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当归饮子

当归饮子

当归饮子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185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皮肤病学与性病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8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1477篇;相关期刊113种,包括福建中医药、内蒙古中医药、实用中医药杂志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病分会第十三次学术年会、第六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大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病分会第十次学术交流大会暨湖南省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第八次学术交流大会等;当归饮子的相关文献由374位作者贡献,包括杨志波、韩世荣、李芳梅等。

当归饮子—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8 占比:10.71%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42%

专利文献>

论文:1477 占比:88.87%

总计:1662篇

当归饮子—发文趋势图

当归饮子

-研究学者

  • 杨志波
  • 韩世荣
  • 李芳梅
  • 林皆鹏
  • 黄卫华
  • 任万明
  • 任永振
  • 匡钱华
  • 华华
  • 喻国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贺乙; 范丽娜; 武亦阁; 周光
    • 摘要: 目的研究当归饮子对血虚风燥型皮炎-湿疹表皮通透屏障功能障碍的调控机制。方法将32只健康雄性豚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氯雷他定组和当归饮子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组豚鼠采用2,4-二硝基氯苯丙酮溶液诱导建立血虚风燥型皮炎-湿疹样病变模型。造模结束后,当归饮子组给予当归饮子水煎液6.82 g/(kg·d)、氯雷他定组给予氯雷他定0.80 mg/(kg·d)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相应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均连续灌胃14 d。观察皮损区皮肤组织形态改变,采用皮损评分评价皮损形态,检测皮肤角质层含水量、经表皮水分流失量及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7(IL-17)、CD4^(+)、CD8^(+)水平。结果皮肤病理显示正常组豚鼠皮肤组织结构基本正常;模型组豚鼠皮肤表皮角化过度,真皮浅层大量密集分布嗜酸性粒细胞;氯雷他定组和当归饮子组较模型组明显改善。模型组皮损评分、经表皮水分流失量及血清IgE、IL-17、CD8^(+)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均<0.05),皮肤角质层含水量及血清IL-4、CD4^(+)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均<0.05);氯雷他定组和当归饮子组皮损评分、经表皮水分流失量及血清IgE、IL-17、CD8^(+)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皮肤角质层含水量及血清IL-4、CD4^(+)水平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5)。结论当归饮子可通过改善皮肤组织形态而减少经表皮水分散失,降低血清IgE水平达到类抗过敏效果,改善CD4^(+)、CD8^(+)平衡状态及调节IL-4、IL-17细胞因子来修复表皮通透屏障,从而达到改善“皮毛微环境”状态。
    • 葛俊秀; 刘涛峰; 王建锋
    • 摘要: 目的:探讨当归饮子加减联合耳穴贴压法治疗血虚风燥型玫瑰糠疹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就诊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的48例血虚风燥型玫瑰糠疹患者,将其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两组,每组24例。治疗组予当归饮子加减口服联合耳穴贴压法治疗,对照组予依巴斯汀片口服治疗,治疗周期为8周。治疗后对两组的临床症状积分、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症状积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血虚风燥型玫瑰糠疹,口服当归饮子加减联合耳穴贴压法疗效客观确切,在临床诊治中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 王希子; 田静
    • 摘要: 从中医学角度来说,风、湿、热等侵袭肌肤后,多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瘙痒,发病后疾病不被重视或诊治不当,病情则易演变为慢性,引发结节性痒疹的形成,很难治愈。田静导师从养血润燥,祛风止痒的角度出发,内服当归饮子配合中药药浴治疗结节性痒疹,得到显著疗效。
    • 吴亭彧; 李凤荣
    • 摘要: 春季角结膜炎(vernal keratoconjunctivitis,VKC)是一种难治的慢性季节过敏性眼部疾病,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严重者可累及角膜,影响患者视力[1]。李凤荣老师曾采用当归饮子加减治疗难治性VKC 1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李成; 贾春晖; 朴春浩; 李杨; 班谨政
    • 摘要: 过敏性紫癜又称为亨-舒综合征(Henoch-Sch nlein Purpura,HSP),多表现为一系列血管变态反应性病变,因毛细血管及细小动脉炎引起血液及血浆的渗出,从而出现人体皮肤、黏膜紫癜及某些器官的血液外溢,甚至同时表现为体表浮肿,皮肤荨麻疹等其他过敏症状,迁延日久可以导致肾脏损害,发展为紫癜性肾炎(Henoch-Sch 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本病就免疫功能紊乱为病理学基础[1],主要以Ig A介导为主,主要临床表现为双下肢对称性皮肤紫癜、皮肤瘀斑瘀点、腹痛、关节肿痛、血尿、蛋白尿等。
    • 段先飞; 欧国飞; 谢妍; 陈焕英
    • 摘要: 目的 观察中药当归饮子联合富马酸卢帕他定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及对血清总IgE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9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富马酸卢帕他定片治疗,观察组在富马酸卢帕他定片基础上配合当归饮子治疗,所有患者均接受为期1个月的治疗,对比治疗效果、停药4周和8周后复发情况、血清总IgE的水平,同时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停药8周后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总IgE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当归饮子联合富马酸卢帕他定片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复发率及血清总IgE水平,且安全性高.
    • 王子雯; 许孟月; 王海燕; 刘学伟
    • 摘要: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当归饮子的活性成分,预测其治疗特应性皮炎(AD)潜在的作用靶点及信号通路.方法:从中药系统药理分析平台(TCMSP)、化学专业数据库及文献资料中获取当归饮子的化学成分,运用TCMSP筛选有效成分及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DisGeNET、TTD数据库检索AD的相关靶点,借助Uniprot数据库对靶点进行标准化处理;通过Venny2.1.0得到药物和疾病共同靶点,并运用Cytoscape3.7.2构建"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图;基于共同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3.7.2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并筛选核心靶点;通过R3.6.2对核心靶点进行GO、KEGG富集分析,最后使用AutoDock Vina软件对排名前6的核心作用靶点与排名前3的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共筛选出157个当归饮子活性成分和129个当归饮子治疗AD的潜在作用靶点,12个关键靶点包括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JUN、TNF等,GO分析主要富集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活性、磷酸酶结合、丝氨酸/苏氨酸/酪氨酸激酶活性、RNA聚合酶Ⅱ转录因子结合等生物过程,KEGG分析主要富集在IL-17、TNF、Th17、Toll样受体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显示当归饮子活性成分与潜在关键靶点结合性较好.结论:当归饮子治疗AD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
    • 张德华; 杨玉峰; 刘媛媛; 李雅茹; 郭梦圆
    • 摘要: [目的]分析甘草荆防汤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5月在深圳市中医院皮肤科就诊的10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根据是否运用甘草荆防汤治疗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给予甘草荆防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中医辨证论治处方治疗(风热犯表型运用消风散加减,风寒束表型运用桂枝麻黄各半汤加减,血虚风燥型运用当归饮子加减),疗程为2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荨麻疹活动性评分(UAS)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0%(47/50),对照组为88.0%(44/50),组间比较,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治疗后,2组患者的U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观察组对USA评分的下降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甘草荆防汤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显著,其疗效优于常规中医辨证论治处方治疗.
    • 于子辰; 卢益萍
    • 摘要: 慢性荨麻疹是临床常见的皮肤病,中医治疗慢性荨麻疹独具特色.该文通过文献及临床研究,发现中医内治方剂以桂枝汤、当归饮子、消风散、小柴胡汤、玉屏风散较为常用,为临床运用中药方剂治疗慢性荨麻疹提供参考.
    • 韩卫国
    • 摘要: 目的:探讨当归饮子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治疗皮肤瘙痒症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3月—2019年2月收治的皮肤瘙痒症老年患者108例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例数相同的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54例.对照组患者应用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治疗,治疗组患者联合应用盐酸左西替利嗪片与当归饮子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检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IL-4、IL-10水平.结果: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治疗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瘙痒面积、瘙痒频率及继发性皮损评分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瘙痒面积、瘙痒频率及继发性皮损评分更低(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IL-2、IFN-γ水平均降低,IL-4、IL-10水平均升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IL-2、IFN-γ水平降低,IL-4、IL-10水平升高(P<0.05).结论:当归饮子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治疗皮肤瘙痒症老年患者可以取得满意效果,患者症状显著改善,考虑药物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TH1/TH2细胞因子平衡有关.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