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马朗凹陷

马朗凹陷

马朗凹陷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2年内共计99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地质学、邮电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6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1282篇;相关期刊44种,包括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沉积学报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四届全国特种油气藏技术研讨会、“十五”重要地质成果暨重大找矿成果交流会等;马朗凹陷的相关文献由275位作者贡献,包括陈旋、黄志龙、刘俊田等。

马朗凹陷—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6 占比:0.84%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11282 占比:99.13%

总计:11381篇

马朗凹陷—发文趋势图

马朗凹陷

-研究学者

  • 陈旋
  • 黄志龙
  • 刘俊田
  • 柳成志
  • 郭小波
  • 吴红烛
  • 柳波
  • 罗权生
  • 陈亚军
  • 马强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伍宏美; 陈亚军; 孟朋飞; 马强; 宋小勇; 何兴华; 于家义; 何伯斌
    • 摘要: 火山喷发沉积期的古地理环境是控制火山岩油气储层发育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对陆上喷发沉积火山岩与水下喷发沉积火山岩的判别研究主要集中在岩性组合特征、结构与构造特征、蚀变特征、产状、孔隙及裂缝发育特点等方面,而利用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来反映和记录火山喷发环境的研究尚未引起注意。研究使用Fe_(2)O_(3)/FeO和Fe_(2)O_(3)/(Fe_(2)O_(3)+FeO)作为火山岩氧化系数,充分考虑岩石酸度、风化淋滤作用、溶蚀蚀变作用、构造背景等因素的影响,改进了传统意义上基于火山岩氧化系数的火山喷发环境判别标准。在新疆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上石炭统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卡拉岗组火山岩喷发沉积环境复杂,以陆上氧化环境为主,频繁水陆交替的复杂环境也存在,哈尔加乌组火山岩喷发沉积环境相对单一,主要沉积保存于水下还原环境;与前人基于本区上石炭统火山岩共生岩石与化石组合、风化壳以及火山岩夹持的部分泥岩微量元素比值特征等有效判别依据得到的喷发环境结果是相符的,且该地球化学方法具有普适性,可应用于不同盆地、不同地质时代火山岩喷发沉积古地理环境的判别研究中。
    • 张桓; 陈亚军; 伍宏美; 马强
    • 摘要: 利用岩心观察、元素地球化学、岩石薄片与铸体薄片鉴定、成像测井等方法,结合储层物性、含油性及地震资料等,研究马朗凹陷上石炭统卡拉岗组中基性火山岩储层地质特征与主控因素。结果表明:卡拉岗组火山岩储层岩石成岩古地理环境为陆上喷发陆上地表强氧化环境和频繁水(湖)陆过渡弱氧化环境,岩石整体蚀变较强,尤其是蚀变形成的沸石(浊沸石、钠沸石)、方解石类矿物发育层段,是较好的储集层;线状裂隙群控制的脉动式或缓慢溢流喷发机理形成火山机构内部多相带与复杂岩性组合,限制火山岩储层发育的有效性。火山岩储层物性受埋深影响不大,有利储层分布于距离风化顶面18~63 m;风化淋滤及蚀变作用对火山岩储层改善明显,遭受较强风化淋滤及蚀变作用改造的熔岩相和爆发相岩石平均孔隙度高于油层有效孔隙度下限6.00%,为有效储层;受断层、裂缝和喷发间断不整合或构造不整合面控制,有利储集层分布在主断层影响的1.5 km半径范围内,以及卡拉岗组顶界不整合面以下270 m范围内。该结果为研究区石炭系火山岩储层地质研究及火山岩储层综合评价与勘探提供参考。
    • 刘德成; 陈亚军; 伍宏美; 马强; 何兴华; 张桓
    • 摘要: 陆上、水下两种不同喷发沉积环境火山岩储层特征差异明显,准确判识火山喷发沉积环境是火山岩储层评价的重要依据。研究使用Fe_(2)O_(3)/(Fe_(2)O_(3)+FeO)作为火山岩氧化系数,并充分考虑火山喷发期的地理环境、岩浆性质(岩石酸度)、构造成因环境、流体活动、风化淋溶作用、成岩后表生作用等影响因素,针对不同影响因素提出校正方法和合理的规避思路;建立及改进了基于火山岩氧化系数的喷发沉积环境判别图,得出消减带火山岩(活动陆缘和岛弧火山岩)陆上与水下喷发沉积环境的氧化系数判别标准。运用改进的图版及标准,对新疆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上石炭统卡拉岗组(C_(2)k)火山岩喷发沉积环境进行判识,结果表明,39件火山岩样品主要为陆上喷发沉积火山岩和水、陆过渡复杂环境沉积成因的火山岩。实际应用结果与前人基于卡拉岗组火山岩共生岩石与化石组合、风化壳、示底构造等典型标志得到的结果相符合;基于多因素分析法筛选样品,建立改进的判别图对喷发环境的指示意义具有普遍适用性,不受地质时代及区域地质条件的限制。
    • 冯亚琴; 刘俊田; 李楠; 刘文辉; 程甜; 刘海洋
    • 摘要: 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已在多套层系中发现多种类型油藏,但砂砾岩油藏受储层非均质性强、油藏主控因素不明等因素制约,三叠系砂砾岩油藏的勘探仍处于初期阶段.基于钻测井、试油及分析测试资料,通过对已知油藏特征的解剖及主控因素分析研究,认为三叠系砂砾岩油藏类型属于低孔特低渗岩性油藏,油气成藏主要受控于三个方面:芦草沟组良好的烃源岩为油气成藏奠定了丰富的物质基础;断裂、不整合面控制着油气的运移与聚集;沉积微相控制着油气藏的规模和分布,该认识对下一步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陈亚军; 荆文波; 宋小勇; 何伯斌; 伍宏美; 王睿; 解士建; 宋凯辉; 马强
    • 摘要: 为判别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上石炭统火山喷发间歇期沉积岩夹层的古沉积环境,以上石炭统卡拉岗组和哈尔加乌组熔岩和火山碎屑岩中沉积岩夹层样品的微量元素测试结果为基础,通过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运用w(U)/w(Th),w(V)/w(Cr),w(V)/w(V+Ni),w(V)/w(Sc),w(Sr)/w(Ba),w(B)/w(Ga)等判别出的指标图版,结合因素筛选分析法,用多组组合指标来判别古沉积环境,以了解沉积岩夹层沉积介质的氧化还原状态.结果表明:卡拉岗组和哈尔加乌组熔岩和火山碎屑岩中沉积岩夹层w(V)/w(Cr),w(V)/w(Sc),w(V)/w(V+Ni),w(Sr)/w(Ba)和w(B)/w(Ga)这5类比值演化趋势较稳定,是古沉积环境判别较佳的组合指标;卡拉岗组沉积岩夹层形成于水、陆过渡相及陆上氧化环境介质中,哈尔加乌组沉积岩夹层主要形成于水下还原环境介质中,少量形成于水、陆过渡复杂环境介质中.该地球化学方法具有普适性,可用于不同地质时代、不同区域地质条件下火山喷发间歇期沉积岩层古沉积环境的研究中.
    • 慕尚超; 郭小波; 李钰; 李天军; 潘永帅; 李晓航
    • 摘要: 针对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芦草沟组泥页岩,通过扫描电镜和全岩矿物X衍射实验、高压压汞、N2吸附、核磁共振等实验分析,对微观孔隙结构及其含油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孔隙类型可分为粒内-粒间原生孔隙、晶间孔(石英、白云石、黄铁矿晶间孔)、有机质孔、脱玻化孔、溶蚀孔以及微裂缝;孔隙形态多发育狭缝孔、片状颗粒组成的平板孔及一定的封闭孔、墨水瓶孔;直径小于50 nm的微小孔喉分形维数趋于3.0,其形态各异,比直径大于50 nm的孔喉结构复杂,不利于提供有效渗流通道.研究认为,芦草沟组块状构造的泥页岩含油性较好,储层中存在较高比例的可动流体,但由于孔隙复杂,不易开采.
    • 于家义; 陈亚军; 何伯斌; 宋小勇; 孟朋飞; 付艳
    • 摘要: 受火山喷发沉积环境(陆上或水下)及岩浆酸度等因素的影响,火山喷发物的地球化学特征有很大差异,准确判识火山喷发环境是火山岩油气储层性质评价的重要地质依据.本文基于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牛圈湖—牛东构造带上石炭统58件火山岩样品主量元素地球化学数据,采用Fe2O3与FeO比值作为氧化系数,利用数理统计方法投点,根据上石炭统哈尔加乌组和卡拉岗组火山岩氧化系数分布特征判识其喷发沉积环境.统计结果表明,卡拉岗组34件样品氧化系数介于0.55~5.00,数值主要分布于1.0~3.0,说明火山喷发沉积环境复杂,非单纯的氧化环境;从部分单井垂向分布来看,氧化系数具有随埋深由深至浅呈明显增大的趋势,表示由弱还原环境逐渐向强氧化环境过渡.哈尔加乌组24件岩芯样品氧化系数介于0.25~0.94,数值主要集中于0.2~0.4,表明火山喷发沉积于贫氧的还原环境;从单井垂向分布来看,氧化系数受埋深影响极小,表示火山喷发沉积受水动力条件境影响小,沉积环境具有一定的水体深度.研究调研筛选了国内10个不同盆地108件火山岩样品数据资料,并充分考虑酸度对火山岩氧化系数的影响,建立了经岩浆酸度校正的基于氧化系数分布特征的火山喷发环境判识图版,以此标准判识研究采集的58件火山岩样品的喷发沉积环境;结果显示卡拉岗组火山喷发沉积环境比较复杂,以陆上喷发沉积成因为主,存在频繁水、陆过渡相环境;而哈尔加乌组火山岩则为典型的水下喷发成因,沉积于具一定水体深度的强还原环境;与前人基于微量元素富集特征、淬碎渣状构造、不整合及风化壳、海相化石、充填胶结物等有效判识标志识别的结果对比检验,二者是极为符合的;且在合理校正和规避各项影响因素下,基于氧化系数分布特征的火山喷发沉积环境判识方法具有普遍适用性,可应用于不同地质时代、不同盆地不同地质背景火山岩的喷发沉积古地理环境判别中.
    • 刘德成; 陈亚军; 伍宏美; 马强; 张桓
    • 摘要: 根据火山喷出物堆积与保存时的古地理环境,可将火山岩划分为陆上沉积火山岩和水下沉积火山岩.为探讨二者在地质特征上的区别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上的差异,建立陆上、水下两种火山喷发沉积模式,总结二者在岩性组合与结构构造、共生岩石及化石组合、蚀变与脱玻化、节理与裂缝发育等特征,以及与下伏地层接触关系的区别;利用化学风化指标及火山岩夹持的泥岩微量元素比值等元素地球化学方法,对两种喷发沉积成因环境火山岩进行判别.结果表明:马朗凹陷上石炭统火山岩喷发沉积期的古地理环境复杂,既有陆上与水下喷发沉积成因,又有水—陆交替的过渡相沉积成因,与研究区卡拉岗组火山岩Fe2O3与FeO分布特征得出的喷发沉积古环境相符合.该结果为盆地火山岩地层岩石成因环境分析及岩相古地理研究提供依据.
    • 涂志民; 王兴刚; 车延前; 张士钊; 李鹏; 曹志雄
    • 摘要: 在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获得了低阶煤煤层气工业气流,但该区煤层气成藏研究程度整体偏低,为进一步加深对该区煤层气富集成藏的认识,指导下一步勘探实践,根据钻探及化验分析资料,对煤层气地质特征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煤层厚度大,煤体结构好,含气量较高,物性较好,具有较好的煤层气富集条件.综合水文地质特征及煤层气保存等条件,该区低阶煤煤层气为混合成因,雪水融化和大气降水沿盆缘斜坡进行补给,为生物气生成提供了条件,并起到对煤层气的侧向封堵作用,加之不断生成的热成因气随着构造沉降在斜坡有利位置富集成藏,确定了盆缘低阶煤煤层气混合成因模式.总之,水文地质条件、构造地质条件及顶底板封堵条件的耦合,是低阶煤煤层气富集成藏的主控因素.
    • 牟洋洋; 王亮; 熊维; 董婷
    • 摘要: 通过对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芦草沟组烃源岩发育与有机地化特征的分析,根据排烃机理,利用热解S1/w(TOC)参数与有机碳含量的关系,确定了不同岩性烃源岩排烃有机碳含量下限值。总体上,芦草沟组烃源岩发育,不同岩性生排烃条件相近,但由于不同岩性的矿物组成、有机质特征的差异,导致其排烃的有机碳含量下限值有所不同,白云岩、泥岩、灰岩的有机碳含量下限值分别为3.30%,2.70%,3.80%。通过对芦草沟组重点井有效烃源岩分布层段统计,得到芦草沟组有效源岩主要分布在芦二段。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