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180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外科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4篇、会议论文16篇、专利文献9418篇;相关期刊93种,包括光明中医、河北中医、黑龙江中医药等; 相关会议13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中医内科高峰论坛、全国第二十三次仲景学说学术年会、2015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美容分会学术年会等;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的相关文献由308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元林、刘凤云、左茹等。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4 占比:1.71%

会议论文>

论文:16 占比:0.17%

专利文献>

论文:9418 占比:98.12%

总计:9598篇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发文趋势图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研究学者

  • 张元林
  • 刘凤云
  • 左茹
  • 肖林
  • 周春祥
  • 孟亚军
  • 强胜
  • 游本铿
  • 田永波
  • 郭玉琴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晓娜; 袁利梅
    • 摘要: 总结孙玉信教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临证经验。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9年8月孙玉信教授收治的银屑病、荨麻疹、水肿、痤疮病患各1例,均以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为基本方随症加减、辨证施治。银屑病患经治疗后全身皮肤瘙痒症状消失、皮疹基本消退;水肿病患治疗后诸症减轻,面部水肿、皮疹、皮肤瘙痒症状明显减轻,纳、眠改善,二便调;荨麻疹病患治疗后皮肤红疹、瘙痒痊愈;痤疮病患治愈,纳眠可,二便调。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善清热渗湿、宣肺利水,解表散邪,孙教授临证运用灵活、随症加减,为临床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利参考。
    • 吴博; 李素那
    • 摘要: 单纯疱疹病毒性睑皮炎属中医外障病“风赤疮痍”,为外有风寒内有湿热,内外邪气郁滞,应当采用发越法,以辛温药物散其邪气。本案患者素来体健,饮食肥甘后出现双侧外眼角红痒,局部溃破渗出,逐渐发展至双目眼睑红痒,伴畏光流泪,痒涩难睁,舌质黯,苔白厚。患者饮食肥甘、起居失常导致中焦运化失常,水湿不化久而蕴脾生热,此为内因,乃发病之基础。患者眼睑红赤肿痒而疼痛灼热不重,且舌苔厚腻而不黄,可知风重热轻,故当治以发越之法,祛风透热给邪以出路。因此,本案例处方以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赤小豆当归散为主,加蔓荆子与麻黄、生姜取“四味大发散”之散寒祛外障之意,加蝉衣祛风止痒。高飞主任医师善用经方辨证治疗外感疾病及杂病,临床思维开阔奇巧,发越之法为其常用治法。本案以发越之法治疗两日后,病去十之六七;治疗五日后痊愈,其效果可称迅捷。
    • 关吉利; 陆江涛; 孔珍珍; 刘春保
    • 摘要: 目的探究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荨麻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三亚市中医院收治的11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4周,比较2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疗效、荨麻疹活动性评分(urticaria activity score,UAS)、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评分、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干扰素⁃γ(interferon⁃γ,INF⁃γ)、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水平、免疫功能(CD3^(+)、CD4^(+)及CD4^(+)/CD8^(+))及不良反应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2、4周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66.07%vs.46.43%)、(94.64%vs.7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2、4周的UAS评分、DLQI评分、IL⁃4、IgE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INF⁃γ、CD3^(+)、CD4^(+)、CD4^(+)/CD8^(+)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2、4周的UAS评分、DLQI评分、IL⁃4、IgE水平均呈降低趋势,INF⁃γ、CD3^(+)、CD4^(+)、CD4^(+)/CD8^(+)值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7.14%vs.2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67,P<0.05)。结论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可有效提高慢性荨麻疹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其临床症状,并调节患者机体细胞免疫功能。
    • 秦岭; 陈亚峰; 吴怡峰; 秦万章; 王强
    • 摘要: 介绍秦万章教授治疗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临床经验。认为其主要病因属风、湿、热邪,常规治法为祛风、清热、利湿,治疗主方为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可灵活应用活血化瘀、养血润燥,安神解郁、重镇止痒,以及健脾补肺、益气养阴等法综合施治。并举验案2则。
    • 刘伊莎; 李耀辉; 李哲
    • 摘要: 梳理历代医家对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证的认识和现代临床应用规律,指出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原本用于表证兼湿热内蕴的黄疸病,随着历代医家不断精研病因病机和临床实践,其治疗范围不断扩大,广泛应用于呼吸、皮肤、肾脏、风湿免疫系统等无论表证有否,只要符合湿热内蕴证均可选用本方随证配伍。
    • 亓四广
    • 摘要: 目的研究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对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肾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7月收治的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63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2例)和试验组(3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在其基础上联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治疗,2组均治疗1个月,比较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肾功能及血清GM-CSF、TNF-α、VEGF水平。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儿总有效率为87.10%,高于对照组的65.63%;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血清SCr、BUN、1 h RBCer、24 h Upro及GM-CSF、TNF-α、VEGF水平均降低,且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均低(P<0.05)。结论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可显著改善患儿的肾功能,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治疗效果显著。
    • 李彩艳; 李宇航; 张玉鑫; 袁慧敏; 孙开元; 汤阳; 张淑静; 高誉珊; 孙燕; 郑丰杰
    • 摘要: 目的:探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对特应性皮炎(AD)小鼠皮损修复及PAR-2、TRPA1的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SPF级雄性BALB/c小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激素组、中药组.除正常组外,各组用2,4二硝基氟苯(DNFB)诱导AD模型.造模后模型组给予皮炎平外抹,中药组给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灌胃,其余均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胃,2次/d,共7 d.于第1、15、31、37天观察小鼠一般状态及搔抓行为并统计,HE染色观察致敏区域的皮肤病理变化,qRT-PCR、免疫组化分别检测皮肤中PAR-2、TRPA1的基因与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搔抓频次显著增多,致敏皮肤处有明显红斑渗出,局部潮红,皮肤增厚,伴有结痂.中药组、激素组较模型组明显改善.病理显示模型组较正常组棘层明显增厚,角化珠增多,毛囊结构明显增多,角化层明显增厚,见炎性细胞浸润,表皮不平整;激素组、中药组角化层及棘层增厚,角化珠及毛囊结构略有增多,较模型组改善明显.模型组小鼠皮肤组织中PAR-2、TRPA1的mRNA的表达较正常小鼠均显著性上调(P<0.05),经过中药、激素干预后,其表达均下调显著(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皮肤组织PAR-2、TRPA1免疫反应阳性均明显增多,角质形成细胞处最为显著;中药组、模型组表达较模型组均有所降低.结论: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改善AD皮损、减轻皮肤瘙痒,下调PAR-2、TRPA1的表达,进而调控非组胺依赖性神经信号传导有关.
    • 王金玲
    • 摘要: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伤寒论》记载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由麻黄、杏仁、生梓白皮、连翘、赤小豆、甘草、生姜、大枣等组成,主要功效有解表散邪、清热利湿退黄之效,主治湿热蕴郁于内、外阻经络肌肤之病候,笔者应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合并掌跖脓疱病1例,收到满意疗效,介绍临床上治疗糖尿病合并掌跖脓疱病的个案及其临床经验.
    • 马云凤; 张元林; 左茹; 刘凤云
    • 摘要: 目的 观察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其对体液免疫、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141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和研究组71例,均予以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另以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治疗,连续治疗1个月.评价中医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最大呼气流量(PEF)]、外周血免疫球蛋白E(IgE)、补体C3、C4及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22(IL-22)、淀粉样蛋白A(SAA)],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研究组中医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1.55%,高于对照组的78.57%(P<0.05);治疗前两组肺功能、体液免疫及炎症因子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FEV1/FVC、FEV1%、PEF、外周血补体C4水平高于对照组,外周血IgE、补体C3、IL-22、SAA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治疗支气管哮喘,有助于调节外周血IgE及补体C3、C4水平,减轻炎症反应,从而改善肺功能,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 谢艳丽; 王金成
    • 摘要: 该文认为越婢汤组方受"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理论启发,通过石膏实现"气凝水、云变雨"之转化,使大部分水邪从小便而出,少部分通过麻黄辛散宣肺由汗而解,同时通过生姜、大枣加强脾脏制水之力.同时,该文对相似的方证,或不相类似但治疗在表之水邪的方证,做了详细鉴别与佐证,通过加深对大青龙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木防己汤、《古今录验》续命汤方证的理解,得出病机相类似方剂能够治疗上焦水饮病及气喘之肺胀病的结论.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