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仫佬族

仫佬族

仫佬族的相关文献在1959年到2022年内共计532篇,主要集中在民族学、音乐、人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26篇、会议论文6篇、相关期刊261种,包括广西民族研究、体育科技、河池学院学报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全国第六届(2015)侗族医药学术研讨会暨侗族医药理论培训会、中华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分会第六届全国学术交流会、香港中医学会、教育研究基金会2017国际针灸高峰论坛等;仫佬族的相关文献由542位作者贡献,包括刘雪珍、河池学院学报编辑部、廖启锋等。

仫佬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26 占比:98.87%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1.13%

总计:532篇

仫佬族—发文趋势图

仫佬族

-研究学者

  • 刘雪珍
  • 河池学院学报编辑部
  • 廖启锋
  • 莫艳婷
  • 阳崇波
  • 吕德坤
  • 唐代俊
  • 徐林
  • 潘聚仟
  • 罗之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 宋燕芳
    • 摘要: 目的让消费者进一步体验和感知仫佬族特色文化,提升仫佬族特色农产品包装的区域性和文化性,对仫佬族农特产品的包装设计提出建设性意见。方法以仫佬族的特色农产品毛葡萄酒为例,通过实地考察和网络调研对产品包装进行收集与整理,采用PEST模型分析法分析毛葡萄酒包装存在的问题;立足仫佬族服饰特色文化,挖掘其内涵和社会价值,并进行元素分析、归纳及提取。采用CGM模型对毛葡萄酒的包装造型进行设计,并有效融入色彩、纹样要素,得到具有仫佬族特色的毛葡萄酒包装。结论将仫佬族服饰文化融入当地特色农产品包装中,不仅提升了区域农特产品的文化内涵,而且对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起到了推动作用。
    • 吴海荣; 银舒豫
    • 摘要: 走坡节是仫佬族青年男女恋爱交友的传统习俗,倚歌择配是走坡节的主要特征。仫佬族未婚的青年男女以歌为媒,传递男女情愫,达到选择配偶的最终目的。经过历史的积淀,走坡节已经成为仫佬族一项极具特色的传统民俗活动,它同时满足了仫佬族人民的社交需要和审美需要。但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兴起,仫佬族人民的交流习惯被手机、电脑等媒介技术改变,走坡这种具有较强现场感的交流方式逐渐没落,走坡文化面临无人继承的窘境。媒介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给民族文化的传承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蕴含着新的发展机遇。本文以仫佬族走坡节为例,分析民族文化在当前媒介环境中的生存和传播现状,并尝试针对其遭遇的困境提出相应的对策。
    • 石明丽; 胡万志; 王宏霞; 杨星
    • 摘要: 以广西河池市罗城县仫佬族文化为分析对象,通过田园踏勘,深入探究仫佬族文化背景、民俗民风、宗教、服饰等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采用拍摄、查阅资料等方式,充分挖掘仫佬族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元素,并将其应用和展现于景观设计,使仫佬族文化得以延续,为推动当地的发展具有价值意义。
    • 周敏; 宁宁; 李金秀; 宾晓芸
    • 摘要: 目的探讨广西壮族和仫佬族中老年人超重及肥胖主要体成分的相关性,为开展慢性病防治,倡导健康体重提供依据。方法于2019年选取在百色市、河池市自愿接受健康体检的单纯性肥胖中老年人364名为研究对象,使用日本产TANITA,MC-180人体成分分析仪测量身高、体重、去脂体重、肌肉量、体脂率(BF%)、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内脏脂肪面积(VFA)、肥胖度(OBD)等相关指标,比较不同性别、年龄广西壮族和仫佬族中老年人体成分基本特征,并分析各变量对脂肪分布指标的贡献情况。结果仫佬族男性年龄高于壮族,壮族男性身高、体重、BMI、去脂体重、脂肪量均高于仫佬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男性BMI、BF%、VF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男性VFA有呈随年龄增长而递增的趋势,女性WHR有随年龄增长而递增的趋势;各变量对脂肪分布指标贡献分析显示,对BF%贡献率较大的分别为脂肪量(R2=69.5%)、肌肉量(R2=58.7%)、去脂体重(R2=58.3%),对VFA贡献率较大的分别为肌肉量(R2=50.7%)、体重(R2=47.8%)、身高(R2=41.8%),对WHR贡献率最大的为BMI(R2=17.4%)。经逐步回归得出方程式,通过VFA、OBD、WHR预测超重肥胖者的BF%是可行的。结论广西壮族和仫佬族中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较高,可以通过WHR、VFA、OBD、BF%等指标判断身体健康情况,及时调整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保持健康的体重,降低相关慢性病的患病风险以及改善生命质量。
    • 时晓梅
    • 摘要: 广西罗城仫佬族属汉藏语系壮侗族侗水语支,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广西地区。经过多年的历史实践与发展,仫佬族已经逐渐形成了当地特色的民俗体育活动,这些体育项目与活动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传承,已经成为当地的特色民俗体育文化。本文主要通过调查问卷总结广西罗城仫佬族的体育文化的发展现状,并且分析目前广西罗城仫佬族体育文化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的困境,从而在此基础上探究广西罗城仫佬族的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路径,以此来更好地推进民族文化的社会化发展。
    • 陈瑶娜; 晏恺嫱
    • 摘要: 中华民族在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了非常多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仫佬族人民经历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形成了独一无二、丰富绚丽的民族文化,是仫佬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对工作、生活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如何让罗城仫佬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搭上互联网快车,让仫佬族非遗通过互联网让人知晓,加速非遗文化适应互联网新时代,这是需要思考的问题。罗城仫佬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互联网传播,在一定程度上传承和弘扬了仫佬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我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方向一致。
    • 吴红梅; 古明高; 余跃生; 付丹菲; 龙海燕
    • 摘要: 目的:了解贵州仫佬族农村老年慢性病患者主观幸福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使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和自编的一般资料调查表,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513名世居贵州麻江县年龄≥60岁的仫佬族农村老年慢性病患者的主观幸福感进行入户问卷调查。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贵州仫佬族农村老年慢性病患者SWB得分(24.94±5.50)低于非慢性病患者(26.35±6.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家庭关系、生活自理、睡眠质量、喝茶习惯、社会支持是影响老年慢性病患者SWB的主要因素(P<0.05或P<0.01)。结论:贵州仫佬族老年慢性病患者的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且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应建立健全农村老年慢性病医疗保障体系,制定行之有效的干预对策与措施,提高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
    • 张慧玲; 钟丹妮; 李燕
    • 摘要: 目的研究UGT1A1基因TATA box突变和G71R突变与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12月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人民医院住院的200例新生儿,其中来自新生儿科患有不明原因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100例,作为病例组;选取同一时期在该院妇产科出生,且随访2周无黄疸的足月新生儿100例,作为对照组。运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CR)与直接基因测序确认两组TATA box和外显子1基因型,比较两组G71R突变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病例组汉族、壮族、仫佬族的G71R等位基因频率。结果两组均未检测出TATA box突变。病例组纯合G71R突变4例,杂合突变37例,突变率为41.00%(41/100);对照组G71R杂合突变9例,未检出纯合G71R突变,突变率9.00%(9/100)。G71R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为22.50%,对照组为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746,P0.05)。结论G71R突变是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突变类型。G71R突变基因频率在汉族、壮族、仫佬族之间无差异。
    • 河池学院学报编辑部
    • 摘要: 《民族·民俗研究》《长寿·养生·旅游研究》为学报重点打造的特色栏目。《民族·民俗研究》栏目涵盖民族学、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宗教学等多学科研究,主要刊发华南地区汉族、壮族、瑶族、侗族、苗族、仫佬族、毛南族等族群形成、发展、演化及其民间信仰、民间文学、民间艺术、岁时节日、人生仪礼等领域的学术论文。
    • 谭宇羚; 汪常明
    • 摘要: 陶器的渗碳是在一定烧制温度范围,碳粒逐渐渗入并沉积在陶胎的孔隙之内,成为陶胎的一个组成部分,使得陶胎的表面乃至胎心都变成黑色,黑陶即渗碳所致。[1]致使陶器渗碳的物质有稻草、稻壳、粟壳、木柴、木屑、草末、松枝等。中国陶器的渗碳工艺最早可以追溯到贾湖文化、裴李岗文化。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