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何杰金氏淋巴瘤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0年内共计179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内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2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12893篇;相关期刊106种,包括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现代诊断与治疗、医学影像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第三届中南地区皮肤性病学术会议、全国血液学实验室诊断与临床学术会议、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中心第五届学术年会等;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相关文献由350位作者贡献,包括A·戈里罗-洛佩兹、C·A·怀特、等等。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2893篇
占比:98.65%
总计:13069篇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
-研究学者
- A·戈里罗-洛佩兹
- C·A·怀特
- 等
- 董鹏
- 冯锐
- 吴焕明
- 哈晓英
- 孙永红
- 廖宁
- 张丽萍
- 张宏
- 徐敏
- 朱少军
- 李玉华
- 李进
- 杨仁彬
- 杨建萍
- 柴瑾
- 燕丽红
- 王丽
- 王莉
- 相洪琴
- 绿叶
- 耿丽琼
- 苏力德
- 覃正明
- 覃毅
- 赵长秀
- 辛顺宝
- 陈瑜
- 黄宝生
- Fevzi Altuntas
- Izzet Sahin
- Jones RM
- Kenichi Nomura
- Masafumi Taniwaki
- Masuji Morita
- Metin Atambay
- Naohisa Yoshida
- Naoki Wakabayashi
- Sawako Taji
- Shigeo Horiike
- Shoji Mitsufuji
- Smith AH
- Steinmaus C
- Süleyman Yazar
- Takeshi Okanoue
- Yosuke Matsumoto
- 万春
- 乌庆超
-
-
-
王雅琴;
王滨;
李毛毛;
陈华成;
杨春波;
董鹏
-
-
摘要:
目的研究肠系膜淋巴结结核与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累及肠系膜淋巴结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证实的25例肠系膜淋巴结结核和36例累及肠系膜的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病例的临床资料和CT资料。观察肠系膜淋巴结的大小、形态、密度、强化特点和解剖分布情况。结果肠系膜根部和面部淋巴结增大并呈均匀强化多见于非何杰金氏淋巴瘤(P<0.01);增大淋巴结呈混合型强化者多见于结核累及肠系膜面部淋巴结(P<0.01);肠系膜根部和面部淋巴结增大、环状强化者多见于肠系膜淋巴结结核(P<0.05);肠系膜根部"三明治征"多见于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侵犯(P<0.01)。结论 CT可良好显示结核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累及肠系膜淋巴结。依据肠系膜增大淋巴结的分布区域、淋巴结CT强化特点和"三明治征"的显示情况,CT可对二者做出诊断和鉴别诊断。
-
-
-
-
-
-
-
-
哈晓英;
王莉
-
-
摘要:
利妥昔单抗是一种嵌合鼠/人的单克隆抗体,该抗体与纵贯细胞膜的CD20抗原特异性结合.适应于复发或化疗抵抗性B淋巴细胞型的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患者.2011年8月1日收治胃淋巴瘤患者1例,2011年8月10日给予利妥昔单抗600mg静脉滴注.1.5小时后患者出现过敏反应,症状表现为发热、寒战,经积极抢救对症处理后患者症状缓解.现将病历汇报如下.
-
-
-
刘清池;
张慧敏;
马传宝;
马亚辉;
庞宇慧;
熊建军;
王荣孝
- 《第八届中国肿瘤内科大会、第三届中国肿瘤医师大会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2014年学术年会》
| 2014年
-
摘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临床疗效. 方法:我院22例血液科住院患者,经病理检查确诊为NHL.治疗前心电图、肝、肾功能正常.其中男性15例,女性7例;年龄14~72岁,中位年龄52岁;低度恶性6例,中度恶性8例,高度恶性8例;临床分期Ⅱ期5例,Ⅲ期6例,Ⅳ期11例.治疗方法:用CHOP方案或R-CHOP方案化疗,CTX550mg/m2,分两次第1天、第2天给药;VCR2mg,第1天;ADM40~60mg/d,第1天;PDN60mg,第1~7天.完成6~8个周期.治疗期间加服中药以益气养阴、活血凉血散结,基本方为:半枝莲、白花蛇舌草40g,黄芪、半边莲、怀山药各20g,紫草、白术、茯苓、麦冬15g,陈皮、砂仁、半夏各10g.随证加减:肝气郁滞加柴胡、白芍、川芎、枳壳、玄参、川贝各10g;脾虚痰湿加党参、薏苡仁、木香、升麻各6g;痰热内蕴加牡蛎(先煎)、夏枯草各30g,海藻、昆布各10g;气血两虚加党参、熟地、木香、酸枣仁、龙眼肉各6g。每日1剂,水煎服。12个月为1疗程,可连用2个疗程以上。化疗结束后如有骨髓抑制,加阿胶15g。化疗结束后如心电图异常,可加人参、五味子。治疗结束后第1年每1-3个月复查1次,第2年开始每3-6个月复查或随访1次。复查、随访中断者按死亡统计。观察指标:生存质量,按Karnofsky(卡氏)评分标准记分;瘤体情况,观察病灶进展情况;免疫功能,T细胞亚群。 结果:生存质量:卡氏记分表明,治疗前积分(35.0±7.6)与治疗后积分(80.0±5.9)有显著性差异(P<0.01)。临床疗效:按张之南主编《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评定,分完全缓解:病灶全部消失;部分缓解:病灶缩小≥50%;稳定:病灶缩dx<50%或扩大<25%;进展:病灶扩大≥25%。疗效判断均在2个疗程结束时评定。本组完全缓解8例(36.3%),部分缓解9例(40.9%),稳定3例(22.7%),进展2例(9.1%),总有效率为90.9%。CD3、CD4、CD4/CD8均显著低下,经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NHL,疗效可靠,患者生活质量改善。
-
-
-
郝荣;
陈素芬
- 《全国血液学实验室诊断与临床学术会议》
| 2004年
-
摘要:
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其中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L)易合并淋巴瘤性白血病(NHLCL),预后差.本文分析了1986年3月~2002年10月我院收治的431例NHL,并对其中54例NHL合并淋巴瘤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诊断进行了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