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高等教育治理

高等教育治理

高等教育治理的相关文献在2006年到2022年内共计122篇,主要集中在教育、法律、经济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1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47373篇;相关期刊68种,包括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当代教育科学、高教探索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福建省科协第十届学术年会暨第八届青年学术年会等;高等教育治理的相关文献由131位作者贡献,包括左崇良、姚荣、潘懋元等。

高等教育治理—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1 占比:0.25%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7373 占比:99.74%

总计:47495篇

高等教育治理—发文趋势图

高等教育治理

-研究学者

  • 左崇良
  • 姚荣
  • 潘懋元
  • 袁利平
  • 冯磊
  • 唐汉琦
  • 徐自强
  • 林琳
  • 熊进
  • 吕云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学科

年份

    • 颜语
    • 摘要: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高等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核心领域,研究党领导高等教育治理的形态,可从治理概念的界定厘清研究的边界,从治理形态的分类归纳治理的表现形式,从治理的实践分析治理的要素与机制。高等教育治理形态在瞄准既定目标的过程中实现制度架构的选择和过程的优化。在党领导高等教育治理的实践中,以“人的全面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办学理念,实践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长治校、教授治学、学院治理、学生参与、外部关系六大治理举措,引领治理参与主体共同实现“善治”,推动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的实现。
    • 袁利平; 林琳
    • 摘要: 大数据已成为推动高等教育治理转型的重要工具。大数据赋能高等教育治理在内在机理上可不断优化高等教育治理结构、丰富高等教育治理主体、拓展高等教育治理边界和更新高等教育治理规则。大数据赋能高等教育治理在价值逻辑上主要体现为塑造数据思维、重构价值认知、超越技术理性和实现特色发展。目前,大数据赋能高等教育治理主要存在数据应用缺乏制度保障、数据技术研究能力薄弱、循数治理存在信息风险和技治主义忽视主体需求等现实困境。未来,大数据赋能高等教育治理需进一步规范数据治理,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挖掘数据价值,激发高等教育治理内在动力;立足整体数据,实现高等教育协同治理;深度解读数据,彰显以人为本价值导向。
    • 常桐善
    • 摘要: 数字化转型可以助力高等教育提升或创造新型的治理能力,利用同样的资源办更好的大学,办更加公平的大学,为更多的学生和社会公众提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为践行质量内涵式发展创造条件。美国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有多年的历史,从数字技术与数字战略两个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数字化治理、数字化资料平台建设和院校研究是数字战略的关键组成内容,是通过提升科学决策、战略规划、问责及院校效能评价力改进高校治理效能的重要途径。研究建议,中国应加强国家层面的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法律建设,完善学校层面的规章制度;教育行政部门、专业学会与高校合作加速高等教育数字化平台的建设,提升数字资源共享力度;强化高等教育办学的透明度和信息公开化在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以及在高等教育治理中的重要性;加强院校研究功能,实现数字战略目标,提升数字化转型在高等教育治理转型中的实践价值。
    • 李作章
    • 摘要: 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治理能力的程度和水平直接影响国家教育治理现代化实现的进程。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是不同利益治理主体价值共创和行为协同的过程,为实现“共治”“善治”的治理目标,在“放权”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对治理主体进行“赋能”,促进和发展其治理能力。“赋能”是动态发展的,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个结果,突出对高等教育治理主体认知和行为的改善。依据价值共创网络的分析框架,高等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赋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宏观层面网络环境的结构赋能、中观层面信息技术的技术赋能和微观层面治理主体的心理赋能,不同层面的赋能都有具体的途径和方法。综合发挥价值共创网络的赋能优点,可以创新和发展高等教育治理能力,提升高等教育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程度和水平。
    • 摘要: 2022年1月15日-16日,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与《复旦教育论坛》编辑部联合主办“第一届复旦大学教育研究国际博士生论坛”,旨在为国内外青年学子提供交流研究成果、激荡卓越思想的平台。本次论坛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按照主题划分为五个分论坛。主题分别为:社会的教育观念、中国教育减贫、高等教育治理、大学教师与教学、大学生学习与发展。
    • 袁利平; 林琳
    • 摘要: 技术治理是实现治理理性化和科学化的一种重要方式。技术治理驱动下的高等教育技术治理旨在通过技术工具提升其治理效能并塑造高等教育技术治理场域新秩序。高等教育技术治理的治理情境、治理结构、治理场域和治理效能等都会受到技术建构性、自主性、渗透性和目的性等基本特性的影响。从获取到驾驭、从内嵌到吸纳、从管控到服务、从祛魅到返魅是实现高等教育技术治理价值驱动、数据支持、模式进化、技术迭代的内在运作逻辑。在高等教育技术治理实践中需破解数据垄断、厘清技术治理幻象、防范专家政治和超越工具理性,倡导包容共享的信息平权,推进整体协同的体制改革,凝聚多元共生的权力主体,树立以人为本的治理理念,最大限度释放技术在高等教育治理中的效能,进而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鲁瑞丽; 李爱彬; 徐自强
    • 摘要: 高等教育治理中的专家咨询既有专家参与的一般特征,也有高等教育的特殊属性。以“身份—权力—行动”为概念框架,以山东省高等教育专家咨询委员会为个案,研究发现:从身份看,高等教育治理中的专家个体身份越来越呈现多元化趋向,专家的组织身份多以“咨询委员会”的组织外委员会制形式参与;从权力看,高等教育治理中的专家咨询权可划分为内部咨询权和外部咨询权,内部咨询权的本质是学术权力,外部咨询权则是一种拥有关于高等教育专业领域的权威的规律性认识和经验性感受的专家在政府的政治吸纳下获得参与高等教育决策咨询的合法权力;从行动看,高等治理中的专家咨询行动越来越体现组织化与集体化、科学化与边界性、交往性与网络化等特点,具体活动可分为规定性咨询和主动性咨询,反映了专家与专家之间、决策者与专家之间的制度性交流。
    • 左崇良
    • 摘要: 全球范围内高等教育治理在发展中推陈出新,形成了“学术共同体”模式、“受托人”模式、“利益相关者”模式和“合作网络”模式。高等教育治理模式与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相关联,微观的高等教育治理模式深受宏观模式的影响,通过对英、法、俄、美等国高等教育治理模式的比较,能够展现各国高等教育的权力结构和资源体系。全球化背景下,各种高等教育治理模式呈现一体化发展的趋势。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我国高等教育的治理变革还需立足中国国情,做本土化的改造,走一条不同于西方国家的道路。
    • 李鹏
    • 摘要: 高等教育步入普及化发展阶段,成为我们思考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场域”。多样化是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关键特征,高校内部和外部日益紧张的治理氛围是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问题表征。从高等教育管理到高等教育治理,其本质变化在于权利对话互动机制的变化;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就是制度治理。制度构建与制度执行构成制度治理的“一体两面”。中国高等教育制度构建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根本方向,以中国高等教育实践为根本动力,以服务社会主义强国建设为根本追求。制度执行要树立制度的权威,强化制度的效能,保障制度运行的可持续性。最终,以制度治理的现代化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通过“共治”实现“善治”。
    • 张雷生; 王璐琪
    • 摘要: 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离不开研究界的智力支持。通过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治理研究成果进行深入研读,研究发现,我国高等教育治理研究蕴含着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综合发文环境与发文量等多方面考量,可大致分为研究热度上升期、研究内容深化期以及研究视角创新期三个阶段。同时结合切实问题提出了高等教育治理研究的发展之需,以期服务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赋能高等教育强国战略顺利实现。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