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率综合器
频率综合器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603篇,主要集中在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电工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53篇、会议论文41篇、专利文献2994047篇;相关期刊122种,包括电讯技术、中国无线电电子学文摘、电子器件等;
相关会议36种,包括第十四届全国遥感遥测遥控学术研讨会、2013航空试验测试技术学术交流会、2012全国第十四届微波集成电路与移动通信学术年会等;频率综合器的相关文献由995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海英、李志强、任俊彦等。
频率综合器—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994047篇
占比:99.99%
总计:2994341篇
频率综合器
-研究学者
- 张海英
- 李志强
- 任俊彦
- 李巍
- 李宁
- 黄水龙
- 张健
- 李国儒
- 李浩明
- 王腾佳
- 李永明
- 王小松
- 王海永
- 赖宗声
- 阎跃鹏
- 刘家瑞
- 叶凡
- 陈丹凤
- 吴南健
- 张润曦
- 文武
- 曾隆月
- 李正平
- 毕波
- 沈玉鹏
- 洪志良
- 陈旭斌
- 陈立强
- 高树廷
- 魏慧婷
- 刘军华
- 廖怀林
- 张俊艳
- 江旭东
- 沈文渊
- 穆晓华
- 郭桂良
- 阴亚东
- 陈普锋
- 陈磊
- 黄如
- 何伟
- 何小虎
- 侯训平
- 倪文海
- 傅海鹏
- 周苏萍
- 周谨
- 寿国梁
- 张佃伟
-
-
李华府
-
-
摘要:
基于相似产品历史数据和模糊理论,将频率综合器故障树各项定性参数进行量化描述。通过对频率综合器开展模糊故障树分析,求出了其常见故障模式本振输出信号异常的最小割集,全面梳理了以此为顶事件的各种可能底事件,对顶事件出现的可能性进行了预估,为设计优化、故障预判及防范提供参考。
-
-
程建斌;
钟耀霞
-
-
摘要:
为了降低频率综合器的相噪和复杂度,提出了一种新的低相噪频率综合器的设计方法。它利用谐波发生器产生低相噪的高频信号,同时采用集成压控振荡器的频率合成器芯片LMX2820来直接产生输出信号和反馈信号,反馈信号和低相噪高频混频后产生低频的反馈信号,通过这种内置混频来降低分频值的方式来实现低相噪。采用该方法实现的13.75 GHz~16.25 GHz(不包含15 GHz)频率合成器,其相噪指标优于-102 dBc/Hz@1kHz。
-
-
赵建欣;
廖春连
-
-
摘要:
基于超宽带射频(RF)收发电路的应用,设计了一种正交输出的超宽带、全集成并且可重构的频率综合器,可适用于25 MHz~12 GHz工作频段的射频接收、发射电路中射频信号的上变频和下变频处理。采用电荷泵频率综合器作为整体实现架构,使用双核压控振荡器(VCO)覆盖频率范围,利用多级级联本振信号生成技术产生本振信号,实现了适用于多频段一体化通信、雷达无线电跳频、软件定义无线电的频率综合器。采用CMOS工艺进行了设计仿真和流片,芯片尺寸为0.658 mm×1.2 mm。测试结果表明,12 GHz相位噪声不大于-85 dBc/Hz@100 kHz offset,电路典型总功耗为203 mW。
-
-
-
李洪涛
-
-
摘要:
本文基于锁相频率合成技术、直接频率合成技术、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及预置技术,通过多次变频方案,设计了一种小步进低相噪频率综合器,该频率综合器在输出频率8GHz~10GHz时,频率步进达到1μH z,相位噪声≤-120dBc/Hz@10kHz,杂散抑制≥70dB。
-
-
李洪涛
-
-
摘要:
频率源是各种微波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电子设备的核心功能指标息息相关,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性能。本文基于锁相频率合成技术和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设计了一种双环串联频率综合器,该频率综合器在输出频率5GHz~10GHz时,频率步进达到1×10^(-9)Hz,杂散抑制≥75dB,相位噪声优于-125dBc/Hz@10kHz。
-
-
成斌;
沈文渊;
穆晓华;
邓立科;
税明月;
王斌
-
-
摘要:
为了解决直接频率合成方法频带拓展困难和锁相频率合成方法相位噪声附加恶化严重的问题,设计了一种联合直接模拟频率合成和锁相频率合成的混频锁相频率综合器.该频率综合器采用梳谱发生器激励超低相位噪声的偏移信号后,再将该信号插入锁相环进行环内混频,降低鉴相器的倍频次数进而优化输出信号的相位噪声,同时解决了超宽带混频锁相环的错锁问题.该文设计的频率覆盖范围为12~24 GHz、步进为100 MHz的超宽带频率综合器实验测试表明:频率综合器在低频段12 GHz处相位噪声优于?116 dBc/Hz@1 kHz,在高频段24 GHz处相位噪声优于?109 dBc/Hz@1 kHz,相位噪声指标与直接模拟频率合成方法相当,均优于传统锁相方法20 dB以上.本文混合频率合成方法具有超宽带和超低相位噪声的优点,可以用于高性能的电子设备和系统.
-
-
李洪涛
-
-
摘要:
频率源是各种微波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电子设备的核心功能指标息息相关,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性能.本文基于锁相频率合成技术和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设计了一种双环串联频率综合器,该频率综合器在输出频率5GHz~10GHz时,频率步进达到1×10-9Hz,杂散抑制≥75dB,相位噪声优于-125dBc/Hz@10kHz.
-
-
李洪涛
-
-
摘要:
本文基于锁相频率合成技术、直接频率合成技术、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及预置技术,通过多次变频方案,设计了一种小步进低相噪频率综合器,该频率综合器在输出频率8GHz~10GHz时,频率步进达到1μHz,相位噪声≤-120dBc/Hz@10kHz,杂散抑制≥70dB.
-
-
孙光;
王薇
-
-
摘要:
频率综合器在雷达和通信系统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锁相环(PPL)在频率综合器中被广泛使用。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 STM32 系列 ARM 架构单片机控制的(PLL)锁相环系统,相对于业内常用的 FPGA 控制方案具有成本低、低功耗、体积小、调试方便等诸多优点,在多种应用场景中可以实现对 FPGA 方案的替代。
-
-
-
WANG Cui-zhou;
王崔州;
WANG Jian-ping;
王建平;
YANG Xiao-dong;
杨晓东
- 《2015年全国时间频率学术会议》
| 2015年
-
摘要:
微波频率源历经过去二十多年的发展,从早期的单一锁相环,功能简单,性能差,体积庞大,向复杂多环系统,性能优良,小体积低功耗等特点过渡.目前国内外微波系统,尤其在雷达和测控领域,对频率源的综合性能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宽带频率源的低相位噪声性能有着非常迫切的要求.目前国内的宽带超低相噪频率源基本依靠进口,西蒙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为北京航天某单位研制的50MHz~12GHz宽带超低相噪频率综合器,其典型相噪指标为-119dBc/Hz@10kHz@10GHz,达到国外先进的同类产品指标.该宽带超低相噪频率源通过内部集成高稳定度恒温晶振OCXO,锁相介质振荡器PDRO,梳状谱发生器等,并采用多环频率合成方案,得到小步进、接近理论相位噪声的纯净频谱信号输出.
-
-
吴景宇;
欧阳萍
- 《第十四届全国遥感遥测遥控学术研讨会》
| 2014年
-
摘要:
针对小数分频频率综合器,对其工作原理进行了简要介绍,分析小数分频频综的相位噪声模型,及ΣΔ调制器对小数分频频率综合器输出频谱的影响.介绍了小数分频套片HMC983LP5E和HMC984LP4E的性能指标和使用方法,进行设计仿真测试,提出了降低杂散的方法.
-
-
WU Jia-wang;
邬家旺;
TAN Fan;
谭帆
- 《2013航空试验测试技术学术交流会》
| 2013年
-
摘要:
某新型雷达型空空导弹导引头采用了集成式频率源—Ku波段频率综合器的优化设计方案。为解决某型Ku波段频率综合器产品测试过程繁琐、测试效率低等难题,设计研制了Ku波段频率综合器自动测试系统.该自动测试系统是以PCI总线工程控制机为控制核心,通过GPIB/LAN程控电源模块和信号产生与控制单元,测试系统按一定的时序对产品输入供电和调制信号.同时使用微波切换开关组合将产品的多路输出信号分时切换至频谱分析仪、功率计、频率计及示渡器等标准仪器,工程控制机程控标准仪器完成各路输出信号的自动采集,实现了产品自动测试的功能.
-
-
-
-
-
惠好鹏;
高晓娟;
吴亚东
- 《2013年陕西省兵工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
| 2013年
-
摘要:
某雷达现为我单位批量生产产品,从X1批、X2批该产品在4XX厂联试、用户使用及X3批在内部分机、整机调试过程中的反馈信息中发现,频综分系统故障较为频繁,给总站调试及售后维修造成很大困难,直接影响到雷达整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该文旨在找到造成该频综故障的主要因素,并制定的相应措施,从而达到降低频综系统故障率,提高雷达整机可靠性的目的.
-
-
惠好鹏;
高晓娟;
吴亚东
- 《2013年陕西省兵工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
| 2013年
-
摘要:
某雷达现为我单位批量生产产品,从X1批、X2批该产品在4XX厂联试、用户使用及X3批在内部分机、整机调试过程中的反馈信息中发现,频综分系统故障较为频繁,给总站调试及售后维修造成很大困难,直接影响到雷达整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该文旨在找到造成该频综故障的主要因素,并制定的相应措施,从而达到降低频综系统故障率,提高雷达整机可靠性的目的.
-
-
惠好鹏;
高晓娟;
吴亚东
- 《2013年陕西省兵工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
| 2013年
-
摘要:
某雷达现为我单位批量生产产品,从X1批、X2批该产品在4XX厂联试、用户使用及X3批在内部分机、整机调试过程中的反馈信息中发现,频综分系统故障较为频繁,给总站调试及售后维修造成很大困难,直接影响到雷达整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该文旨在找到造成该频综故障的主要因素,并制定的相应措施,从而达到降低频综系统故障率,提高雷达整机可靠性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