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髋脱位,先天性

髋脱位,先天性

髋脱位,先天性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245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儿科学、特种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5篇、专利文献1845篇;相关期刊56种,包括中国骨伤、临床骨科杂志、中国骨与关节外科等; 髋脱位,先天性的相关文献由843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洪、杨建平、杨静等。

髋脱位,先天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45 占比:11.72%

专利文献>

论文:1845 占比:88.28%

总计:2090篇

髋脱位,先天性—发文趋势图

髋脱位,先天性

-研究学者

  • 张洪
  • 杨建平
  • 杨静
  • 吉士俊
  • 张中礼
  • 程徽
  • 罗殿中
  • 马瑞雪
  • 沈彬
  • 裴福兴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左汴京; 王丹; 霍亚玲
    • 摘要: 目的:Graf法、Harcke法联合筛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髋臼窝发育和关节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选择6004例(12008髋)为研究对象,均接受Graf法、Harcke法检查。应用Harcke技术评价髋关节外展程度和稳定性,应用Graf技术对髋关节分型,并与临床诊断比较,计算Graf法、Harcke法及两者联合诊断DDH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率及漏诊率。结果:6004例(12008髋)中,145例(165髋)存在DDH。Graf法阳性156髋,Harcke法阳性29髋(其中Graf法阴性9髋),两者联合诊断165髋。Graf法、Harcke法联合应用诊断DDH的敏感度(100.0%)高于单独应用Graf法(94.5%)、Harcke法(17.6%)。Graf法、Harcke法联合应用未漏诊,优于单独应用Graf法和Harcke法。Graf法、Harcke法联合应用与单纯应用Graf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raf法、Harcke法联合应用与单独应用Harcke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Graf法联合Harcke法筛查DDH能满足临床筛查的需求,Harcke法辅助Graf法从髋臼窝的发育和关节稳定性2个角度诊断,可提高检出率,减少漏诊率,并能指导临床治疗、监测随访,敏感度高。
    • 马姝宇; 李连永; 张立军; 李祁伟; 王恩波
    • 摘要: 目的 比较6~24个月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患儿接受闭合复位(closed reduction,CR)与单纯切开复位(open reduction,OR)后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7年10月于本院行CR或OR治疗的DDH患儿77例(85髋)的临床资料.其中CR组51例(56髋),OR组26例(29髋).分别比较两组患儿复位时的年龄、性别、脱位程度(IHDI分型)及髋臼指数(acetabular index,AI),并在末次随访比较两组患儿中心边缘角(center-edge angle of wiberg,CEA)、AI、Alsberg角、Reimer's外移指数(reimer's migration index,RMI)、股骨头骨骺高宽指数(height-to-width index of the epiphysis,HWI)的差异;同时,比较股骨头坏死(avascular necrosis,AVN)、残余髋臼发育不良(residual acetabular dysplasia,RAD)、HWI33%、Alsberg角>81°、股骨头骨骺核增大超过正常侧15% 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儿的性别、侧别、手术年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时间:CR组平均为(39.63±14.27)个月,OR组为25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9);合并IHDI的Ⅱ、Ⅲ型脱位后,两组脱位程度分布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4);复位前AI:CR组为(37.30±6.15)°,OR组为(36.45±6.06)°,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3).至末次随访时,CR组再脱位率为3.77%(2/53),OR组无再脱位发生;两组AI改善程度、CEA、HWI、RM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lsberg角:CR组为(77.66±6.84)°,OR组为(81.97±4.3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lsberg角>81° 的发生率CR组为32.14%,OR组为58.62%,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单侧DDH末次随访股骨头骨骺增大超过正常侧15%的发生率:CR组为6.5%,OR组为60.9%,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33%及AVN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6~24个月DDH患儿,两种治疗方式均可获得安全、稳定闭合复位,但关节间隙增宽的DDH患儿,采用单纯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治疗,在恢复髋关节塑形能力方面的早期结果 相似,但其远期结果 需进一步长期随访观察.
    • 孟祥虹; 杨建平; 王植; 付喆; 张中礼
    • 摘要: 目的 应用MRI及平片连续观察发育性髋脱位(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DDH)闭合复位后髋关节软组织结构的变化,探讨复位后股骨头是否获得同心圆复位、实现"靠港"以及股骨头坏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8年7月间年龄在6~24个月、单侧完全脱位、在我院接受闭合复位石膏裤外固定的DDH患儿,在闭合复位术后当天及术后每2~3个月更换石膏裤前进行MRI复查,术前及术后随访均行骨盆正位X线片检查.在MRI图像上将患髋盂唇软骨复合体(labro-chondralcomplex,LCC)分为4型,应用组内相关系数评价LCC分型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应用趋势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分析患侧股骨头圆韧带、髋臼横韧带、髋臼脂肪垫增厚率在MRI随访时有无区别;应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或Mann-WhitneyU检验评价患侧软骨性臼头指数在随访时有无区别;统计闭合复位当天股骨头同心圆复位率、最后一次更换石膏时患侧股骨头的"靠港"率和复位后随访18个月及以上者患侧股骨头坏死率.结果 共纳入闭合复位石膏裤外固定DDH患儿63例(63髋),LCC分型一致性在观察者间为0.84(95%C/:0.74~0.91),观察者内为0.94(95%CI:0.90~0.97).LCC在复位当天多为4型(93.7%,59/63),在第二次复查时多为1型(50.9%,28/55),即恢复正常形态.股骨头圆韧带、髋臼横韧带、髋臼脂肪垫在复位后肥厚率为94.5%~100%,在第二次复查时肥厚率降为10.9%~1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8.6;x2=86.4;x2=97.9,均P<0.05).软骨性臼头指数在复位当天为68.1±12.1,在第二次复查时增加至84.4±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5,P=0.002).58.7%的股骨头实现"靠港",8.6%出现股骨头坏死.结论 闭合复位石膏裤外固定的DDH患儿髋关节软组织异常结构在复位后大多逐渐恢复,60%的股骨头可实现"靠港",短期随访股骨头坏死的风险较低.
    • 王彦军; 程徽; 张利强; 杨健; 刘新新; 邵龙; 张洪
    • 摘要: 目的 探讨采用三维CT最大内切球法分析单侧髋臼周围截骨术(periacetabular osteotomy,PAO)对女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患者骨产道影响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62例行单侧PAO手术的育龄女性DDH患者,采集手术前后骨盆CT的"DICOM"数据,用最大内切球法在医学影像交互软件(the medical imaging interac-tion toolkit,MITK)上测量25层骨产道的大小(即最大内切球直径).于手术前后骨盆站立正位X线片上测量外侧中心边缘(lateralcenteredge,LCE)角、髋臼倾斜角(T?nnis角)和髂坐线与股骨头内缘的距离.根据LCE角大小将患者分为严重组(LCE≤0°)和非严重组(0°<LCE<20°).结果 PAO术后坐骨棘以上(1~20层)骨产道变窄,手术前后最大内切球直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差值的均值范围为0.86~5.95 mm;坐骨棘以下(21~25层)手术前后最大内切球直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髋臼截骨块前上缘(1~13层)变窄明显(手术前后差值的均值范围为4.23~5.95mm);髋臼截骨块前缘耻骨支下缘与闭孔后缘上部之间的区域(5~10层)变窄最多(5.62~5.95 mm).手术前后骨产道最窄位置均在坐骨棘平面(20层),术前最大内切球直径为(105.34±7.16)mm,术后为(104.47±7.06)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98,P=0.032).髋关节旋转中心内移与1~20层骨产道变窄呈正相关,Tannis角变小与1~10层骨产道变窄呈正相关,LCE增大与2~5层骨产道变窄呈负相关(P<0.05).髂坐线与股骨头内缘的距离对1~20层骨产道大小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β=0.27~0.50,P<0.05).身高与术前、术后骨产道最窄部位的大小呈正相关(r=0.565,r=0.586,P<0.001).严重组与非严重组手术前后骨产道及骨产道变窄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85~0.655,P>0.05).结论 单侧PAO引起坐骨棘以上骨产道变窄,轻度影响骨产道最窄位置(坐骨棘水平).单侧PAO不会影响骨产道正常的DDH育龄女性患者正常胎儿的正常分娩.
    • 李岱鹤; 刘万林; 韦宜山; 白锐; 赵振群; 王勇; 孙超; 孙亮
    •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Pemberton骨盆截骨术治疗6岁以上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患儿的中期疗效。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17年12月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小儿骨科采用改良Pemberton骨盆截骨术联合或不联合股骨转子下旋转短缩截骨术一期手术治疗的DDH患儿60例(74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22例,女38例;手术时年龄(8.20±2.56)(6~15)岁。左侧20例,右侧26例,双侧14例。术前Tonnis分级Ⅱ级38髋(51.35%),Ⅲ级10髋(13.51%),Ⅳ级26髋(35.14%)。联合应用股骨转子下旋转短缩截骨52例(61髋),未联合应用股骨转子下旋转短缩截骨8例(13髋)。初次治疗50例(64髋),残余畸形治疗10例(10髋)。依照年龄将全部患者分为6岁≤年龄<8岁组和年龄≥8岁组。采集术前Tonnis分级和髋臼指数(AI)以及末次随访AI、中心边缘角(CE)和股骨头缺血坏死(AVN)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采用McKay临床评定标准和Severin影像学评定标准分别对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和放射学结果进行评估。采用χ2检验,单因素筛选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全部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5.86±3.63)(2~17)年。术前AI=(37.18±10.67)°;末次随访AI=(14.11±5.76)°,CEA=(38.59±11.46)°。术后Severin评价优良率为71.6%,McKay评价优良率为74.3%;AVN发生率为18.9%(12例,14髋)。2个年龄组患者McKay评分和Severin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35,0.129)。是否出现AVN(均P<0.001)和术前Tonnis分级(P=0.002,<0.001)是影响术后McKay和Severin评分的主要因素。结论改良Pemberton骨盆截骨术是治疗6岁以上DDH患儿有效安全的手术方式;发生AVN和术前Tonnis分级较高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刘佳晖; 周维政; 李连永; 张立军; 李祁伟; 王恩波
    • 摘要: 目的 观察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闭合复位后内翻盂唇的转归及其对髋臼发育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行闭合复位治疗的26例(29髋)DDH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例,女23例;复位时患儿的平均年龄为13个月,年龄范围为4~2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50个月,随访时间范围为39~61个月.本研究患儿的纳入标准为在闭合复位后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图像显示存在盂唇内翻.将所有患儿按照在最后随访时是否存在内翻盂唇分为残余内翻组(19例,22髋)及内翻消失组(7例,7髋).比较两组在复位前的IHDI分型、骨性及软骨性髋臼指数和复位后盂唇内翻程度方面的差异,及在最后随访时的骨性及软骨性髋臼指数、盂唇内翻程度、中心边缘角及股骨头骨骺核高宽指数方面的差异,并比较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AVN)的情况.结果 复位前残余内翻组IHDI分型为Ⅲ型、Ⅳ型各11髋;内翻消失组Ⅱ型3髋,Ⅲ型4髋(P<0.001).残余内翻组与内翻消失组术前的骨性髋臼指数之间的差异(P=0.261)及软骨性髋臼指数之间的差异(P=0.843)均无统计学意义;复位后当时残余内翻组与内翻消失组的盂唇内翻程度分别为(55.10±9.60)%与(43.92±17.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最后随访时的骨性髋臼指数,残余内翻组为(24.73±5.72)°,内翻消失组为(19.57±2.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9);最后随访时的软骨性髋臼指数,残余内翻组为(16.68±4.05)°,内翻消失组为(14.71±2.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6);最后随访时的中心边缘角,残余内翻组为(20.77±8.82)°,内翻消失组为(18.86±6.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5);最后随访时的股骨头骨骺核高宽指数,残余内翻组为(44.13±4.24),内翻消失组为(48.11±6.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4).残余内翻组在复位后与最后随访时的盂唇内翻程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3).残余内翻组有5髋[22.73%(5/22)]发生AVN,均为Kalamchi-MacEwen Ⅰ型,内翻消失组无AVN发生.结论 DDH闭合复位后,大部分内翻盂唇短期内不能吸收,而是演变为一薄层纤维组织嵌插于头臼之间,这可导致髋臼软骨的骨化延迟,但对髋臼发育的远期影响仍需进一步观察.
    • 陈哲峰; 王瑞; 刘久翔; 刘锋
    • 摘要: 目的 探讨髋臼周围截骨术(periacetabular osteotomy,PAO)结合髋关节镜手术治疗成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的疗效.方法 2015年12月至2018年6月采用PAO结合关节囊切开术治疗DDH患者40例(关节囊切开组),男3例、女37例,年龄(31.08±11.24)岁;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采用PAO结合髋关节镜手术治疗DDH患者21例(髋关节镜组),男2例、女19例,年龄(33.25±11.70)岁.术后6个月和12个月随访,评估改良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modified Harris hip score,mHHS)、非骨关节炎髋关节评分(nonarthritic hip score,NAHS)、髋关节结果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hip outcome score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HOS-ADL).结果 两组术前外侧中心边缘(later-al center edge,LCE)角分别为8.53°±9.09.和9.15°±10.86°,前方中心边缘(anterior center edge,ACE)角分别为 13.69°±12.43°和7.18°±15.74°,T?nnis角分别为20.12.±6.24.和22.13°±8.86°,外凸指数分别为38.97%±7.55%和37.64%±10.01%,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髋关节镜组中α角>50.者17例、关节囊切开组31例,两组合并Cam畸形(α角>50°)的发生率分别为81%(17/21)和78%(31/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96,P=0.756).术后1年两组DDH影像学指标均较术前改善,LCE 角分别为34.29°±5.07.和32.76°±9.48°、ACE角分别为32.87°±4.23.和30.26°±5.39°、T?nnis角分别为-1.82°±5.88.和2.16°±7.89°、外凸指数分别为16.81%±4.53%和18.20%±9.16%,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α角分别为39.27°±6.73.和39.20°±5.1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39,P=0.969).术后6个月两组mHHS评分、NAHS评分和HOS-ADL 评分均较术前提高,分别为(73.95±10.18)分和(65.90±7.84)分、(79.61±7.65)分和(73.00±11.07)分、(67.55±8.52)分和(76.70±4.87)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两组mHHS评分分别为(87.90±4.34)分和(86.50±5.1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35,P=0.261);髋关节镜组NAHS评分和HOS-ADL评分分别为(88.71±4.49)分和(90.33±2.71)分,高于关节囊切开组的(82.17±5.23)分和(87.12±3.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66,3.800;P<0.001).结论 PAO结合髋关节镜手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短期临床疗效优于PAO结合关节囊切开手术.
    • 朱宇; 高延征; 王红强; 邢帅; 李昂; 李鑫
    • 摘要: 目的 探讨计算机辅助骨盆截骨及3D打印导板用于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受计算机辅助骨盆Salter截骨术的DDH患儿(计算机辅助截骨组)18例及接受常规骨盆Salter截骨术的DDH患儿(常规截骨组)25例.男11例,女32例,年龄(3.2±2.5)岁(范围1~11岁);国际髋关节发育不良研究所(International Hip Dysplasia Institute,IHDI)分型1型20例、2型9例、3型12例、4型2例;均为单侧脱位,左侧18例、右侧25例.计算机辅助截骨组依据CT片上髋臼旋转角(acetabular tilt angle,ATA)和骨性髋臼指数(bony acetabular index,BAI)制订截骨方案,使用Mimics软件模拟操作并制作3D打印导板.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髋关节评分.于末次随访X线片上比较两组的髋臼指数(acetabular index,AAI)、中心边缘(central edge,CE)角及头臼指数(acetabulum head index,AHI),在三维 CT片上比较手术前后计算机辅助截骨组ATA的变化.结果 计算机辅助截骨组随访(2.3±0.2)年(范围2.0~2.5年)、常规截骨组随访(2.8±0.15)年(范围2.5~3.0年).计算机辅助截骨组手术时间为(127±20.6)min,较常规截骨组的(103±13.2)min长(t=4.657,P<0.001);计算机辅助截骨组术中出血量为(157±17.5)ml、常规截骨组为(151±15.3)ml,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95,P=0.239).术后2年计算机辅助截骨组髋关节JOA评分为(86.7±8.5)分,常规截骨组为(84.8±10.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28,P=0.533).末次随访时计算机辅助截骨组CE角为36.8°±5.2°,大于常规截骨组的31.8°±4.4°(t=3.414,P<0.001);AI为23.5°±5.5°,与常规截骨组(25.2°±4.2°)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50,P=0.257);AHI为85.8%±6.6%,大于常规截骨组的80.4%±8.3%(t=2.284,P=0.028);患侧 ATA为 12.3°±1.4°,与健侧(11.8°±2.8°)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14,P=0.547).结论 基于特定解剖参数的计算机辅助术前规划可直观模拟截骨过程,并制造个体化3D打印导板.与常规骨盆Salter截骨术相比,对DDH患儿采用计算机辅助骨盆截骨可以达到更精准的影像学矫正,进而获得更佳的头臼匹配关系.
    • 张利强; 张洪; 罗殿中; 程徽; 肖凯; 任宁涛; 胡永成
    • 摘要: 目的 探讨髋臼周围截骨术(periacetabular osteotomy,PAO)治疗临界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8年1月行PAO治疗的外侧中心边缘角(lateral center-edge angle,LCEA)为18°~25.且随访超过2年的DDH患者33例(18°≤LCEA<25°组);根据患者性别、年龄、体质指数和随访时间按1:2的比例匹配对照组:0°≤LCEA<10.组66例,10°≤LCEA<18.组66例.比较三组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的LCEA、前中心边缘角(anterior center-edge angle,ACEA)、臼顶倾斜角(T?nnis角)、股骨头外移指数、股骨头骨骺臼顶(femo-ro-epiphyseal acetabular roof,FEAR)指数、股骨前倾角、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est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y,WOMAC)骨关节炎指数和国际髋关节结果工具(international hip outcome tool,iHOT-12)评分.结果 术前18°≤LCEA<25°组33例中3例(9.1%)的LCEA为唯一的影像学特征提示髋臼发育不良而其他参数在正常范围内;ACEA<20°者17例(51.5%)、T?nnis角>10.者24例(72.7%)、ACEA<20.且T?nnis角>10.者 12例(36.4%).18°≤LCEA<25°组后壁征阳性率(72.7%)低于 10°≤LCEA<18.组(77.3%)和0°≤LCEA<10°组(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17,P=0.040);18°≤LCEA<25.组交叉征阳性率(27.3%)和坐骨棘征阳性率(48.5%)高于10°≤LCEA<18°组(分别为10.6%和18.2%)和0°≤LCEA<10°组(分别为9.1%和 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002,P=0.030;x2=16.497,P<0.001);18°≤LCEA<25.组FEAR指数(3.7±8.0)低于 10°≤LCEA<18.组(4.3±7.9)和0°≤LCEA<10.组(11.0±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703,P<0.001).术后 18°≤LCEA<25.组 LCEA 由20.4°±1.8.提高至37.8°±7.1°、ACEA 由 18.3°±7.8.提高至36.3°±6.3°、T?nnis 角由 12.7°±6.2.降低至-5.6°±9.2°、股骨头外移指数由22.9%±6.7%降低至10.7%±12.2%、WOMAC评分由(20.1±13.4)分降低至(6.0±6.3)分、iHOT-12评分由(50.2±19.9)分提高至(90.0±13.7)分,手术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18°≤LCEA<25°组WOMAC评分小于10°≤LCEA<18.组的(9.3±9.6)分和0°≤LCEA<10.组的(12.0±16.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515,P=0.002);iHOT-12评分大于10°≤LCEA<18.组的(77.7±17.3)分和0°≤LCEA<10.组的(78.1±2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833,P<0.001).结论 在超过2年的随访中,PAO能够显著改善临界DDH患者的股骨头骨性覆盖和髋关节功能.术前应重视对髋臼不同影像学指标的综合评价,更好地制订术前规划.
    • 付喆; 王侃; 邓书贞; 陈兆强; 张华东; 曲大伟; 杨建平; 张中礼
    • 摘要: 目的 探讨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经闭合复位石膏裤治疗后发生股骨头坏死(avascular necrosis,AVN)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受闭合复位人类位石膏裤固定治疗的DDH患者,纳入年龄≥6个月、闭合复位成功、资料齐全且随访超过2年的病例48例54髋,其中男2例,女46例;单侧41例41髋,双侧7例13髋(1例双侧脱位单侧复位成功);治疗时年龄(16.4±3.8)个月(范围6~24个月);随访(2.9±1.8)年(范围2.3~4.1年),末次随访时年龄(4.2±1.8)岁(范围3.4~5.8岁).吸入麻醉下行闭合复位后给予石膏裤固定,记录石膏裤外展角度.术中复位稳定性以Ramsey安全区评估,包括复位最大外展及再脱位外展角度;复位质量评估包括术中造影及术后MRI测量的关节内侧间隙及股骨头进入深度;每年复查摄骨盆正位X线片,根据Salter标准评估是否发生AVN.采用单因素及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VN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54髋中12髋发生AVN,发生率22.2%.单因素分析中国际髋关节发育不良协会(International Hip Dysplasia Institute,IHDI)分度及Ramsey安全区复位后最大外展减石膏裤外展的差值(最大-石膏外展差)与AVN发生有关:AVN组与无A VN组的IHDI分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857,P=0.014),其中1H1D14度AVN发生率(42.9%,9/21)高于IHD13度(9.7%,3/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07,P=0.018),而IHDI 3度AVN发生率与IHDI 2度(0%,0/2)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0,P= 1.000).AVN组最大-石膏外展差为-0.7°±5.9°,无AVN组为6.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25,P=0.038).多因素分析中,IHDI分度(OR=8.256,P=0.015)和最大-石膏外展差(OR=0.832,P=0.047)是AV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DDH闭合复位石膏裤治疗后AVN主要发生在IHDI 4度脱位患者.治疗过程中人类位石膏裤固定的外展角度与AVN发生无关,但石膏裤外展接近或超过复位最大外展将增加AVN发生的风险.安全的石膏裤固定必须避免极度外展体位,石膏裤外展应小于最大外展5°~10° 以上.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