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真加工
仿真加工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99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机械、仪表工业、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82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786599篇;相关期刊142种,包括模具技术、模具制造、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2007年国防科技工业虚拟制造技术高层论坛、2005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华东高校工程训练教学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等;仿真加工的相关文献由533位作者贡献,包括丁撼、刘兴良、彭婧等。
仿真加工—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786599篇
占比:99.96%
总计:786888篇
仿真加工
-研究学者
- 丁撼
- 刘兴良
- 彭婧
- 徐爱军
- 曹旭妍
- 李胜利
- 滕凯
- 蒋闯
- 赵昌辉
- 魏娟
- 魏家鹏
- 严思杰
- 何中原
- 佛新岗
- 刘刚
- 刘玉春
- 刘金环
- 劳奇成
- 匡清
- 叶松涛
- 吴志清
- 唐祎
- 唐进元
- 姜增辉
- 姜智勇
- 孙全平
- 孙宝玉
- 宋洪亮
- 张伟
- 张军前
- 张小俭
- 张海洋
- 张瑞亮
- 张登泉
- 张超
- 张连洪
- 徐彦伟
- 徐玉平
- 成立
- 李佳源
- 李雪薇
- 杨佳维
- 桑运晓
- 梁汉优
- 毛慧珍
- 汪中厚
- 汪相衡
- 王占平
- 王国松
- 王妮娜
-
-
李丽萍
-
-
摘要:
环形斜槽是轴类零件常见的曲面特征,因其结构的特殊性具有一定的加工难度。以常见轴类零件上的环形斜槽为例,应用斯沃数控仿真加工软件,全面地分析了环形斜槽的数控加工过程。结合环形斜槽常见的加工问题,提出了通用可行的解决办法及优化方案,对该类表面的数控加工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和示范推广意义。
-
-
孔繁雅;
姜增辉;
邵忠伟;
姜智勇
-
-
摘要:
等距型面在连接结构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等距型面具有特殊的截面廓形曲线,一般采用仿形车削或数控车削来进行加工。提出通过正交车铣加工等距型面,应用UG的加工模块和后处理器对等距型面进行正交车铣加工编程,建立了虚拟卧式车铣加工中心,应用VERICUT实现了等距型面正交车铣加工仿真,并对加工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其结果表明,正交车铣能较好的完成等距型面的切削加工。
-
-
何光政;
彭先龙;
胡锡文;
徐磊;
阚琛
-
-
摘要:
为了促进面齿轮适用于多种空间布局的传动场合,扩大面齿轮在传动领域的应用优势,推导了斜齿偏置非正交面齿轮齿面方程,并使用VERICUT软件完成了斜齿偏置非正交面齿轮插齿仿真加工。由齿轮啮合原理,推导斜齿偏置非正交面齿轮方程,计算出面齿轮齿面点坐标;在三维软件中构建机床模型、刀具和加工毛坯,导入VERICUT中,编写相应的数控加工程序,完成插齿加工仿真;在加工模型上提取坐标点,与计算得到相对应的坐标点进行齿面偏差分析。结果显示:插齿仿真加工齿面没有产生过切,插齿仿真加工齿面最大残留为7.4μm,最小残留为3.3μm,验证了数控插齿加工斜齿偏置非正交面齿轮的正确性。
-
-
陆建军;
仲秋;
胡劲松
-
-
摘要:
针对五轴加工机床存在程序编制复杂,人工检查困难,加工过程中易碰撞等问题,以Mikron HEM 500U五轴加工中心机床为例,研究了双摆台五轴加工中心结构,提出了应用NCSIMUL软件构建虚拟机床的方法,搭建了虚拟加工环境,通过叶轮零件仿真加工,完成了APT刀位源文件到NC代码的自动转换,实现了零件五轴联动加工,验证了NC代码的正确性,检验了加工工艺合理性,保障了机床安全性,减少了零件试切时间,缩短了加工周期,仿真结果验证了虚拟五轴加工中心仿真加工的可靠性。
-
-
吕弯弯
-
-
摘要:
以大力神杯的整体几何特性,分析了大力神杯三维建模的建模方式,从而确定大力神杯的铣削加工工艺流程,基于PowerMill软件通过建立坐标系、建立刀具、设置参数等步骤自动生成的刀具轨迹,通过适合实际加工机床的专用后置处理器生成数控程序,再通过数控仿真软件模拟实际加工环境及程序运行的实际刀轨,避免实际加工时出现过切或者欠切、撞刀等安全事故。通过以上步骤,再进行实际切削,既保证了程序的正确性、机床的安全性,最重要是提高了加工效率、及时查缺补漏,避免出现重大失误。
-
-
高骏;
孟勇;
钟浩
-
-
摘要:
为减少工厂实物验证环节,检验加工工艺合理性,以典型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为研究对象,通过设计与工艺的协同平台分析并规划零件加工工艺,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刀路轨迹规划获取数控程序,通过接口开发实现数据的互通,实现了基于统一三维模型的数字化仿真加工,完成了加工工序建模、加工坐标系变换及零件多工位仿真加工,结合虚拟加工环境验证数控代码的合理性,并通过实物加工对比仿真验证优化后与传统工序的加工时间。结果表明,仅零件粗铣工序,加工效率就提高了21.8%,验证了仿真加工工艺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提升了制造工艺优化效率,为企业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了依据。
-
-
张学刚;
谢永春;
王鹏飞
-
-
摘要:
为提高线接触曲线圆柱齿轮的加工效率并降低制造成本,提出一种采用现有六轴数控铣齿机和单刃面铣刀盘的线接触曲线齿轮加工方法。根据该齿轮的成型原理,推导齿面的数学模型,获得齿面点云数据;基于点云数据在三维建模软件中构建齿轮实体模型;在VERICUT中构建数控机床和刀具模型,编写齿轮加工的数控程序,完成齿轮仿真加工;利用构建的齿轮实体模型与加工成型的齿轮模型进行偏差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所提方法加工线接触曲线圆柱齿轮是可行的,可减少科研人员对专用线接触曲线齿轮机床研究的投入。
-
-
王智森;
韦洪新;
汪兆栋;
许启庆
-
-
摘要:
针对模具造型与NC编程在兼容时存在特征丢失的问题,提出借助UG软件对饮料瓶模具进行自由曲面造型、结构参数化设计、型腔模具工艺设计及数控仿真加工一体化分析的方法。确定合理的工艺路线,设置型腔模具粗、精加工及边角优化的工艺参数,规划刀具路径,自动生成NC代码。实践证明,基于UG的中空吹塑模具设计及数控仿真加工一体化分析方法缩短饮料瓶开发周期,保证饮料瓶产品质量,为同类塑料制品的模具生产工艺提供参考。
-
-
韩宇;
张金球;
李磊
-
-
摘要:
文章阐述了一种多工位铣床夹具的技术优点及工作原理,并以所述的多工位铣床夹具关键零部件三维模型结构及图纸为例,进行工艺分析、UG软件数字化编程及后处理、VERICUT软件仿真加工及NC代码优化,完成产品从CAD到CAM的整个工作流程,对同类机电产品开发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
郑向周
-
-
摘要:
以车铣复合机床主要结构形式展开论述,对企业中广泛使用的三轴车削中心加工技术进行研究,给出机床端面圆弧、直线插补算法,提出运用特殊刀具进行外圆键槽和平面加工,实例说明人机对话编程的应用方法,通过凸轮螺旋槽编程说明人机对话编程较G代码编程的优越性,对车铣复合机床在企业的应用起到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