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鸡
仔鸡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1185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轻工业、手工业、贸易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81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196篇;相关期刊208种,包括养禽与禽病防治、中国饲料、中国畜牧杂志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中国生理学会2012年消化内分泌生殖代谢生理学术会议暨第八届比较生理学学术会议、2012年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暨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第十届优质鸡的改良生产暨发展研讨会等;仔鸡的相关文献由1894位作者贡献,包括王进友、马玉胜、呙于明等。
仔鸡
-研究学者
- 王进友
- 马玉胜
- 呙于明
- 方永静
- 李德发
- 谢长明
- 汪梦萍
- 燕磊
- 何霆
- 刘明江
- 孙全友
- 徐业芬
- 徐彬
- 朱国玉
- 李思宇
- 李绍钰
- 查果
- 牛家强
- 王立克
- 白杰
- 苏瑛
- 赵佩铮
- 魏凤仙
- 黄河
- 丁从红
- 丁庆荣
- 冯晓松
- 刘伟
- 刘文利
- 刘燕强
- 吕明斌
- 周庆福
- 周桂莲
- 孙素玲
- 孙耀华
- 季云胜
- 宁康健
- 席克奇
- 文杰
- 朱晓萍
- 朱钦龙
- 李保
- 李增光
- 李景林
- 王安如
- 王连宾
- 罗绪刚
- 苏琪
- 董炳立
- 薛恒平
-
-
潘凤维
-
-
摘要:
肉鸡猝死综合征又称为“暴死症”“急性死亡综合征”,是一种严重危害我国肉鸡生产的疾病。近几年,随着国内养鸡业的迅速发展,该病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正确认识其病因,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其防治意义重大。1发病特点本病全年都有发生,尤以夏季、冬季最为常见。2周龄前仔鸡发病率呈直线增长,3~8周龄出现最高值,此后逐年递减。肉鸡在幼龄期发病率较低,但在开产期和产仔期均有较高的发病率。
-
-
卢伟锐
-
-
摘要:
为研究虎杖的多糖提取物对仔鸡免疫功能的影响。采用水提法粗提取虎杖多糖,将100只1日龄的仔鸡随机分为Ⅰ、Ⅱ、Ⅲ、Ⅳ四组,每组25只。日粮中分别添加0%、2%、2.5%、3%的虎杖多糖提取物,以研究对仔鸡免疫功能的影响。
-
-
陈晓蕾;
陈荣;
黄瑞玲;
许丽惠
-
-
摘要:
为了探究孵化方式是否会影响仔鸡盲肠菌群的多样性,本研究将种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孵化机孵化(J组)和母鸡孵化(M组)两种方式进行孵化.采集出壳前1 d、出壳后7 d和14 d的仔鸡盲肠内容物,基于高通量测序分析菌群多样性的差异.结果显示:出壳前1d的仔鸡盲肠内均未检出菌群.出壳后7d和14d的仔鸡盲肠在门水平上,两个日龄的所有样本具有5个门的菌群,其中优势菌门均为厚壁菌门;而J组厚壁门的丰度均显著高于M组,M1组Campilobacterota门显著高于J1组,M2组变形门显著高于J2组.在纲水平上,所有样本具有9个纲的菌群,优势菌纲为梭菌纲;J1组的梭菌纲极显著高于M1组,而弯曲菌纲极显著低于M1组,M2组有3个菌纲显著高于J2组.在目水平上,共检测到12个菌目,J组的乳杆菌目均显著高于M组.在科水平上,共检测到18个菌科,均检测到丰度较高的毛螺旋菌科、瘤胃菌科,且M组的螺杆菌科、乳杆菌科、肠杆菌科的丰度显著高于J组.在属水平上,J组Ruminococcus_torques_group是优势菌属,M组的粪杆菌属是优势菌属.在种水平上,J组的优势菌种是uncultured_bacterium_g__Ruminococcus_torques_group,M组的优势菌种是uncultured_bacterium_g__Faecalibac-terium,且在M组中检测出幽门螺杆菌和志贺氏菌.可见,不同孵化方式会影响仔鸡肠道菌群的多样性,母鸡孵化的仔鸡肠道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高于孵化机孵化.
-
-
刘丹;
王朕;
王婉;
刘杰;
曹硕;
李秋明;
沈红
-
-
摘要:
[目的]为寻找在缓解家禽疾病中能够替代抗生素的中药提取物.[方法]取健康1日龄仔鸡随机分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盐霉素组、地鳖肽组、蛴螬肽组、联合肽组,除阴性对照组外,所有14 d肉仔鸡攻毒柔嫩艾美耳球虫卵囊5×103/只,测定21 d仔鸡生长性能、脏器指数、免疫功能及抗球虫效果.[结果]各组间21d仔鸡日增重、采食量、料重比无显著差异;鸡感染球虫第7天联合肽组仔鸡肠道损伤和鸡排出卵囊数比阳性对照组显著降低;阳性对照组和联合肽组鸡抗球虫指数(ACI)分别为126.44和159.79;地鳖肽、蛴螬肽和联合肽组21d仔鸡肝脏、脾脏、胸腺和法氏囊器官指数均极显著升高;联合肽组21d仔鸡肠道绒毛长度显著加长、隐窝深度明显变浅,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极显著提高;联合肽组仔鸡血液T和B淋巴细胞转化明显高于阳性对照组.[结论]结果表明,多肽提取物可显著降低卵囊排出呈现一定抗球虫效果,且能够提高受到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后仔鸡的调节免疫功能.
-
-
蒲俊华;
陈大伟;
刘茵茵;
李惠嘉;
陆俊贤;
张小燕;
唐梦君;
唐修君;
高玉时
-
-
摘要:
本试验旨在探究耐镉乳酸菌对镉暴露仔鸡体重、脏器系数和组织中镉、钙、铁、锌、铜、锰、硒含量影响.选取1日龄如皋黄鸡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鸡.对照组试验鸡第3~6周灌喂1 mL/(d·只)无菌生理盐水;镉暴露组试验鸡第3~6周灌喂1 mL/(d·只)无菌生理盐水,并在第4~6周饮水中添加5 mg/L镉;镉+耐镉乳酸菌组试验鸡第3~6周灌喂1 mL/(d·只)耐镉乳酸菌液(1×109 CFU/mL),并在第4~6周饮水中添加5 mg/L镉.预试期2周,正试期4周.结果表明:1)各组之间仔鸡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2)镉暴露组和镉+耐镉乳酸菌组心脏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镉暴露组的各组织中镉含量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肝脏>脾脏>肺脏>心脏>胸肌.镉+耐镉乳酸菌组的脾脏中镉含量显著低于镉暴露组(P<0.05).4)镉+耐镉乳酸菌组肝脏中硒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镉暴露组(P<0.05).镉+耐镉乳酸菌组和镉暴露组肾脏中硒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镉暴露组肺脏中钙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镉+耐镉乳酸菌组(P<0.05),镉+耐镉乳酸菌组和镉暴露组肺脏中锌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镉+耐镉乳酸菌组肺脏中铜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镉暴露组肺脏中锰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镉+耐镉乳酸菌组(P<0.05).镉+耐镉乳酸菌组脾脏中钙和铜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镉暴露组(P<0.05).镉暴露组心脏中钙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镉+耐镉乳酸菌组和镉暴露组心脏中硒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仔鸡镉暴露时,心脏系数降低,肝脏、肾脏、肺脏、脾脏、心脏和胸肌中镉含量增加,肾脏中硒含量和心脏中钙含量降低;添加耐镉乳酸菌对镉暴露仔鸡心脏系数的降低无改善作用,但降低了脾脏和肝脏中镉含量,并增加了心脏中硒和钙含量.
-
-
常兴
-
-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药方剂白头翁汤治疗鸡沙门氏菌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辖区内某规模化养鸡场内发生沙门氏菌感染的5日龄黄羽肉仔鸡48羽,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氯霉素进行治疗,试验组给予白头翁汤治疗,对比观察2组对象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鸡群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死鸡的病理变化基本一致,试验组病变程度轻微,对照组病变程度严重,可见病死鸡嗉囊空虚,心脏有粟粒大小灰白色坏死结节,肝脏表面散在针尖大小的白色坏死灶,脾脏肿大充血.结论 白头翁汤治疗鸡沙门氏菌病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可在临床范围内推广使用.
-
-
赵垚
-
-
摘要:
乡下人结怨,都是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比如二愣,二愣家养了窝仔鸡,这些小鸡就像小孩子一样,饭吃隔锅香。绕开自家小院,偏偏要往李婶家小院里溜。李婶扬扬手,本打算赶走算了的。谁知,这些小东西不省心,刚一转身,又返了回来。如此往返,李婶沉不住气了,扯起嗓子数落:这些畜生,给脸不要脸……
-
-
袁军
-
-
摘要:
【药材】桂圆200克。【食材】仔鸡1只,料酒10毫升,白酱油6毫升,盆5克。【做法】步骤1:桂圆洗净;鸡宰杀后去毛,破腹去杂,剁去鸡爪,放入沸水中氽烫后捞出,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步骤2:砂锅置火上,入水适量,放入仔鸡、料酒,大火煮沸,撇去浮沫,转小火炖煮40分钟,加入桂圆、白酱油、盐,续炖30分钟即可。
-
-
高易简;
东方IC(图)
-
-
摘要:
图_东方IC自幼便是离不开筷子的.大概是能被塞进婴儿车的岁数,一家子就开始操心我用筷子的问题.他们将喂饭的勺子换了去,用短而润的骨瓷筷接替.然而,我对它的好奇与探索仅限于含在嘴里吮吸.父母觉着危险,便匆匆消了主意.这样,到幼儿园毕业,我才仅仅能握住筷子并起来拨饭吃,且总像大人说的,掉在地上的米粒足够喂肥一只仔鸡.
-
-
冯静;
刘会杰;
臧蕾;
王燕;
鹏达;
马雪英
-
-
摘要:
为研究拉萨白鸡种蛋蛋重对孵化率和仔鸡生长发育的的影响,在相同孵化条件下,选用3世代47周龄拉萨白鸡种蛋,按蛋重分组进行孵化,计算孵化率、分析仔鸡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 表明:蛋重在>60 g时,受精蛋孵化率和入孵蛋孵化率均最高,分别为86.79%和85.19%;蛋重越大,雏鸡初生重越大,呈极显著正相关(r=0.940)且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雏鸡初生重随蛋重的增加而显著增大,不同组别的雏鸡初生重表现出极显著差异(P<0.01).蛋重与雏鸡初生重占入孵蛋重的百分比、8周龄体重、后代仔鸡平均日增重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40、0.177、0.177;雏鸡初生重与雏鸡初生重占入孵蛋重的百分比、8周龄体重、后代仔鸡平均日增重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074、0.171、0.171;雏鸡初生重占入孵蛋重的百分比与8周龄体重、后代仔鸡平均日增重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73、-0.173;8周龄体重与后代仔鸡平均日增重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1.000.本研究为拉萨白鸡良种高效扩繁在种蛋选择上提供了理论参考.
-
-
WU Juanjuan;
吴娟娟;
LAI Shuiming;
赖水明;
PAN Ke;
潘珂;
TU Xiaoli;
涂小丽;
ZHU Nianhua;
朱年华
- 《江西省动物营养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研讨与发展论坛》
| 2015年
-
摘要:
本试验旨在以"无菌鸡"为模型,研究添加鸡源性乳酸菌和盲肠内容物后,对仔鸡肠道发育、黏膜形态及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试验选用无特定病原体(SPF)种蛋80枚,经无菌孵化后,选择健康仔鸡60羽,分3组(每组20羽),转入3台无菌隔离器内饲养,并分另饲喂:无菌饲粮(CT组)、无菌饲粮+乳酸菌液(LB组)、无菌饲粮+鸡盲肠内容物(CC组);饲养21d后试验结束,于试验7、14、21日龄从各组取6只进行屠宰,测定鸡肠道各段长度和免疫器官重量,并对肠道黏膜形态显微观察.结果显示:饲喂乳酸菌或盲肠内容物的仔鸡各阶段中的空肠长度均高于CT组,盲肠长度和体积均低于CT组的无菌鸡;仔鸡的脾脏指数高于CT组(P=0.010);饲喂乳酸菌或盲肠内容物后仔鸡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隐窝深度降低、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增大.本试验说明,饲喂肠道菌群能促进仔鸡肠道发育,盲肠体积变小;同时促进脾脏的发育,提高机体免疫力.
-
-
孙宇琦;
谢佳;
唐嘉;
陈忠
- 《中国生理学会2012年消化内分泌生殖代谢生理学术会议暨第八届比较生理学学术会议》
| 2012年
-
摘要:
在常规饲养的条件下,将仔鸡随机分成2组,即对照组和GABA组,从15-35d对两组仔鸡分别灌喂生理盐水和相应浓度的GABA生理水,并在35d时对其进行(40+-0.5)°C热应激处理3h.结果表明:在热应激后,GABA组仔鸡的十二指肠和回肠薪膜中GSH-Px酶活性分别为12.131±1.356和17.186±1.369(U/ml),分别比对照组的10.738±0.611和14.290±0.433(U/ml)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提示:GABA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热应激对仔鸡肠道黏膜抗氧化系统的损伤,对肠道黏膜的抗氧化功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
-
陈宝江;
蔡辉益;
刘国华;
田亚东;
李建涛;
于会民;
景翠
- 《第十三届全国家禽学术讨论会》
| 2007年
-
摘要:
为探讨游离氨基酸、寡肽和完整蛋白对肉鸡消化道发育,消化酶分泌影响,选择健康450只1日龄AA肉仔鸡,随机分为6组,每组5个重复,每重复15只鸡,公母各半。分别饲喂6种纯合日粮,其日粮的蛋白分别为游离氨基酸、不同比例寡肽氨基酸混合物(25:75,50:50,75:25,100:0)和完整酪蛋白,分别在7,14,21日龄测定小肠各段绒毛长度、隐窝深度。结果表明:寡肽对肠绒毛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可以提高绒毛长度,降低隐窝深度,增加吸收面积。
-
-
-
潘耀谦;
朱广蕊;
夏银可;
李瑞珍;
李会珍;
刘志科;
张丽杰;
孙玉倩
- 《2012年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暨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
| 2012年
-
摘要:
鸭源性传染性支气管炎(IBV) ZZ2004株主要引起仔鸡生长障碍和免疫抑制,而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对病鸡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影响.为了控讨鸭源性IBVZZ2004株引起仔鸡生长障碍与肠道酶变化的关系,本研究在对病仔鸡病理学和超微结构观察的基础上,对肠道的几种功能酶进行检测,控讨肠上皮细胞酶变化对仔鸡生长发育的影响.本研究对肠上皮细胞的琥珀酸脱氢酶(SDH)、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和非特异性酯酶(NSE)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病毒导致的酶活性的改变先于疾病病理变化的出现,酶活性病理性的下降或者上升,营荞物质不能有效的进行消化和吸收,机体能量代谢障碍,势必造成生长抑制。
-
-
-
江立方;
金笑敏;
宋云希;
梁渭钧;
顾剑新;
曾辉;
郁金观
- 《上海市畜牧兽医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
| 2004年
-
摘要:
本文阐述了"申江1号"中草药制剂研究的主要过程:处方设计依据我国传统医药学的理论,结合家禽生产特点,通过药味的筛选、辅料的选择,确定配方由马齿苋等10多味中草药组成;动物试验分为抗病防病试验(预防仔鸡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试验、防治仔鸡大肠杆菌病试验)和饲养试验(增重、屠宰和品味试验)两类.研究结果表明:"申江1号"能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具有良好的抑菌抗病作用;无药物残留,安全无毒;具有抗热应激作用,可改善鸡肉的风味;替代传统的抗生素类生长促进剂,并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
-
江立方;
金笑敏;
宋云希;
梁渭钧;
顾剑新;
曾晖;
郁金观
-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生态学分会第六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
| 2004年
-
摘要:
本文阐述了"申江1号"中草药制剂研究的主要过程:处方设计依据我国传统医药学的理论,结合家禽生产特点,通过药味的筛选、辅料的选择,确定配方由马齿苋10多味中草药组成;动物试验分为抗病防病试验(预防仔鸡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试验、防治仔鸡大肠杆菌病试验)和饲养试验(增重、屠宰、和品味试验)两类.研究结果表明:"申江1号"能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具有良好的抑菌抗病作用;无药物残留,安全无毒;具有抗热应激作用,可改善鸡肉的风味;替代传统的抗生素类生长促进剂,并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
-
-
-
-
- 出光石油化学株式会社
- 公开公告日期:2000-06-14
-
摘要:
将辅酶Q添加到一种用于肉仔鸡的饲料组合物中,优选的添加量按重量计为该组合物总量的0.0005-0.003%,并将该组合物的代谢能值控制在不小于3150kcal/kg的范围。将含有辅酶Q的组合物制成颗粒。将其给肉仔鸡喂养7天或7天以上,而以此喂养的肉仔鸡为10-35日龄。由本发明提供的颗粒状、含辅酶Q的饲料组合物喂养肉仔鸡使得充分预防肉仔鸡患腹水和提高肉仔鸡的生长率成为可能,由此提高肉仔鸡的饲养率并缩短其饲养期。按照本发明的饲养方法,饲养过程中肉仔鸡的产率得到了非常显著的提高。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