术研讨会等;便血的相关文献由1570位作者贡献,包括不公告发明人、王润华、吴铁镛等。

便血—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74 占比:84.96%

会议论文>

论文:16 占比:1.76%

专利文献>

论文:121 占比:13.28%

总计:911篇

便血—发文趋势图

便血

-研究学者

  • 不公告发明人
  • 王润华
  • 吴铁镛
  • 张国来
  • 李增烈
  • 王信锁
  • 王维蔚
  • 田继堂
  • 胡小虎
  • 陈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庄競
    • 摘要: 发现肠息肉很多人不在乎,以为一个小小的息肉怕什么?如果你也这么认为,那就看看老李的故事......“养”住肠内的息肉终变癌58岁的李先生,因大便次数增多,经常便血,于是边来到医院普外科就医。追问病史,原来在20年前,38岁的李先生因便血做过肠镜,当时发现直径约6mm的直肠息肉,怀疑是腺瘤样瘤,但并没有切除,后来慢慢就忘记了。然而,就是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小息肉,长达20年的“不在意”,竟然癌变了。
    • 盛莉; 何钦; 叶旭星; 徐斌; 陈燕萍
    • 摘要: 目的观察化浊愈疡汤对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内镜及病理征像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传统医学中心及消化内科的120例患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加用化浊愈疡汤治疗,早晚2次。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在临床有效率、临床症状积分、Baron内镜评分及肠黏膜Geboes指数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6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腹痛、腹泻、血便、里急后重积分分别为(11.15±2.58)分vs.(3.72±1.06)分、(8.84±2.24)分vs.(1.91±0.51)分、(8.42±1.97)分vs.(1.96±0.42)分、(10.26±2.95)分vs.(2.01±0.54)分,对照组分别为(10.89±2.66)分vs.(5.78±1.51)分、(8.98±2.53)分vs.(4.34±1.25)分、(9.12±2.87)分vs.(4.52±1.22)分、(9.46±2.87)分vs.(3.33±0.92)分,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Baron内镜评分及Geboes指数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分别为(2.86±0.72)分vs.(0.66±0.20)分、(3.26±0.71)分vs.(0.95±0.29)分,对照组分别为(2.85±0.81)分vs.(1.13±0.29)分、(3.18±0.69)分vs.(1.78±0.45)分,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浊愈疡汤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能明显改善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内镜及病理征象。
    • 蒋婉; 顾皖临; 田红霞; 徐新宇; 王允琴
    • 摘要: [目的]探究唐容川《血证论》中诊治便血的经验特色,从而为临床诊治便血提供思路。[方法]以《血证论》"便血篇"为研究对象,结合《黄帝内经》《伤寒论》《济生方》等相关著作论述,对唐氏辨治便血的特色进行系统阐发。[结果]唐容川将便血分为近血及远血进行辨治,认为近血病位在大肠,同肺、胃、肝、肾的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可分为脏毒下血和肠风下血,其中脏毒主责湿热蕴结、气血郁滞,治疗上当以和血疏利为原则;肠风主责外风内陷、肝风内动,治疗上当以清火养血为原则,不论肠风或是脏毒,下血日久皆致阴分损伤,又当滋阴濡肠以复其亏耗。远血病位在胃,发病之因在于中宫不守、血无所摄,其因于虚寒者,当温补中焦、固摄阴血;因于虚热者,当补中兼清、安宁阴血。唐氏在系列治则指导下确立了行之有效的方药,尤其推崇经方的使用,完善了便血治疗的体系,并对其预防提供了思路。[结论]唐容川辨治便血经验丰富,理法充备,为现代临床诊治便血提供了思路及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 唐凯; 张禄芳
    • 摘要: 目的常规肛门指诊能早期发现环状混合痔术后粪嵌塞形成,探讨围手术期综合干预联合肛门指诊预防环状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疗效。方法160例2020年5—12月收治的环状混合痔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术前常规行洁肠水疗及磷酸钠盐灌肠液灌肠、术后第1天晚上开始口服通便药软化大便,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分别在术后第2、5、7天行肛门指诊。比较两组粪嵌塞发生率以及术后肛门疼痛、出血、肛缘水肿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粪嵌塞发生率9例(11.25%)与治疗组粪嵌塞发生率1例(1.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5、7 d,两组患者肛门疼痛、出血、肛缘水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肛门指诊能早期发现环状混合痔术后粪嵌塞形成,从而减少术后粪嵌塞的发生,从而有效预防环状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安全有效。
    • 刘波; 张慧华; 张慧晖; 方浩然; 胡华建; 李中跃
    • 摘要: 目的 探讨儿童结直肠息肉的临床特征及内镜下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8年收治的经结肠镜检查并治疗的结直肠息肉1 351例患儿的临床特征和内镜下治疗的方式和效果。结果 1 351例患儿中,男性多见(893,66.10%),高发年龄2~<7岁(981,72.61%),临床表现以便血(1 307,96.74%)为主;89.27%(1 206/1 351)为单发息肉,95.77%(1 290/1 347)为幼年性息肉。息肉均采用热活检钳电灼烧(6例)或圈套器套扎后通过高频电切电凝(1 345例)的方式切除。共切除息肉1 758枚,其中有蒂息肉占90.61%(1 593/1 758),直径<2 cm的息肉占76.73%(1 349/1 758)。术后并发症:出血51例(3.77%),呕吐87例(6.44%),腹痛14例(1.04%),发热39例(2.89%),无一例穿孔。年龄<3岁患儿术后出血和发热的发生率高(P<0.0125);单发息肉直径≥2 cm患儿术后出血、呕吐、发热的发生率高(P<0.05)。结论 儿童结直肠息肉以单发、有蒂、幼年性息肉为主。采用热活检钳电灼烧或圈套器套扎后高频电切电凝的方式能有效切除儿童结直肠息肉,效果好,并发症少。患儿年龄越小、息肉直径越大,术后出血风险越高。
    • 王瑞; 王金环
    • 摘要: 该文基于黄元御“一气周流”思想探讨血证病机及治法。血证是血不循经而出于孔窍、肌肤的出血性疾病。黄元御将血证病机总结为阳虚湿困脾土、中焦枢转不利、土郁木陷金逆,治疗血证总纲为祛湿温寒、补中培土、枢转中轴,创立仙露汤、灵玉汤、宁波汤治疗各类血证,令中土健运,“一气周流”。
    • 张媛婷; 胡宗仁; 陈新宇
    • 摘要: 本文总结湖南省名中医陈新宇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溃疡性结肠炎是以腹痛、腹泻和黏液脓血便为主要表现的常见的难治性疾病,具有高复发性、高致残率、癌变高风险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溃疡性结肠炎基本病机为湿热蕴肠、气血凝滞、传导失司、肠道脂膜血络受损。病位在肠,与脾胃密切相关,涉及肝、肾。治疗上,应谨守病机、合理兼顾、灵活运用,具体而言活动期宜清肠燥湿,缓解期宜健脾祛湿,用药时注意寒温结合、清补并用,调理时注重药膳结合,适时结合中药灌肠、内外结合之法。临证时陈新宇教授主张分期论治、标本兼治,运用中药汤剂结合自制中医养生膏方、食疗方、中药灌肠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颇佳。
    • 李东(整理)
    • 摘要: 近日,该院完成了我国首台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单孔手术机器人外科手术,是国产单孔机器人在外科领域的首例应用。这标志着,我国机器人手术又迈上了新的台阶。接受这次手术的是一位来自东北的老人,今年62岁。半年前,持续的腹痛和便血让他预感不好。于是,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该院检查。一番检查下来,诊断结果是:“乙状结肠癌”。医生解释道,老爷子并不是简单的便血,而是肠子里长了个恶性肿瘤,必须手术。
    • 肖娜娜; 柳霞; 梁劲军
    • 摘要: 目的观察健脾统血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放射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6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予甲硝唑片、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口服联合柳氮磺吡啶栓、复方角菜酸酯栓塞肛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健脾统血方,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共治疗4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血红蛋白水平、维也纳直肠镜评分,监测2组安全性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88%(29/33),对照组为57.58%(19/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便血、腹泻、黏液便、里急后重、肛门疼痛、疲倦乏力、纳差评分均下降(P<0.05),对照组除疲倦乏力评分,上述其他评分均下降(P<0.05);2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上述各项中医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血红蛋白水平升高(P<0.05),维也纳直肠镜评分降低(P<0.05);2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维也纳直肠镜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过程中均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健脾统血方联合西药可提高慢性放射性直肠炎患者临床疗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贫血程度,改善直肠黏膜病变程度,无明显不良反应。
    • 李宁; 王伟; 王伟明
    • 摘要: 患者在1年间反复出现腹痛、便血,并多次因此住院治疗,期间胃肠镜、CT及其他实验室检查均未有明确诊断,后复习病史时患者自述腹痛、便血时下肢及手指可见大量针尖样出血点,对称分布,遂行食物过敏源筛查,终确诊为腹型过敏性紫癜。腹型过敏性紫癜以腹痛、便血等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其临床表现和胃肠镜、CT等常见辅助检查结果均缺乏特异性,且皮疹与消化道症状出现存在时间差异,皮疹可发生在消化道症状之前、之后,或同时发生,给诊断带来困难。后续研究应尽早完善腹型过敏性紫癜相关检查,以求为诊断提供更多可循规律。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