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价值中立

价值中立

价值中立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564篇,主要集中在教育、社会学、哲学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63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3595篇;相关期刊426种,包括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法制与社会、贵州社会科学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北京师范大学第八届世界史研究生冬季论坛等;价值中立的相关文献由612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清平、何光耀、郑杭生等。

价值中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63 占比:13.54%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3595 占比:86.44%

总计:4159篇

价值中立—发文趋势图

价值中立

-研究学者

  • 刘清平
  • 何光耀
  • 郑杭生
  • 姚荣东
  • 李克龙
  • 林茂申
  • 展宁
  • 林慧莲
  • 梁莹
  • 任仕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魏士国
    • 摘要: 西方国家以普遍抽象原则构建人权的价值基础,忽略历史发展的特殊性及个体差异性,由此导致人权成为反对具体的人的“武器”,也造成了“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窘境。历史虚无主义的人权思想在理论层面产生较大迷惑性的原因不只是其标榜价值中立,更是因为它以相对合理的外在形式出现,并始终以更为严密的逻辑来支撑其谬论,利用真实的史料信息瓦解并树立新的历史价值。看起来历史虚无主义的人权思想似乎对人权历史事实给出了具备合理逻辑的阐述,但这仅仅说明了逻辑的合理性,并未指向阐述内容的合理性。深入批判历史虚无主义中人权思想的虚假性,需要回到马克思重申的在人的问题上的基本立场,从唯物史观、资本批判和抵制西方人权三个方面形成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人权思想的合力,从而走出人权谎言的迷思。
    • 张康之
    • 摘要: 科学与价值的关系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特别是在官僚制组织中,要求行政人员价值中立,实际上是为了科学原则而排斥了价值。现代性的形式理性追求排斥了价值,但无论是在科学研究中,还是在社会治理实践中,又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价值问题的纠缠。这说明,近代以来的科学和实践都因为拥有了分析性思维方式才会受到这种矛盾状况的困扰。在全球化、后工业化运动中,特别是在风险社会及其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条件下,科学研究以及人的行动不仅不能排斥价值,反而要坚持价值优先的原则。人的共生共在是这个社会中的基准价值。一旦实现了从分析性思维向相似性思维的转变,即建构起了相似性思维后,科学与价值的矛盾问题就能够得到根本性的解决,从而实现科学与价值的统一。
    • 陆阳; 朱雯霞
    • 摘要: 组织结构是对来源原则进行深入探讨不可回避的重要起点,是影响来源观念的核心因素。科层制组织结构所体现出的“价值中立的执行体系”“垄断的执行体系”和“自上而下的控制体系”等本质特征深刻影响传统来源原则。20世纪70年代末新公共管理运动直指科层制的弊端,迈克尔·巴兹雷(Michael Barzelay)将运动中兴起的管理模式称为“后科层制典范”。
    • 刘清平
    • 摘要: 以往学术界更重视韦伯要求人文社会科学恪守的价值中立与研究对象的价值负载之间的张力关系,却忽视了相关的价值重载问题.只有在悬置非认知需要的意义上重新界定了价值中立的概念,并澄清了它与价值负载和价值重载的纠结互动后,我们才能说明人文社会学科为什么也像自然学科那样,包含着科学知识与理念证成两大组成部分的内在原因,以及它们有必要完成袪魅的使命、将理念证成建立在科学知识基础之上的重要意义.
    • 梅剑华
    • 摘要: 职业会塑造人的品格,反思会改变人的行为,尤其是人的道德行为.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研究伦理学、道德哲学是否让人在道德上变得更加善好.这一问题既关乎知行合一问题、也关乎职业伦理问题.近十年来的心理学、实验哲学的经验调查研究表明反思和道德行为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明显.另一方面,按照韦伯的立场,学者应该以学术为内在天职,不应该以道德规范要求学者,从而降低学术研究的真理性.价值中立是现代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但问题在于,伦理知识不同于一般理论知识,具有实践特征,要求反思/知识和行动的内在关联.理解反思与道德行为之间关系的两个面向(经验与规范),有助于理解伦理学本身的性质,从而对反思和道德行为之间的关系给出一种新的解释.
    • 宋立军
    • 摘要: 鉴于以往监狱研究关注监狱自身偏多,触及社会偏少的现状,有必要强调通过监狱发现并理解社会这个论题.通过监狱发现和理解社会不仅是可能的、必要的,也具有可操作性.其中,掌握人类学的方法是一条可以选择的路径.在研究中,要坚持中立的价值观、整体观,比较的视角、当事人视角与局外人视角交叉使用、内部与外部学者形成必要的合作.
    • 郑飞
    • 摘要: 2020年恰逢韦伯逝世一百周年.百年前,韦伯对我们时代命运的反思在西方现代知识体系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新康德主义的熏陶下,韦伯思想充斥着现象界与物自体的张力,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价值中立与悲观主义、文明比较与西方中心主义交织起韦伯学说广阔的理论解释空间.韦伯思想最重要的价值是其复杂性理解方式,在资本主义起源问题上坚持文化论与制度论的统一,拓展了经典社会理论对现代社会理解的广度和深度.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途上,在构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过程中,韦伯学说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仍具有一定的镜鉴意义.
    • 郑飞
    • 摘要: 百年前,在“科学作为天职”的演讲中,韦伯提出的工具理性、专业化、官僚制、价值中立等一系列标识性概念,为我们反思现代学术体系提供了重要线索.随着工具理性支配下的学术分工不断加剧,专业化程度越来越强.以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追求为目标的碎片化、实证化和量化研究取代了宏大叙事,成为现代学术体系的主流.算法成为现代学术体系的核心概念,但算法等工具理性的进步,并不能带来价值理性的安顿.具有浓厚新康德主义色彩的韦伯,所提出的划定学术与政治的界限、坚持价值中立等现代学术体系的方法论原则,为我们留下了一笔重要的学术遗产.
    • 蒋志峰
    • 摘要: 一、珠心算开发儿童智力的核心价值是清晰表象与表象操作在教育部与财政部的大力支持下,2004年至2008年,中国教科院课题组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明确提出“规范实验、严格控制、价值中立”的研究立场和观点,承担并完成了“珠心算教育具有开发儿童智力潜能作用实验研究”重大研究项目。
    • 娜奥米·奥雷斯克斯; 红猪(翻译)
    • 摘要: 当美国因为近年来的分歧而退缩、当科学界尝试重建人们对科学的信任时,科学家可能会禁不住重申自己的中立性。我常听科学界的同行主张,要让大众再度信任,我们就必须小心收起自己的价值观,不能让它们侵入科学研究。这个主张的前提是:为了获取公众信任,价值中立是必须的。但是现有的证据指出,这个前提并不总是正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