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骨折切开复位

骨折切开复位

骨折切开复位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92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儿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6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685029篇;相关期刊51种,包括解放军健康、中国骨伤、陕西医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09第十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等;骨折切开复位的相关文献由322位作者贡献,包括杨顺、程亚博、张磊等。

骨折切开复位—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6 占比:0.01%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685029 占比:99.99%

总计:685116篇

骨折切开复位—发文趋势图

骨折切开复位

-研究学者

  • 杨顺
  • 程亚博
  • 张磊
  • 于铁强
  • 任程
  • 刘德印
  • 孙博
  • 崔玉
  • 左玉明
  • 廉小婧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丁涛; 夏克; 陈前永
    • 摘要: 目的:探讨胫骨骨折患者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后血清小凹蛋白-1(caveolin-1)蛋白含量与延迟愈合的关系。方法:自2018年4月至2020年6月收治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134例胫骨骨折患者,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分为延迟愈合组和正常愈合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4、8、12周时血清caveolin-1蛋白含量,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骨折延迟愈合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血清caveolin-1蛋白对骨折延迟愈合的预测价值。结果:骨折后4个月时随访评估愈合情况,正常愈合93例,延迟愈合41例。术后1、4、8、12周时,延迟愈合组血清caveolin-1蛋白含量均低于正常愈合组(P<0.05);延迟愈合组与正常愈合组在吸烟、糖尿病、开放性骨折、Gustlio分型Ⅲ型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吸烟、糖尿病、开放性骨折、Gustlio Ⅲ型骨折及术后4、8周时血清caveolin-1蛋白含量降低是骨折延迟愈合的危险因素(P<0.05);经ROC曲线分析,术后4、8周时血清caveolin-1蛋白含量对骨折延迟愈合具有预测价值,预测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2.45、12.52 ng/ml,对应的灵敏度为45.34%、43.90%,特异性为80.65%、87.10%(P<0.05)。结论:胫骨骨折患者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4、8周时血清caveolin-1蛋白含量降低与延迟愈合有关,术后4、8周时检测血清caveolin-1蛋白含量对延迟愈合具有预测价值。
    • 袁悦; 管之也; 孙军; 金斌; 李阳
    • 摘要: 目的探讨儿童肱骨外髁骨折Song分型中Ⅲ型骨折的手术方式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8月安徽省儿童医院骨科收治的40例SongⅢ型儿童肱骨外髁骨折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切开复位组和闭合复位组,切开复位组采用切开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共20例;闭合复位组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共20例。两组术后均予石膏固定,均于术后6周、3个月、6个月、1年门诊随访,评价并记录肘关节活动度,并予X线检查评估;于术后半年及1年随访时使用Hardacre标准评估患儿临床及影像学复查结果。结果所有患儿均于术后6周达到骨折影像学愈合标准,于门诊拔出克氏针后开始功能锻炼;6个月半年按照Hardacre标准评估,切开复位组疗效优12例,良7例,差1例;闭合复位组疗效优15例,良5例;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按照Hardacre标准评估,切开复位组疗效优15例,良4例,差1例;闭合复位组疗效均为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是SongⅢ型肱骨外髁骨折的合理选择,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术较切开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术,微创无切口,且对恢复肘关节活动度,减少骨关节并发症更有优势。
    • 程亚博; 杨顺
    • 摘要: 目的:探讨腕关节镜辅助下联合切开复位腕掌侧韧带骨性重建固定治疗桡骨远端FernandezⅣ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采用腕关节镜辅助下联合切开复位腕掌侧韧带骨性重建固定治疗11例桡骨远端FernandezⅣ型骨折患者,男8例,女3例;年龄23~42岁;骨折按照Fernandez分型均为Ⅳ型。术后观察骨折愈合情况、腕关节活动度及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术后12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者腕部疼痛情况,并采用Cooney腕关节评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得随访,时间12~13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时间4~6个月。术后12个月VAS评分为0~3分。掌倾角0°~15°,尺偏角15°~21°,腕关节屈伸活动度110°~162°,前臂旋转活动度165°~178°。Cooney腕关节综合评分为70~95分,优8例,良2例,可1例。术后无骨关节炎发生及相应并发症发生。结论:桡骨远端FernandezⅣ型骨折,采用腕关节镜辅助下联合切开复位腕掌侧韧带骨性重建有效的复位固定治疗,术后给予康复指导系统功能恢复锻炼,临床效果满意。
    • 马姝宇; 李连永; 张立军; 李祁伟; 王恩波
    • 摘要: 目的 比较6~24个月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患儿接受闭合复位(closed reduction,CR)与单纯切开复位(open reduction,OR)后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7年10月于本院行CR或OR治疗的DDH患儿77例(85髋)的临床资料.其中CR组51例(56髋),OR组26例(29髋).分别比较两组患儿复位时的年龄、性别、脱位程度(IHDI分型)及髋臼指数(acetabular index,AI),并在末次随访比较两组患儿中心边缘角(center-edge angle of wiberg,CEA)、AI、Alsberg角、Reimer's外移指数(reimer's migration index,RMI)、股骨头骨骺高宽指数(height-to-width index of the epiphysis,HWI)的差异;同时,比较股骨头坏死(avascular necrosis,AVN)、残余髋臼发育不良(residual acetabular dysplasia,RAD)、HWI33%、Alsberg角>81°、股骨头骨骺核增大超过正常侧15% 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儿的性别、侧别、手术年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时间:CR组平均为(39.63±14.27)个月,OR组为25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9);合并IHDI的Ⅱ、Ⅲ型脱位后,两组脱位程度分布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4);复位前AI:CR组为(37.30±6.15)°,OR组为(36.45±6.06)°,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3).至末次随访时,CR组再脱位率为3.77%(2/53),OR组无再脱位发生;两组AI改善程度、CEA、HWI、RM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lsberg角:CR组为(77.66±6.84)°,OR组为(81.97±4.3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lsberg角>81° 的发生率CR组为32.14%,OR组为58.62%,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单侧DDH末次随访股骨头骨骺增大超过正常侧15%的发生率:CR组为6.5%,OR组为60.9%,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33%及AVN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6~24个月DDH患儿,两种治疗方式均可获得安全、稳定闭合复位,但关节间隙增宽的DDH患儿,采用单纯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治疗,在恢复髋关节塑形能力方面的早期结果 相似,但其远期结果 需进一步长期随访观察.
    • 卢跃奔; 徐鸿杰; 余俊华
    • 摘要: 目的 比较改良双克氏针切开复位内固定法与传统术式治疗撕脱骨折型锤状指患者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永康市骨科医院收治的85例撕脱骨折型锤状指患者,45例患者接受改良双克氏针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纳入观察组,40例患者接受传统抽出钢丝法固定手术纳入对照组.记录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术后3个月评价近期疗效,术后随访1年进行指关节功能评分评价远期预后.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优良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7.50%(P<0.05).在指关节功能评分中,观察组患者的手指力量、手指灵活性、对工作和生活的影响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疼痛程度、外观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双克氏针切开复位内固定法治疗撕脱骨折型锤状指,操作简单,骨折愈合快,远近期疗效优于传统抽出钢丝法.
    • 徐仲林; 张彪; 喻德富
    • 摘要: 目的 探讨髋关节囊外骨折复位内固定局部浸润镇痛对患者疼痛程度及阿片类药物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 年9 月至2019 年4 月在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74 例髋关节囊外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 例.观察组术后给予罗哌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对照组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观察两组患者0~24 h、24~48 h、48~72 h舒芬太尼用量,术后6、12、24、48、72 h疼痛VAS评分,统计两组患者补救性阿片类药物的使用率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0~24 h、24~48 h、48~72h三个时间段内舒芬太尼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48 h 和72 h舒芬太尼总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12、24、48、72 h 时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补救性阿片类药物使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恶心、呕吐、腹胀、头痛、头晕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髋关节囊外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后罗哌卡因局部浸润镇痛未改善患者的疼痛体验和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
    • 侯勇; 张彩顺; 王志炜
    • 摘要: 目的 探讨空心螺钉联合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丹东市中心医院2018年6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患者13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用背侧手术入路切开行空心螺钉联合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随访观察6个月,观察并记录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舟骨或月骨坏死情况.结果 13例患者舟骨骨折全部愈合,按照Cooney腕关节评分标准,优11例,良1例,可1例,优良率92.3%(12/13),患者均未出现舟骨或月骨坏死.结论 空心螺钉联合克氏针固定治疗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的疗效显著,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广泛应用.
    • 贾思明; 陈伟; 秦士吉; 从幸; 史晓英; 任川; 王浩然; 张一凡; 孙大成; 张宇钦; 史泰龙
    • 摘要: 目的 比较桡骨小头置换术(PR)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ORIF)治疗改良MasonⅢ型和Ⅳ型桡骨头骨折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检索2003年4月—2021年9月在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等中英文数据库中公开发表的PR和ORIF治疗改良MasonⅢ型和Ⅳ型桡骨头骨折研究的文献.通过RevMan 5.4软件对文献依据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学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9篇文献被纳入Meta分析,包括216例PR患者(PR组),179例ORIF患者(ORIF组).Meta分析结果显示,PR组患者的肘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ORIF组(SMD=-13.27,95%CI=-17.60~-8.94,Z=6.01,P0.05).PR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体发生率显著低于ORIF组患者(RR=2.27,95%CI=0.26~0.74,Z=3.08,P<0.05),ORIF组患者骨折不愈合的发生率明显增高(RR=6.14,95%CI=2.23~16.92,P<0.05),内固定失败的发生率明显增高(RR=2.51,95%CI=1.24~5.06,P<0.05).结论 在改良MasonⅢ型和Ⅳ型桡骨头骨折的治疗中,PR比ORIF术后效果好,并发症发生率低,但仍需要中长期的随访研究进一步验证.
    • 周梁; 褚琪平; 俞华军
    • 摘要: 目的:比较人工骨与自体骨在复杂跟骨骨折异形钢板内固定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60例复杂跟骨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异形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按照植骨材料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男21例,女9例;年龄18~71(36.85±7.42)岁;Sanders Ⅲ型19例,Sanders Ⅳ型11例;采用人工骨植入.对照组男23例,女7例,年龄20~69(37.26±7.38)岁;Sanders Ⅲ型18例,Sanders Ⅳ型12例;采用 自体骨植入.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干燥时间、愈合时间及并发症情况,比较术前及术后3个月B?hler角及Gissane角变化情况,采用Maryland评分评价患足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时间3~15(10.15±2.67)个月.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89.32±12.43)min、(101.64±5.13)ml,对照组分别为(112.45±13.82)min、(119.01±5.26)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切口干燥时间、愈合时间、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前、术后3个月B?hler角分别为(14.19±2.47)°、(34.52±4.41)°,对照组分别为(14.08±2.35)°、(33.67±4.36)°;试验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 Gissane 角分别为(90.16±6.43)°、(131.45±9.83)°,对照组分别为(90.11±6.37)°、(130.87±9.24)°;两组术后3个月B?hler角、Gissane角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3个月B?hler角、Gissane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Maryland评分各项目评分、总分及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复杂跟骨骨折异形钢板内固定术中,采用人工骨和自体骨在促进骨折恢复方面效果相当,且术后切口干燥时间、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相近,但使用人工骨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
    • 史文骥; 汪枫祺; 毛宾尧; 任强
    • 摘要: 目的:比较分步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与有限切开复位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4月符合纳入标准的46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采用仰卧位分二步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24例(闭合复位组),男16例,女8例,年龄34~91(55.42±18.25)岁.采用有限切开复位髓内钉固定22例(有限切开组),其中男15例,女7例,年龄33~87(56.31±14.77)岁.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术后8个月随访时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系统评估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无切口感染发生.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8~36(18.2±6.1)个月.闭合复位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分别为(157.92±51.07)ml、(82.08±13.43)min,有限切开组分别为(230.91±87.88)ml、(92.73±12.79)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肺部感染各2例,经内科治疗后痊愈.术后8个月闭合复位组Harris评分(88.42±6.85)分与有限切开组(88.55±6.31)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步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及有限切开复位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均可获得满意效果,但分步复位髓内钉固定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