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伦坡拉盆地

伦坡拉盆地

伦坡拉盆地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64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地质学、贸易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3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20655篇;相关期刊41种,包括新闻爱好者、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七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等;伦坡拉盆地的相关文献由116位作者贡献,包括杜佰伟、潘磊、刘中戎等。

伦坡拉盆地—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3 占比:0.05%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20655 占比:99.95%

总计:120719篇

伦坡拉盆地—发文趋势图

伦坡拉盆地

-研究学者

  • 杜佰伟
  • 潘磊
  • 刘中戎
  • 王剑
  • 谢尚克
  • 李凤
  • 曹强
  • 朱宏权
  • 李旭文
  • 肖秋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海涛; 何志勇
    • 摘要: 为了实现伦坡拉盆地古近系复杂岩性薄层储层分布的精确预测,以牛堡组有利储层为例,运用拟声波曲线重构技术开展波阻抗反演研究。通过拟声波阻抗反演,显著地提高了反演精度及分辨率,储层预测结果与实际钻井资料基本吻合。最后,明确了研究区有利储层的岩性展布规律:纵向上牛二段中亚段砂岩发育较充分;平面上盆地南北部砂岩发育相对充分,随着向凹陷中部的不断延伸砂岩含量逐渐降低。
    • 摘要: 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的隆升强化了亚洲季风的活动,改变了亚洲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系统,关乎人类的生存环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亚洲季风的兴起和变化一直受到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关于现代亚洲季风的发源时间,科学界普遍认同“中新世出现”的假说。将西藏中部伦坡拉盆地晚渐新统至早中新统地层剖面中的花粉所对应的植物类群作为气候代用指标.
    • 曾胜强; 王剑; 陈文彬; 付修根; 孙伟; 李金锋; 刘君豪
    • 摘要: 伦坡拉盆地丁青湖组沉积时代的确定对于研究青藏高原中部的古高度和古气候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但由于没有精确的年龄数据,其顶部是否跨入了新近系,一直以来都存在争论.作者在伦坡拉盆地西部鄂加卒地区开展野外调查过程中,在该剖面中部和上部新发现两套凝灰岩夹层,对凝灰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了两件凝灰岩样品的形成年龄分别为24.05±0.24Ma(MSWD=1.07,n=24)和22.64±0.33Ma(MSWD=0.45,n=17),时代分别为晚渐新世和早中新世.根据凝灰岩锆石U-Pb年龄和前人研究成果,将鄂加卒剖面的细碎屑岩地层重新厘定为丁青湖组,并将丁青湖组的沉积时代定为渐新世-中中新世.根据丁青湖组地层厚度及沉积速率估算,该组沉积持续时间在21~23Ma之间,其顶部地层的年龄在11~13Ma左右.由此可见,伦坡拉盆地接受连续沉积一直持续到了中中新世,这比过去普遍认识的晚始新世-渐新世时期青藏高原中部的古高度和古气候变化时间更晚.前人在该地区发现的近无角犀化石、攀鲈鱼化石、棕榈科叶片化石以及孢粉化石等研究结果共同证实,青藏高原中部渐新世晚期的古海拔高度低于~2500~3000 m.因此,该区晚渐新世-早中新世温暖潮湿的气候特征很可能是受到了印度洋气流穿透的影响,而且该影响可能一直持续到了中中新世,从而造就了该时期青藏高原生物的多样性.
    • 李东阳; 邢凤存; 陈孝全; 刘中戎; 陈天一; 周绍鹏
    • 摘要: 西藏伦坡拉盆地中北部始新统牛堡组发现湖相白云岩,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潜力,但勘探程度相对较低,白云岩储层特征研究薄弱。基于野外剖面和岩心观察、普通薄片和铸体薄片鉴定,采用物性及X线衍射等测试方法,分析伦坡拉盆地始新统牛堡组湖相白云岩储层特征和主控因素,结合沉积相展布进行白云岩储层分布预测。结果表明:研究区牛堡组白云岩中白云石质量分数差异明显,整体不纯,岩石类型包括凝灰质白云岩、含铁质泥晶白云岩、泥质白云岩、白云质泥岩和含陆源碎屑白云岩等;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晶间孔、溶蚀孔和裂缝等;储层以低孔低渗(孔隙度为10.00%~15.00%,渗透率为(0.1~1.5646)×10^-3μm^2)和特低孔特低渗(孔隙度为0.73%~10.00%,渗透率为(0.0019~0.1)×10^-3μm^2)为主,少量中孔低渗(孔隙度为15.00%~16.72%,渗透率为(0.1~1.5646)×10^-3μm^2)。白云岩储层受岩性和沉积微相控制明显,白云石质量分数越高,储层物性越好,中低能云质滩和泥云坪物性较好。研究区白云岩储层主要发育于牛二段中亚段和牛三段上亚段,盆地隆起和东部为湖相白云岩储层的主要发育区。该结果为拓展研究区的油气勘探提供参考。
    • 耿涛; 毛小平; 王昊宸; 范晓杰; 吴冲龙
    • 摘要: 伦坡拉盆地是西藏地区已发现的最具油气勘探潜力的盆地,勘探前景广阔.为研究该区烃源岩热演化史和油气运聚规律,开展了钻井岩心分析、二维地震资料解释、单井热演化史模拟、油气运聚模拟及分析等研究工作.结果表明:①在W1和W2井牛堡组三段下亚段底部识别出厚层的浊积砂体;②始新世末期,受高热流和高地温梯度双重作用的影响,牛堡组二段中亚段烃源岩开始生烃,并一直持续至今,烃源岩的成熟呈现出西早东晚的趋势,期间油气主要在蒋日阿错凹陷和江加错凹陷发生少量运移,并在凹陷内部的隆起带及周缘聚集;③渐新世早期,爬错凹陷发生大规模运移,油气沿优势运移通道向北和向南,并通过断层向上覆地层运移.由此推测,在盆地北部的逆冲推覆带中段和南部冲断隆起带中西段,以及江加错凹陷的东部和爬错凹陷的西部存在10处有利油气聚集带.该研究成果为伦坡拉盆地的油气勘探提供了依据.
    • 潘磊; 王均杰; 李旭文; 马成宪
    • 摘要: 伦坡拉盆地前期勘探主要在南、北构造带,对中央凹陷带构造的勘探和成藏研究较少.本文利用最新获取的地震和钻井资料,分析盆地中央凹陷带走滑断层发育和演化特征,结合典型油藏解剖,明确走滑断层对油气成藏的影响,指导油气勘探工作.走滑断层剖面上具有断面较陡、花状构造特征,空间上见"忽正忽逆"的海豚效应、断层两侧地震反射特征不协调等标志现象.走滑断层与油气成藏之间有着密切关系,其控制盆地的构造格局、沉积体系次级生烃洼陷的发育,形成高地温场,促进油气生成,形成一定规模的构造圈闭群,利于油气聚集,是油气运移的重要通道.但走滑断层的晚期活动可能破坏原生油藏,造成油气散失稠化和调整分配.江F2和蒋F1走滑断层所夹持的伦坡日断块圈闭面积大,处于主要生烃洼陷,是下一步勘探的有利目标区.
    • 摘要: 我国科学家在青藏高原中部发现了一片距今约2500万年的棕榈叶化石,根据对这一化石的研究,科学家推测出了青藏高原年轻时的模样,同时也将青藏高原中部的抬升史推后了至少约1000万年。该化石是中国科学院在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时发现的。科考队在藏北伦坡拉盆地距今约2500万年的地层中,采集到了这一叶片化石。整个标本长度达1米,叶脉清晰可见。
    • 郝景宇; 马成宪; 李旭文; 潘磊; 肖继林
    • 摘要: 依据岩芯、薄片、物性和扫描电镜等资料,开展伦坡拉盆地牛堡组砂砾岩储层岩石学及储集特征研究,着重从成岩角度分析了储层致密化因素,结合孔隙形成的有利因素,开展成岩作用和石油充注的关系及顺序研究,首次探索了储层孔隙的发育过程.结果表明,砂砾岩储集空间以残余孔隙为主,混积的沉积环境、较弱的抗机械压实能力和中晚成岩期碳酸盐的强烈胶结是导致储层致密的3大因素,酸性流体对易溶颗粒的溶蚀是次生孔隙形成的主要因素,石油充注是孔隙保存的有利因素,主要表现在石油充注使部分孔隙溶蚀扩大,并在孔隙周缘形成油膜抑制碳酸盐胶结;压实作用在浅埋藏阶段对储层的破坏较大,随埋深增大,酸性溶蚀、石英次生加大及石油充注发生,之后,早期碳酸盐胶结物形成,成岩中晚期含铁碳酸盐胶结物交代早期碳酸盐矿物,堵塞了大部分孔隙,晚期的构造挤压使储层形成裂缝.孔隙的形成经历了原生粒间孔隙形成,压实作用减孔,酸性溶蚀扩大孔隙,石油充注保护孔隙,碳酸盐胶结破坏孔隙等过程,石油充注较充分与碳酸盐胶结较弱的叠合区是孔隙保存的有利区.
    • 谢尚克; 王剑; 付修根; 杜佰伟
    • 摘要: Abundant oil shales are exposed on a wide range of scales in the Lunpola Basin,Xizang. In the present paper,three oil shale distribution areas including Jiangriaco,Lunpori and Papa areas are evaluated on the basis of the study of oil shale sections,exploratory trenches,boreholes and relevant experimental data,as well as the thickness,quality,distribution and sedimentary facies of the oil shales in the Lunpola Bain,Xizang. On the whole,the oil shales in the Lunpola Basin have higher ash contents with an average of 81. 76%,medium to higher oil contents with an average of 7. 2%,ultra-low sulfur contents of less than 1% and higher total organic carbon contents with an average of 8. 07%,and thus may be interpreted as the source rocks providing oil source for the reservoir rocks in the Lunpola Basin. The thickness of oil shales tends to be controlled by sedimentary facies. The oil shales are generally arranged along NW or SE orientation in the semi-deep lake and deep-lake sedimentary facies area of the Lunpola Basin. The average oil contents and total organic carbon contents of oil shales are relatively lower in the northwestern part and higher in the southeastern part of the Basin. Estimated from the thickness and extent of oil shales,the Papa area is believed to be the most favorable area for the oil shale exploration due to larger thickness,wider EW-oriented distribution,higher average oil contents and total organic carbon contents.%西藏伦坡拉盆地出露大规模的油页岩.通过研究油页岩的剖面、探槽、钻井及相关实验数据,根据油页岩厚度、分布范围及沉积相特征,结合油页岩品质特征,对蒋日阿错、伦坡日及爬爬3个油页岩分布区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伦坡拉油页岩总体为高灰分(平均81. 76%)、中高含油率(平均7. 2%)、特低含硫量(小于1%)型油页岩,其有机碳含量高(平均8. 07%),产烃潜量较大,可作为烃源岩为伦坡拉盆地的油藏提供油源.油页岩厚度受沉积相带控制,主要呈北西-南东向断续分布于盆地半深湖-深湖相区.油页岩平均含油率、有机碳含量总体呈北西部低、南东部较高的趋势.综合油页岩厚度及油页岩展布范围,爬爬地区油页岩具有厚度较大、东西向展布最广、平均含油率及有机碳含量高的特征,是最有利的油页岩勘探区,伦坡日、蒋日阿错地区则次之.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