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低阻油层

低阻油层

低阻油层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2年内共计434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地球物理学、地质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94篇、会议论文28篇、专利文献170432篇;相关期刊117种,包括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石油天然气学报、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23种,包括第二届气体能源开发技术国际研讨会、第十八届测井年会、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工程专业委员会2013年精细油藏描述技术研讨会等;低阻油层的相关文献由1239位作者贡献,包括韩如冰、何辉、李顺明等。

低阻油层—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94 占比:0.23%

会议论文>

论文:28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70432 占比:99.75%

总计:170854篇

低阻油层—发文趋势图

低阻油层

-研究学者

  • 韩如冰
  • 何辉
  • 李顺明
  • 杜宜静
  • 王向公
  • 田昌炳
  • 王任一
  • 蔚涛
  • 雷诚
  • 何胜林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兰书琪; 麻宇杰; 赵军辉; 赵振兴; 狄晓磊; 徐占军
    •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油田铁边城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4+5、长6区块属于典型的陆源碎屑沉积的低渗—特低渗透致密砂岩储层,受后期强烈的成岩作用改造,是盆地内建产重要地区之一。通过岩心观察、扫描电镜观察、砂岩薄片鉴定、高压压汞分析,以及核磁共振测试等多种技术手段,还结合钻井、测井、录井、试油试采及储层特征等资料,在通过与全区横向对比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该区块低阻油层的特征及影响因素。
    • 秦鹏飞
    • 摘要: 随着油田勘探开发程度加深,动静态资料不断增多以及技术的进步,有必要对原电性标准及油层下限进行界定。应用老井复查评价技术,结合现代精细油藏描述,充分利用录井、测井等资料对原认为是“干层”、“水层”的井层进行复查评价,使有效资源得到再利用,老区产量递减得到减缓的同时,也增加了含油面积及可动用储量。该技术具有成本低、风险低、见效快的特点,获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盛兰敏; 于之深; 杨永红; 朱瑞; 刘婧; 成振娥; 梁金平; 陶婕
    • 摘要: 大港油田所辖的北大港富油气区属典型的复杂断块油气藏,其构造、储层变化较大,分布范围广、开发层系多、生产井段长,绝大多数油田现已进入高含水、高采出阶段,存在一些制约测井解释评价的关键难题,主要是:中浅层低阻油层、水淹层评价难题;中、深层低孔、低渗储层评价难题。针对不同开发区块存在的评价难题,实施了测井一体化方案,以解决地质难题为主要目的,丰富了测井评价手段,旨在通过探讨研究5700测井技术在区块的集中应用、一体化服务,评估技术应用的效果,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 陈海洋
    • 摘要: 低电阻率油气层广泛存在于复杂砂岩油气藏中,但由于低阻油层形成机理研究不足,导致测井解释评价困难,因此需要从低阻成因机理,定量岩石物理实验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油田低阻油层井解释是影响测井解释符合率的主要原因,采用定性定量结合研究思路,利用测井资料对储集层进行定性判别,建立孔隙度、绝对渗透率等测井解释模型,利用侵入校正程序反演原状地层电阻率,充分挖掘低阻油层潜力,提高低阻油气层解释精度。
    • 李枫凌; 徐士鹏; 刘涛; 卢志明; 李想; 艾尼·买买提
    • 摘要: 针对南图尔盖盆地WTK油田白垩系油藏低阻油层发育广泛、识别难度大的现状,利用岩心分析与测井资料,对该区低阻油层成因机理开展研究,并结合试油等资料,探索油、水层识别方法。根据研究区地质特征,从沉积过程储集层岩性与黏土矿物含量、成岩作用中孔隙结构特征与流体分布、成藏过程中油水分异等内因及钻探过程中测量方法精度等外因开展综合研究。研究区油层低阻主控因素为黏土矿物阳离子附加导电性与高束缚水饱和度和矿化度引起的导电性,构造幅度低与油层厚度薄为次要因素。通过对储集层导电模型分析,基于地层水与束缚水饱和度计算模型,构建电性特征与流体饱和度对应关系,分层系建立低阻油层定量评价模型,划分各流体类型下限标准,实现流体精确识别。在生产实践应用中,测井解释与实际生产匹配程度88.2%,应用效果较好。
    • 代云娇; 许月明; 汤明光; 杨毅
    • 摘要: 文昌油田群珠江组上部储层具有疏松高泥质、低电阻率、低渗透率、低含油饱和度等特点,导致储层流体识别,甜点刻画,产能评价等难度大,制约油田群的高效开发。本文通过开展低阻低渗油藏油层识别、储层甜点刻画及产能评价等技术攻关及探索,推动文昌区1000万m3低阻低渗油层高效开发,并对类似油田的高效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梁卫; 闫正和; 杨勇; 黄余金; 熊琪; 董毅夫
    • 摘要: 针对南海东部西江油田低电阻率油层形成原因复杂,低阻油层难以识别的问题,在综合分析测录井、岩心、扫描电镜、黏土矿物、岩石润湿性等矿场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合于西江油田的低阻油层评价和识别方法,修正了典型的阿尔奇公式,预测了潜在低阻油层储量,并进行了西江油田低阻油层主控因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西江油田低阻油层识别的主控影响因素为水润湿指数、阳离子交换量和束缚水饱和度。在此基础上利用修订的阿尔奇公式准确预测了南海东部西江油田储层的含油电阻率曲线下限从10Ω·m下降至2Ω·m,预计可增加可采储量为20×10^(4)t。该研究对南海东部同类油田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 陆云龙; 崔云江; 张建升; 齐奕
    • 摘要: 渤海新近系油田发育大量低阻油层,低阻成因复杂,为了解决传统电性饱和度模型计算精度较差的问题,开展了低阻油层成因机理分析及相适用的饱和度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复杂孔隙结构中小孔隙导致的高束缚水饱和度是低阻油层形成的一种重要因素;针对高束缚水饱和度引起的低阻油层,通过核磁共振与常规测井建立的核磁–双孔隙介质高束缚水饱和度计算方法,适用于孔隙结构导致的高束缚水低阻油层饱和度评价。应用效果表明,核磁–双孔隙介质模型岩电参数拟合精度更高,计算的饱和度更为精确,为渤海新近系油田及类似油田低阻油层饱和度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的方法。
    • 盛达
    • 摘要: 低阻油层测井识别是常规测井评价的一大难点问题,其中油层低阻在很大程度上对测井解释符合率产生影响。为了进一步提高低阻油层的解释符合率,该文以测井资料为基础,结合录井、岩心实验分析、测试分析化验等资料,从沉积作用、成岩作用的角度针对渤中凹陷地区低阻油层的成因及测井识别方法开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渤中凹陷低阻油层主要为薄层低阻油层和泥质引起的低阻油层。另外,采用纵向响应离散法对测井曲线进行处理,依据校正后数值的高低可以对薄层低阻油层进行识别;用双饱和度法可以对泥质引起的低阻油层进行识别。通过获取渤中凹陷低阻油层成因与两种方法对低阻油层的识别效果,为充分挖掘低阻油层潜力和油田高效可持续开发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 白泽; 谭茂金; 石玉江; 李高仁
    •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西部地区长8组地层是典型的致密砂岩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低,孔隙流体对测井响应的敏感性不强,油层和水层的电阻率对比度低,影响了测井流体识别和测井解释评价。为此,从研究区低阻油层的微观和宏观影响因素出发,探索并建立了双视地层水电阻率差异交会图版法、物性与阵列感应电阻率差异交会图版法以及全烃录井测井联合交会图版法,并利用图版符合率和投票策略构建了一种综合流体识别方法。应用结果表明,造成研究区低阻油层的主要微观因素是高束缚水饱和度和高地层水矿化度,宏观上主要与上覆长7组烃源岩的排烃能力差异有关。综合流体识别法相比于单一流体识别方法,流体识别精度更高,对30口探井的流体识别符合率为83.3%,表明了综合流体识别方法对低阻油层识别的有效性,具有推广和应用价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