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生组织
分生组织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179篇,主要集中在园艺、农作物、植物保护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1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44519篇;相关期刊101种,包括农民致富之友、生物技术通报、生物学教学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香山科学第286次会议——植物激素与绿色革命等;分生组织的相关文献由407位作者贡献,包括高山林、何春梅、刘强等。
分生组织—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4519篇
占比:99.68%
总计:44661篇
分生组织
-研究学者
- 高山林
- 何春梅
- 刘强
- 刘春晓
- 刘铁山
- 汪黎明
- 董瑞
- A·里维林
- B·J·玛蒂内尔
- E·D·德施
- R·J·海恩泽恩
- 万跃春
- 于双
- 任盼荣
- 傅永福
- 党光
- 兰桂霞
- 刘晓颖
- 卢孟柱
- 叶旭东
- 司二静
- 周振国
- 姚立蓉
- 孙志超
- 孟亚雄
- 孟文静
- 尚云涛
- 左芸
- 张举仁
- 张俊祥
- 张光恒
- 张可炜
- 张宪省
- 张志宏
- 张晓玫
- 张燕
- 张艳
- 徐剑
- 徐李薇
- 曾大力
- 李浩戈
- 李美娜
- 李葆春
- 杨轲
- 桑亚林
- 汪军成
- 王伟
- 王保田
- 王化俊
- 王振英
-
-
马建;
丁浦洋;
王素荣;
牟杨;
唐华苹;
唐力为;
兰秀锦
-
-
摘要:
【目的】认识小麦穗发育调控相关基因及调控网络,为穗部性状遗传改良和育种利用奠定基础。【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小麦穗发育相关文献和基因的研究动态,对小麦穗发育过程、穗部调控相关基因和穗部相关的重要QTL等方面进展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小麦的穗部性状直接与产量相关,其穗部发育一直是育种家和分子生物学家研究的热点。基于水稻和玉米的研究进展,以及测序技术和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许多研究已经证明一些基因在小麦的穗发育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影响穗部性状,小麦穗发育的调控途径也逐渐被发现。【结论】小麦穗发育研究与禾本科模式作物水稻相比较为缓慢,但随着测序技术和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将大大加快穗型调控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分析,小麦穗部研究正迎来春天。
-
-
胡庆毅;
陈本佳;
杨立凡;
马永海;
李沁妍;
李庆懋;
黄立钰
-
-
摘要:
植物分生组织的发育主要依赖于植物体内多功能干细胞群体,并受多种激素的共同调控,其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调控通路及其相互作用是调控分生组织形成和分化的主要因素。了解植物分生组织的形态建成及信号途径相关分子机制,将加深人们对植物生长发育调控的认识,为植物资源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基础。为此,综述了植物顶端分生组织的结构特征及核心调控基因,对植物激素(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独脚金内酯、茉莉酸)协同调控植物分生组织发育的分子机制进行了深入阐述,并展望了该领域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
-
方雅琴
-
-
摘要:
氟噻草胺具有内吸性,可在植物体内迁移,具有分生组织活性,可安全用于芽前土壤封闭处理和芽后处理,适用于玉米、小麦、大麦、大豆等作物田。因此对小麦已出苗、杂草还没有出苗的田块,可以用该药进行土壤封闭处理。氟噻·吡酰·呋是氟噻草胺与吡氟酰草胺、呋草酮的混配剂,可扩大杀草谱和提高除草效果。
-
-
谭立云
-
-
摘要:
油菜田禾本科杂草相对较易防除,可以因地制宜选用高效氟吡甲禾灵、精摩禾灵、烯草酮、精吡氟禾草灵等药防除,对油菜的安全性高。高效氟吡甲禾灵是一种苗后选择性除草剂,茎叶处理后能很快被禾本科杂草的叶片吸收,并传导至整个植株,抑制杂草分生组织而杀死杂草,药后1小时后降雨对药效影响不大。
-
-
杨天越;
田京京;
宋静云;
王雪;
RalfMüller-Xing;
邢倩
-
-
摘要:
ULTRAPETALA1(ULT1)是一种发育调节因子,可以与多种蛋白相互作用调控植物器官的形成.在拟南芥中该基因的突变体主要表现为花器官数量增多;目前已有研究报道该基因参与了茎尖与花分生组织的发育,以及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等方面的调控,在拟南芥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现有的研究成果,详细分析了ULT1基因对发育的影响,总结了其在分生组织、叶、花等方面的功能.
-
-
-
-
-
摘要:
植物干细胞是一群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并能够不断产生各种分化细胞的原始细胞,是植物各种组织和器官的细胞来源。植物干细胞研究不仅是植物发育生物学核心研究命题,也是作物分子遗传改良和植物生物技术产业化的重要基础。植物干细胞主要位于根尖和茎尖的分生组织以及形成层,在植物整个生命周期中保持其多能状态,并控制着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
-
-
-
摘要:
新华社华盛顿12月23日电中美研究人员参与的一个团队近日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报告说,他们成功解析了玉米细胞一个重要信号开关分子——G蛋白对玉米发育及免疫信号的双重调控机制,为提高玉米产量提供指导。G蛋白是对细胞信号传导起重要作用的开关分子,由α、β、γ三个亚基组成。此前研究表明,G蛋白分子对植物的分生组织发育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而对玉米等农作物来说,分生组织发育情况决定了影响单产的果穗形态等,因此研究玉米G蛋白分子调控机制对玉米增产具有重要意义。
-
-
张智琦;
王珍;
张铁军;
龙瑞才;
杨青川;
康俊梅
-
-
摘要:
核干因子(NS)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核中的GTP结合蛋白,主要参与胚的形成和细胞增殖,对维持细胞周期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初探蒺藜苜蓿MtNSN1的表达模式及其对生长发育的调控功能.克隆获得蒺藜苜蓿MtNSN1基因cDNA全长2193 bp,其中开放阅读框为1800 bp,编码599个氨基酸,蛋白分子量133.7kDa.进化树分析显示MtNSN1与大豆NSN1的氨基酸同源性为66.67%.组织器官表达分析表明,MtNSN1在蒺藜苜蓿花中表达量最高,根次之,叶中表达量最低.RNA原位杂交的结果显示该基因主要在蒺藜苜蓿生长发育活跃的茎尖分生组织及其周围的幼嫩叶中表达.MtNSN1转化野生型拟南芥得到超表达植株,通过统计分析表明超表达植株的主根长度和叶片数量都明显优于野生型.在超表达植株中5个细胞周期标记基因的表达水平均比野生型拟南芥显著上调;利用DNA化学诱变剂博来霉素对植株进行处理,发现超表达植株的根系受抑制程度小于野生型.以上结果表明,MtNSN1与蒺藜苜蓿茎尖分生组织的维持及地上、地下器官的发育有关,同时异源表达MtNSN1在转录水平上影响拟南芥细胞周期的表达.
-
-
-
王冰;
李家洋;
王永红
- 《香山科学第286次会议——植物激素与绿色革命》
| 2006年
-
摘要:
高等植物通过调节顶端分生组织和侧生分生组织的活性建立地上株型系统,分生组织的活性受环境信号、发育阶段和遗传因素的综合调控,植物激素参与这些信号的整合.顶端优势是植物分枝调控的核心问题,而生长素对顶端优势的形成和维持发挥关键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几年与植物地上部分株型形成相关的生长素合成代谢、极性运输及信号转导领域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