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他者形象

他者形象

他者形象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3年内共计1132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世界文学、文学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9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051篇;相关期刊76种,包括青年时代、当代韩国、东方论坛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二届全国电影学青年学者论坛、2016第三届中国认知传播学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等;他者形象的相关文献由1837位作者贡献,包括陈睿智、赵晨、彭昊天等。

他者形象—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9 占比:6.98%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18%

专利文献>

论文:1051 占比:92.84%

总计:1132篇

他者形象—发文趋势图

他者形象

-研究学者

  • 陈睿智
  • 赵晨
  • 彭昊天
  • 李斌
  • 张国鑫
  • 马里千
  • 刘晓强
  • 刘聪
  • 李杰
  • 夏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作者

    • 马凌
    • 摘要: 英国著名作家毛姆《在中国屏风上》以游记形式塑造了包含历史、现实、艺术、文化等内容丰富的多种“他者”形象。从“他者”形象反观中国自身文化,重新认识中国文化的民族性和价值意义,探究20世纪初中国文化变革、重构的复杂现象和规律,对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具有参照和启示意义。
    • 易连英
    • 摘要: 威廉·萨默赛特·毛姆的《叶之震颤》对异国情调和“他者”形象进行了大量的书写。本文以“他者”形象和“自我”身份为切入点,分析了异国情调中的乌托邦构想、西方文明教化、女性化风景及多元文化的书写,阐释了“他者”中代表性的无名者、失语者、无知者与“下等人”的形象特征,指出毛姆通过异国情调和他者形象的书写,反思了西方人的身份认知,进行了自我身份的思辨,意识到了跨文化认同危机的存在。
    • 易连英
    • 摘要: 威廉·萨默赛特·毛姆的《叶之震颤》对异国情调和"他者"形象进行了大量的书写.本文以"他者"形象和"自我"身份为切入点,分析了异国情调中的乌托邦构想、西方文明教化、女性化风景及多元文化的书写,阐释了"他者"中代表性的无名者、失语者、无知者与"下等人"的形象特征,指出毛姆通过异国情调和他者形象的书写,反思了西方人的身份认知,进行了自我身份的思辨,意识到了跨文化认同危机的存在.
    • 卢汉宇; 文炳
    • 摘要: 《碧奴》是中国作家苏童参与世界性出版项目“重述神话”出炉的第一本小说,本书重述了孟姜女哭长城的神话,后由美国翻译家葛浩文译入英语世界。本研究在当代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的关照下对比细读《碧奴》的原文本与葛浩文英译本,从文本词汇、等级关系及情节三个层面,解读葛浩文在英译本《碧奴》中偏离原作的“异域他者形象”。研究发现原作中碧奴身上代表社会底层的粗俗和愚昧人性特点被淡化,译者通过灵活的翻译策略使其在“寻夫之旅”方面被重塑为一个符合西方文化语境期待的女神形象,译者建构的异域形象折射出译者自我对东方神话的期待和想象。
    • 李勇
    • 摘要: 意识形态形象与乌托邦形象是异国形象的基本类型,根据想象主体与被想象的他者的关系划分的这两个基本类型隐含一对解释异国形象的知识社会学研究框架.不过,在解释异国形象的复杂意涵与机制时,需要反思这一对明显带有二元对立色彩的范畴.在这两种形象类型之间存在交叉重叠的情形,同一个文本中既有意识形态的形象又有乌托邦的形象,有些形象随着时代变化也会在意识形态形象和乌托邦形象之间转换.在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两种形象类型之外还有益友形象和兄弟形象.异国形象研究超越了意识形态形象与乌托邦形象这两个基本类型,但是解释异国形象的知识社会学研究框架仍然可以解释这两个基本类型之间与之外的其他形象.我们至少可以从社会集体想象物、想象主体的不同视角、社会结构和具体语境等方面分析他者形象的形成机制与意涵.在文化建构过程中他者形象是想象主体所面临的各种矛盾交织角力而产生的结果.超越意识形态与乌托邦是为了更有效地解释他者形象的复杂性,而不是否定这个解释性框架的有效性,解释的目的在于揭示出他者形象形成的机制以及形象背后想象主体所面临的文化矛盾和文化困境.
    • 张慧; 杨敏(指导)
    • 摘要: 作为新移民文学的代表人物,严歌苓始终站在双重视角下,去关注不同的族群文化间的冲突和交流。在她的小说中均塑造了一些独具一格的他者形象,而其中一些他者形象往往不被大家所熟知,甚至被忽视。本文就以《扶桑》和《小姨多鹤》这两部作品为例,通过分析这些个性鲜明的他者形象,还有比较他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力求揭示这些他者形象在特殊环境下的生存状态。
    • 费君箫
    • 摘要: 贞德是《亨利六世·上篇》的重要角色,是一个在新教伦理意义下英吉利民族史诗中出现的“他者”形象。莎士比亚对她的塑造,相比于历史上的真实形象,表现出明显的二重性:一方面,作为英吉利民族的敌人与被旧天主教“规约”的“妖女”,贞德在莎剧中毫无疑问是狡猾诡诈、花言巧语且“不敬基督”的;另一方面,作为英吉利民族形象的“隐射”与人文主义兴起背景下的女性,贞德又具有爱国主义情怀和浓郁的女性自我意识。这样的二重性,深刻反映了这一时期英吉利民族“在上帝与恺撒”之间的摇摆挣扎。这一研究有助于深化对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民族国家观念的认识,并助推莎剧中贞德人物研究的细节化。
    • 翟毅斌
    • 摘要: “凝视”是师德主体存在的基本处境,在看与被看的二分法中,教师内化观者的价值标准,约束自身的行为去顺应外部凝视,并建构自己的师德形象。可“凝视”不该是制造他者身份的工具,教师应在契合外界对师德诉求的同时寻找自身存在的方式,在真实自我与社会性自我的张力中破除视觉欺骗,反思师德形象,实现人格统一,进而建立真正的师德主体性。
    • 王艺斐
    • 摘要: 在作品中创造东方人物形象时格丽特?杜拉斯一直以西方对东方的看法作为基础,在她的作品中东方形象总是表现为怪异、落后和野蛮,导致了杜拉斯产生了这种看法是因为杜拉斯拥有双重的文化视野并且她拥有强烈的种族意识,这也是杜拉斯产生这种看法的主要原因。杜拉斯创造的三部作品《太平洋堤坝上的情人》《来自中国北方的情人》,这也被称为杜拉斯“爱情自传”的三部曲,其作者/叙述者后来对“中国情人”的态度发生了很大变化,也是由于这些小说中对法国女子和中国男子的爱情故事和中国情人的书写表现出不同的面貌和形象,本文从比较文学意象学的角度对其进行了解读,认为“中国情人”是上述三部小说中他者共同塑造的一个重要形象。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