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伦理
价值伦理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64篇,主要集中在社会学、思维科学、伦理学(道德哲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4篇、专利文献3131篇;相关期刊55种,包括上海行政学院学报、中国监狱学刊、东疆学刊等;
价值伦理的相关文献由78位作者贡献,包括郑斯霞、亓迪、刘朝晖等。
价值伦理
-研究学者
- 郑斯霞
- 亓迪
- 刘朝晖
- 杜玮
- 王欣
- 赵丽宏
- 郭平章
- 于卓扬
- 亓迪1
- 任文启
- 刘丽娟
- 刘梅
- 刘梦溪123
- 刘金才
- 卓彩琴
- 叶凯
- 向茜
- 吴一超2
- 吴莹
- 周学荣
- 周志强
- 周柏春
- 娄淑华
- 孔凡瑜
- 季俊含
- 季小江
- 宋庆贵1
- 小巴
- 康小红
- 庾虎
- 张峰林
- 张庆斌
- 张永光
- 张玉书
- 张能为
- 张艳2
- 张艳梅
- 张颢婷
- 张鹏
- 徐仙萍
- 戴燕
- 方勤升
- 曹林
- 曹迪
- 李培根
- 李德顺
- 李雪
- 杨年保
- 杨胜勇
- 杨雪团
-
-
季俊含
-
-
摘要:
实践智慧是社会工作后专业化时期实践转向的讨论热点,然而学术界尚未达成共识性概念理解。本文尝试通过对社会工作实践智慧追本溯源,探寻其核心构成要素,为学科概念建构奠定基础。实践智慧在哲学领域存在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康德道德哲学、培根实用主义哲学三类解释传统,引入社会工作后主要形成了知识观、能力观、过程观三类诠释方法,在概念跨学科流变过程中浮现出了实践知识、具身能力、价值伦理三项核心要素。社会工作实践智慧核心要素的明确有助于促进社会工作在实务理论反身建构中开展知识生产转化、在主体间互动中培育专业实践能力、在地方性行动伦理中达成良善道德实践。
-
-
-
-
摘要:
一场疫情,给全世界带来了灾难,也给全人类带来了崭新的思考。珍惜生命、善待自然,重新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扩展到企业和社会,价值伦理和商业伦理有了更明确的含义。
-
-
周志强
-
-
摘要:
这些年来,国内文化研究有两个非常有学术生产力的领域:图像文化研究和声音文化研究。从沉默的图像到有声的文化,一幅有趣的学术线路图,导向不同的诗学方向和价值伦理。赵宪章教授领衔的国家出版基金项目8卷(10册)《中国文学图像关系史》开辟文学与图像的互文研究,尝试在图像形态及流变的解析中发现文字的社会学密码。
-
-
-
曹迪;
吴莹;
张颢婷
-
-
摘要:
会所模式是近年来从国外发展而来的一种精神康复新模式.在中国本土化的过程中又衍生出了新特点.在整个会所康复的过程中,社会工作价值伦理贯穿始终.精神康复的效果如何,不仅取决于工作者的专业知识和技巧,更多取决于工作者处理伦理问题的能力如何.文章以长沙心翼会所为例,从建立信任关系、确定问题以及效果评估三个阶段去探讨分析精神康复社会工作中专业价值伦理的运用情况,来增强康复优势,提升案主的幸福感.
-
-
马戎1
-
-
摘要:
作为一个结构复杂而丰富的文明体系,中华文化强韧的生命力是独一无二的。中华文明的基本特质决定了历代的中国政体、中国人的“内”“外”观和中国疆域的历史发展轨迹。即使在近代受到西方文明的强力冲击,中华文明体系及其特质也仍然持续深刻影响中国的文化与社会演变,包括价值伦理的演化、话语体系的转变和国家体制的重新构建。那么,中华文明的基本特质是什么呢?
-
-
-
-
-
叶凯
-
-
摘要:
《上甘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较早出现的具有史诗气质的战争题材电影作品,它以20世纪50年代朝鲜战争后期最为著名的战役为背景,通过中国人民志愿军一个普通连队在战役中的经历,以点带面地展现了那场战争的波澜壮阔与艰苦卓绝.影片美学思维丰富多元,视听语言呈现出浓重的诗意化倾向,而其伦理价值的表达,依托国家主体形象的细腻化呈现,传递出“和平反侵略”的主题意指,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十七年”时期战争电影的创作范式.
-
-
-
-
-
-
- 华南师范大学
- 公开公告日期:2020-12-15
-
摘要:
基于人工智能伦理备选规则的人工智能伦理风险防范方法,包括:多规则获取步骤;风险类型获取步骤;事件场景获取步骤;合规场景步骤;风险计算步骤;规则选择步骤;行为步骤;检测步骤。上述方法、系统和机器人,采用多个备选人工智能伦理规则,从而可以根据事件场景选择能使得事件场景产生人工智能伦理风险最小的人工智能伦理规则,因为有多个备选的人工智能伦理规则,所以产生的人工智能伦理风险必然小于单一人工智能伦理规则情况下事件场景会产生的人工智能伦理风险,能够极大地提高人工智能伦理风险的辨识和防范能力,同时,当人类或人工智能体执行行为失败时,又可以重新选择人工智能伦理风险小的其他人工智能伦理规则,从而提高了人工智能伦理风险的辨识和防范的灵活性。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