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工业技术>石油与天然气工业>首届中国石油工业录井技术交流会
首届中国石油工业录井技术交流会

首届中国石油工业录井技术交流会

  • 召开年:2011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1-09-21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工程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会议文集:首届中国石油工业录井技术交流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为满足吐哈油田数字化建设的需求,吐哈录井工程公司自2005年开始以井场信息远程传输系统为基础逐步拓展完善功能应用,至2009年基本完成了涵盖录井作业整个过程的录井信息平台的建设.该信息平台采用卫星通信等传输方式,通过组建井场局域网(井场数据中心)和基地数据中心,应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实现了井场信息远程传输、实时监控、录井资料远程处理、审核及录井成果图件、资料的网络发布与资源共享等于一体的独具特色的录井信息服务体系.该信息平台推广应用后,不仅提高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和准确度,而且为决策者提高管理效率和决策质量提供了依据,实现了不同层次的数据共享,进一步推进了数字化油田建设.
  • 摘要:随着数据通信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RTK技术应运而生,其应用在CORS系统中彻底改变了常规RTK测量作业方式.本文介绍了胜利油区单基站CORS系统的构建情况及其关键技术,对该系统在井位测量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叙述分析.胜利油区单基站CORS系统集成了CNSS定位、计算机网络、移动通信、分布式计算等领域的最新成果。该系统自运行以来运行良好,相比全站仪、常规RTK具有以下优势:rn (1)采用全站仪测量井位遇到大雾天气时,由于看不到后视控制点,无法作业;而该系统可以全天候作业。rn (2)全站仪测量由于转站产生的累积误差有时会达到1-2 m;而该系统可以达到厘米级测量精度。rn (3)采用全站仪或常规RTK测量,一天只能测量5-10口井位;而该系统每次测量不用架设基站,并且初始化速度快,一天可以测量三四十口井位,工作效率明显提高。rn 胜利油区单基站CORS系统的建立为提供优质的井位测量技术服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油田的勘探开发提供了保障,并且拓宽了测绘市场。目前的单基站CORS系统可以随时增加新的基站,加大作业的覆盖区域,一旦建立虚拟参考站系统的条件成熟,单基站系统即可升级成虚拟参考站系统。
  • 摘要:本文概要介绍了水淹层录井评价技术取得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及在油田开发实际应用中见到的效果和效益."十五"期间,大庆喇萨杏油田主力油层均已进入高含水后期,油田要保持持续稳产,一是要继续深化挖潜高含水主力油层,二是要动用薄差层可采储量.针对高含水后期调整挖潜的剩余油评价难题,大庆录井一公司根据水驱油实验资料、密闭取心与井壁取心对比分析实验资料、试油及投产资料,系统总结了随含水上升,地化色谱和荧光图像特征的变化规律,揭示了水淹层录井响应机理,建立了以地化色谱、荧光图像分析等新技术为手段的水淹层录井评价技术体系.该项技术受储层非均质性的影响小,可直观、准确地评价剩余油,进而确定剩余油挖潜部位,经过几年的发展、改进和完善逐渐成熟,实现了评价技术的有形化,完成了从技术方法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应用灵活、方便,在新钻调整井中应用见到了明显的效果,成为高含水主力油层深化挖潜和薄差层有效动用过程中,剩余油评价和射孔选层的关键技术之一.
  • 摘要:感应式电导率传感器在测量泥浆电导率时,需要考虑温度、电导率探头的特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果采用传统的校正和补偿方法,会引起较大的补偿误差,影响产品性能.人工神经网络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它受生物大脑的启发,本文引入神经网络,可以较好地解决电导率测量和温度补偿问题.rn 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神经网络对感应式电导率进行温度补偿的方法。该方法的最大特点是无需任何经验公式,就能从已有的数据中自动归纳,获取这些数据的内在规律。因此,神经网络具有很强的非线性映射能力,特别适合于因果关系复杂的非确定性推理、判断识别和分类问题。利用该方法进行温度补偿的电导率传感器测量精度上有比较大的提高,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很好的应用前景。
  • 摘要:本文对现存的组建钻井井场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几个问题,提出了基于ZigBee协议和低功耗微处理器的无线钻井参数监测系统的设计.针对性地提出组网方法,降低了自组织网络的复杂度,提高了网络的效率及节点的自适应能力,通过硬件和软件的有效结合,完成了对传感器模块、微处理器模块、无线收发模块的动态电源管理,实现了传感器节点的低功耗设计,实现了绞车、泵冲/转盘转速、大钩负荷、立/套压无线传感器节点.在一次性高能电池与可充电电池结合供电技术上进行了尝试.经现场试验,该系统对钻井井场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性,有较高的可靠性及扩展性.rn 本文介绍的无线传感器监测系统针对钻、录井现场作业特点,应用了较多的新技术,以期实现可靠、实用、高效的设计目的,突出无线网络在现场使用的优势。经过多次现场试验和改进工作,整个系统已经初步完成了产品化设计。该系统的应用能够有效弥补石油钻井现场现有的有线监控系统的不足,在非常规勘探、海洋钻井等领域更具有明显的优势,对保证钻井高效和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与成熟,该技术在工业和民用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具有成本低、方便、快捷、可靠性高的优点.综合录井在油气勘探中是随钻进行采集、控制、存储、显示、传输和分析信息的一种作业方式,传统的综合录井数据采集与显示方式主要是通过有线电缆来实现.通过分析综合录井的现场安装方式及作业特点,应用无线通信技术能达到降低成本、降低劳动强度、安装方便、数据采集精确、抗干扰能力强的目的,在综合录井作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录井信息技术在国内外的迅速发展,现代录井企业(长城钻探录井信息服务技术)的生产和管理对信息化平台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重要敏感的数据被大量采集及存储,各种应用软件也应运而生.数据的规范化和各种软件的统一管理,成为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分析长城录井信息服务现状,结合基于WITS和WITSML标准的国际录井信息服务系统,给出了录井信息服务一体化平台的设计方案.通过录井信息服务一体化平台的建设,集成钻井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应用,更好地实现各种录井信息实时查看和信息共享.一体化平台通过以C/S和B/S方式发布,操作更加简单,功能更强,为用户提供更加快速、便捷、安全的访问方式.平台的应用有利于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企业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rn 通过录井建立录井信息服务一体化平台,解决实时数据延迟、软件升级维护不便以及界面不友好等问题。录井信息服务一体化平台由现场应用平台、数据服务中心、数据库、网站、客户服务平台组成。业务包括现场资料处理、数据远程传输、基地数据接收、高效数据存储管理、数据集中分发和用户安全验证、远程数据浏览和即时通讯。通过现场应用平台整合现场所有的客户端软件,通过客户服务平台整合所有的浏览监测软件,使各个系统的信息达到高度共享。通过录井信息一体化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应用集成、单点登录、协同办公、统一管理等功能,为录井信息服务提供统一的接人、认证和安全管理,提供企业管理所需的辅助决策工具。
  • 摘要:工程录井是钻井安全的有力助手和重要参谋,是钻井工程参数实时监测与工程参数异常分析判断的理论及方法。钻井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削弱了相关钻井参数的作用,造成工程异常判断与预测困难。钻柱振动信号包含了钻柱自身、钻头与地层、钻柱与井壁的振动,是十分丰富、非常复杂的振动波,携带着大量对地质、钻井工程有用的信息。钻柱振动的应用研究对于控制钻柱振动、预防钻柱事故,判断井下情况,优化钻井有重要的意义,还有助于解决特殊钻井工艺下的工程录井难题。rn 近年来钻井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改变了工程录井工作所依赖的基础,造成工程异常判断与预测困难.为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索了钻柱振动工程录井技术,研发出钻柱振动信号采集设备、信号分析与处理软件.通过现场数据采集,研究了钻井参数、岩性、钻头新旧程度、工况等因素对钻柱振动的影响,定性分析出正常钻进、跳钻、粘卡情况下的钻柱振动信号特征,证实利用钻柱振动频谱分析预测井下故障与复杂情况是可行的.
  • 摘要:钻井工程事故及复杂情况对塔里木油田的勘探进程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给工程录井技术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迫切需要提高钻井异常预报的效率和质量.针对该问题,在对塔里木探区的构造特点、钻井工艺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大量钻井异常预报经验,应用自动化、智能化等技术,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问题,建立起一套工程录井预警系统.现场应用情况表明,该系统能准确、及时地对钻井异常情况进行预警;同时起到了减轻操作人员的负担,弥补其经验不足的作用.对于确保钻井现场预报异常情况的效率和质量,有效提高钻井工程事故预警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
  • 摘要:碳酸盐岩潜山是华北油田冀中地区油气勘探的主要目的层之一,其特点是储集类型复杂、非均质性强.碳酸盐岩储层快速识别与评价是录井行业的一大难题,本文在总结完善前人储层识别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利用综合录井所获得的钻井参数,建立了功指数比值储层识别、评价方法,实现了碳酸盐岩储层快速识别与评价,在华北油田45口潜山井中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功指数是识别与评价缝洞型储层的有效方法,适合于碳酸盐岩地层、三牙轮钻头条件下;功指数储层识别、评价方法的建立,解决了碳酸盐岩储层识别与评价录井行业难题,同时实现了综合录井参数综合开发应用。rn 华北油田自1975年R4井碳酸盐岩潜山获得高产工业油流后,潜山油气藏一直是华北勘探重点,主要目的层为奥陶系、寒武系及蓟县系雾迷山组,岩性为碳酸盐岩,主要储集空间为裂缝、溶洞,发育极不均匀,应用录井手段对缝洞型储层识别与评价十分困难。常规录井方法主要是通过对岩心实物观察,描述裂缝、缝洞的长度、宽度、密度、充填情况,同时参考气测录井、岩屑录井及工程录井井漏、井喷、放空等钻井现象,对缝洞型储层进行评价。由于常规录井储层识别、评价方法受钻井施工环节及钻井参数变化等多种因素影响,不能实现储层连续快速评价。为了解决碳酸盐岩储层快速识别与评价的技术难题,对综合录井工程参数进行了研究,提取与储层相关联的参数,建立了功指数比值储层识别、评价方法。
  • 摘要:松辽盆地南部深层天然气储集层富含CO2,随着勘探的深入进行,CO2气层的录井识别与评价难题突显,主要表现为异常发现和分层困难,无法定量评价.本文从对CO2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分析入手,通过实验分析,确认了CO2气层录井出现分层和评价困难的主要原因是CO2在水中的高溶解度、高扩散性和溶于水后产生的弱酸性.进而通过研究CO2与甲烷录井密切的伴生关系以及甲烷气的录井显示灵敏性,结合钻时、CO2与甲烷的相对含量高低等录井参数,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初步建立了CO2气层的录井识别评价方法.
  • 摘要:安深1井是一口以寻找页岩气为主要目的的风险探井,过去钻探的常规油气探井发现了厚度较大、气测异常的页岩岩层,该井钻探结果证实该区页岩发育、页岩层段气测异常明显.通过对安深1井岩屑、地化等录井资料细致分析后认为,该井页岩地层有机质含量、有机质丰度及厚度均满足美国富气页岩条件,但有机质成熟度处于生油阶段,结合气测录井资料,判断该井页岩地层不是气层,而是具有页岩油层的特征.通过分析常规地质、气测、地化、核磁共振各项资料后认为:2438.0~2540.0 m井段是最有望获得工业油流的井段,后经压裂获工业油流.通过对各种录井技术在安深1井的应用分析可以看出,录井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较好地评价页(泥)岩油气显示,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只能依据钻时获得可钻性来判断砂质含量的相对高低,不能定量判断不同元素的含量,不能为压裂改造提供依据.rn 安深1井是部署在南襄盆地泌阳凹陷深凹区的一口风险探井,钻探目的是探查泌阳凹陷深凹区岩性圈闭的含油气性,了解页岩纵横向分布及发育情况,初步评价泌阳凹陷深凹区页岩气层气资源潜力,进一步认识泌阳凹陷深凹区核二段-核三段页岩含气情况,获取目的层段有关评价页岩气的各项地质参数及气体分析数据资料。期望通过该井钻探能够发现较好的页岩气层气显示,通过大型的地层压裂改造,取得工业性突破,为中国及中国东部探区古近系页岩气层气的勘探建立示范先导区。安深1井在录井过程中发现多处异常显示,完井后经过大型压裂改造,在页岩油层段喜获工业油流,成为国内首口页岩出油的探井。笔者对该井录井技术及其解释评价方法进行介绍,希望对甲、乙各方有所帮助。
  • 摘要:气测录井在油气勘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直接寻找油气的一种地球化学方法。针对目前国内气测录井定量解释方法简单落后、针对性和适应性差等现状,为进一步提高气测录井资料评价油气层的准确性,实现快速评价储层流体性质,引入了INFACT气测录井解释方法.通过对北部湾盆地已钻井的综合分析和研究,建立了区域流体相模板,结合北部湾盆地渗透层含烃饱和度指标"单位岩石地表气体体积门限值",确定了储层流体类型.实际应用效果表明,该技术的解释符合率平均达到96%.rn 基于北部湾盆地现场综合油气层解释现状及需求,利用法国地质服务公司最新开发的气体解释软件INFACT(INterpretative FACies Technology)建立北部湾盆地流体相解释模板,对油气藏进行评价。此解释技术通过在北部湾盆地100多口井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通过流体相模板的不断修正和完善,北部湾盆地气测录井解释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 摘要:含油气的岩层被钻开以后,其中的油气一部分保留在岩样中,另一部分则进入钻井液,岩样中的油、气及钻井液中的气都有相应的录井方法可用来检测,而钻井液中的油一直是录井检测的空白.随着油气勘探程度的加深及钻井工艺技术的发展,岩屑含油级别低甚至无显示、气测异常幅度低甚至无异常的油井越来越多,导致油气层的发现与评价变得十分困难.本文通过一系列钻井液核磁共振录井技术实验证实,钻井液核磁共振录井仪性能稳定,能够及时发现、检测钻井液中的含油量,填补了钻井液含油量检测的空白,完善了录井技术系列;并且在部分井中开展了应用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rn 钻井液核磁共振录井技术能够检测钻井液中的含油量(率),填补了钻井液含油量(率)检测的空白,完善了录井技术系列,推动了录井技术的发展。该项技术弥补了常规录井(岩屑、气测)的弱油气显示的检测手段,可提高低气油比的油层发现率,为现场决策、完井讨论及试油讨论提供可靠指导,有助于提高勘探成功率。
  • 摘要:三维定量荧光录井技术自2009年投入冀东油田录井市场以来,以其自身较高的灵敏度、简便的操作、精确的定量等特点,备受油田公司的重视.本文通过开展实验性的技术研究,分析了不同钻井液体系对储层的影响因素,建立了三维定量荧光录井各种钻井液添加剂谱图库,建立了油气层解释图版,阐述了高荧光钻井液背景下的油气层识别与评价方法,探讨了技术攻关方向.通过现场应用,提高了录井油气层解释精度,为冀东油田合理使用不同钻井液体系,提高钻井速度,安全施工提供了技术保证.
  • 摘要:光谱录井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气测录井技术,具有连续、快速、稳定等优点.为了更好地介绍该技术,使之在油气勘探开发中发挥更大作用,本文介绍了光谱录井技术的现状,指出目前光谱录井的主要技术之一是红外全烃录井技术,并结合现场应用实例,给出了红外全烃录井技术的优缺点.针对目前油气勘探开发形势的要求,提出了光谱录井技术的改进方式.把气测录井技术与光谱气体检测技术相结合,介绍了适合现场工况要求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拉曼光谱分析技术、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技术和差分吸收光谱技术等四种光谱录井技术方案,并对不同的技术方案进行了比对与优选.对今后光谱录井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并对发展方向给出了建议.rn 气测录并作为综合录井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具有快速、准确发现并判断油气资源的特点。传统的气测录井手段主要是利用气相色谱分析技术,对钻遇地层中流体内的气体组分进行检测分析,由于该技术具有分析周期长、设备结构复杂等不利因素,目前已不太适应快速钻井技术的要求。为此,自2006年以来,国内部分录井技术人员为了克服传统气测录井存在的若干问题,开展了利用光谱气体检测技术实现气测录井的相关研究工作,通过几年来的刻苦攻关,光谱录井技术已逐渐投入到生产实际,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 摘要:随着渤海油气勘探的深入,复杂的储层非均质性和流体性质条件,以及新型钻井工艺技术的应用等都给井场油气显示准确识别及评价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录井技术已不能满足现场油气快速识别评价的需求.渤海油田在近年油气勘探过程中,通过开发应用Reserval快速气测录井技术、定量荧光录井技术、FLAIR实时地层流体录井技术、井场地化录井技术、荧光扫描分析技术等录井新技术,探索和实践了适合海上作业条件的以钻井液为载体的油气检测技术及以岩屑实物为载体的油气识别技术,并形成了海上油气快速评价技术体系,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摘要:随着各油气田勘探开发程度的提高,对薄油气层、断块油气层、低压低渗油气层等油藏的动用增加,定向井、水平井得到了大量的推广和应用.由于上述油气藏地质情况复杂,常规定向技术无法控制井眼轨迹钻遇有效储层,定向井、水平井施工的关键是通过有效的地质导向控制轨迹,引导钻头准确中靶并确保井眼轨迹在有效储层里穿行.本文介绍了一套低成本的地质导向模式:综合录井+MWD定向的"定录一体化"技术服务,此技术服务模式将常规录井+元素录井+三维建模等综合录井的地质导向和定向轨迹控制相结合,实现井眼轨迹的有效控制;多口定向井、水平井的应用实践证明:"定录一体化"技术服务对提高有效储层钻遇率、钻井成功率效果显著.
  • 摘要:页岩气的开发最早始于美国,是目前国内非常规气藏的勘探重点和热点.天然气在页岩中的存在形式有游离气和吸附气两种,具有产量低、开采时间长的特点.要工业化地开采页岩气,钻井必须采用新技术,缩短周期,降低成本,由此录井必须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技术,页岩气录井和常规天然气录井采用的技术有一些差别.为了卡准层位、发现储层、准确预报工程异常和油气显示,录井主要应用了微钻时、岩石可钻性、气测、地化热解、气体钻井录井、数码显微放大、随钻伽马等技术,并利用这些技术成果对页岩气储层进行了评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川庆录井在和壳牌合作过程中,发现国内录井方法、习惯与壳牌录井有较大的差距.壳牌录井在资料采集、数据准确性、井控异常、录井报告、安全管理和人员能力等方面的相关要求上,有许多值得国内录井学习和借鉴的经验.rn 针对页岩气录井中的技术难题,主要应用综合录井技术、地化录井技术、气体钻井录井技术、岩屑数码显微放大技术解决以上问题。综合录井除了常规的应用外,主要是把微钻时引入地质卡层,利用色谱分析检测页岩储层中的游离气和发现钻井工程异常。从页岩气录井合作中,可以得出如下启示:rn (1)要重视录井人才队伍建设。录井队的核心技术人员是地质师和仪器工程师,2人带一台综合录井仪到异地作业是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式。rn (2)加快与国际录井接轨的步伐。国内录井公司应该着手建立国际录井作业标准体系,保持录井技术标准统一,适应全球化作业趋势。rn (3)推广随钻GR技术。随钻GR是一项成熟技术,录井公司应抓住机会在直井中推广应用。把地质师从靠单一的岩屑录井建立剖面进行地层对比,分层卡层的技术方法中解脱出来。这更能够提高剖面的符合率和分层卡层的准确性。rn (4)录井管理要重点突出技术,尽量减少与技术无关的工作,安全管理属地化,不要自成一套体系。提高录井质量是录井发展的唯一出路。
  • 摘要:“十五”期间,徐家围子断陷中部的徐深1井营城组火山岩储层获高产工业气流,由此打开了松辽盆地北部深层天然气勘探的新局面,火山岩气藏也随之成为深层天然气勘探的重要领域。针对火山岩双重介质物性评价、气水层识别评价难题以及欠平衡钻井工艺在大庆深层的广泛应用所带来的含气性识别评价难题,大庆录井加大综合录井资料的开发、校正及应用力度,建立了火山岩气水层录井识别与评价新方法,在实际应用中见到了明显的效果,较好地适应了复杂勘探需求.本文从综合录井资料处理、储层物性参数及合气性评价参数校正求取和流体性质识别等几个方面,总结了该项技术.rn (1)经资料处理并以。0.1 m小间距提取而得到的各项综合录井参数真实反映了正常钻进状态下的数值,与原始采集资料相比,消除了钻井、录井等因素影响;与整米回放资料相比,数据量提高了10倍,有效提高了薄层显示的分辨率。经与原始资料同时使用验证,油气显示分辨率100%,为非均质储层的解释评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n (2)通过对钻时参数进行录井、钻井及循环钻井液等影响因素校正而得到的dcs指数,具有连续性和实时性,能客观反映储层的可钻性变化,即当储层孔隙、裂缝发育时,可钻性变好,dcs指数值降低,是反映地下岩石“可钻性”的综合评价参数。实践证明用dcs、指数评价双重储集介质效果较好。rn (3)应用校正后的储层物性及含气性评价参数建立的火山岩流体性质识别方法,解决了大庆深层火山岩气水层判别难题,录井解释判准率达92.%以上。
  • 摘要:随着井场信息的增加和录井传输技术的发展,录井服务需要面对更多的技术资源,需要扩展综合录井仪的功能共享信息,融合和集成现有的技术应用平台,以适应勘探开发需求.本文围绕井场信息中心的设计、构成和功能特点,重点阐述了中心的系统构成和关键技术,依托综合录井仪装备并应用成熟软件方法,设计和研制了新的录井装备,提升了设备性能和作用,实现了现场集地质录井、综合录井、综合导向、随钻服务等技术于一体的录井设备,利用传输技术,搭建井场信息中心、基地数据中心、生产指挥中心的录井技术应用体系.
  • 摘要:本文从工程录井的技术定位入手,分析了国内外工程录井的现状和井筒技术整合的大趋势,提出了工程录井技术创新、拓展和集成的思路.工程录井是录井技术最原始的概念。工程录井是为钻井提供安全保障服务、提高时效及降低成本服务和随钻综合信息服务的录井工程。自引进综合录井技术以来,钻井装备、工艺、技术都发生了质的飞跃,但也给工程录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尤其是工程录井的“丙方”处境,在技术发展和经营管理上造成了许多深层次的矛盾。但是,无论工程录井的处境如何尴尬,其“钻井全过程控制”(Total DrillingControl)技术定位决定了它在油气建井工程中的重要性。rn (1)工程录井对钻井时效是做加法,对钻井成本是做减法,对钻井安全是保障。不能只承认其价值而回避其价格,体制等方面原因可能造成国内工程录井技术发展堪忧。rn (2)工程录井的发展急需顶层设计和规划。仅以“预报成功率”为评价指标,既显肤浅,又显功利,更扭曲了工程录井的丰富内涵。面向井筒技术一体化的大趋势,工程录井作为录井技术的半边天,将共同展现其井场信息中心的地位和作用。rn (3)工程录井的发展需集中优势兵力打造创新团队,合作共赢。rn (4)工程录井是跨专业技术,应摒弃录井的地质主体思维,潜心于专业技术和移植技术的整合。事实上,将钻井地质作为工程地质来思考,与作为勘探技术的录井并无矛盾,并且相得益彰。
  • 摘要:针对录井油气定量解释评价方法欠缺的难题,提出了基于录井关键参数的解释雷达图和云模型评价方法.该方法基于质量管理和数学地质中多元图表示原理,应用雷达图方法进行录井解释图形展示,面积参数结合云模型理论实现录井油气显示综合定量评价,并给出录井参数雷达图相概念,符合思维方式中的定性定量综合评价思路.以江汉探区致密砂岩、碳酸盐岩、页岩气储层为研究对象,给出了参数评价标准和云模型,创新了录井解释评价方法.rn 录井油气显示解释的雷达图形象地展示了录井关键参数间的量化关系,云模型理论量化了综合评价指标和不确定度,丰富了解释手段。将该解释方法有效地同传统解释方法结合,能够提高解释符合率。结合雷达图表现方法和云模型,根据区域特点细化显示分级,积累云模型评价模板,进行录井参数雷达图相和云模型评价,对发展录井解释有着重要意义。
  • 摘要:近年来随着建南气田储量升级工作的需要,中石化江汉分公司在石柱复向斜建南气田构造南高点部署了一批水平井,提高了致密碳酸盐岩气田的采收速度。在中国石化科技部、工程部与江汉石油管理局科技处、勘探处及开发处的大力支持与资助下,江汉测录井公司组织开展了《碳酸盐岩气层录井综合解释评价方法研究》、《碳酸盐岩弱气显示录井识别与定量评价技术》项目,在碳酸盐岩储层识别、气水层解释和气层初始产能预测研究方面取得了部分新的认识,在勘探开发中见到了比较好的实践效果,在此与广大录井同仁共同分享收获的快乐。rn 致密碳酸盐岩气层解释一直是测录井工作者致力于解决的技术难题.研究和实践揭示:①致密碳酸盐岩目的层段储层识别应以气测烃显示井段为主要研究对象,现场以钻时比值、烃显示绝对含量与对比系数判断储层的可能存在;②结合硫化氢含量和地层压力系数判别正常压力或低压孔隙型储层、正常压力孔隙-裂缝型储层、异常高压裂缝型储层;③完井利用测井曲线结合录井资料综合判断储层,利用钻时比值-烃对比系数、自然伽马-地层电阻率、钻时比值-电阻率增大率等交会图和钻井液录井参数识别气水层;④利用地层压力系数与储层等效厚度、孔隙度、含气饱和度等资料确定反映储层产能的含气指数,在碳酸盐岩孔隙型、孔隙-微裂缝型储层中,含气指数与气层初始产能呈正相关.
  • 摘要:低阻油层是指油层的电性特征异常不明显;水淹层则是曾经充填过油的储层,由于构造运动或其他原因,储层孔隙重新被水充填,二者均属特殊储层,在勘探过程中,存在识别难、评价难的特点.作为一种直接检测钻井液中C1~C8烃类组分含量的录井手段,FLAIR实时流体录井资料只与地层孔隙含烃量相关,与储集层的电性无关,这一特点决定了FLAIR实时流体录井技术在识别与评价低阻油层等特殊储层时有独特的优势.本文通过两个成功案例,简要介绍了FLAIR资料在低阻油层、水淹层快速识别与评价过程中的应用.从应用效果来看,在快速识别与评价低阻油层等特殊储层方面,FLAIR实时流体录井技术作用明显,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石油勘探开发个性化录井手段,值得大力推广.
  • 摘要:随着找油勘探的不断深入,勘探目标逐步转向油藏地质条件相对复杂的地区,给油水层解释评价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在吉林探区录井解释评价过程中,困扰多年的技术难题就是高显示出水层的认识评价,这严重影响了录井综合解释符合率的提高.本文结合近几年的录井科研成果,在系统总结吉林探区高显示出水层的种类及其评价方法基础上,重点对低孔低渗粉、细砂岩致密储层形成的束缚油高显示出水层的评价方法进行了介绍.低孔低渗粉、细砂岩储层形成的束缚油高显示出水层是勘探领域最难评价的一类储层.吉林探区通过引入核磁录井评价技术,应用核磁录井谱图形态法,较好地解决了这一技术难题.rn 针对低孔低渗油藏,特别是录井显示较好,含油饱和度较高的致密粉、细砂岩储层的产液性和产油能力评价,核磁共振录井技术应用意义重大,开辟了针对此类储层精细评价的新途径。另外,本文介绍的方法是从吉林探区让字井斜坡区低孔低渗的致密粉、细砂岩储层的评价过程中总结出来的,而且是针对中质原油的核磁录井评价方法。如果评价目标是其他类型的储层(疏松砂岩、砂砾岩等),或者是稠油层,就不能完全照搬上面的评价方法,而是要根据区域地质的实际情况重新进行研究总结出合适的评价方法。
  • 摘要:针对苏北盆地断层发育、构造复杂,油气勘探开发难度大的难题,江苏录井依据石油地质学、构造地质学、油矿地质学等石油、矿藏地质理论,利用区域勘探成果、录井信息、地震勘探信息、钻井工程信息和测井工程信息,集成创新了精细钻前录井分析特色研究、精细随钻录井分析特色研究、钻探成果精细录井分析特色研究的精细随钻录井分析研究技术,为苏北复杂小断块盆地的油气勘探与开发提供了有力的录井工程技术支撑和保障.rn 苏北盆地位于苏北-南黄海盆地,断层发育、构造复杂,油气勘探开发难度大,在中国陆上复杂小断块盆地中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几十年来,江苏录井依据石油地质学、构造地质学、油矿地质学等石油地质理论、矿藏地质理论,充分利用录井信息,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体;从已知到未知、先易后难、深入浅出,对钻探目标进行精细钻前分析研究,正确预测钻探结果;将地震勘探信息、钻井工程信息、测井工程信息有机结合起来,精细分析研究录井工程技术,指导钻探过程中各项资料信息的正确录取;利用录井资料信息,结合测井资料、区域勘探成果,精细分析研究、评价解释钻探成果;集成创新了富有特色的精细钻前录井分析研究、精细随钻录井分析研究、钻探结果精细录井分析研究的精细随钻录井分析研究技术,为苏北复杂小断块盆地的油气勘探与开发提供了有力的录井工程技术支撑和保障。
  • 摘要:潜山油藏一般属于裂缝型块状油藏,其优势储层划分实质上是对于潜山裂缝发育程度的界定及其所合流体的性质识别.本文通过对潜山裂缝的研究,认为使用优选的录井参数,利用数学模型方法,可以科学地进行裂缝级别的划分.在大量收集试油及录井数据的基础上进行了区块图版校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图版、录井参数、录井曲线等的分析比对,优选出了潜山优势储层流体识别及划分的图版及评价模式.为了解决泥浆压力对全烃的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潜山气测全烃的压力校正模型,用来进行全井优势储层识别.本文还通过钻井液添加剂对气测录井影响的研究,发现各类常用添加剂及原油、柴油对甲烷、乙烷的影响甚微;提出使用甲烷、乙烷及其组合参数可以解决各类压力条件下优势储层划分方案.为了解决潜山油水界面划分问题,本文提出使用录井曲线和图版连续分析的方案,来解决油水界面划分问题.
  • 摘要:气测资料的皮克斯勒图版是皮克斯勒(Pixler)先生在1969年形成并发表的使用轻烃数据判断储层性质的研究成果,自形成以后一直被作为经典的气测资料解释方法,沿用了40多年.本文通过对皮克斯勒图版解释原理的解析,定义了Ip系列指数,通过对海外油气田气测数据的研究,发现并验证了油层Ip系列指数原点域的存在,通过实例列举了Ip系列指数在储层流体性质解释中的实用价值.rn 在皮克斯勒解释法中,一个采样点组分比值连线的斜率是皮克斯勒解释图版解释应用中的一个直观的几何特征,基于此特征展开具体的储层解释工作。Ip系列指数的定义,把图版上的斜率,转化为指数,从数字的角度反映图版的几何特征,为图版的应用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在海外10余个油田使用的经验证明,油层的Ip系列指数原点域是一个客观存在,尽管石油地质环境千差万别,会导致原点域边界值的不同,但它一直存在。皮克斯勒解释图版上负斜率的出现,会使相应的Ip系列指数出现负值,在原点域之内,仍然有可能是有工业价值的油气产层,离开了原点域的负值数据点,其产出原油的潜力要做具体的综合分析,谨慎对待。气层和水层在Ip系列指数上不能截然分开,分离气层和水层需要参考皮克斯勒解释图版以及总烃数值来综合判断。
  • 摘要:录井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为油气层解释评价工作提供了多元多参数的判别依据.面对专业化发展的技术变革,长城录井油气层解释评价技术和方法的发展方向是实现从地面采集到地下采集、从定性解释到定量解释、从井场独立解释到远程传输、专家会诊的转变.rn 录井解释评价技术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00-1948年)是以岩屑(岩心)分析为主的定性解释评价;第二阶段(1948-196$年)是以岩屑(岩心)、气测分析为主的定性解释;第三阶段(1968-1999年)是以计算机为工具,对岩屑(岩心)录井、气测录井获取的参数进行分析的综合录井技术定性解释;第四阶段(1999一现今)是以数据信息化为桥梁,借助地化录井、定量荧光录井、核磁物性检测、轻烃录井等新技术,对井筒信息进行多参数一体化的综合分析解释。长城录井成立20多年以来,在油气层解释评价方面,主要经历了后两个阶段。rn 多参数一体化油气层解释评价技术为整合单项录井解释技术提供了数据应用平台,随着录井技术信息量的逐步扩充,单项技术优势互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面对钻井工艺的改进,勘探对象的多元化、复杂化,解释评价技术已经逐步从定性向定量、从单井孤立解释向远程传输专家会诊、多井对比解释及地质综合研究方向转变和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长城录井油气层解释评价技术也越来越先进,在解释评价技术硬件升级、软件开发的推动下,必将为油气田的勘探开发提供快速准确的解释结论。
  • 摘要:本文就新型岩化技术的勘探需求和技术现状、方法原理和技术优势、现场应用和效果分析等进行了介绍,评价了该技术的应用前景,为下一步在碳酸盐岩探区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指导.一直以来,在碳酸盐岩录井中,对碳酸盐岩岩屑的鉴别主要依据人为经验、化学分析和碳酸盐岩分析仪.近年来,由于天然气勘探的需要,钻井大提速主要使用PDC、气体钻井新技术新工艺.在钻速大幅度提高的同时,给录井的岩屑鉴别增加了难度,影响了岩屑录井剖面质量和碳酸盐岩白云岩储层的发现.传统的碳酸盐岩鉴别法满足不了现代钻井工艺条件下的录井要求,因此需要开发新型碳酸盐岩分析技术,使现场能够比较准确地分析出岩石的主要成分,如:白云石、方解石的含量,用于岩性鉴别、地质卡层、储层发现、沉积相带分析等.新型岩化技术是采用化学-质量法,和老式碳酸盐岩仪的化学-压力法相比,具有分析周期短、操作简单、数据准、精度高的优势.已在四川和塔里木油气田的碳酸盐岩录井中应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受到了录井队的广泛欢迎.
  • 摘要:目前对钻井液中轻烃(C1~C5)的分离主要采用搅拌脱气法,存在脱气不完全、定量困难等不足.膜分离脱气法具有易小型化、脱气效率高、易实现定量化等优点,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以PDMS材料制备轻烃分离,通过将分离膜两侧的C1~C5轻烃含量进行关联,得到分离膜两侧浓度的关联式,并在不同温度及压力下进行膜分离实验.实验结果表明PDMS膜分离探头可实现钻井液轻烃的分离,温度、压力对分离影响较大.rn 在油气勘探钻井过程中,钻遇地层的实际轻烃(C1-C5)含量是代表油气储藏的直接指标,通常采用搅拌脱气法把钻井液中包含的轻烃气体分离出来,搅拌脱气法存在脱气不完全、定量困难等不足。目前国内外钻井液脱气研究的最新趋势是采用膜分离脱气法。膜分离脱气具有脱气效率高、易小型化、设备简单、定量容易等优点。1995年,膜分离技术首先被设想可应用于钻井液轻烃气体分离,之后加拿大一家公司第一个做出实验应用设备,成功将其应用于钻井液脱气。近几年,国外石油公司以此为基础,开展了随钻气体分离检测研究,并取得了极大进展。
  • 摘要:随着钻井工艺的不断进步,常常造成岩屑细小,岩屑反映储层含油信息越来越弱,为油气发现和储层流体性质评价带来巨大困难.岩屑含油信息的减少,恰恰说明储层进入钻井液中的油气信息增多.这些进入钻井液中的流体主要是储层中的可动流体,这部分流体的数量直接反映储层的产能.在准确检测钻井液含油量的基础上,研发了高频核磁共振录井技术,为录井储层流体性质评价提供了新的手段.鄂尔多斯盆地镇泾探区17口井钻井液高频核磁共振录井结果表明,钻井液中含油量与储层流体性质有较好关联性,钻井液标准含油质量浓度与岩心含油量绝对相关系数达0.847.钻井液含油量与岩屑含油量相结合就能获得储层总含油量.进而利用钻井液含油量和储层总合油量间的异常值和相互变化,建立了随钻储层流体评价方法.评价结论与完井测试符合率达到85%以上.该技术也促进了"定量录井"技术的发展.
  • 摘要:2010年渤海钻探公司首次尝试采用国产的随钻伽马测量仪器实施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钻探.通过现场试验,利用随钻伽马、综合录井参数以及地震等资料,建立了施工前预测煤层特征,施工中随钻判断钻头在煤层中位置,实时计算地层倾角与轨迹控制的多分支水平井地质导向技术,综合应用构造、录井、测井和定向井等资料随钻识别钻遇地层,引导煤层钻探.该项技术现场应用3口井,煤层钻遇率85%.该项技术的应用可有效降低钻探成本,减少经济风险,促进煤层气的低成本高效开发.rn (1)ZP02,ZP05井的钻探实践表明,在煤层厚度较大、有煤研石标志层的3号煤层中,使用随钻伽马与综合录井相结合,实施分支水平井钻探是切实可行的。rn (2)随钻伽马导向条件下,GR、钻时、全烃、岩屑等煤层导向参数均存在多解性,在具体应用中要注意“去伪存真”,采用多参数判断,才能保证结论的准确性。rn (3)钻时在煤层、非煤层判断,以及煤层近围岩识别上都是十分重要的参数,建议在钻井过程中尽量采用“稳压”钻进方式,保证钻时参数的可靠性。
  • 摘要:X射线元素录井技术是在2007年才提出并建立起来的,目前该技术仍处于试验和应用研究阶段,为了促进该项技术的加速完善和成熟,建立起相应的解释评价方法是当务之急,也十分有利于将该技术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以解决由于PDC钻头的使用、空气钻井等钻井工程工艺发展,使常规的岩屑录井方法难以准确识别岩性等难题.通过鄂尔多斯盆地塔巴庙区块26口井岩屑X射线元素录井技术的试验性应用,归纳出一定的规律性内容,初步建立了基本岩性识别和地层划分的解释评价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元素含量变化与岩性变化具有很强的相关性.X射线元素分析技术可作为录井岩性识别和地层划分的新手段,同时定量的元素分析数据为岩性、物性、地层的定量解释和定量评价提供了技术支持.该技术的开展为定量化录井技术的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rn 结论:(1)X射线元素分析技术移植到石油钻井的岩屑录井是可行的,丰富的地层元素分析数据,为随钻岩性识别、地层判别提供了新的、可靠的技术支持。(2)X射线元素录井能够灵敏地捕捉到地层变化的信息,在岩性判断、层位卡取等方面是常规录井手段的有益补充,特别在碳酸盐岩、膏岩等特殊岩性的识别上具有其他方法不可比拟的优势。(3)X射线元素录井丰富了油气田地质研究的素材,提供了新的研究角度,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井下及区域地质概况。X射线元素录井技术应用于随钻录井不但解决了细碎岩屑的岩性识别难题,也为录井的“定量化技术”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rn 为了让该技术快速、健康发展,早日在油气勘探开发中发挥作用,建议:(1)在国内各重要探区开展此项技术推广应用研究,不断发展和完善该项技术。(2)继续开展X射线荧光录井技术基础理论研究,建立矿物、岩性、物性解释数学模型,有针对性地开展基于元素的储层评价技术研究。(3)利用已完井的岩心、岩屑进行XRF分析试验,建立区域地球化学剖面,为盆地综合研究和综合地质找矿提供基础性资料。
  • 摘要:本文回顾了中国录井业务的历史,从录井资料采集、资料处理、解释与评价、装备与软件、录井信息等几方面总结了中国录井技术发展的现状,以及录井技术对勘探开发所做的贡献,全面分析了行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做好行业发展规划,建立有效科研体系,加快科学技术进步,加强录井学科建设,注重录井人才培养,实施国际化战略,强化行业自律等发展对策.rn 近年来,录井工程围绕油气勘探开发需求,依靠科技进步,以地质录井、气测录井、工程录井为基础,发展了地化、定量荧光、核磁共振、成像等多种方法和手段,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应用使录井定量化、可视化得以实现。逐步形成了包括井位测绘、地质研究、资料采集、资料处理、资料应用、装备研发、井场信息在内的多样化、系统化、集成化的现代录井技术体系,并在油气勘探开发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rn 录井是油气勘探开发活动中最基础的技术之一,是发现、评价油气藏最及时、最直接的手段。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录井从过去单纯的手工操作、肉眼观察、定性描述,已发展成为应用各种先进的物理或化学方法,集资料采集、处理和解释为一体的,涉及石油地质学、石油工程学、地球化学、计算机科学、信息工程学等多种学科的石油勘探开发综合技术。当前,录井业务的主要任务是做好两个保障:一是发现并准确评价油气层,为油气勘探开发提供保障;二是实时监测、及时预报,为钻井安全施工提供保障。因而,录井被誉为勘探开发的眼睛、钻井安全的参谋、信息传输的中枢。
  • 摘要:为了满足水平井钻井过程中对目标体的快速综合分析和现场地质导向,开发了集地质、录井、钻井工程、随钻测量于一体的水平井随钻监控与分析技术平台,该平台首次实现几何导向与地质导向的同步叠合分析,具有现场综合分析技术优势;同时采用的地层垂深对比技术和地层倾角追踪技术为现场快速追踪目标、精确地质分析提供了综合性技术分析手段,平台的可视性、实时性使其成为复杂油气区水平井钻进必需的现场地质分析工具.水平井随钻监控与分析技术平台包括三大技术模块:静态地质分析技术、实时地质综合分析技术、油气层微观预测技术。rn 水平井随钻监控与分析技术平台是建立在钻井现场的、集实时监控与综合地质分析于一体的系统软件。在人工地质评价的基础上,引进神经网络、聚类分析等先进的计算机模拟技术,丰富数据处理基础,降低人工误差,减少处理过程和时间,把人工、经验的地层对比、层位确认、钻头位置确定、钻头前地层预测等分析方法通过计算机系统和人脑综合解释实现大数据量分析、减少纸质对比以适应现场环境条件,从而达到计算机科学、智能化监测与分析的目的。rn 目前水平井钻井中最难解决的问题就是目标体的地质指向问题,尤其是对高破碎、地层相变严重油气区。地下地质情况钻前确定难度较大,造成现场不可预知的状况多见,因此,对于水平井目标体的预测、识别、导向必须采用定量、精确的高技术手段和综合性地质分析工具,采用专业、系统的分析系统连续检测、分析、对比,才能提高水平井钻井的成功率和最大的油气层钻遇率。
  • 摘要:俄罗斯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需用大量的综合录井设备进行录井服务.与斯伦贝谢、法国地质录井公司等国际知名石油服务公司生产的录井设备相比,俄罗斯的综合录井设备具有自己的特点.从相互借鉴的角度出发,在仪器房、传感器、气体检测设备、地质仪器设备、软件及信息化手段等方面对俄罗斯的综合录井装备进行了分析,并与国内的相关装备进行比较,借鉴其优点,弥补中国录井装备的不足,可提高我国相关仪器的研发水平.针对俄罗斯综合录井的弱点,充分发挥中国录井设备的优势,也为进入俄罗斯综合录井服务市场提供依据.rn 1.仪器房安全性能有所欠缺.国内的综合录井仪器房大多采用了正压防爆系统,具有增压功能,还具有火灾报警、可燃气体报警、有毒气体报警、电源自动切断功能等,且仪器房和传感器还采用了防雷装置。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避免仪器设备遭受雷击而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而俄罗斯生产的综合录井仪,未检索到使用这些防护措施,这一点中国生产的综合录井仪要优于俄罗斯。rn 2.传感器类型.丰富俄罗斯综合录井传感器的种类与国内相差不多,但其类型比国内丰富一些,如钻井液密度传感器、钻井液人口流量传感器等。受自然条件影响的缘故,俄罗斯生产和使用的传感器所适应的温度范围较大,可在低温-40℃及高温60℃下正常工作。rn 3.气体检测设备各有特点.除电动脱气器外,浮子式脱气器及气动脱气器在俄罗斯有较大的市场。俄罗斯的录井色谱仪和国内的录井色谱仪相比,一是在最小检知浓度、载气压力、助燃气压力等性能指标上,中国与俄罗斯的色谱仪没有大的区别,虽然俄罗斯有的色谱仪可以检测到己烷,但是以延长分析周期为代价的。综合评价,该方式是否可取值得商榷。二是俄罗斯的色谱仪通常用空气作载气,而国内的色谱仪通常用氢气、氮气或氦气作载气,这是值得国内同行考虑和借鉴的地方。三是俄罗斯色谱仪的分析周期较长,而国内色谱仪的周期则短得多,可以达到30 s,甚至更短,有利于油气藏的评价及薄油气层的发现。这一点国内的色谱仪明显优于俄罗斯的色谱仪。rn 4.注重钻井工程服务.俄罗斯的综合录井软件比较重视钻井工程服务,尤其在钻井液与地层压力的平衡监控方面比较完善,同时拓展了工程服务的范围,如固井过程监控、大修过程监控等。该软件具有远程传输功能,重视发挥多方专家的技术优势,异地解决钻探过程中的问题,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国内的综合录井软件,比较重视地质服务,工程服务相对薄弱,应借鉴俄罗斯的综合录井软件,开发更多的工程服务软件,为安全钻井、优化钻井提供服务。
  • 摘要:本文概述了岩屑显微数字图像的技术特点及应用技术价值与效果,对录井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具有积极的促进、推动作用.针对快速钻井条件下岩屑细小,岩性、含油性识别、鉴定困难,特别是岩屑原始地质特征信息不能永久性存储、应用、解释评价成果可视化程度低等录井技术难题,通过对岩屑显微图像技术、地质技术、计算机智能分析等多项技术综合性攻关,研制了岩屑显微图像分析仪,开发了图像分析、解释可视化技术平台,实现了岩屑岩性、含油性特征信息数字化、图像化采集、无损性、永久性存储应用与快速定量分析,有效解决了快速钻井条件下岩性、含油性识别、解释评价和成果应用可视化的技术难题,改变了传统地质录井以岩屑实物介质、定性描述的技术模式.
  • 摘要:录井系统作为一套在钻井井场中工作的电气系统,需要多种防护技术,尤其是防爆技术,其在录井设备上应用多年.但是,随着防爆技术的应用,其在录井系统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根据相对应的行业标准,分析了录井系统防爆技术应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为录井施工中的作业人员、井场安全、设备安全、资料安全完整提供了安全保障.rn 在钻井现场,综合录井仪信号的采集与处理系统集中于集装箱所形成的仪器房内,脱气器、传感器等外部辅助设备分别安装于钻井架、缓冲罐、泥浆罐等处。传感器与仪器房内部的采集系统之间通过具有屏蔽功能的信号线连接。同时,利用四芯电缆线作为电源线与钻井队的电源系统连接,为综合录井仪提供电源。录井系统通过这些信号线和电源线与钻井现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录井系统的安全也直接影响整个钻井井场的安全。本文根据IEC对钻井井场危险区域划分标准及危险区域等级与电气设备防爆形式的对应关系,探讨目前录井系统普遍采用的防护方式的合理性。
  • 摘要:国内综合录井仪种类繁多,规格不统一,给操作人员带来了使用困难、运行维护成本高等诸多问题,影响了录井技术、产品和服务质量方面的进步.为此,围绕综合录井仪数据采集、气体检测和录井软件等部分开展研究,开发了数据采集、数据输出等通用接口,并在多种综合录井仪上获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rn 综合录井仪通用接口实现了自主研制的硬件及其他通用性硬件与国外进口综合录井仪软件的技术配套,并在生产实际中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通用数据输出软件平台实现了不同类型综合录井仪资料输出格式的统一,可以通过串口或网络向井场数据远程传输系统等第三方系统发送实时数据,满足不同勘探市场需求,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随着国内市场进口综合录井仪服役时间的加长,仪器逐渐进入故障多发期,采用通用接口实现全部硬件国内技术配套,解决仪器故障维修和技术改造的现实间题,可降低仪器整体运行费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摘要:传统的液态钻井液条件下的迟到时间计算方法已无法适应气体钻井的需要,目前尚没有严谨统一的计算公式或模型可以满足生产的需要.本文用逻辑推理、实验校正的方法开发出了气体钻井条件下的迟到时间计算模型.通过选取不同的计算模型,改进和完善现有综合录井仪软件,配套安装相关的传感器用以测量计算迟到时间所需参数,实现了气体钻井条件下迟到时间的实时计算.为了进一步验证综合录井仪计算的理论迟到时间的准确性,并对存在的误差进行校正,探索了气体钻井条件下迟到时间的四种校正方法,通过现场试验应用,证实该模型简便可行.
  • 摘要:由于碳酸盐岩气藏埋深大、储层薄、低孔低渗、非均质性强,因而LWD随钻电阻(RD),伽马(GR)测井对碳酸盐岩储层的物性评价作用不大,且成本较高.经研究创新形成了以核磁共振分析仪为主体、基于随钻储层物性快速评价、锁定优质储层的"碳酸盐岩地质导向技术".该技术首次在西南油气分公司四川盆地川东北地区第1口海相碳酸盐岩水平开发试验井—H203H现场应用,降本增产增效显著,节约LWD随钻测井投资成本近100×104元,并取得了天然气日产量是直井4.81倍的建产效果.该技术有望发展为与碳酸盐岩水平井钻探开发配套的关键技术.rn (1)川东北地区碳酸盐岩水平井地质导向技术是以核磁共振分析仪为主体、随钻跟踪快速评价物性、及时发现、锁定优质储层走向为宗旨的创新型地质导向技术,在H203H井现场首次应用即获得了高产工业气流及良好的建产效果,同时节约了钻井LWD随钻测井投资成本近100X10元。应用效果表明该技术是一项经济、实用且可靠的现场地质导向技术,能够有效解决川东北地区深层、非均质、薄层碳酸盐岩气藏水平井钻探的地质导向难题。rn (2)该技术可以延伸引用到川东北地区其他层位(如飞仙关组、二叠系长兴组、茅口组、栖霞组)的碳酸盐岩水平井钻探中,可望发展成为与碳酸盐岩气藏水平井钻探开发配套的关键技术,为“川气东送”工程增储上产发挥更大的技术优势。
  • 摘要:长期以来气相色谱录井技术在检测速度和检测精度上不能达到高效统一,存在"唯烃检测"的技术缺陷.为此,开展了气测录井新技术研究,通过技术攻关,在国内录井行业中率先将拉曼气体分析技术应用于气测录井中,并对拉曼分析仪进行了室内测试与上井试验,证实拉曼气体分析仪具备同时检测烃类与非烃气体的能力,在基线漂移、最小检测浓度、测量误差、检测速度、分离度等主要技术指标方面完全符合行业规范要求,达到或优于先进的气相色谱仪,完全适用于录井过程中的气体检测分析,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rn 本研究将拉曼气体分析技术应用于录井现场,是国内气测录井技术的一次重要探索,对于推动气测录井技术革新有积极作用。通过室内实验与上井试验对比,拉曼气体分析技术具有同时检测烃类与非烃气体的能力,研制的拉曼气体分析仪在烃类气体分析方面达到或超过了国内先进色谱仪的性能,完全适用于石油录井行业,能替代现有录井气相色谱仪,但该技术刚移植于录井行业,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软硬件配套,开展在非常规油气藏、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方面的应用研究,拓展应用空间,以期逐步替代录井现场的烃类、非烃气体分析检测设备。
  • 摘要:深水和超深水油气勘探技术要求高、资金风险高、作业难度高.常规地质录井技术已不能满足深水油气勘探现状,油基钻井液在深水钻井中的广泛使用加大了现场对油气显示的判别难度.深水录井技术是很重要的一项技术,该技术的有效运用能为深水钻探作业提供良好的基础,并大大提高作业效率、降低作业成本.我国在南海的深水油气勘探才刚刚起步,运用的录井技术组合是由Geoservices提供的,包括智能化综合录井系统GeoNEXT(V1/V2)、FLAIR实时流体录井、PreVue地层压力录井.在评价油气层、地层压力检测和钻井工程监测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得到了作业者的肯定.
  • 摘要:随着油气钻探技术的提高和勘探工作的不断深入,深层油气勘探愈来愈受到重视,将可能成为未来储量增长的重要接替领域.济阳坳陷深层天然气主要分布在东菅凹陷、孤北—渤南地区,有油型气和煤成气两种类型.油气演化程度高、储层物性差且非均质强、成藏机理复杂,加大了深层天然气层识别与评价的难度.本文结合产区的地质特征,分析研究了气相色谱录井、核磁共振录井和罐顶气轻烃色谱录井资料在不同类型气层上的响应特征,总结出利用磁共振录井技术识别有效储层的方法,建立了以气测组分含量与比值、轻烃丰度和组成为基础的录井参数评价图版和标准,提高了济阳坳陷深层天然气的判识准确率.rn 磁共振录井技术可以快速进行有效储层的识别,气相色谱录井和罐顶气轻烃色谱录井技术是随钻录井过程中快速检测深层天然气的有效录井手段,结合天然气的气体组分、轻烃丰度和分布特征可以定性识别气层,区分气层类型。但任何一项分析手段都难免会受到复杂的钻井条件和地质条件的影响,使得识别方法总存在某些方面的不足,文中的评价标准也会随着勘探技术水平的提高不断修正。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在充分了解地质特征的前提下,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互相参考和印证,以提高识别精度。
  • 摘要:冀中探区的正常油层录井显示特征一般是烃组分齐全,C1较高,重烃占有一定的比例,虽然不同的区块有一些差异,但组分结构大致在某一范围之内,这也是气测定性评价油气水层的理论基础。近年来,在油气勘探中发现了两种特殊烃组分油气藏,一种是极高甲烷-微重烃(Cl>95%);另一种是极低甲烷-高重烃(C1<3000)。这两种烃组分结构两端极度分化,传统气测理论不能有效进行评价。通过对这两种油层的成藏模式研究,找到了它们的成藏机理,总结了相应评价方法。rn 本文对冀中探区的极高甲烷油层和极低甲烷油层的录井响应特征进行了总结,并对它们的油藏模式进行了描述,认为极高甲烷油层是由生物降解所致,极低甲烷油层是由油气的长距离运移甲烷损失所致.总结出极高甲烷油层可由热解色谱资料识别,极低甲烷油层可由气测组分识别,同时还分别总结出了一套相应的油气层解释评价方法,对类似油藏的评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rn 本文所介绍的两种特殊油气藏,由于成藏模式的特殊性,造成组分两极分化,较之正常的油气层评价难度大,有时仅靠一项资料难以解决问题,因此要充分应用各项录井资料,进行综合评价。这两种特殊烃组分油层,在华北探区有一定的分布区域,并非个案,相信兄弟油田也有类似现象,本文把一些粗浅认识做了介绍,进一步加深对此类油藏的认识,以便更好地开展评价工作。
  • 摘要:准噶尔盆地在形成过程中受构造、岩性等多重因素影响,普遍存在异常高压。不确定性的异常地层孔隙压力的出现,给油气勘探、开发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地层孔隙压力的精确预测及监测,对于安全优快钻井、减少油层污染和识别油气层,尤其是防止和避免钻井重大事故发生等都具有重要作用。rn 准噶尔盆地在形成过程中经历多期构造演化,受沉积、构造等多重因素影响,普遍存在异常高压.本文在理顺钻前预测、钻中监测、钻后实测的基础上,对地层压力监测及分析方法展开深入研究.通过建立声速与有效应力的关系模型,利用测井资料计算上覆岩层压力梯度并实现外推演算,为进一步分析未钻地层的压力提供资料;通过修正钻头、压差等对dc指数计算的影响,提出地层压力分段回归计算;在此基础上,开发了新的随钻地层压力监测分析软件系统,形成一套适应准噶尔盆地的录井地层压力监测分析技术.应用表明,与传统计算结果比较,改进后的方法及模型计算结果精确度较高,对现场地层压力监测分析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 摘要:随着勘探对象的复杂化和录井新技术本身的快速发展,油气层录井综合解释评价技术也有了较大的进展,在勘探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本文以深层砂砾岩体油气层为例,系统总结了录井综合解释评价技术在所应用的录井资料、评价内容、评价手段和评价结果方面的新进展.深层砂砾岩体是近年来东营凹陷的重要勘探方向之一,其储层岩石成分复杂、非均质性强、流体性质多样,油气层的评价存在界限层划分、流体性质判别难度大等技术难题.本文针对砂砾岩体储层特征,研究了利用岩样核磁共振技术进行储层物性、孔隙结构定性、定量评价的方法,解决了界限层快速划分的难题;建立了利用气测、罐顶气轻烃色谱、定量荧光等录井资料进行油气区分及原油性质判别的方法;建立了利用岩样核磁共振、显微荧光、热蒸发烃色谱等录井资料进行含油气丰度、产层类型及产能估算的方法和标准.研究表明,综合运用多项录井新技术,结合测井资料,可实现砂砾岩体油气层的快速识别与评价,使得该类复杂油气层综合评价的符合率明显提高,为完井、试油等措施的制定起到了有效的参考作用.
  • 摘要:地球化学录井简称地化录井。广义的地化录井是指随钻测定地球化学参数、油气参数的录井技术,如岩石热解录井、气测录井、轻烃录井、罐顶气分析、组分分析等。岩石热解录井仅是地化录井的一个方面,但由于历史的原因,现在一般把采用热解分析技术现场随钻对生油岩、储油岩进行分析评价称为地化录井,但本文应用的是地化录井的广义概念。rn 通过对岩石热解、轻烃分析、罐顶气分析、热解组分分析等地化技术的现状、优势和缺陷进行总结分析,认为轻烃录井不受样品的影响,对钻井工艺过程限制较少,同时抗污染能力极强,对气层、轻质油层、油层、油水同层及气水同层、水淹层有很高的分辨率和准确度,具有独特的技术优越性,是解决PDC、油基钻井液条件下油气识别与评价的有效录井方法.因此,岩屑类的录井方法需要优选,才能提高服务质量.
  • 摘要:岩样核磁共振录井技术是目前唯一一项既能评价储层物性又能评价流体分布的录井新技术.经过"十一五"的广泛应用与深入研究,在孔隙结构评价、孔喉分选性评价、储层润湿性评价、储层含水性评价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勘探对象及快速发展的钻井工艺,现有岩样核磁共振录井技术的不足和不适应性也渐渐凸显出来,本文针对录井弱油气显示、低渗透油气层、页岩气录井评价的需求,提出了钻井液核磁、多维核磁、成像核磁的发展方向,对于核磁共振录井技术的发展、录井技术系列的完善、新能源新领域的开拓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rn 核磁共振是迄今为止获得诺贝尔奖次数最多的一个科学专题,充分说明该项技术的巨大作用。一维岩样核磁共振录井技术在“十一五”期间取得了重大应用进展,并为油气田的勘探开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跟踪核磁共振技术在医学、测井、实验室领域的发展,结合油气勘探开发的需求,积极发展钻井液核磁、多维谱核磁、成像核磁等录井技术,必将提高录井在解决弱油气显示、评价低渗透、评价非常规油气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
  • 摘要:油气勘探是一项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系统工程,其勘探对象在地下、操作者在地面、决策者在远方。录井在油气勘探开发中发挥着油气发现的“眼睛”作用和服务决策的“大脑”作用。近年来,面对不断紧张的能源危机,世界各国均加大了对能源勘探开发的力度,促进了录井装备技术的快速发展,录井在油气发现、地层剖面建立及钻井工程监控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rn 随着勘探对象的日益复杂,以及钻井工艺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广泛应用,录井装备技术面临着诸多新问题和挑战。日益紧张的能源危机以及勘探开发力度的加大,促进了录井装备技术的快速发展.但随着勘探对象的日益复杂、钻井工艺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广泛应用,录井装备技术面临着诸多新问题和挑战.录井装备必将不断融合新技术、新工艺,向定量化、实时化方向发展,并成为井场数据中心和应用平台.rn 录井装备技术的发展伴随着勘探开发的需要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网络信息技术等的快速发展,录井已从原始的手工操作,发展到目前使用多种先进的仪器设备,形成了以实时采集、监测、传输、处理、解释、评价与决策一体化的系统勘探技术。毫无疑问,录井装备技术必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勘探开发的需求而不断发展。1.气体检测装备技术向定量化、连续化、实时化方向发展;2.新技术不断集成应用,录井装备向模块化、多功能方向发展;3.录井装备逐步向井场数据中心和应用平台发展.
  • 摘要:本文从地质导向的发展历程、国内外地质导向的现状,提出录井综合导向的定义.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研究,将录井技术、储层建模技术、信息技术与水平井导向相融合,研发了水平井录井综合导向技术,形成了录井综合导向技术服务体系,解决了水平井着陆及水平段导向跟踪两个关键问题,并将这一成果进行现场推广应用,实现产业化.rn 录井综合导向技术,就是在地质研究的基础上,对目标油藏及储层进行精细化描述,建立导向模型,结合现场随钻(MWD/LWD)测量和各项录井参数,以及地化、核磁、轻烃等各项录井技术,对正钻目标储层进行地面解释跟踪。同时,通过远程数据传输技术,将现场的各项数据传回基地,实现基地指导与决策,提高油层钻遇率,实现录井综合导向技术服务。rn 实践表明,作为地质导向钻井重要技术支撑的录井综合导向技术,与地质、录井、钻井、随钻、测井等技术有机结合,在地质导向钻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薄油层、断块油藏等复杂油气藏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提高了水平井油层钻遇率,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借助网络技术为井场、投资方、基地及相关方搭起了一座现场实时数据共享和远程传输实时决策的信息桥梁,对井场实时数据资源共享、合理利用和远程决策进行了有益探索,为边际油田和海上油田开发开辟了一条新路,具有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 摘要:通过胜利油区的水平井录井地质导向实践,研究总结了水平井钻井施工中的录井地质导向技术的现状、各项资料的应用,提出了水平井地质导向技术的关键施工点,显示出钻井现场录井技术人员可以充分利用邻井的电性、岩性资料,结合本井综合录井仪的钻时、气测资料,地质录井资料,随钻测井、随钻测斜资料等进行地层对比,实施井身轨迹的调整,指导水平井进入入窗点及水平段监控,提高了水平井油层钻遇率,保证了井身轨迹顺畅,并可有效增加油井产能,展现了录井地质导向工作的重要性.
  • 摘要:LH6井是珠江口盆地番禺低隆起最东端LH6构造上的一口预探井,该井是海上勘探钻遇低阻油藏和泡沫酸压低渗透碳酸盐岩储层第一个典型案例,尽管作业过程十分艰难,但作业人员有针对性地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创新思维和综合作业技术的应用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为认识低阻油藏等积累了宝贵经验.rn LH6井钻遇低阻油层,给测井解释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其中本井的泡沫酸压储层改造技术和复杂碳酸盐岩油藏从钻井到测试一体化的滚动勘探作业技术为中海油首次应用。随着南海东部海域勘探程度的不断深入,勘探地质作业人员也面临更多新情况及复杂问题的挑战,辉煌成就的取得意味着勘探人员更多的付出与努力。近几年来探井地质作业难度都非常大,但遵循技术可行、质量过关、评价可信、成本可控的指导思想进行作业的组织管理与实施。创新思维,强化管理,团结协作,严格按科学程序进行决策。在十分艰难的条件下想方设法取全取准了地层评价资料,发现和落实了流花6等一批油田或含油构造,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 摘要:近年来欠平衡钻井技术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并已成为继水平井技术之后的第二个钻井技术发展热点.为做好欠平衡钻井条件下的录井工作,对欠平衡钻井技术特点、适用条件以及不同欠平衡方式对随钻录井资料录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合欠平衡钻进过程中的录井实例,针对欠平衡钻井条件下常规地质录井、综合录井应掌握的技术关键点及录井设备配套、录井技术方法完善等提出意见.实际应用分析表明,对欠平衡钻井条件下的随钻资料录取、油气层评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rn 2009-2010年针对欠平衡井展开了研究,形成的成果在欠平衡井中得到及时应用,经过统计,有9口井进行了试油,共试油82层,不统计10层,符合60层,不符合12层,解释符合率达到83.3%。分析对比非欠平衡井探井符合率为78.6%,欠平衡井的符合率高出4.7%,反映了欠平衡井评价攻关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rn 歧北斜坡属于低孔低渗油藏,油层自然产能较低,通常在2t以下。从试油效果来看,未实施欠平衡的井即使进行了压裂改造,产能增加效果也不明显,通常增幅在3-5t。与此相比较,欠平衡井普遍压裂效果较好,产能增加幅度大,普遍压裂后增产油在5t以上,有的井增产在15t以上,说明欠平衡对油层起到了保护作用,建议在油田勘探中大力推广应用。
  • 摘要:南海东部珠江口盆地Y洼陷为油气富集区.本文记录了在Y5油藏的勘探过程中钻遇低气油比油层时各种录井响应,并剖析其优劣和原因.根据海洋油气勘探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在南海东部未来油气勘探作业中录并所面临的诸多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rn (1)录井作业优势是可以实时跟踪钻井作业,在获取地层和地面信息过程中具有连续、及时、多样、分析解释快捷的特点。多种录井方法的并用,为发现、识别和评价油气藏提供了最直观的依据。但随着勘探目标越来越复杂以及钻井作业相关工艺不断创新,录井作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和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唯有不断进行跨领域的技术创新,才能在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发挥显著的作用。rn (2)对于深层(下构造层古近系)岩性识别和储层评价,可以开展和进行随钻地震录井,实时利用地震储层预测技术和亮点技术结合录井资料进行岩性识别和烃类检测。rn (3)石油勘探的目的是寻找发现油气藏并证实其商业价值,录井的目的之一是识别和发现油气层并进行评价和描述,应建立专家系统来开展录井阶段的油层描述和评价,为测井、测试提供可靠依据,为油藏描述提供基础资料。
  • 摘要:本文对近年来地下随钻气体检测技术的现状、最新成果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由于传统的钻井液脱气检测均在地面进行,存在着信息滞后、气体组成变化等问题,一直是困扰实时准确分析钻井液中轻烃气体含量的瓶颈.钻井液气体分离检测技术正由地面向地下发展,能与钻具结合的随钻气体分离检测技术发展迅速.目前随钻气体分离检测技术中采用的脱气方法主要是膜分离,采用的气体检测技术是光电技术、微型色谱技术,地下随钻气体检测技术正朝着检测实时化、快速化、连续化和井下随钻分离检测方向发展.
  • 摘要:在多年现场工作实践和大量调研的基础上,简要分析了录井在井控中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的制约因素,依据现代井控技术特点、理论研究成果,简介了录井在钻前、钻井过程中所能发挥的作用,认为准确地检测地层孔隙流体压力、地层破裂压力和地层坍塌压力,建立正确的井眼压力剖面是井控的基础.结合精细控压钻井新技术的特点,探讨了满足精细控压需要录井技术如何发展等问题.通过简介国内外井底压力测量(PWD)系统,提出录井行业应该及早研制和应用PWD系统、随钻地层压力检测系统、声波随钻气侵检测技术、钻井液进出口排量等在线精确检测技术,建议录井行业应该在精细控压钻井中主动发挥作用,充分体现录井自身优势,扮演主角.在理顺机制的前提下,录井技术完全可以在井控工作上大显身手,具有无限的潜力可挖.
  • 摘要:为进一步提高荧光显微图像技术的应用水平,对荧光显微图像特征量化的18项参数进行了研究,以试油、投产资料为依据,对参数进行了优选,建立了松辽盆地东西部葡萄花油层油水层识别方法及喇萨杏油田水淹层评价方法及评价标准,并在新井中验证应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rn 根据荧光显微图像定量化资料建立了油水层、水淹层评价图版及判别标准,在松辽盆地探井、开发井评价及喇萨杏油田水淹层评价中见到了较好的应用效果,进一步深化了该项资料的应用方法,提高了油水层及水淹层判准率,实现了对储层的精细评价,在实际生产中应用效果较好,对于确定油层的开发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录井学科和录井专业的建设是当今录井领域中的重要问题,录井学科定位准确、录井专业设置合理对于推动和引导录井技术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阐述了录井学科的形成历程,论述了录井学科的内涵与外延,提出了录井学科与录井专业建设的基本构想.rn 录井学科正是由地质学、石油工程学、仪器科学、电子科学、信息科学等学科的借鉴、渗透和融合而形成的一门学科。录井学科的建设既要注重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前沿性和发展趋势,更要注意不同学科之间在内容和方法上的相互支撑与渗透,以形成学科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因此,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上主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rn 1.充分整合相近传统学科的优势,通过已有的地质工程、石油工程、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电子信息、计算机等学科的交叉渗透,打破录井学科瓶颈,形成录井学科的自身理论与技术。通过对这些传统学科的课程选择,奠定本学科专业教育宽、厚而扎实的理论基础。rn (2)建立高校录井学科教育和科研平台以及行业录井技术研究院所两级机构,开展互动的录井技术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共同推动录井学科的发展。rn 综上所述,录井学科的建设一方面要定位准确,理清自身发展的理论体系与技术系列;另一方面还要始终跟踪录井技术发展走向,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加强学科平台建设,促进与其他学科的紧密融合、渗透与依存,开辟新领域、创造新理论,建设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新兴学科。
  • 摘要:钻具振动录井是综合录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概括介绍了钻具振动产生的原因、机理及其录井意义,详细说明了钻具振动分析系统通过对扭矩、转盘转速、大钩负荷和立管压力等测量信号的实时采集分析,得到振动频次、振动指数等参数,进而对工程、地质异常做出预测,从而减少工程事故、及时判断地下岩性和地层.文章重点介绍了长城钻探录井公司使用LEAPPacemaker综合录井仪,在苏丹6区应用钻具振动录井技术在工程异常、地质异常预报方面取得的经验,并对应用中发现的问题和下一步推广使用提出了建议.实践证实,钻具振动录井技术作为一项成熟的技术,可在综合录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值得推广使用.rn 实践证实,LEAP-Pacemaker综合录井仪钻具振动监测分析系统能够准确地监测到对钻具有害的钻井复杂情况,有利于钻井作业人员及时调整钻井参数,控制振动的进一步加剧。随着录井作业人员对钻具振动分析技术使用程度的提高、现场经验的丰富、积累,钻具振动分析技术在现场录井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今后钻具振动分析的研究、运用进一步深人,其在钻井工程上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值得在其他国家和项目的录井作业中推广使用。
  • 摘要:长岭断陷菅城组火山岩发育,近年来将其作为重点勘探对象,完成了20多口井钻探,取得了大量的岩心、岩屑、钻时、气测参数等录井资料.通过岩性剖面分析、岩心观察测量,对火山岩岩性、储集空间等地质特征进行了评价,并认为火山岩的原生孔隙、次生孔隙和裂缝构成了三孔介质储集空间;通过对综合录井气测参数分析,确认了长岭断陷深层火山岩气藏气体为干气,并伴生有CO2气体,CO2含量高低与烃类气体含量有相关性;综合录井钻时曲线能较好地反映储层储集空间的发育程度,结合全烃、甲烷含量及其曲线形态即可对储层性质进行评价,实践证明效果较好,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 摘要:歧口凹陷湖湾区经过47年的勘探,先后发现了多种类型的油气层。以粒间孔隙为主要储集空间的砂岩和生物灰岩油气层已经在早中期勘探中大量发现,其储量规模大、丰度高,成为早中期勘探的重要成果,由于其储集层孔隙结构简单,在油水识别中易于评价。随着勘探程度的提高和勘探技术的进步,以溶蚀孔及裂缝为主要储集空间的白云岩等复杂岩性油气层不断被发现,常规测井资料虽然能够比较有效地识别复杂岩性储集层的岩性,但是,由于这类储集层单层厚度小、骨架参数具有多变性,导致计算的储集层孔隙度误差较大,而且这类储集层储集空间以裂缝或裂缝-溶蚀孔为主,其孔隙结构复杂,而且储集层物性较差,掩盖了电阻率曲线的含油信息,给测井油气评价带来困难。rn 歧口凹陷湖湾区受控于西北侧港西古隆起、西南侧孔店古隆起和东南侧埕宁古隆起,自沙三段晚期形成了一个北东-南西走向的古湖湾.沙三段晚期、沙二段在陆源碎屑岩体之间,特别是在沙一段下部形成了"暖、清、浅"宽缓的湖湾环境,形成了微晶、泥晶白云岩、砂质白云岩、云质粉砂岩三种复杂岩性储集层.本文探讨了基峰比和充注系数与裂缝型和裂缝-溶蚀孔型储集层能量的关系;阐述了油性指数、烃斜率、湿度比等录井参数在判别复杂岩性油质类型和溶解气含量中的重要作用;研究了气测、定量荧光录井解释图版油气层的分区规律.通过应用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rn 常规地质录井、气测录井、地化录井和定量荧光录井可以直接提供储集层岩性及含油性特征、描述储集层油气纵向分布特征,可直接反映油质的轻重。又可以通过烃斜率、湿度比、基峰比、充注系数等衍生参数反映储集层能量和判别气油比的大小。同时,也可以根据工程参数的变化,间接反映储集层的裂缝特征等。它极大地丰富了复杂岩性储集层含油性资料,因此,录井技术在准确评价复杂岩性储集层的含油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摘要:位于我国南海的莺琼盆地,正是由于高温高压的存在,钻井的成本较之常温常压井大幅增加,而随钻地层压力监测有助于钻井人员掌控井筒压力平衡,是安全钻井的一个重要环节。rn 本文通过实例分析了海上高温高压井随钻地层压力监测的发展过程.介绍了法国地质服务公司最新地层压力评价系统PreVue,并对其海上监测案例进行了分析介绍.阐述了目前地层压力录井所面临的一些难点,提出了初步的解决方法.为了确保海上高温高压井的成功钻探,有必要利用随钻压力录井技术实时监测地层压力的变化.rn 综合录井通常利用随钻工程参数并结合其他井况信息综合评价地层压力,其中主要是利用dc指数结合伊顿公式进行监测,而近年来利用随钻测井数据进行实时地层压力监测的方法也日趋成熟和完善,这两种方法均已经被应用于海上高温高压井和深井的随钻地层压力监测.在钻探高温高压井的作业实践中,钻探过程经历了由缺少地层压力预测及监测到悉心做好钻前地层压力预测、钻进中随钻监测的转变。随着作业的不断积累,对异常高压井的钻进过程也由难以驾驭到逐步掌握钻探区块内各层段地层压力变化的规律,从而为钻井过程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 摘要:为了验证随钻钻柱振动声波录井技术(DVL,Drillstring Vibro-acoustic Logging)在深井和水平井中岩性识别方面的应用效果,2011年4-6月期间,在塔里木油田塔北和塔中地区对该项技术进行了多口深井和水平井的测试,其中对直井段录井深度达6721 m,大斜度水平并测试井深达7017m,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获取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试验证明,该项技术不但可以在超深井和水平井有效地识别岩性界面,而且对特殊地层,例如奥陶系的灰岩风化壳,具有准确的判断定位;特别是通过多口钻井录取资料的实例分析证明,该项技术在岩性识别上还具有一定的地层预测性.本文通过对塔里木油田塔中和塔北地区的实际应用和谱图实例分析,给出该项技术在超深井和水平井中岩性识别、地层预测和特殊地层监测等的应用特点.DVL技术在塔里木油田超深井、水平井中的成功应用为该项技术提供了更为广泛的应用空间,地层越深,信号越弱,反之亦然。但信号的强弱不会改变信号的频谱特征和频率分布。通过对新区块的预录并,掌握该地区的井深频谱特性,利用数据库和人工神经网络识别技术,提高地层的自动识别能力。
  • 摘要:鉴于油质中姥鲛烷、植烷(Pr、Ph)结构组分稳定,于油水混相中不宜氧化的特征,在饱和烃气相色谱录井应用中利用Pr、Ph质量百分数、图形以及其他特征,结合常规录井方法,研究储层中不同流体的表征规律,为录井油气层解释提供一个新的解决方法.目前,该方法已在多口井得到运用,效果良好.rn 近年来,江汉油田随着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开发评价区块越来越受微幅度构造、断层、岩性等因素的影响,油水分布更加复杂,仅靠测井资料已不能满足流体识别的需要。饱和烃气相色谱分析技术因具有直接分析储层样品所含流体的特征,对判断油水层有较好效果。通过在江汉油田部分区域应用,逐渐摸索出利用Pr(姥鲛烷).Ph(植烷)的质量百分数、图形以及其他特征,判断油水层的方法。该方法多口井应用效果显著,为录井油气层解释提供了一个新的解决方法。
  • 摘要:计算机图形技术能提供高度真实的现实世界模拟,在录并作业中,应用计算机图形技术可以建立起水平井作业过程中的虚拟现实环境,通过对录井获取的地质、气测、工程数据与MWD随钻测量数据、地震数据的计算处理,可以实现水平井作业环境中的地质体、曲线、井身轨迹、钻头的三维和二维矢量实时可视化显示,为水平井作业提供直观的地质导向,充分发挥录井与MWD随钻工具结合在水平井地质导向中的作用.rn “水平井地质录井技术研究”是中原录井承担的中原石油勘探局重大科技攻关项目,FOCUS水平井录井系统是其最重要的研究成果之一,它是以水平井地质录井技术为支撑,以现场地质导向为目标而研发的。主要采用神经网络、灰色关联、聚类分析等先进的计算机模拟技术,通过计算机系统和人脑综合解释的方法,达到对目标体科学分析、追踪的目的,并应用计算机图形技术展示水平井钻井过程中的现实环境。该项目的研究有效解决了水平井地质录井及地质导向的技术难题,提升了现场录井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应用价值。整套系统针对性和操作性强,在地质导向中与MWD联用,具有良好的可行性与经济性。
  • 摘要:多年来,资料处理技术一直是录井技术的薄弱环节,制约了解释评价向精细化和定量化发展.为了充分挖掘录井资料应用潜力,构建录井资料处理技术体系,"十一五"期间,大庆油田开展了录井资料处理技术方法研究,以"连续、定量、可比、成图"四个方面为研究方向,明确了"标准化、数字化和可视化"的处理技术攻关目标,取得了较大的技术突破.rn 录井与测井、物探一样,也分采集、处理、解释技术三部分。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处理技术薄弱,录井在勘探和开发中应用的潜力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大庆油田于2006-2008年立项研究录井资料处理技术,以“连续、定量、可比、成图”四个方面为研究方向,以“标准化、数字化和可视化”为攻关目标,研究内容覆盖了地质、气测、地化、荧光图像等主要录井项目,开展了录井图形、图像信息数字化和自动化处理,地化、气测参数标准化和归一化校正处理,岩性、物性、含油气水性录井剖面的全井连续处理技术研究,在技术上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并且在大庆油田探井、评价井推广应用中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本文将概要介绍资料处理技术研究中取得的创新性技术成果。
  • 摘要:随着胜利油区勘探开发程度的不断提高,油气勘探目标日益复杂,为了加快勘探开发步伐,开展了核磁共振测井、核磁共振录井等一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建立和完善了核磁共振测录井技术理论和评价方法.本文以大量的典型实例阐述了核磁共振测录井技术在储层物性评价与参数计算、储层划分与流体性质识别、地层压力检测与破裂压力计算等方面的方法和应用成效,另外还介绍了其在生产决策中的作用.上述应用成果是在勘探开发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可以对今后勘探和开发中的疑难问题提供有意义的指导和借鉴.但由于核磁共振技术影响因素复杂,在实际应用中不能生搬硬套,应综合考虑岩性、井况和钻井液变化等情况.rn (1)在胜利油区勘探开发过程中,核磁共振技术在储层参数计算、储层评价、流体性质识别、试油层位确定、地层压力预测和指导完井措施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rn (2)核磁共振资料处理过程需要岩心实验室分析数据的支持。胜利油区不同区块已经开展了大量实验研究,并应用于核磁共振资料处理解释中,计算所得参数精确度较高。rn (3)核磁共振在胜利油区的应用成果是在勘探开发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为今后勘探和开发中的疑难问题解决提供了有意义的指导和借鉴。但由于核磁共振技术影响因素复杂,在实际应用中不能生搬硬套,应综合考虑岩性、井况和泥浆变化等情况。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