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吐血

吐血

吐血的相关文献在1975年到2022年内共计212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中国文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8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22篇;相关期刊135种,包括光明中医、江苏中医药、江西中医药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2005科普创作学术研讨会、第二届全国“五方”临床应用研讨会等;吐血的相关文献由284位作者贡献,包括徐新宇、唐秀琴、王玉凤等。

吐血—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8 占比:88.68%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94%

专利文献>

论文:22 占比:10.38%

总计:212篇

吐血—发文趋势图

吐血

-研究学者

  • 徐新宇
  • 唐秀琴
  • 王玉凤
  • 王维蔚
  • 马力
  • 齐燕松
  • 凌冰莹
  • 刘俊楠
  • 吴梦婷
  • 李凤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吴菊英; 李永亮; 曹云
    • 摘要: 血证总的病机是血不归经。陈士铎在《石室秘录·血治法》中提出顺气归经法,认为血证本于火,气随火逆,血随气妄行。一味地止血,反易冲突,应顺其性而归其经。气为血帅,血随气行,气逆、气虚、气郁皆可引起血不归经,故治血当先理气,气顺血自和。顺气归经法新颖独特,临床很少提及,现结合《辨证录·血症门》及《辨证录·妇人科》中相关条文对顺气归经法进行解析,以期对现代临床治疗血证提供借鉴。
    • 王瑞; 王金环
    • 摘要: 该文基于黄元御“一气周流”思想探讨血证病机及治法。血证是血不循经而出于孔窍、肌肤的出血性疾病。黄元御将血证病机总结为阳虚湿困脾土、中焦枢转不利、土郁木陷金逆,治疗血证总纲为祛湿温寒、补中培土、枢转中轴,创立仙露汤、灵玉汤、宁波汤治疗各类血证,令中土健运,“一气周流”。
    • 莫雅婷; 梁毓娴; 马琴; 李丹玉; 杨薇
    • 摘要: 张锡纯为民国时期名医,《医学衷中参西录》为其一生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的总结,其中对于血证的论治颇具特色.张锡纯对血证病因病机的认识源于《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提出血证总与气机升降失调相关,并结合西医生理病理提出脑充血证实属中医血证范畴,重视通过双手各部脉象审察一身气机升降.治疗上反对见血止血,审慎使用炭类药,主张以理气为主,在上部出血证中常用生代赭石、半夏、牛膝等降逆气药物,在下部出血证的急症中适时选用生黄芪、升麻、人参等升提药物,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血证论治思想,为后世提供了实用经验.
    • 徐新宇; 李萍; 袁琪; 赵松停; 姚梦茜; 李凤
    • 摘要: 比较了唐宗海及张锡纯论治吐血的异同.二者对吐血的病因多责之于气逆与火热,治疗以降胃止血为首要,并均注重消瘀.但唐宗海主张止血后再消瘀,张锡纯则以消瘀寓于止血中;急性出血,唐宗海予以独参汤,张锡纯则以独参汤配代赭石;对于血证复发,唐宗海立宁血及补血法,而张锡纯善用代赭石.认为张锡纯的论述对唐宗海治吐血四法可形成一定的补充,对现代临床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张景; 陈明显; 傅睿
    • 摘要: 本文总结了汪文绮治疗吐血的经验特色.汪文绮认为"五脏之火,皆令吐血",提出吐血分为咯血、呕血,两者病机不同,且治法有异.其在诊断上注重辨清轻重、缓急、虚实,治疗上强调安脏去火、止血防脱.对于暴吐失血者,要速以补气;阴竭阳脱者,宜引火归元;实火吐血者,可清热凉血;虚火吐血者,需补之而安;血证既久者,以胃药收功.其治疗经验可为后世医家提供借鉴.
    • 李思潮; 李薇
    • 摘要: 目的 研究解氏泻心汤联合内镜治疗预防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再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40例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0例行内镜下序贯治疗,治疗组20例在胃镜序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解氏泻心汤加减,疗程半年,对比2组患者的食管静脉曲张治疗前后的根除率,再出血的次数,Child评分变化以及血红蛋白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静脉曲张根除与基本消失率为95.0%,优于对照组的60.0% (P <0.05),随访半年,治疗组复发0例,对照组5例;2组患者肝功能治疗后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Child-Pugh评分均有下降,治疗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红蛋白均上升,治疗组血红蛋白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组患者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再出血次数明显减少,Child-Pugh评分均得到改善,血红蛋白上升,静脉曲张根治率高,解氏泻心汤联合内镜治疗能够更好地预防食道胃底曲张出血.
    • 鲍建敏
    • 摘要: [目的]总结浙江东南地区名老中医牟允方运用附子治疗危重症的临证经验.[方法]通过整理、研究牟允方老中医的临床病案,选取误汗亡阳、吐血、麻毒闭肺、胆石症4则危重症验案,分析其运用附子配伍使用治疗危重症的理论及独到经验.[结果]牟允方老中医在临床危重症治疗中擅长阴阳寒热辨证,灵活巧妙运用附子配伍,取得较好疗效.如误汗亡阳案为阴寒内盛的格阳证,治以附子配干姜的回阳法;吐血案证属气随血脱、阴损及阳,治以附子配人参的温补法;麻毒闭肺案为邪毒内闭、阳气外脱,治以附子配石膏的温清法;胆石症为少阳与阳明合病,兼有脾虚寒湿,故用附子配大黄的温下法.[结论]牟允方老中医运用附子配伍治疗危重症的辨治经验,思路独到,疗效显著,值得学习和借鉴.
    • 朱昱林; 于莉; 张会永; 崔博涵; 刘竞男; 滕颖; 李楠; 杨关林
    • 摘要: 目的 对临床研究中应用的不同血热证诊断标准进行比较与分析,为血热证的临床应用与研究提供进一步参考。方法 通过检索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将检索时间限定为1900年-2020年,查阅期间发表的血热证临床研究文献,归纳、分析血热证诊断标准。结果 从三大数据库中共检索到文献5975篇,根据研究目的共纳入53篇,结合教材筛选,得出诊断标准9种,分别出自《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GB/T 16751.2)《中医证候规范》《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证素辨证学》《中医证候诊断治疗学》《中医诊断学》(第五版、第六版、第七版、人卫版)。共得到30个血热证症候,可分为热邪入血、耗血伤阴、动风动血三类。诊断形式可分为叙述法、主次症分级诊断法和赋分法3种。《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GB/T 16751.2)被引用20次,覆盖9个病种,次数最多,范围最广。结论 来自《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的血热证诊断标准在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适用于现阶段血热证的诊疗与临床研究。
    • 肖娟
    • 摘要: 医生,我最近天天吐血是不是得了白血病啊?医生,我每天早上一起床嘴里都包着一口血,是不是肺结核啊?医生,我只要用力一嘬口水,就吸出血了,是不是癌症啊?医生……医生……估计口腔科的医生都较高频率被病人问过牙龈出血的问题吧,而大多数普通人也或轻或重存在牙龈出血的状况,所以很有必要为大家科普解释一下牙龈出血的病因、症状以及治疗方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