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食管闭锁

食管闭锁

食管闭锁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384篇,主要集中在儿科学、外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68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11368篇;相关期刊170种,包括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中国医学影像技术、临床外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山东省第十七次麻醉学学术会议、第七届全国小儿心胸外科学术会议、2017第十一届临床医学研究中的统计方法学术研讨会等;食管闭锁的相关文献由961位作者贡献,包括黄金狮、余家康、钟微等。

食管闭锁—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68 占比:3.13%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11368 占比:96.83%

总计:11740篇

食管闭锁—发文趋势图

食管闭锁

-研究学者

  • 黄金狮
  • 余家康
  • 钟微
  • 王俊
  • 何秋明
  • 陈永卫
  • 沈淳
  • 潘伟华
  • 郑珊
  • 陈快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叶志华; 余家康; 王哲; 何秋明; 钟微
    • 摘要: 目的统计分析Ⅲ型食管闭锁与食管气管瘘(esophageal atresia and tracheoesophageal fistula,EA-TEF)术后气管食管瘘复发(recurrent tracheoesophageal fistula,RTEF)的高危因素,并计算高危因素预测RTEF的能力。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9月-2021年1月我院EA-TEF患儿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术后是否气管食管瘘复发分成复发组(recurrent组,R组)及无复发组(not recurrent组,NR组),比较两组患儿的基本情况、开放手术或胸腔镜手术、手术时间、气管食管瘘结扎方式等术中情况,统计分析RTEF的高危因素,分析其预测RTEF的能力。结果研究期间共纳入Ⅲ型食管闭锁患儿154例,男98例,女56例,R组11例,NR组143例,单因素对比分析R组与NR组患儿除吻合口瘘外其余均无统计学差异,其中R组吻合口瘘6人,占该组54.55%;NR组13人,占该组9.10%,P<0.001;Logistic回归模型调整后可见有吻合口瘘相对于无吻合口瘘发生RTEF的风险增加12倍(OR=12.000,95%CI:3.216~44.771)。结论RTEF与患儿基本情况、术中情况无关,与吻合口瘘显著相关,且有吻合口瘘的患儿出现RTEF风险是无吻合口瘘患儿的12倍。
    • 戴李华; 马慧; 曾甜; 李新宁; 苏永焕; 王万芝
    • 摘要: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T,MSCT)及3D后处理重建技术在新生儿Ⅲ型食管闭锁术前评估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先天性Ⅲ型食管闭锁患儿的MSCT资料,所有患儿均行食管造影明确诊断后采用MSCT检查,检查前充分准备,检查后图像给予3D后处理重建,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32例患儿MSCT检查图像均能清楚显示近端食管闭锁的位置,其中30例显示远端食管气管瘘口位置,瘘口开口位于气管下段的25例、隆突处的4例、左主支气管的1例,准确测量出食管两盲端距离,按照Gross分型,诊断Ⅲa型5例、Ⅲb型25例,其与手术所见远端食管瘘口位置、食管两盲端距离、分型相符;其中2例远端瘘口位置显示不清。同时显示肺部炎症29例,气管发育异常8例,胸椎畸形1例,先天性心脏病2例。MSCT与手术结果比较,显示瘘口的一致性Kappa值为0.819;分型的Kappa值为0.824,两者结果的一致性均很好。结论MSCT可以准确对新生儿Ⅲ型食管闭锁进行诊断,通过扫描前充分准备及CT检查图像3D后处理重建,可充分显示远端食管瘘口并准确测量出食管两盲端距离,进行精准分型,为临床制定手术方案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 戴李华; 马慧; 黄卫保
    • 摘要: 先天性食管闭锁是一种严重的消化道畸形,多伴发气管食管瘘,尤其多见于气管与远端食管之间,是新生儿期需要紧急手术处理的畸形疾病,如延误治疗,极易造成新生儿死亡。影像学检查不仅可以诊断先天性食管闭锁和气管食管瘘,还能明确瘘管、瘘口以及气管支气管树的解剖结构,为先天性食管闭锁和气管食管瘘的诊疗提供保障。胎儿期食管闭锁和气管食管瘘的影像学检查主要有产前超声、MRI,二者联合能够提高食管闭锁和气管食管瘘的产前确诊率,为产前咨询和产后手术治疗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新生儿期食管闭锁和气管食管瘘的影像学检查主要有超声、食管造影、多层螺旋CT(MSCT)等,其中MSCT检查能够清晰显示食管闭锁位置、两盲端距离、瘘口位置、瘘管长度等,相比其他影像学检查具有明显优势,更有利于临床制定精准的治疗方案。但在食管闭锁和气管食管瘘修复术后,食管造影检查能够准确评估手术效果、术后食管吻合口和并发症恢复情况。
    • 汪瑛; 汤绍涛; 曹国庆; 李帅; 周莹; 涂靖荣
    • 摘要: 近年来,随着微创理念的加深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医生应用胸腔镜手术进行食管气管瘘修补和食管吻合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小儿外科于2020年8月应用Da Vinci Si机器人手术系统完成了中国首例Ⅲ型食管闭锁手术,本研究对手术要点及疗效进行报道。
    • 冯翠竹; 张艳霞; 张悦; 郝献华; 李龙
    • 摘要: 目的探讨胸腔镜技术治疗先天性食管闭锁Ⅲ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15年1月~2020年10月74例胸腔镜治疗先天性食管闭锁Ⅲ型的临床资料,年龄(2.1±2.3)d,体重(2.66±0.50)kg。早产儿20例(27.0%),产前检查提示食管闭锁16例(21.6%),合并其他疾病31例(41.9%)。均行胸腔镜气管食管瘘结扎,73例食管端端吻合,1例胃造瘘。结果66例(89.2%)完成胸腔镜手术,8例中转开胸。手术时间(178.5±68.3)min,住院时间(19.7±11.7)d,住院费用(9.8±5.6)万元。术后4例放弃治疗死亡,70例(94.6%)治愈出院。术后吻合口漏9例(12.9%),乳糜胸1例(1.4%)。术后随访1~5(2.8±1.4)年,吻合口狭窄32例(45.7%),气管食管瘘复发3例(4.3%),严重胃食管反流2例(2.9%),严重气管软化1例(1.4%)。结论胸腔镜治疗先天性食管闭锁Ⅲ型安全有效。
    • 崔若棣; 杨光勇; 刘兆天; 赵建设
    • 摘要: 本研究目的是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诊断食管闭锁和食管气管瘘的价值。选取食管闭锁和食管气管瘘患儿44例,比较分析MSCT与手术结果差异。结果显示,44例患儿中,Ⅰ型3例,Ⅱ型0例,Ⅲa型8例,Ⅲb型32例,Ⅳ型0例,Ⅴ型1例;MSCT判断Gross分型与手术结果Kappa值为0.901(P0.05);MinIP的多平面体积重组(MPVR)和胸部透明肺的容积再现(TL-VR)模式下测量闭锁食管盲端间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CT判断瘘口位置与手术结果Kappa值为0.873(P<0.05),一致性好,MSCT判断瘘口位置准确率为93.18%。MSCT诊断食管闭锁和食管气管瘘有较好的价值,值得临床使用。
    • 郝建宗; 董洁景; 张丽; 范静; 时莉芳; 夏东晓
    • 摘要: 目的探讨胸外科重症监护病房(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PICU)内家庭参与模式在新生儿食管闭锁术后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60例Ⅲ型食管闭锁的患儿,患儿均在胸腔镜下行食管断端吻合术;按照术后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儿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26例为传统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34例为家庭参与模式;比较2组患儿住院时间,体重增长速度,喂养情况,家长焦虑情况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60例患儿均在住院期间完成随访,其中2组患儿的一般情况及家长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儿出现的食管吻合口瘘及食管狭窄等并发症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患儿的体重增长速度、全胃肠营养时间、住院时间及家长的焦虑和满意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U中家庭参与模式有助于加速食管闭锁术后患儿恢复进程,促进体重增长速度,降低家长紧张焦虑程度,提高对护理质量的满意率,同时不会增加患儿院内感染的风险。
    • 欧作强; 蒋丹华; 曾甜; 戴李华; 李新宁
    • 摘要: 目的探讨经胸腔镜及开放胸膜外两种手术方式治疗新生儿先天性Ⅲ型食管闭锁的治疗效果,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优缺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142例先天性Ⅲ型食管闭锁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成胸腔镜组(n=76例)和胸膜外组(n=66例),通过对比两组患儿围术期多项观察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数据,比较两组的疗效情况。结果胸腔镜组患儿的手术及麻醉时间长于胸膜外组,但术中出血量少于胸膜外组,对比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放胸膜外手术方式相比,虽然胸腔镜矫治Ⅲ型食管闭锁麻醉及手术时间较长,但术中出血量较少,两者其他术中术后多项观察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无明显差别,胸腔镜手术疗效好、安全、微创,手术视野有放大效应,操作更精准,适宜有条件的医院推广开展。
    • 唐雪珍; 李鸿恩; 陈丹; 冯鑫; 黄育斌
    • 摘要: 目的:提高对先天性食管闭锁(CEA)的认识,探讨产前超声及胎儿MRI对CEA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经临床证实的CEA胎儿产前超声及胎儿MRI资料.纳入29例正常胎儿作为对照组.分析CEA影像征象,比较组间羊水深度(AFD)、羊水指数(AFI)、双顶径(BPD)、头围(HC)、腹围(AC)、股骨径(FL)、脐动脉S/D差异.结果:超声发现羊水过多26例,胃泡未显示或胃泡小同时伴有羊水过多14例.胎儿MRI显示食管囊袋7例,胃泡未显示或胃泡小8例,咽部扩张1例.CEA组AFD、AFI、脐动脉S/D大于对照组,AC小于对照组,BPD、HC、FL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胃泡未显示或胃泡小、羊水过多是产前超声诊断CEA的重要征象.胎儿MRI作为补充手段,能够检出颈部囊袋、咽部扩张等超声难以发现的影像征象.CEA 一般不影响胎儿生长发育.但羊水过多、脐动脉S/D升高可能是导致早产与剖宫产率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
    • 段仰灿; 孟艳红; 王聪; 张忠路; 任淑君
    • 摘要: 目的 探究Ⅰ型及Ⅲ型食管闭锁(esophageal atresia,EA)胎儿的产前超声表现及其病理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经尸检、手术或造影确诊的Ⅰ型及Ⅲ型EA患儿产前超声表现,并分析闭锁上、下段食管盲端及瘘口周围食管和气管的情况及病理改变.结果 产后确诊的Ⅰ型及Ⅲ型EA胎儿30例,GrossⅢ型EA 23例,GrossⅠ型7例;30例胎儿产前超声发现上段食管软组织增厚30例(100.0%),上段食管囊袋状扩张18例(60.0%),气管、支气管管径扩张7例(23.3%),羊水过多合并无或小胃泡13例(43.3%);15例(50.0%)胎儿可于产前评估闭锁段距离.HE染色结果表明闭锁上段食管盲端的肌层细胞轻度增生肥大,扩张的气管壁内软骨及肌肉成分减少,Ⅲ型EA下段食管组织内可见软骨成分;I型EA下段食管管壁结构不全.结论 I型及Ⅲ型胎儿EA具有典型的超声表现,其主要的病理特点是食管及气管结构组织发育异常.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