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体脂肪率

体脂肪率

体脂肪率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2年内共计100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预防医学、卫生学、体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5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632471篇;相关期刊77种,包括产业与科技论坛、沈阳体育学院学报、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6届中国健康产业论坛暨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第三届年会、中华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分会第六届全国学术交流会等;体脂肪率的相关文献由318位作者贡献,包括侯冬青、宾晓芸、朱忠信等。

体脂肪率—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5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632471 占比:99.98%

总计:632568篇

体脂肪率—发文趋势图

体脂肪率

-研究学者

  • 侯冬青
  • 宾晓芸
  • 朱忠信
  • 李海波
  • 王宏健
  • 程红
  • 米杰
  • 肖培
  • 赵小元
  • 郁兆仓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周敏; 宁宁; 李金秀; 宾晓芸
    • 摘要: 目的探讨广西壮族和仫佬族中老年人超重及肥胖主要体成分的相关性,为开展慢性病防治,倡导健康体重提供依据。方法于2019年选取在百色市、河池市自愿接受健康体检的单纯性肥胖中老年人364名为研究对象,使用日本产TANITA,MC-180人体成分分析仪测量身高、体重、去脂体重、肌肉量、体脂率(BF%)、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内脏脂肪面积(VFA)、肥胖度(OBD)等相关指标,比较不同性别、年龄广西壮族和仫佬族中老年人体成分基本特征,并分析各变量对脂肪分布指标的贡献情况。结果仫佬族男性年龄高于壮族,壮族男性身高、体重、BMI、去脂体重、脂肪量均高于仫佬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男性BMI、BF%、VF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男性VFA有呈随年龄增长而递增的趋势,女性WHR有随年龄增长而递增的趋势;各变量对脂肪分布指标贡献分析显示,对BF%贡献率较大的分别为脂肪量(R2=69.5%)、肌肉量(R2=58.7%)、去脂体重(R2=58.3%),对VFA贡献率较大的分别为肌肉量(R2=50.7%)、体重(R2=47.8%)、身高(R2=41.8%),对WHR贡献率最大的为BMI(R2=17.4%)。经逐步回归得出方程式,通过VFA、OBD、WHR预测超重肥胖者的BF%是可行的。结论广西壮族和仫佬族中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较高,可以通过WHR、VFA、OBD、BF%等指标判断身体健康情况,及时调整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保持健康的体重,降低相关慢性病的患病风险以及改善生命质量。
    • 赵仲刚; 冯锐
    • 摘要: 目的 分析中老年人体脂肪分布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对宁夏青铜峡市农村整群抽样1 639名30岁及以上成年人进行体检,测定体脂肪、血脂指标,分析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体脂肪率(BFP)与血脂异常的相关性。结果 血脂异常患病率为46.06%,男女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异常组体脂肪指标和血脂指标均高于正常体型组(P<0.05)。BMI、WHR和BFP均与血脂水平均呈正相关性。腹型肥胖组血脂异常患病率明显高于全身性肥胖组(P<0.05);腹型肥胖组甘油三酯(TG)异常检出率高于全身性肥胖组(P<0.05)。结论 血脂异常患病率存在差异,体脂肪分布与血脂异常指标及血脂水平有关。
    • 程红; 李海波; 侯冬青; 高爱钰; 朱忠信; 郁兆仓; 王宏健; 赵小元; 肖培; 黄贵民; 米杰
    • 摘要: 目的探讨儿童青少年中基于生物电阻抗法(BIA)测量的体脂肪量对各项血脂异常的预测价值,初步提出适宜的体脂切点。方法于2017年11月至2018年1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北京市东城、房山、密云及通州区选取30所学校(包括8所小学,21所中学和1所12年制学校)内6~16岁中小学在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测,通过BIA法测量体脂肪量,计算体质量指数(BMI)、体脂肪指数(FMI)和体脂肪率(FMP),并检测血清各项血脂水平。结果14309名儿童的年龄为(11.0±3.3)岁,男童占49.9%。在男女童中分别以FMI和FMP通过偏度-中位数-变异系数法(LMS法)拟合的百分位数值(P60~P95)逐个作为切点,选择对血脂异常预测敏感度、特异度、预测值和曲线下面积(AUC)均相对较好的P75值作为体脂过多切点参考值。男童FMI在P75以上者占人数的28%,控制男童FMI在P75以下,可能防止8%~57%的各项血脂异常;女童FMI在P75以上的约占26%,将FMI控制在此切点值以下,可能防止8%~42%的各项血脂异常。FMP观察到与FMI类似的结果。在男童中基于FMI和FMP的P75切点在预测各血脂异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除外]的特异度和AUC高于BMI(AUC:52.4%~69.6%比50.2%~67.1%,P0.05)。此外,当FMI或FMP超过P90时,对各血脂异常的特异度近似达到90%。结论基于FMI和FMP的体脂过多、肥胖诊断切点值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儿童体成分状况,对儿童血脂异常的识别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和综合预测价值,可进一步在今后儿童肥胖和相关慢性疾病防治工作中推广应用。
    • 裴晓姣; 潘振宇; 炼宇飞; 申曼; 蒋涛; 黄仲夏
    • 摘要: 背景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单克隆浆细胞异常聚集的恶性血液病,骨质损害是其定义性临床症状之一,因此骨质评价显得尤其重要.由于脂肪组织是骨髓的重要组成成分,且异常骨髓微环境在MM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因而骨髓脂肪含量在MM发病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目前采用磁共振Dixon技术测量椎体骨髓脂肪含量百分比(FF)变化,其对于MM疾病演变和早期新诊断MM(NDMM)起到关键性作用.目的 探究磁共振两点T1加权Dixon技术所测FF对NDMM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9年12月在北京朝阳医院西院住院确诊的MM患者30例,将MM患者分成NDMM组25例和意义未明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MGUS)组5例,选取同期于本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20例为健康对照组(HC组).采用3.0T MRI(西门子德国)两点T1加权Dixon技术分别测量NDMM组、MUGS组和HC组的L1~5各椎体FF以及各组的平均椎体FF.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椎体FF对NDMM的诊断效能.结果 NDMM组L1~5各椎体FF均低于MGUS组和HC组(P<0.05).NDMM组平均椎体FF低于HC组、MGUS组(P<0.05).FF诊断NDMM的ROC曲线下面积(AUC)95%CI为0.946(0.917,0976),最佳截断值为59.35%,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20%、96.00%.结论 NDMM组椎体骨髓FF明显低于MGUS组和HC组,Dixon所测腰椎椎体骨髓FF对于NDMM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 郑凯林; 叶彬华; 林莉; 邱晨; 陈小倩; 黄培龙
    • 摘要: 目的 观察健脾祛湿法治疗脾虚湿盛型单纯性肥胖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的60例脾虚湿盛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试验组给予健脾祛湿中药方剂配合医学营养治疗,对照组予医学营养治疗.结果 试验组治疗前后体质量下降差值、BMI下降差值、腰臀比下降差值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前后体脂率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明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BMR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中医证候积分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健脾祛湿法治疗脾虚湿盛型单纯性肥胖症疗效较好.
    • 程红; 黄贵民; 米杰; 李海波; 侯冬青; 高爱钰; 朱忠信; 郁兆仓; 王宏健; 赵小元; 肖培
    • 摘要: 目的 探讨儿童青少年中基于生物电阻抗法(BIA)测量的体脂肪量对各项血脂异常的预测价值,初步提出适宜的体脂切点.方法 于2017年11月至2018年1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北京市东城、房山、密云及通州区选取30所学校(包括8所小学,21所中学和1所12年制学校)内6~16岁中小学在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测,通过BIA法测量体脂肪量,计算体质量指数(BMI)、体脂肪指数(FMI)和体脂肪率(FMP),并检测血清各项血脂水平.结果 14 309名儿童的年龄为(11.0±3.3)岁,男童占49.9%.在男女童中分别以FMI和FMP通过偏度-中位数-变异系数法(LMS法)拟合的百分位数值(P60~P95)逐个作为切点,选择对血脂异常预测敏感度、特异度、预测值和曲线下面积(AUC)均相对较好的P75值作为体脂过多切点参考值.男童FMI在P75以上者占人数的28%,控制男童FMI在P75以下,可能防止8%~57%的各项血脂异常;女童FMI在P75以上的约占26%,将FMI控制在此切点值以下,可能防止8%~42%的各项血脂异常.FMP观察到与FMI类似的结果.在男童中基于FMI和FMP的P75切点在预测各血脂异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除外]的特异度和AUC高于BMI(AUC:52.4%~69.6%比50.2%~67.1%,P0.05).此外,当FMI或FMP超过P90时,对各血脂异常的特异度近似达到90%.结论 基于FMI和FMP的体脂过多、肥胖诊断切点值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儿童体成分状况,对儿童血脂异常的识别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和综合预测价值,可进一步在今后儿童肥胖和相关慢性疾病防治工作中推广应用.
    • 赵静; 褚熙; 董晶; 董建; 刘佑琴
    • 摘要: 目的 探讨减重对超重和肥胖人群血管内皮功能及心脑血管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 对2015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27例单纯超重或肥胖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体重管理,以6个月内体重减轻3 kg或原体重的5%以上为减重达标,干预前后进行体重、内皮功能(FMD)和心脑血管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进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最终减重达标组为57(44.9%)例,未达标组70(55.1%)例.达标组FMD转为正常比例高于未达标组(35.0%比25.7%,r=21.13,P<0.01).干预前后比较,减重达标组FMD[(6.98±2.8)%比(7.90±2.96)%,P<0.05]和HDL-C升高,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FPG、TC、LDL-C、TG、尿酸均降低.未达标组舒张压和FPG降低.体脂肪率的减低与内皮功能改善有关(OR=0.438,95%CI:0.219~0.877,P=0.020).结论 减重可以逆转内皮功能下降和代谢功能紊乱.体脂肪率的下降有助于内皮功能的改善.
    • 叶樱琳; 郭晓蒙; 郑燕伟; 蒋荣珍
    •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人体质量指数(BMI)孕妇分娩新生儿的体脂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于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采取择期剖宫产术分娩的77例单胎、足月妊娠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孕妇分娩前的BMI值,将其分为肥胖组(n=28,BMI≥30.0 kg/m2),超重组(n=33,25.0 kg/m2≤BMI0.05).结果 ①3组孕妇孕前体重及BM I、分娩前体重及BM I,以及新生儿体脂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 肥胖组及超重组孕妇晚孕期FPG水平分别为(4.8±0.7)mmol/L、(4.7±0.4)mmol/L,均分别高于正常组的(4.3±0.4)mmol/L,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08).3组孕妇早、中、晚孕期其余血糖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及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肥胖组孕妇分娩前血清FINS及游离脂肪酸(FFA)水平显著高于超重组,血清FINS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肥胖组及超重组孕妇分娩新生儿的FPG水平均分别高于正常组,并且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相关性分析结果:新生儿体脂率与孕妇分娩前体重、孕妇晚孕期血清T G水平、孕妇分娩前血清FFA及FINS水平,以及新生儿出生体重均呈正相关关系(r=0.461、0.535、0.414、0.541、0.703,P=0.009、0.002、0.028、0.003、<0.001),而与孕妇早孕期血清HDL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378、P=0.047).多重线性回归方程为,新生儿体脂率=-5.431+0.004×新生儿体重+0.231×孕妇分娩前血清FINS水平.结论 肥胖孕妇分娩新生儿存在较高体脂储备,孕妇胰岛素抵抗(IR)是导致新生儿体脂率升高的重要原因.对肥胖孕妇进行孕期体重控制,并且监测其孕期血糖、FINS及血脂水平,可以有效预防新生儿肥胖.
    • 要丽君; 王立娜; 张慧英
    • 摘要: 围绝经期是妇女人体组成成分变化的重要时期,在该时期体质量及体脂率增加,而骨量及肌肉量下降,这些变化增加了多种疾病的发病风险.进行人体成分分析可以有效评估不同生理及病理情况下人体成分的组成,同时比较不同生活方式下人体组成成分的改变.就围绝经期妇女人体组成成分变化以及生活方式干预及激素替代治疗对这一时期身体成分影响的研究进行综述,建议围绝经期妇女优化饮食结构,进行持续和有规律的运动以防止体质量增加和腹部脂肪沉积,增加肌肉量,减慢骨量丢失,从而抵消绝经相关身体组成成分的不利变化.生活方式干预是应对围绝经期身体成分不利变化的主要方法,关于激素替代治疗的疗效和长期安全性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 马守原; 刘贯中
    • 摘要: cqvip: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超重和肥胖人数明显上升,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肥胖是指与体重有关的脂肪含量百分比过多,带来诸多健康问题,比如心血管病、癌症等,加重医疗负担[1-2]。年龄是影响肥胖的重要因素,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发生一系列生理改变,人体成分出现变化,比如肌肉丢失、脂肪增多等,导致脂肪堆积,体脂分布呈向心化趋势[3]。我国已步入老龄社会,老年人的肥胖发生率增加,导致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中风等肥胖相关性疾病的患病率高。因此,老年人肥胖是重要的干预方向,肥胖的评估是一切临床的基础,选取一种快捷、准确、无创的肥胖评价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