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走滑断层

走滑断层

走滑断层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359篇,主要集中在地质学、石油、天然气工业、地球物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91篇、会议论文17篇、专利文献56226篇;相关期刊155种,包括大地构造与成矿学、地震、地震学报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五次学术大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九届年会、第四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等;走滑断层的相关文献由1210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宏、徐锡伟、邬光辉等。

走滑断层—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91 占比:0.51%

会议论文>

论文:17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56226 占比:99.46%

总计:56534篇

走滑断层—发文趋势图

走滑断层

-研究学者

  • 张宏
  • 徐锡伟
  • 邬光辉
  • 张志强
  • 彭文绪
  • 李伟
  • 林会喜
  • 刘啸奔
  • 吴子泉
  • 吴智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冯保周; 于长录; 何太洪; 王玉善; 冯琦; 刘永涛; 常圆
    • 摘要: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北部上古生界气水关系复杂、探评井成功率低等问题,通过对伊陕斜坡北部的地震资料进行精细解释,发现这一地区发育复杂的断裂体系。研究表明:断裂走向主要分为EW、NW、NE这3组,正、逆及走滑断层均有发育,由南向北断裂逐渐趋于密集。分析其演化可划分为3个期次:Ⅰ期形成于海西期挤压作用,Ⅱ期形成于燕山期挤压作用,Ⅲ期形成于喜山期走滑拉张作用。结合钻探成果,认为断裂活动可改善储层物性、提供运移通道,控制上古生界低幅度构造圈闭,而后期改造形成的通天断裂对原生气藏具有调整分配或破坏作用。
    • 何付明; 常祖峰
    • 摘要: 根据详细的野外调查和剖面测绘成果,结合区域第四系测年结果等资料,对龙蟠—乔后断裂带桃源段新发现的桃源断裂、刀郭断裂、合江村断裂及已知的龙蟠—乔后断裂等4条主要断裂的晚第四纪活动特征进行研究。成果表明,龙蟠—乔后断裂带桃源段在晚第四纪的活动特征明显,活动强度中等,龙蟠—乔后断裂和合江村断裂属全新世活动断裂,桃源断裂和刀郭断裂属晚更新世断裂;晚更新世以来,龙蟠—乔后断裂和刀郭断裂以左旋走滑运动为主,而桃源断裂和合江村断裂则表现为正断走滑为主。这些断裂的活动性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研究区及附近区域的地震风险和构造稳定性。新的调查研究成果为深入认识龙蟠—乔后断裂带桃源段的晚第四纪活动性提供了新的资料,并可为深入理解该区的地震地质特征以及工程建设地震安全性评价等提供基础地质资料。
    • 邱泽华; 周路; 陈骁; 关旭; 吴勇; 钱妤婕
    • 摘要: 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地区二叠系栖霞组不断发现天然气,油气勘探潜力巨大。张扭性走滑断层控制着油气分布,但目前对于走滑断层特征的研究较少,并且仅根据地震剖面识别走滑断层具有局限性。为此,从走滑断层形成的力学机制入手,分析构造样式及构造特征,并以海豚效应和丝带效应指导走滑断层识别;分析、对比多种地震属性优、缺点,优选最适合走滑断层识别的地震属性。研究认为:高石梯—磨溪地区走滑断层主要受里德尔剪切的单剪模式控制;剖面上表现为正花状构造、线状构造、“Y”字型构造及多期花状构造叠加等构造样式,具有断距小、层位错动不明显、以同相轴弯曲扰动为主的特征;平面上具有辫状构造、雁列状构造、马尾构造等多种构造样式,沿断层走向具海豚效应,沿断层倾向具丝带效应;基于波形相似性相干算法的地震属性分析识别走滑断层效果较差,曲率属性和蚂蚁体属性可较清晰地识别走滑断层平面展布特征。该方法可为其他同类地区走滑断层识别提供参考。
    • 唐浪洲; 于丽; 王玉锁; 汪主洪; 王明年
    • 摘要: 走滑断层错动容易使穿越活动断裂带的隧道结构遭受严重的破坏。以某铁路隧道穿越某断裂带为工程背景,采用有限差分数值模拟手段,通过分析不同走滑断层错动量下隧道结构的位移、应力和应变,对隧道结构的安全性进行评判。研究表明:走滑断层错动时,除纵向位移外,随着错动量的增加,隧道结构位移越大,且走滑断层错动对在断层区和上盘区域的隧道结构影响最大;在走滑断层错动量>0.6 m后,隧道结构应力受错动量的影响较小,且隧道结构开始破坏,随着错动量增加,破坏范围增大。
    • 刘婕(编译)
    • 摘要: 全球大约60%的石油和40%的天然气储量存在于碳酸盐岩中,断层对油气储量意义重大,已知断层对地下流体的流动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但是关于断层对碳酸盐岩储层流体流动影响的研究却十分有限。为确定碳酸盐岩中断层岩水力性质的关键控制因素,分别从德国、希腊、意大利、马耳他、阿曼、阿联酋和英国等7个国家的多个断裂带,收集了42个出露断层的碳酸盐岩断层岩性数据。其中,德国、意大利、阿曼和阿联酋的样品取自低孔低渗的岩相,运动学性质包括正断层、走滑断层以及逆冲断层。希腊、意大利、马耳他和英国的样品埋深较浅(小于1公里),来自孔隙度和渗透率相对较高的主岩,主岩相包含了Dunham分类法的大部分。运动学分类主要为低应变变形带或正断层、斜滑断层和走滑断层。所有地区的断层位移范围从毫米至最远5公里。
    • 宋玉婷; 邬光辉; 田威振; 徐云贵; 马兵山
    • 摘要: 我国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具有较大的油气资源潜力,是“深地”战略重点攻关方向。最近,已经在四川盆地发现大规模的板内走滑断裂,开辟了四川盆地板内深层走滑断裂断控油气藏勘探开发新领域。基于高分辨率三维地震数据体,使用导航金字塔新方法,通过平剖面结合,识别走滑断裂,判定其中典型走滑断裂带构造样式及其组合模式,为勘探开发研究提供依据。
    • 翁文林; 王天强; 付兴伟; 宁宝宽; 周光新
    • 摘要: 中国西部地区断层带分布广泛,使得西部地区隧洞建造过程中不可避免穿越活动断层。为研究不同因素对隧洞衬砌结构的影响,根据滇中引水工程香炉山引水隧洞穿越断层的活动形式,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模拟不同工况下走滑断层错动引发的隧洞衬砌变形及受力,由此得到断层错动量、断层带宽度、断层带围岩强度及断层倾角这4个主要因素对衬砌结构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①断层错动量、断层带宽度、断层带围岩强度及断层倾角4个因素对衬砌影响的程度依次减弱。②隧洞衬砌在走滑断层错动作用下的变形模式呈“Z”字形分布。③断层破碎带范围内的剪力较大,衬砌弯矩分布沿隧洞纵向方向呈中心对称,在断层界限处达到弯矩最大值,衬砌中点的弯矩为0。④位于断层带处的隧洞衬砌洞顶及洞底应力分布受敏感参数影响的变化较大,隧洞衬砌两端的压应力较小;左右拱腰的纵向应力沿衬砌中间截面迹线呈对称分布,最大压应力出现在断层界限处,因此断层界限应该成为隧洞抗错断的控制重点。
    • 于乾程; 邓凯伦; 雷宏伟; 刘宏
    • 摘要: 根据统计,对于工程建设而言,基岩上覆土层厚度是确定其安全距离的重要指标,本文旨在通过对走滑断层地震不同上覆土层厚度进行模拟,主要针对高填方机场工程,分析其地表变形特征分布并总结规律,为相关工程的开展提供参考。
    • 黄彤飞; 史卜庆; 窦立荣; 张光亚; 姜虹; 郑凤云; 李早红
    • 摘要: 含油气盆地走滑构造及其控藏作用研究可以揭示研究区构造特征、形成演化过程,深化油气成藏条件和油气富集规律认识,对于指导油气勘探部署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地震与钻井资料的解释与分析,运用断层相干体切片等三维地震精细解释、复杂构造分析等技术,对在Termit盆地东缘Trakes斜坡首次发现的走滑构造几何学、演化过程、成因机制及其控藏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Termit盆地东缘Trakes斜坡发育系列走滑断层,其主走滑带走向为北北西-南南东和北西-南东向,其雁列断层(T破裂)走向近南北,呈右旋右阶排列;走滑构造性质以张扭性为主,少量为压扭性,其剖面样式以负花状构造与Y型断裂为主,少量直立断层,局部发育正花状构造;上述走滑构造是早期先存正断层受后期剪切作用的结果,主走滑变形阶段为古近纪始新世-渐新世;新生代以来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其累积效应在非洲板块内部形成了近南北向挤压应力,由于挤压应力在非洲板块北部边界的不均衡性,造成西北非陆块与东北非陆块发生差异运动,这种差异运动导致Trakes斜坡早期发育的早白垩世正断层发生张扭性走滑变形。在该系列走滑断层带内,形成一系列古近系Sokor1组和Sokor2组以及上白垩统Yogou组反向断块圈闭,其主走滑位移带构成油气垂向运移通道,有利于上白垩统烃源岩生成油气向上运移、在浅层聚集与成藏。
    • 何康文; 张常勇; 李怀峰; 袁万城; 党新志
    • 摘要: 为揭示跨走滑断层斜拉桥的地震响应规律,以一座主跨360 m的斜拉桥为对象,采用OpenSees建立全桥三维非线性动力分析模型,以3组带有永久位移的走滑断层地震动作为输入,重点关注跨断层地震动作用下不同构件的响应特点。通过对比跨断层和近断层斜拉桥的地震响应以研究断层跨越效应的影响,同时分析斜拉桥在不同永久位移幅值和断层跨越角度时的响应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近断层斜拉桥,跨断层斜拉桥的地震响应显著增大,这主要体现于下塔柱横向响应、桥墩的纵向和横向响应、主梁的横向弯矩和扭矩,同时桥塔和主梁在震后还会有很大的残余变形;永久位移幅值和断层跨越角度是影响结构响应的重要因素,当跨越角度不为90°时,桥塔的纵向和扭转响应随永久位移呈增大趋势,桥塔也表现出纵向大残余变形,因此垂直跨越对桥塔一般较为有利,但此时主梁的横向及扭转响应又较非垂直跨越时更大,且对永久位移的大小很敏感;此外,受索、塔、梁之间耦合效应的影响,主梁的竖向响应和索力在非垂直跨越断层时也会发生较大改变。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