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氟吡甲禾灵
高效氟吡甲禾灵的相关文献在2004年到2022年内共计171篇,主要集中在植物保护、化学工业、农作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9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404041篇;相关期刊47种,包括资源开发与市场、农药科学与管理、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第十四届全国农药交流会、第十一届全国农药学科教学科研研讨会、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等;高效氟吡甲禾灵的相关文献由367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刚、吴宏博、翁华等。
高效氟吡甲禾灵—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04041篇
占比:99.97%
总计:404144篇
高效氟吡甲禾灵
-研究学者
- 刘刚
- 吴宏博
- 翁华
- 郭青云
- 金莎莎
- 魏有海
- 朱刚
- 虎彪
- 陈佛祥
- 陈新春
- 吴泽伟
- 张宝俊
- 张志伟
- 杨敬辉
- 王礼文
- 邢刚
- 陈宏州
- 高瑞花
- 刘军
- 刘洋
- 刘鹏
- 吕晓辉
- 庄义庆
- 庄占兴
- 张宏军
- 方圆
- 李俊
- 杨寿海
- 杨帆
- 杨征宇
- 杨晓声
- 白复芹
- 葛尧伦
- 董立尧
- 邢华忠
- 郭崇友
- 郭良芝
- 龚道新
- 冯义志
- 冷忠国
- 刘伟
- 刘奎涛
- 刘敏艳
- 刘春
- 刘祥英
- 刘钰
- 史毓明
- 吴祥为
- 孙厚俊
- 宋琳
-
-
秦璐;
宋秀凯;
刘丽娟;
马元庆;
姜向阳;
王宁;
汝少国;
王军
-
-
摘要:
高效氟吡甲禾灵(haloxyfop-P-methyl,HPME)是我国农业上大量使用的一种除草剂,因对入侵植物互花米草有明显的杀害作用,被推荐用于互花米草的化学防治.为了预防HPME在施用过程中带来的生态风险,本文在开展HPME对海洋生物的毒性测试与搜集现有毒性数据的基础上,推导了HPME的生态安全阈值.首先,选取8门13科本地海洋生物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并通过查找现有毒性数据库与文献获得HPME对3门5科7种淡水生物的毒性数据.随后,采用物种敏感性分布(species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SSD)模型与物种敏感性排序法(species sensitivity rank,SSR)分别推导HPME的水质基准.结果表明:①HPME对安氏伪镖水蚤的96 h半数致死浓度(median lethal concentration,LC50)值最小,为0.107 mg/L;对牡蛎的96 h-LC50值最大,为47.111 mg/L.②采用SSD模型,基于13种海水生物以及7种淡水生物+13种海水生物两组急性毒性数据推导出HPME的水质基准分别为37.05和44.75μg/L.③利用SSR法基于两组数据推导出HPME的水质基准分别为39.43和41.65μg/L.该文构建了HPME的水生生物毒性数据库,推导了HPME的水质基准值,可为我国互花米草治理过程中HPME的安全使用限量提供科学依据.
-
-
谭立云
-
-
摘要:
油菜田禾本科杂草相对较易防除,可以因地制宜选用高效氟吡甲禾灵、精摩禾灵、烯草酮、精吡氟禾草灵等药防除,对油菜的安全性高。高效氟吡甲禾灵是一种苗后选择性除草剂,茎叶处理后能很快被禾本科杂草的叶片吸收,并传导至整个植株,抑制杂草分生组织而杀死杂草,药后1小时后降雨对药效影响不大。
-
-
程亚南;
王振东;
任秀娟;
郭彦玲;
刘根源
-
-
摘要:
为了探究除草剂——高效氟吡甲禾灵对土壤生态系统的毒理效应,采用室内培养法,设置对照(CK)、0.01 mg·kg-1(T1)、0.04 mg·kg-1(T2)、0.08 mg·kg-1(T3)、0.16 mg·kg-1(T4)、0.40 mg·kg-1(T5)6个处理,研究不同浓度高效氟吡甲禾灵对土壤呼吸强度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除T1处理显著促进土壤呼吸外,在培养第7 d和14 d时T2和T3处理显著抑制了土壤呼吸;T4处理在第7 d时抑制土壤呼吸,之后转为激活;T5处理在培养前14 d与CK基本持平.高效氟吡甲禾灵显著抑制了土壤蔗糖酶的活性,且抑制程度与浓度呈正比,在培养35 d时T1处理的土壤蔗糖酶活性已恢复至CK水平,而高浓度处理下的抑制作用则较强.而对于土壤脲酶,高效氟吡甲禾灵反而显著刺激了其活性,除在培养7、21 d和28 d时,T5处理的脲酶活性与CK持平外,随着高效氟吡甲禾灵浓度的增加,土壤脲酶活性逐渐增强.在培养14 d时高效氟吡甲禾灵显著抑制了土壤过氧化氢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在培养7 d时浓度达到T3才开始抑制这两种酶的活性,而在培养21 d时浓度达到T4才开始抑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则在浓度达到T3时又恢复到CK水平.研究表明,高浓度高效氟吡甲禾灵条件下,蔗糖酶和脲酶活性被显著抑制和激活,能够表征高效氟吡甲禾灵的污染程度,而过氧化氢酶和碱性磷酸酶在培养21 d时基本恢复到对照水平,表现出较强的耐受性.
-
-
张洋;
杨丽华;
龚道新;
王寒;
郑蒋夫;
卿朝霞
-
-
摘要:
通过添加回收试验建立高效氟吡甲禾灵及其代谢物氟吡禾灵在油菜籽中的残留检测方法;2018—2019年,在河南济源、安徽合肥、浙江杭州、湖北武汉、湖南长沙、四川彭州、云南昆明、广西南宁等8地开展高效氟吡甲禾灵最终残留量试验,并对其进行膳食摄入风险评估.结果显示:采用乙腈超声提取,经弗罗里硅土层析柱净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油菜籽样品中高效氟吡甲禾灵,采用NaOH–甲醇混合溶液提取,经N–丙基乙二胺净化,结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油菜籽样品中氟吡禾灵,在0.05、0.30、3.00 mg/kg 3个添加水平下,高效氟吡甲禾灵和氟吡禾灵在油菜籽中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分别为77%~87%和77%~100%,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6%~13%和1%~8%;48%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制剂按0.011 g/m2用量施药,在油菜成熟期采收的油菜籽中高效氟吡甲禾灵及其代谢物氟吡禾灵的残留量均小于0.05 mg/kg,总量均小于0.10 mg/kg,推荐高效氟吡甲禾灵在油菜籽上的最大残留限量为0.10 mg/kg;普通人群高效氟吡甲禾灵的国家估算每日摄入量为0.04656 mg,占日允许摄入量的105.58%,对一般人群健康可能产生不可接受的风险.
-
-
-
胡尊纪;
刘军;
吴希宝;
庄治国;
宋化稳;
唐广新;
刘定蓉;
庄占兴
-
-
摘要:
为明确高效氟吡甲禾灵、三氟羧草醚的联合作用类型及和25%高氟吡·三氟羧草醚乳油对花生田杂草的防除效果以及对花生的安全性,采用茎叶喷雾法测定了2种除草剂室内联合作用类型,并对筛选的25%高氟吡·三氟羧草醚乳油进行了田间防效验证.结果表明,高效氟吡甲禾灵、三氟羧草醚以1:4复配对防除花生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有增效作用,25%高氟吡·三氟羧草醚乳油的推荐使用剂量为150.0~187.5 g a.i./hm2,药后46 d对杂草的总鲜质量防效可达到92.82%~95.72%.高效氟吡甲禾灵、三氟羧草醚复配对防除狗尾草等杂草增效作用明显,25%高氟吡·三氟羧草醚乳油能够有效防除花生田一年生杂草,并对花生安全.
-
-
-
孙厚俊;
张成玲;
杨冬静;
谢逸萍;
马居奎
-
-
摘要:
为探索安全高效的甘薯田杂草的化学防除技术,选择5种不同除草剂,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探索不同施药时期、不同混用组合对甘薯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甘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30 g/L二甲戊灵乳油4.5 L/hm2于甘薯栽种后土壤封闭处理45 d和108 g/L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0.75 L/hm2+10%乙羧氟草醚乳油0.75 L/hm2茎叶处理35 d对甘薯田杂草总体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可有效降低杂草危害,提高甘薯的产量,甘薯产量均较空白对照区增加200%以上,经济效益显著.
-
-
-
-
郭勇飞;
李彦飞;
张小军
- 《第十四届全国农药交流会》
| 2014年
-
摘要:
随着政策和市场的变化,对环境友好是农药乳油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沿着这样的思路,对10.8%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进行了系统的配方筛选和评价,得出以环保型溶剂替代芳烃类溶剂,10.8%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的较佳配方为:高效氟吡甲禾灵原药10.8%,复配乳化剂30%,聚醚类增效剂20%,助溶剂CE810K 10%,溶剂油200#补足至100%,各项指标符合乳油的标准,与传统乳油相比具有环保、高闪点等优点。
-
-
-
-
-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
| 2008年
-
摘要:
10.8%高效氟吡甲禾灵EC对春油菜田野燕麦防除效果好,对油菜安全,使用375mL/hm2,对水300L/hm2,于油菜2~5叶期(田间野燕麦为2~5叶期)均匀喷施,防除野燕麦效果达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