骚雅
骚雅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98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8篇、专利文献520篇;相关期刊76种,包括贵州社会科学、求是学刊、文史知识等;
骚雅的相关文献由97位作者贡献,包括傅义、刘文斌、尚慧萍等。
骚雅
-研究学者
- 傅义
- 刘文斌
- 尚慧萍
- 李维嘉
- 王毅
- 缪钺
- 虞尊祖
- 赵娅楠
- 郭锋
- 于钟珩
- 任作扃
- 伊北风
- 何崝
- 何瑞澄
- 傅承烈
- 农贝妮
- 冯怀英
- 刘克生
- 刘庆云
- 刘水云
- 刘泽彬
- 刘秋娟
- 刘素袆
- 古日I-'D3El
- 吴凡
- 吴蓓
- 周晓音
- 姜晓娟
- 孙登先
- 孙虹
- 宋秋敏
- 崔瑛
- 常言
- 张弦生
- 张秋娟
- 张航
- 张萧绎
- 徐培均
- 徐安琪
- 戴揚本
- 曹翠
- 曾淑萍
- 朱国林
- 朱学东
- 朱宏胜
- 李健章
- 李小雨
- 李岳
- 李青
- 杨海明
-
-
陶达
-
-
摘要:
古代诗话及词论中常常出现“骚雅”这一说法。在各家词论中,“骚雅”这一审美概念的蕴义各有所指,或指语言的雅炼,或指风格的清新,或指文辞的雅洁,还有的指创作方法上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结合。“骚雅”这一审美概念,可适用于不同的审美对象,其外延是十分宽泛的。“骚雅”作为文学审美范畴的一个审美概念,对帮助读者鉴赏古诗词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
-
李小雨
-
-
摘要:
咏物是南宋词坛的重要题材,彼时,咏物词的涌现情势甚至已超过情爱词的创作,在选题创作等方面,为后世咏物词的书写提供了示范。史达祖以长于咏物蜚声词坛,元代陆辅之著《词旨》,将史达祖与周邦彦、姜夔、吴文英这几位词坛巨擘并举而称,拈出“周清真之典丽,姜白石之骚雅,史梅溪之句法,吴梦窗之字面”作为四家特点加以强调。
-
-
-
-
焦靖文
-
-
摘要:
姜夔以其清刚骚雅的风格,在唐五代以来浮艳软媚的词风和辛派的粗豪叫嚣中在南宋词坛独树一帜.姜夔在词中寄寓个人的身世之感,使思想情感雅化;字炼句琢,以江西笔法入词,予词形式美,使词具有"骚雅"的特质,亦创建了一种新的审美范式,推进了词的雅化.
-
-
吴凡
-
-
摘要:
白石词素有“清空骚雅”的美誉,“骚雅”即是《离骚》和《小雅》。本文统计白石词对《诗经》《楚辞》的化用,定量分析“骚雅”的内涵。白石词对《诗经》的化用尤其是将《国风》之俗化入南宋之雅的艺术处理,使其词颇具中和之美,对《楚辞》的化用则增强了其楚骚气质。白石词并没有达到《诗经》《楚辞》对外在现实的关怀程度,其主要旨归仍内向于自我。
-
-
陈骁1
-
-
摘要:
姜夔之词格律严密,字句雕琢,开南宋"骚雅"词一派。姜夔上承周邦彦,与辛弃疾并驾齐驱,下开吴文英、张炎一派,遥领清代浙西词,地位甚高,影响深远。张炎《词源》对姜夔词有"清空"、"骚雅"的评价,后人多以此为论断。笔者立足于张炎《词源》、结合姜夔词作,阐释"清空"、"骚雅"本质,探索姜氏创作法度与美学追求,以及形成这种词风的成因。
-
-
王毅
-
-
摘要:
辛弃疾与姜夔词风的异同问题,历来众说纷纭.可从骚雅意旨与咏物词的创作手法两方面,分析姜夔对稼轩词的接受,以及在接受基础上的新变.对二人词风相通的解析,不仅可以让我们走出宋词婉约、豪放的二分法,还能够参究词史发展的脉络:即从南渡前中期的辛派词风怎样过渡到了中后期的姜夔、吴文英、张炎等所谓的风雅派词风.其中姜夔对稼轩词风的接受与新变可以说是转变的重要关键.
-
-
-
姜晓娟
-
-
摘要:
姜夔作品白石词具有不惟清空、又且骚雅的审美风格.白石词的清空主要表现在意象选择、意境营造以及情感表达三方面,姜夔在创作中尤善选取幽独清冷的意象,并借此渲染清高空灵的意境,从而委婉地抒发自我清雅的心境.白石词骚雅的审美追求主要表现在题材与表现手法的平和中正.白石词这种清空、骚雅的词风以空灵的艺术个性增加了词体的抒情形式,"都在虚处"的审美追求完善了词体的表现形式,对后世创作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