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人肝微粒体

人肝微粒体

人肝微粒体的相关文献在2001年到2022年内共计81篇,主要集中在药学、中国医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5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802043篇;相关期刊43种,包括中成药、中国现代中药、药物分析杂志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2014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四届中国药师周、2014全国医院药学(药物安全性与评价)学术会议、第十六届有机分析与生物分析学术研讨会等;人肝微粒体的相关文献由323位作者贡献,包括唐跃年、张顺国、马双成等。

人肝微粒体—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5 占比:0.01%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802043 占比:99.99%

总计:802122篇

人肝微粒体—发文趋势图

人肝微粒体

-研究学者

  • 唐跃年
  • 张顺国
  • 马双成
  • 乔海灵
  • 余奇
  • 刘帅兵
  • 卜书红
  • 周宏灏
  • 汪祺
  • 沈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朝阳; 刘秀华; 王悦; 曲亚通; 杨晓娟; 刘贵巧; 翁瑞
    • 摘要: 吡虫啉作为新烟碱类农药是目前我国使用量最大的杀虫剂之一,不合理的施用使其残留在果蔬等食物和环境中,并导致其在人体中富集,危害人体健康。然而目前吡虫啉在人体内的代谢产物和代谢路径仍不明确,导致质量安全监管和毒性评价仍然只是针对吡虫啉本身,因此亟需开展吡虫啉的生物体内代谢研究,以明确吡虫啉的代谢产物和代谢途径。本文通过人肝微粒体体外孵育模型模拟吡虫啉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在男性人肝微粒体孵育体系中加入1μL浓度为10 mg/m L的吡虫啉标准溶液,37°C下孵育4 h,使用Agilent Poroshell 120 EC-C18色谱柱(2.1mm×100 mm,2.7μm)进行分离,用5mmol/L甲酸铵-0.1%甲酸水(A相)和5 mmol/L甲酸铵-0.1%甲酸乙腈(B相)进行梯度洗脱,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对代谢产物进行分离鉴定。实验结果表明,吡虫啉经代谢共产生5种代谢产物,包含的主要代谢途径有加羟基、脱硝基、还原、烯烃化、氧化。本研究初步阐明了吡虫啉的I相代谢途径,为吡虫啉及其代谢物的毒性研究提供了数据基础。
    • 张雨沐; 李鑫; 于大伟; 孙钰菲; 刘兴华; 王文艳
    • 摘要: 化合物P109是缬苯那嗪结构类似物,其在9位进行了环丙烷甲基取代,具有与缬苯那嗪相似的药物活性与药理作用机制。为研究P109在人肝微粒体孵育体系中的代谢产物,采用Waters Eclipse Plus-C18色谱柱(150 mm×2.1 mm×3.5μm)分离,以0.1%甲酸水(A)-0.1%甲酸乙腈(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性能台式四极杆-轨道阱质谱(UHPLC-Q Exactive^(TM) Orbitrap MS)技术,在正离子模式下分析样品,筛选出9个化合物(包括P109及其8个代谢产物),并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P109经人肝微粒体主要发生氧化、水解、脱环丙烷甲基的Ⅰ相代谢反应。代谢产物酶表型研究表明,P109的主要代谢酶亚型为CYP3A4和CYP2C8,次要代谢酶亚型为CYP2D6。本研究初步阐明了P109在人肝微粒体中的代谢规律及代谢产物酶表型,可为新药筛选、毒理学研究提供支持。
    • 刘生凤; 张岚; 刘书丞; 侯臣之; 徐鹏; 狄斌
    • 摘要: 研究4种近来滥用的酰胺类合成大麻素ADB-4en-PINACA、4CN-CUMYL-BUTINACA、5F-EMB-PICA和4F-MDMBBUTICA的体外人肝微粒体代谢规律。取人肝微粒体,加合成大麻素使成1 mg/mL,模拟人体代谢过程孵育10 min、60 min或3 h,用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LC-QTOF-MS)分析技术检测并鉴定代谢产物的结构,探索代谢途径。结果显示,5F-EMB-PICA、4F-MDMB-BUTICA、ADB-4en-PINACA和4CN-CUMYL-BUTINACA存在羟基化、羧基化、N-脱烷基和酯水解等27种Ⅰ相代谢途径,其中主要的Ⅰ相代谢途径为酯水解、双键氧化成邻二醇、氧化脱氟羧基化、单羟基化(烷基侧链或吲哚/吲唑环)和N-脱烷基。本研究可为司法鉴定4种酰胺类合成大麻素的滥用和污水毒情评估提供潜在的检测标志物。
    • 李建华; 张亚运; 孟维坤; 苏冠勇
    • 摘要: 运用Orbitrap高分辨质谱仪,评估了人体肝微粒体(HLM)代谢V6的转化规律.除5种已被报道过的O-脱烷基、氧化性去磷酸化和氧化脱氯产物外,首次发现了6种新型产物.基于其MS/MS质谱图,该6种代谢产物被鉴定为醛基和羧基产物.其中,5种代谢物生成量随孵育时间呈线性增加趋势,具有累积性.此外,推导的代谢途径表明,脱烷基化和羟基化代谢物进一步转化为次级代谢物,即醛和羧基代谢物.
    • 魏文增; 赵宁宁; 林颖烽; 王瑾; 王宫
    • 摘要: 目的:研究牛樟芝醇提物对人肝CYP450酶的影响.方法:建立HPLC方法,通过Cocktail探针检测樟芝醇提物对人CYP450酶的影响.结果:牛樟芝各剂量组对CYP3A4/5有抑制作用;低剂量组对CYP2E1有促进作用,中、高剂量对CYP2D6、1A2、2E1、2C9亚型作用具有促进作用.结论:牛樟芝醇提物能促进人CYP1A2、2C9、2D6、2E1的活性;可以抑制CYP3A4/5代谢.
    • 陈瑞; 周维; 张丽; 朱高峰; 黄静; 汤磊
    • 摘要: 目的:研究树豆酮酸A对人肝微粒体中的5种细胞色素P450(CYP)酶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采用Cocktail探针药物法,在人肝微粒体中加入50.0、15.0、5.0、1.5、0.5、0.15、0.05μmol/L的树豆酮酸A,与混合探针药物[包含非那西丁、右美沙芬、奥美拉唑、睾酮、甲苯磺丁脲(分别为CYP1A2、CYP2D6、CYP2C19、CYP3A4、CYP2C9的探针药物)]共同孵育60 min.在另设空白组和阳性对照组[α-萘黄铜、奎尼丁、(+)-N-3-苄基香酚、酮康唑、磺胺苯吡唑(分别为CYP1A2、CYP2D6、CYP2C19、CYP3A4、CYP2C9的特异性抑制剂)]的基础上,以葛根素为内标,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UPLC-MS/MS)分析相应代谢产物(对乙酰氨基酚、右啡烷、5-羟基奥美拉唑、6β-羟基睾酮、羟基甲苯磺丁脲)的含量.以ACQUITY UPLC?BEH C18为色谱柱,以0.01%甲酸水溶液-0.01%甲酸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为40°C,流速为0.4 mL/min,进样量为2μL;采用电喷雾电离源,以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正负离子扫描,数据采集范围为m/z 100~1200,碰撞气为氩气,雾化气为氮气,锥孔气流量为50 L/h,脱溶剂气流量为800 L/h,正、负离子模式下毛细管电压分别为2.0、1.5 kV,离子源温度分别为120、110°C,脱溶剂的温度分别为400、450°C.使用Graph-pad Prism 5.0软件进行非线性回归分析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结果:上述各代谢产物检测浓度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26~8.35、0.36~34.56、0.10~3.09、3.67~117.37、0.15~4.88μmol/L(R2>0.99),定量下限分别为0.26、0.36、0.10、3.67、0.15μmol/L.阳性对照组特异性抑制剂对人肝微粒体中CYP1A2、CYP2D6、CYP2C19、CYP3A4、CYP2C9酶的IC50均在文献报道的可接受范围内.树豆酮酸A对人肝微粒体中CYP1A2、CYP2D6、CYP3A4酶的IC50值均大于50μmol/L,对CYP2C9、CYP2C19酶的IC50值分别为4.94、18.00μmol/L.结论:树豆酮酸A对人肝微粒体中CYP1A2、CYP2D6、CYP3A4酶没有抑制作用,对CYP2C9、CYP2C19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李文艳; 刘艳辉; 董婧
    • 摘要: 目的:考察比阿培南在人肝微粒体、人肾S9和体外人空白血浆中的代谢稳定性,并推测代谢产物的结构及可能的代谢途径.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仪(HPLC-MS/MS)检测比阿培南分别与人肝微粒体、人肾S9和人空白血浆孵育后孵育液中剩余的比阿培南含量,比较代谢稳定性.此外,利用快速液相色谱-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UFLC/MS-IT-TOF)分析比阿培南与人肝微粒体和人肾S9孵育后的提取离子流图,比较差异峰并通过质谱图推测代谢产物和代谢途径.结果:比阿培南与人肝微粒体、人肾S9和人空白血浆孵育120 min后的剩余百分比分别为(89.2±2.66)%、(52.0±7.6)%和(96.3±5.4)%,计算得到其在人肝微粒体和人肾S9中代谢的体外消除半衰期(t1/2)分别为1 046.2和120.9 min,在人肝微粒体中固有清除率(CLint,h)和人肾S9中固有清除率(CLint,R)分别为0.57和2.05 mL·min-1·kg-1,肝清除率(CLh)和肾代谢清除率(CLR)分别为0.53和1.72 mL·min-1·kg-1.此外,比阿培南在人肝微粒体和人肾S9孵育体系中都只鉴定出1个体外代谢产物,推测比阿培南的主要代谢途径为β-内酰胺环水解.结论:比阿培南主要在人肾S9中代谢,少量在人肝微粒体中代谢,产生的代谢物为β-内酰胺环水解产物.
    • 陈逸凡; 姜于; 谭鸿宇; 郑天
    • 摘要: 本文应用人肝微粒体体外温孵法模拟了奥芬太尼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并采用高分辨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对奥芬太尼及其在人肝微粒体中的主要代谢产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奥芬太尼的主要体外代谢产物由奥芬太尼的醚键去甲基生成。此结果为实际工作中筛查奥芬太尼滥用者提供了潜在的代谢标志物,但仍需在以后的工作中收集真实人体尿液样本或血液样本,比对其中的主要代谢产物,才能最终确认奥芬太尼的代谢标志物,为正确认定奥芬太尼滥用行为提供参考。
    • 王汇滨; 许汉卿; 马佳睿; 张昕彤; 贺智承; 于青; 邹立伟; 刘东春
    • 摘要: 目的:采用羧酸酯酶1(hCE1)特异性化学发光探针D-荧光素甲基醚(DME),在人肝微粒体(HLM)体系中测定18种调血脂类中药及12种中药单体对hCE1活性的抑制作用.方法:在HLM体系中,取不同中药饮片7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层(简称酯层)与残留水层及中药单体化合物,分别与hCE1特异性探针DME在37°C条件下共同孵育,通过测定探针底物代谢产物的相对光单位(RLU)值计算酶活力(Eres),判断提取物及中药单体对hCE1的抑制程度.结果:绿茶酯层、女贞子水层、干姜酯层、甘草次酸、胡椒水层、决明子水层、红花酯层、决明子酯层、柴胡水层、制何首乌水层、胡椒酯层、蒲黄酯层对hCE1有较强的抑制作用(Eres<20%),质量浓度为20μg·mL–1时hCE1酶活力分别为0.35%、0.89%、3.69%、5.26%、5.64%、6.34%、7.79%、12.04%、13.70%、15.35%、16.66%、18.89%.结论:绿茶、女贞子、干姜、甘草、胡椒、决明子、红花、柴胡、制何首乌、蒲黄中的化学成分对hCE1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服用这些药物或食物,如饮茶时,需要注意其羧酸酯酶抑制作用会影响hCE1参与代谢的药物的血药浓度及药效.
    • 陈悦悦; 刘勇; 陈银楠; 李巍
    • 摘要: 目的 探讨鸦胆子和水飞蓟主要活性成分对人肝微粒体催化苯妥英代谢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选择ESI正离子模式测定苯妥英的代谢产物5-(4羟基苯基)-5-苯基乙内酰脲(p-HPPH)生成速率.利用产物p-HPPH生成速率的改变评价鸦胆子苦醇、鸦胆子素D、水飞蓟宾A和水飞蓟宾B对人肝微粒体催化的苯妥英代谢的抑制作用.结果 水飞蓟宾A对人肝微粒体催化的苯妥英代谢具有强抑制作用,半抑制浓度(IC50)为7.670 μmol/L.水飞蓟宾B具有中等抑制作用,IC50为15.490 μmol/L.而鸦胆子苦醇和鸦胆子素D无明显抑制作用.结论 临床用药中应避免水飞蓟制品与抗癫痫药苯妥英联合应用,以免药物相互作用引发临床不良发应.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