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皮
驴皮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325篇,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手工业、中国医学、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5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27875篇;相关期刊130种,包括乡镇论坛、家庭医生、中成药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16全国驴产业技术创新会议等;驴皮的相关文献由414位作者贡献,包括周祥山、徐云鹏、王静等。
驴皮—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7875篇
占比:99.41%
总计:28041篇
驴皮
-研究学者
- 周祥山
- 徐云鹏
- 王静
- 郭尚伟
- 段小波
- 郝向慧
- 王玉娇
- 石永坚
- 邓来义
- 田守生
- 秦玉峰
- 嵇传良
- 刘贺虎
- 王保安
- 庞慧慧
- 薛宪波
- 邓跟山
- 尤金花
- 张永清
- 温代新
- 王中诚
- 胡晶红
- 史兆松
- 廖学品
- 张全芳
- 张友飞
- 步迅
- 毛培翼
- 池雨锋
- 王学生
- 石碧
- 丁立威
- 何涛
- 刘永超
- 刘立春
- 周振
- 张大伟
- 张杰
- 曾维斌
- 杨福安
- 潘玉柱
- 王兵
- 王艳萍
- 董金豹
- 赵福东
- 释戒嗔
- 刘会丽
- 刘玉峰
- 刘秋丽
- 刘艳艳
-
-
-
-
摘要:
北京同仁堂坚持使用优质纯正的整张淡板去毛驴皮入药,避免杂质及灰飞重金属等超标。驴皮采用河北、山东、关中肉用饲养小黑驴(背黑腹白)“冬板”,整张驴皮头、耳、足、尾俱全,无虫蛀、霉烂。同时在驴皮的挑选环节通过利用现代检测及监控技术,对所有原料驴皮实现了“全覆盖、可追溯”。
-
-
吴崇乐;
颜冬兰;
黄胜;
罗菲菲;
叶惠煊
-
-
摘要:
阿胶始于秦汉,历史悠久,为传统的滋补、补血上品,是以驴皮为主要原料,应用广泛,具有补血滋阴、润燥、止血之功效。通过文献检索发现,阿胶在真伪鉴别、化学成分分析、含量测定等方面的质量控制方法主要运用了液相色谱法、液质联用法、DNA分子鉴定方法、核磁共振等多种技术手段,但含阿胶的复方制剂在质量控制方面的研究相对薄弱。因此,通过梳理近十年来阿胶原料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研究,探讨和评价质量控制方法的优劣,为建立阿胶及其制剂更加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提供参考价值。
-
-
李娜;
李向力;
张亚勋;
王珂;
闫格;
高火亮
-
-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不同的制胶方法,不同的螯合剂,探讨驴皮制胶过程中重金属的去除情况,以提高动物明胶的食用安全水平。方法 以驴皮为原料,利用三种制胶方法,碱法制胶、酸法制胶、酶法制胶,在制胶的过程中加入不同的螯合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柠檬酸钠、磷酸二氢钾,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驴皮中的重金属含量。结果 在碱法制胶的过程中,三种螯合剂的添加对驴皮中砷、镉的去除效果很小,但螯合剂柠檬酸钠的添加,可以有效去除驴皮中铬的含量。在酸法制胶过程中,三种螯合剂的添加,对驴皮中四种重金属的去除效果都很小。在酶法制胶过程中,三种螯合剂的添加,对于砷、镉的去除效果很小,而螯合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柠檬酸钠的添加,对于驴皮中铅的去除有一定的效果。结论 在添加螯合剂的制胶过程中,不同的制胶方法中重金属铬、砷、镉、铅的去除效果并不相同。
-
-
刘永清;
李小波;
刘厚霞;
王娟;
付改玲
-
-
摘要:
[目的]开发一种适合阿胶产业化生产的高效驴皮脱毛方法.[方法]低温条件下(4°C),选用1%碱性蛋白酶和1%中性蛋白酶对醒发的干驴皮开展酶解脱毛试验,比较2种酶解方法处理下驴皮的脱毛时间、脱毛率,并对脱毛过程中驴皮的气味进行评价.以1%碱性蛋白酶和1%中性蛋白酶酶解处理驴皮以及机械脱毛鲜驴皮为材料熬制阿胶,比较不同原料熬制阿胶的出胶量、出胶率、外观、气味等;测定以2种蛋白酶酶解处理的驴皮为原料熬制的阿胶质量指标,包括水分、灰分、水不溶物以及4种氨基酸含量,并与《中国药典》2015版一部中提供的相应质量标准进行对比.[结果]低温条件下(4°C),利用1%碱性蛋白酶(pH值=10.5)或1%中性蛋白酶(pH值=7.5)酶解处理驴皮第2天表现出脱毛效果,处理第5天醒发的干驴皮脱毛率可达90%,有臭味产生但非驴皮腐败臭味,而是脱毛过程中产生的正常气味.以1%碱性蛋白酶、1%中性蛋白酶酶解脱毛后的驴皮以及机械脱毛鲜驴皮为原料熬制阿胶,出胶量分别为113.0、109.4、129.3 g,出胶率分别为13.8%、13.1%、13.2%;2种酶解处理驴皮熬制的阿胶色红、气味芳香,与鲜驴皮熬制的阿胶相比色泽更鲜亮.2种酶解处理驴皮熬制阿胶的水分、灰分、水不溶物均符合并优于《中国药典》2015版一部中的质量标准,L-羟脯氨酸、甘氨酸、丙氨酸、L-脯氨酸含量也远高于《中国药典》2015版一部中的质量标准.[结论]低温条件下(4°C),1%碱性蛋白酶和1%中性蛋白酶可对醒发干驴皮进行有效酶解脱毛,且脱毛后驴皮熬制的阿胶质量符合《中国药典》2015版一部标准.
-
-
李兰杰;
张华宸;
石婧;
魏子翔;
张宁;
刘桂芹
-
-
摘要:
为更加全面地对阿胶质量进行控制,建立了一种基于气相色谱法探究驴皮真伪快速鉴别的方法.动物皮脂经过提取并进行甲酯化处理,初步构建了驴皮、羊皮、牛皮中总脂肪酸成分的指纹图谱,并经归一化法对驴、羊、牛皮中肉豆蔻酸、棕榈油酸的相对含量进行了测定,经内标法(以十七烷酸甲酯为内标)对驴、羊、牛皮中肉豆蔻酸、棕榈油酸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肉豆蔻酸、棕榈油酸在驴、羊、牛皮中具有较高的差异性.羊皮中肉豆蔻酸的相对含量(8.94%)约为驴皮(2.98%)和牛皮(3.03%)的3倍,而驴皮、牛皮皮脂中棕榈油酸的相对含量(9.98%、13.46%)约为羊皮(2.78%)的3.6倍和4.8倍.同样,肉豆蔻酸、棕榈油酸在驴皮(2.98%、9.98%)、羊皮(8.94%、2.78%)和牛皮(3.03%、13.46%)中的绝对含量具有较高的差异性.综上所述,通过建立驴皮中肉豆蔻酸、棕榈油酸含量测定可以为驴皮的真伪快速鉴别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
-
-
-
摘要:
[真材实料]北京同仁堂坚持使用优质纯正的整张淡板去毛驴皮入药,避免杂质及灰飞重金属等超标。驴皮采用河北、山东、关中肉用饲养小黑驴(背黑腹白)“冬板”,整张驴皮头、耳、足、尾俱全,无虫蛀、霉烂。同时在驴皮的挑选环节通过利用现代检测及监控技术,对所有原料驴皮实现了“全覆盖、可追溯”。通过高清照相机进行逐张拍照记录,哪个批号的阿胶使用的是哪些驴皮,都能调出相应的影像资料,从源头严把质量关。
-
-
张媛;
王艳萍;
刘迥;
苗凯;
臧睿;
曾维斌
-
-
摘要:
为研究不同浓度的芒硝对体外培养的驴皮成纤维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本试验采用组织块法体外培养驴皮成纤维细胞,并用HE、Masson染色鉴定;再添加高(2000、1500μg/mL)、中(1000、500、250μg/mL)和低浓度(100、50、10μg/mL)芒硝体外培养驴皮成纤维细胞,用MTT和Caspase-3法分别检测成纤维细胞增殖率和凋亡率;最后用实时荧光定量PCR、ELISA法检测不同浓度(1500、250、10μg/mL)芒硝培养液中影响驴皮成纤维细胞胶原蛋白合成的相关基因表达量及蛋白浓度.结果显示,培养5 d时,驴皮成纤维细胞开始从组织块边缘爬出,25 d后长满培养皿;HE染色呈典型的梭形,驴皮成纤维细胞中胶原纤维经Masson染色呈蓝色.中浓度芒硝培养液组成纤维细胞的增殖率显著高于高、低浓度组(P<0.05),相应地,中浓度组的凋亡因子Caspase-3活性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相比于24 h,芒硝作用于成纤维细胞48 h能显著提高胶原蛋白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量(P<0.05),250μg/mL浓度的效果最佳.综合上述结果,组织块培养法易于分离培养驴皮成纤维细胞,250μg/mL浓度的芒硝在48 h能显著提高驴皮成纤维细胞的增殖率及其胶原蛋白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量,此结果可为芒硝促进驴皮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作用以及驴皮伤口愈合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
-
-
摘要:
2019年驴产业面临许多挑战和机遇。在经过多年连续上涨之后,自2017年驴皮价格开始下跌,以后逐步影响到活驴市场价格。2018年经历“水煮驴皮”和“假驴肉”风波以后,阿胶市场出现变化,随之各阿胶企业降价或打折促销,驴皮价格也跌去2/3。2019年以来,活驴和驴产品价格均在低位徘徊,只有驴肉价格保持高位,并受到猪肉带动出现较大幅度上涨。在产业链各环节,饲养母驴出现亏损,杀母驴现象严重,饲养育肥驴略有盈利,餐饮和驴肉熟食加工效益较好。驴奶开发成为一个新的关注点,但是多数企业还没有形成盈利能力。
-
-
赵怡然
-
-
摘要:
为防止驴皮断供、无米下锅的局面,东阿阿胶投资自建毛驴养殖基地,甚至将目光投向亚非拉地区,被戏称为“满世界找驴”。当其他国家停止对华出口毛驴与驴皮,则被称为“闭关锁驴”。
-
-
史兆松;
刘丽;
张淹;
周祥山;
李士栋;
李广华;
孔令梅
-
-
摘要:
目的 基于光学手段建立一种快速检测驴皮的方法.方法 用哈氏切片器对待测驴皮、马皮和牛皮附属物毛进行切片,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各动物毛纤维表面及横切面的显微结构差异.结果 驴皮、马皮和牛皮附属物毛切显微镜观察结果存在明显差异,可作为毛皮种类的鉴别依据.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驴皮的真伪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