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仿人机器人

仿人机器人

仿人机器人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926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机械、仪表工业、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11篇、会议论文34篇、专利文献437897篇;相关期刊227种,包括机械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现代电子技术等; 相关会议25种,包括北京力学会第21届学术年会暨北京振动工程学会第22届学术年会、北京力学会第20届学术年会、第七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等;仿人机器人的相关文献由1372位作者贡献,包括黄强、陈学超、余张国等。

仿人机器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11 占比:0.09%

会议论文>

论文:34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437897 占比:99.90%

总计:438342篇

仿人机器人—发文趋势图

仿人机器人

-研究学者

  • 黄强
  • 陈学超
  • 余张国
  • 张伟民
  • 李晓艳
  • 班书昊
  • 蒋学东
  • 何云松
  • 席仁强
  • 徐然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张效; 吴伟国
    • 摘要: 为解决仿人机器人设计以经验设计或运动仿真验证为主,尚不存在以人类自身为参照,考虑走跑跳等多种运动行为要求下的初始设计方法问题,对人体多种运动行为进行运动捕捉与足底力测量,选择人体运动过程中关节力矩和关节功率作指标表征仿人机器人应达到的极限驱动能力。利用PhaseSpace三维运动捕捉系统和自行研制的至少5倍于体重的大量程集成化测力鞋系统对6名成年男性进行了走跑跳等运动行为的运动捕捉与足底力的测量实验,根据得到的149组实验数据,分析总结人体走、跑、跳等运动行为特征;采用牛顿-欧拉法对人体下肢机构进行逆动力学计算,用多元非线性拟合法拟合计算结果得到了各关节最大驱动力矩及功率方程式。综合归纳给出了不同运动方式下仿人机器人设计参考准则,为走跑跳等多运动方式仿人机器人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 凌占一
    • 摘要: 1959年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自此机器人逐渐走进人类生活,触发了第三次工业革命,在世界经济发展、人类社会进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集电子、机械及人工智能、运动控制等多学科于一体的类型不同、作用不同的机器人产品被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工具。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在全球蔓延,劳动力短缺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难题.
    • 孙溥茜
    • 摘要: 仿人机器人是智能机器人的一种高级形态,是当前世界各国争相抢占的机器人制高点,在公共安全、灾害重建等领域中拥有广泛应用前景。目前,北京理工大学研制了七代仿生机器人,在理论研究、系统集成和核心零部件层面取得了核心技术突破。
    • 杜鑫
    • 摘要: 所有对人类行为、动作及思想进行模拟的机器装置都可以称为机器人。世界上第一台机器人于20世纪60年代诞生以来,相继问世了不同类型的多种机器人,机器人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仿真技术等众多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智能化已经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于社会生活中应用率越来越高的机器人也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希望机器人能够提供象人一样的服务。这使得仿人机器人成为学术界、企业界研究的热点领域。
    • 沈睿婷; 张雷
    • 摘要: 仿人机器人的模仿学习是指通过对人体行为动作序列的持续学习,识别人类动作特征,并据此生成仿人机器人自身运动序列,并执行相应的动作。文章针对仿人机器人模仿学习提出一种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HMM)的仿人机器人动作建模和生成的方法,实现对人体动作的持续学习。文章首先对人体动作数据通过向量的方法的进行匹配计算,转换成便于仿人机器人学习的关节角度,再用关节角度计算得到角速度与角加速度,从而得到完整动作数据。再利用隐马尔可夫模型对动作数据建模,完成新动作的动作识别,通过新动作与与原有动作对比相似性,证明向量方法的人体数据匹配计算的正确性,和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建模及识别的有效性。
    • 马斌
    • 摘要: 针对仿人机器人攀爬的实时运动生成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nonlinear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NMPC)方法,能够综合优化路径和肢体运动.该方法将攀爬任务视为一个机械约束的NMPC问题,并使用了基于墙体图的状态相关权重和势函数.在每个采样时间点根据墙体信息和机器人的状态进行计算获得控制输入.此外,还提出了为NMPC在线配置性能指标的视距评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视距的减小,控制输入的计算时间也随之减少,有效降低了计算成本;与将墙体上的所有支撑都纳入视距范围的情况相比,攀爬时间最多能减少36.4%,有效适应了复杂的墙体模型.
    • 陈浩天
    • 摘要: 随着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仿人机器人可以参与到越来越多的工作领域.在此过程中,高精度的机器人视觉技术越来越成为制约机器人工作水平的关键因素.因此,本文以高校主流的软银仿人机器人NAO为背景,分析了NAO执行高尔夫球任务所涉及的视觉识别的实现技术.
    • 刘成菊; 耿烷东; 张长柱; 陈启军
    • 摘要: 为了克服传统中枢模式发生器(Central pattern generator,CPG)关节空间控制方法的复杂性和局限性,本文基于自学习中枢模式发生器模型,提出了一套在线调制和融合多传感器信息的仿人机器人环境自适应行走控制方法.算法难点在于如何在机器人的工作空间将自学习CPG用于工作空间轨迹生成,并使CPG参数直接和步态模式相关联.本文提出了利用自学习CPG来学习和实时生成机器人质心轨迹和脚掌轨迹的方法,在线调节机器人步长、抬腿高度和步行速度等关键参数.参考生物反射行为,利用传感反馈信息激发CPG以产生具有环境适应性的工作空间轨迹,提升行走质量.控制系统的参数通过优化算法来进一步改善行走性能.相比于传统的CPG关节空间法,本文所采用的自学习CPG工作空间法不仅极大简化了CPG网络结构而且提高了仿人机器人行走的适应性.最后,通过仿人机器人坡面适应性行走的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出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 张浩; 王海; 徐曼曼; 陈品品
    • 摘要: 从仿生学角度出发设计机器人下肢,提出一种绳索-齿轮混合传动方案的仿人机器人下肢结构。对仿人下肢机器人进行三维建模,并通过在ADAMS中进行绳索动力学仿真选出合适的绳索规格与型号,对简化后的下肢机器人结构进行动力学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了所设计结构的合理性,对于仿人机器人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周书兴; 王星海
    • 摘要: 双足行走机器人具有12个自由度,包括10个扭矩1.5 N·m的总线舵机和2个扭矩0.15 N·m的普通PWN(脉冲宽度调制)小舵机,10个总线舵机构成机器人的腿部,2个小舵机构成腰部和头部.总线舵机之间用硬铝金属U形件和多功能连接件,用防松螺丝套件连接.脚底由透明亚克力板构成,底部粘接带颗粒软橡胶皮,提高机器人与地面之间的摩擦来防滑.本设计采用STM32f103RCT6单片机作为双足行走机器人的控制核心,通过嵌入式程序开发,使用线性CCD(电荷耦合器件)让机器人自主寻线,并采用STC8A8K单片机对线性CCD进行控制,在OLED显示屏上显示CCD采集的电压值,从而实现对机器人行走路径的精准控制.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