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人体质量指数

人体质量指数

人体质量指数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2年内共计740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预防医学、卫生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36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127744篇;相关期刊168种,包括中国临床保健杂志、中华预防医学杂志、医学临床研究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2010全国肠外肠内营养学术会议、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分会第四届第二次会议、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学学院第一届学术年会等;人体质量指数的相关文献由3007位作者贡献,包括杨慧霞、陆强、尹福在等。

人体质量指数—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36 占比:0.57%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27744 占比:99.42%

总计:128484篇

人体质量指数—发文趋势图

人体质量指数

-研究学者

  • 杨慧霞
  • 陆强
  • 尹福在
  • 陶芳标
  • 季成叶
  • 石岫昆
  • 刘军
  • 孙莹
  • 张婷
  • 张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马纪林; 张雪平
    • 摘要: 背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早期难以发现,常在出现代谢性疾病时才能被发现,但目前关于非侵入性指标对NAFLD合并代谢综合征预测价值的研究报道较少见。目的探讨非侵入性指标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对NAFLD合并代谢综合征的预测价值,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决策树分析。方法2020年6—12月,共有9812例年龄>45周岁的社区常住居民在上海市松江区泗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健康体检,其中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目标代谢性疾病(包括代谢综合征、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等)患者4652例,无代谢性疾病患者1075例(健康对照组);4652例目标代谢性疾病患者中无NAFLD及代谢综合征者1948例(对照组),仅有NAFLD者1248例(NAFLD组),NAFLD合并代谢综合征者1456例(MAFLD组)。比较四组受试者一般资料、人体测量学指标、血压、生化指标及血常规检查结果;MHR、脂质蓄积指数(LAP)与分组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确定非侵入性指标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MHR预测社区居民NAFLD合并代谢综合征的最佳截断值,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决策树分析。结果本研究在9812例进行健康体检的年龄>45周岁的社区常住居民中共发现目标代谢性疾病患者7517例、NAFLD患者2704例,目标代谢性疾病、NAFLD患病率分别为76.61%(7517/9812)、27.59%(2704/9812)。四组受试者女性比例、年龄、体质指数(BMI)、腰围、臀围、腰臀比、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红素、血尿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ALT/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NLR、PLR、LMR、MHR、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指数(ANI)、LAP、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腰围分类、BMI分类、高血压及血脂异常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MHR、LAP与研究对象分组均呈正相关(r_(s)值分别为0.342、0.580,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非侵入性指标NLR、PLR、LMR、MHR预测社区居民NAFLD合并代谢综合征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28〔95%CI(0.511,0.545)〕、0.581〔95%CI(0.564,0.598)〕、0.546〔95%CI(0.529,0.563)〕、0.695〔95%CI(0.679,0.711)〕,灵敏度分别为74.66%、59.82%、51.79%、69.51%,特异度分别为31.52%、53.95%、56.62%、60.63%,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192、115.470、0.193、0.292。多因素Logistic决策树分析结果显示,性别、BMI分类、腰围分类、三酰甘油、空腹血糖对MHR预测社区居民NAFLD合并代谢综合征有影响。结论MHR对社区居民NAFLD合并代谢综合征的预测价值较高,而性别、BMI分类、腰围分类、三酰甘油、空腹血糖是影响MHR预测社区居民NAFLD合并代谢综合征准确性的重要变量。
    • 王东旭; 南楠; 邴浩; 林连捷
    • 摘要: 目的探讨甘油三酯葡萄糖乘积指数(TyG)与BMI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2021年7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诊治349例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有无NAFLD分为T2DM合并NAFLD组(n=213)和单纯T2DM组(n=136)。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TyG及BMI与T2DM合并NAFLD的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TyG、BMI及TyG联合BMI对T2DM合并NAFLD的预测效能。采用Kappa系数分析预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T2DM合并NAFLD组的BMI、舒张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ALT、AST、GGT、TG、TC、LDL-C、TyG均高于单纯T2DM组(P值均0.05)。Logistic分析显示TyG(OR=6.513,95%CI:1.884~22.517,P=0.003)和BMI(OR=1.369,95%CI:1.191~1.575,P<0.001)为T2DM合并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TyG预测T2DM合并NAFLD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75,最佳截断点9.41,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0.3%、80.1%、86.36%、72.19%;BMI预测T2DM合并NAFLD的AUC为0.787,最佳截断点24.22,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8.9%、64.0%、77.36%、64.23%;TyG联合BMI预测T2DM合并NAFLD的AUC、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910、81.2%、88.2%、91.53%、75.00%。TyG、BMI及TyG联合BMI预测T2DM合并NAFLD的Kappa系数分别为0.592、0.416、0.673。结论TyG和BMI可用来预测T2DM合并NAFLD的发生,二者联合可提高预测价值。
    • 田洋丽; 杨肇熙; 张剑昭; 邹晓伟; 冯基高; 朱博; 万爱兰
    • 摘要: 背景焦虑症与抑郁症同属精神类疾病,单一焦虑症或抑郁症患者随病情进展会高概率出现“焦虑-抑郁共病”现象,但目前预防两种疾病发展成“共病”及解决二者“共病”的相关研究较少。目的探讨焦虑症与抑郁症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体质指数(BMI)在二者相关性中的调节效应。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抽取2021-06-01至2021-08-31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部和住院部收治的86例焦虑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人口学问卷调查患者一般人口学特征,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估患者焦虑症及抑郁症严重程度。焦虑症与抑郁症、焦虑症与BMI、抑郁症与BMI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采用分层回归分析探究BMI在焦虑症与抑郁症中的调节效应。结果共80例患者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且被同时诊断为抑郁症。患者焦虑症与抑郁症呈正相关(r=0.70,P0.05);BMI与抑郁症无线性相关(r=0.14,P>0.05);BMI调节了焦虑症与抑郁症之间的相关性(β=-0.16,P<0.01)。结论BMI可以减弱焦虑症对抑郁症的影响,有助于预防二者发展成共病性精神障碍,为未来制定新的饮食标准或运动模式进行心理健康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思路,在一定程度上拓展营养精神病学的研究领域。
    • 高鹏丽; 陈丽丽; 田芬; 张嘉倩; 陈怿鹏; 亓晓菁; 邢广群
    • 摘要: 目的探讨人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21年5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就诊并经肾穿刺活检确诊为原发性IgAN的初治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预后,终点事件为血肌酐翻倍和(或)进入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和(或)肾替代治疗和(或)死亡。根据患者接受肾活检时的BMI及WHO肥胖分类分组如下:低体重组(BMI<18.5 kg/m^(2))、正常体重组(18.5≤BMI<25.0 kg/m^(2))和超重肥胖组(BMI≥25.0 kg/m^(2))。比较各组临床病理资料、预后的差异。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评估患者肾脏累计生存率,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IgAN合并超重肥胖患者肾脏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共入选533例IgAN患者,其中低体重组19例(3.6%),正常体重组267例(50.1%),超重肥胖组247例(46.3%)。与低体重组、正常体重组比较,超重肥胖组的年龄、收缩压、舒张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converting-enzyme inhibitors,ACEI)/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Ⅱreceptor type 1,ARB)使用占比、血红蛋白、24小时尿蛋白排泄量、甘油三酯、空腹血糖、血清补体C3、血清补体C4、尿酸较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水平较低(均P<0.05)。正常体重组年龄、收缩压、舒张压、ACEI/ARB使用比例、尿酸高于低体重组,而eGFR低于低体重组(均P<0.05)。超重肥胖组和正常体重组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于低体重组(均P<0.05)。与正常体重组比较,超重肥胖组的免疫球蛋白M水平较低,男性占比、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较高(均P<0.05)。低体重组的中性粒细胞计数高于正常体重组(P<0.05)。光镜检查结果显示,超重肥胖组、正常体重组的血管损伤程度、炎细胞浸润程度高于低体重组(均P<0.05)。与正常体重组比较,超重肥胖组的系膜C3沉积减弱(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表明,正常体重组的肾脏累积生存率高于超重肥胖组(Log-rank检验,χ^(2)=8.702,P=0.003),而超重肥胖组肾脏累积生存率高于低体重组(Log-rank检验,χ^(2)=4.624,P=0.032)。3组的肾脏5年生存率分别为69.8%、75.6%、85.9%,正常体重组的5年肾脏生存率高于超重肥胖组(Log-rank检验,χ^(2)=4.996,P=0.025),而超重肥胖组的5年生存率高于低体重组(Log-rank检验,χ^(2)=5.764,P=0.016)。在IgAN合并超重肥胖患者中,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提示,24小时尿蛋白排泄量、甘油三酯、血红蛋白是发生肾脏终点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IgAN合并超重肥胖患者临床表现较重,有着更重的血管损伤及炎细胞浸润,肾脏预后较差。应重视IgAN合并超重肥胖患者的治疗及随访过程中生活方式及体重的管理。
    • 李祖飞; 李彦如; 施云瀚; 韩德民
    • 摘要: 目的使用XGBoost算法建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的机器学习预测模型。方法纳入680例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行整夜多道睡眠图监测患者,收集其性别、年龄、颈围以及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夜间平均血氧饱和度、3%氧减指数等信息,作为机器学习的输入特征,以XGBoost算法建立OSA的自动预测模型,并与其他几种常用的机器学习算法(如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决策树等)建立的模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在四分类(正常受试者,轻度、中度、重度OSA)中,XGBoost分类器在所有算法中表现最好,综合分类准确率为93.4%,F1值得分分别为94.7%、78.7%、86.7%、98.1%,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98.0%、85.0%、92.0%和98.0%。结论基于XGBoost算法成功建立成人OSA预测模型,可用于临床OSA的诊断与筛查。
    • 孙先丽; 叶玲玲; 孙红娟
    • 摘要: 目的探讨腰高比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发病的预测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在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健康医学科体检且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1593例无NAFLD人群为研究对象。所有体检者进行体质量、身高、腰围测量,并计算体质量指数和腰高比,实验室检查生化指标,肝脏彩色超声检查脂肪肝情况。从2015—2018年共随访3年,按照四分位法,根据不同等级的腰高比,将研究人群划分为四组Q1、Q2、Q3、Q4组,分析不同等级的腰高比组人群发生NAFLD的危险度。Cox回归分析不同腰高比发生NAFLD的疾病风险。结果随访结束时该人群共365例(22.9%)发生NAFLD,其中男性263例(27.0%)和女性102例(16.5%),随着腰高比的增长,NAFLD发生率随之增加;Cox发病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性别、年龄、血脂、血糖等因素后,与Q1组基线腰高比相比,Q2、Q3、Q4组发生NAFLD的危险增加(HR值分别为0.138、0.302、0.547)。结论随着腰高比的增加,NAFLD的发病风险随之增加;体检人群的腰高比是预测NAFLD的简便工具,应加强健康人群的腰高比自我监测和临床早期干预。
    • 许文哲; 谢予晨; 陈晴晴; 沙蕾; 杜联芳; 李朝军
    • 摘要: 目的探讨超重与高动脉僵硬度发生率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0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嘉定分院健康体检的自然人群中无心脑血管事件者2418例,根据入选者体质量指数(BMI)分为肥胖组258例,超重组792例和对照组1368例。收集入选者一般临床资料及动脉波速指数(AVI)等。结果肥胖组和超重组女性AVI及高动脉僵硬度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20.5±8.0 vs 17.0±5.2,19.6±6.8 vs 18.6±6.1;5.4%vs 0.8%,2.9%vs 1.6%,P<0.05)。肥胖组和超重组女性AVI及高动脉僵硬度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女性(P<0.05)。肥胖组男性AVI和高动脉僵硬度发生率明显低于超重组和对照组男性(P<0.05)。超重组65~79岁人群高动脉僵硬度发生率低于肥胖组和对照组(1.3%vs 3.9%、2.8%,P<0.05)。在整体受试者中,超重是高动脉僵硬度的独立保护因素(P=0.001)。分别在肥胖组、超重组和对照组中,年龄、收缩压是高动脉僵硬度的独立危险因素,身高和脉搏是高动脉僵硬度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P<0.01)。结论女性超重和肥胖者的AVI和高动脉僵硬度发生率均增高,男性超重和肥胖者高动脉僵硬度发生率减低。
    • 何疆春; 熊振宇; 李云芝; 张宁坤; 王丽丽; 王丹; 佟晓利; 陈宇; 李田昌
    • 摘要: 目的探讨年龄≥75岁老年男性非空腹血脂检测的意义。方法整群抽取2020年8~9月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年龄≥75岁的老年男性126例,分别采集空腹和早餐后2 h(非空腹)静脉血检测TC、TG、HDL-C和LDL-C,分析空腹、非空腹血脂代谢特点。结果老年男性非空腹TG水平明显高于空腹,非空腹TC、HDL-C水平明显低于空腹[(1.65±0.64)mmol/L vs(1.40±0.52)mmol/L,(4.21±0.98)mmol/L vs(4.45±1.03)mmol/L,(1.30±0.26)mmol/L vs(1.39±0.27)mmol/L,P=0.000]。空腹和非空腹HDL-C水平与体质量指数(BMI)、腰高比、腰围呈负相关,TG水平与腰高比呈正相关(P<0.05,P<0.01)。非空腹TG水平与腰围呈正相关(P<0.05)。结论年龄≥75岁老年男性,非空腹血脂与BMI、腰高比和腰围的相关性较空腹血脂更强,可使用非空腹血脂检测替代空腹血脂进行心血管疾病风险的评估和预测。
    • 朱媛; 高怡瑾; 冯一; 潘莉雅; 付欢欢; 洪莉
    • 摘要: 目的评估实体瘤患儿治疗期间的营养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109例实体瘤患儿作为病例组,同期选取该院门诊进行营养咨询的109例健康儿童(与病例组年龄、性别构成比接近)作为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使用生物电阻抗分析方法对两组进行人体成分测定,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营养指标的差异,分析实体瘤患儿治疗期间营养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根据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Z评分对营养状况进行分组,BMI Z评分<-1为营养不良,-1≤BMI Z评分≤2为营养正常。病例组中营养不良41例(37.6%),营养正常68例(62.4%)。病例组BMI、去脂体重质量指数和身体细胞质量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诊断时营养状况、感染、黏膜炎是实体瘤患儿治疗期间营养状况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实体瘤患儿治疗期间营养不良发生率高,人体成分测定能准确评估实体瘤患儿的营养状况。诊断时营养不良、治疗期间合并感染或黏膜炎是影响实体瘤患儿治疗期间营养状况的独立危险因素。
    • 黄华华; 田涛; 张冬梅; 刘红; 李旭波; 马文元
    • 摘要: 背景慢性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状态,患者多存在食欲不振、腹泻、腹胀、便秘等营养及代谢问题,营养及代谢问题反过来又影响其预后,目前对于营养评估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关系已有一些研究,但关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营养评估的研究较少,且尚无公认的有效评估方法。目的分析影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营养指标,同时比较其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在临沂市人民医院心内科、重症监护室、老年病科住院且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99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预后情况进行分组:按照住院期间是否死亡分为住院死亡组43例与住院存活组156例,按照1年内是否死亡分为1年死亡组51例与1年存活组148例,按照半年内是否再入院分为半年再入院组69例与非半年再入院组130例。通过查阅病历、电话随访,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血清白蛋白(ALB)水平、体质指数(BMI)、老年人营养风险指数(GNRI)、营养风险筛查评分简表(NRS2002)评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绘制不同营养评估方法评估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并比较其评估价值。结果住院死亡组与住院存活组年龄、ALB、GNRI、NRS2002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死亡组与1年存活组年龄、身高、ALB、GNRI、NRS2002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年再入院组与非半年再入院组BMI、ALB、GNRI、NRS2002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B、NRS2002评分是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死亡的影响因素,年龄、ALB、NRS2002评分是患者1年死亡的影响因素,NRS2002评分是患者半年再入院的独立影响因素(P<0.001)。ALB、NRS2002评分评估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死亡的AUC分别为0.76〔95%CI(0.68,0.84),P<0.001〕、0.80〔95%CI(0.73,0.86),P<0.001〕;ALB、NRS2002评分评估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年死亡的AUC分别为0.75〔95%CI(0.67,0.82),P<0.001〕、0.82〔95%CI(0.76,0.88),P<0.001〕;NRS2002评分评估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半年再入院的AUC为0.73〔95%CI(0.65,0.80),P<0.001〕。结论NRS2002评分在评估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死亡、1年死亡、半年再入院的发生风险时均有统计学意义,可作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评估的首选方法,与BMI、血清ALB水平、GNRI相比更具优越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