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杂志》
《青年杂志》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161篇,主要集中在信息与知识传播、中国文学、中国共产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1篇、专利文献507篇;相关期刊133种,包括党史纵览、中国青年、瞭望等;
《青年杂志》的相关文献由146位作者贡献,包括罗泰琪、刘善伟1、张家康等。
《青年杂志》
-研究学者
- 罗泰琪
- 刘善伟1
- 张家康
- 朱洪
- 许康
- 陈长松
- 一勺
- 丁小丽
- 乐融
- 于倩倩
- 于多珠
- 伏自平(指导)
- 余党绪
- 刘亚丽
- 刘博文
- 刘希立
- 刘新爱
- 刘树晨
- 单亚萍
- 南晨
- 史涅
- 史滇生
- 吉禄
- 吴彦
- 吴祖鲲
- 周令飞
- 周啸天
- 唐启悟
- 夏庆宇
- 夏晓陵
- 天风
- 孙伟
- 孙向晨
- 孙国权
- 孟庆澍
- 季凉
- 季凉辑
- 宋声泉
- 宋明焱
- 屈琦
- 庄森
- 庞丽娟1
- 庾向芳
- 廖方舟(校对)
- 弓丽娜
- 张仁善
- 张兴春
- 张化冰
- 张新颖
- 张涛
-
-
李姗姗;
廖方舟(校对)
-
-
摘要:
剧情梗概电视剧《觉醒年代》以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为线索,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讲述在那个觉醒年代里的百态人生。通过本剧的刻画,“70后”陈独秀、“80后”李大钊、“90后”毛泽东、“00后”陈乔年等一大批历史课本上的人物鲜活了起来,他们有血有肉,有性格,有温度;他们既是伟人,又都是平常人。
-
-
吉禄
-
-
摘要:
中国共产党在创建前后,先后创办了多种报刊,这些报刊,为扩大党的影响,宣传党的主张,发展党的组织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新青年》一度成为党中央的机关刊物。《新青年》于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初名为《青年杂志》,是一本综合性的文化月刊。主编陈独秀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
-
-
若琪
-
-
摘要:
最近,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觉醒年代》在央视一套播出。剧中集中反映了从1915年《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问世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波澜壮阔的时代,曾经在历史课本上出现的人物在电视剧里变得鲜活起来。全剧共涉及真名真姓的历史人物上千位,时光流转,当年这些进步人士活动过的地方也成为了"红色地标"。让我们边看电视剧边寻访这些名人故地,倾听那岁月深处发出的时代回响。
-
-
王磊斌
-
-
摘要:
“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所强调的“寻根溯源”,其实就是要在历史回响中,探求真蚊旨,找寻价值引领,汲取精神力量。建党_百周年之际,《觉醒年代》横空出世,其意义不言自明。《觉醒年代》是国内首部全景式展现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彳专播过程的电视剧。时间跨度是从1915年《青年杂志》创刊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短短七年,其叙事的主旨或者说直面表现的核心便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前史”。可以说,《觉醒年代》是一部解密中国共产党建党历程的思想密码本。
-
-
陈志强
-
-
摘要:
20世纪初期,古老的中华民族正处在前所未有的大变局关头。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社会结构及思想潮流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帝制的崩溃以及民国的建立,使民主自由的观念深入人心。然而,当时的中国依然积贫积弱,任人宰割,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在这种背景下,陈独秀、李大钊等进步学者以《青年杂志》的创办为标志,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喊出了“反对封建迷信,提倡民主科学”的口号。与此同时,中国的民族危机仍在不断加深。
-
-
-
-
摘要:
《觉醒年代》电视剧《觉醒年代》以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为贯穿,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讲述了觉醒年代的社会风情和百态人生。该剧以李大钊、陈独秀、胡适,从相识、相知到分手,走上不同人生道路的传奇故事为基本叙事线,以毛泽东、周恩来、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赵世炎等革命青年追求真理的坎坷经历为辅助线.
-
-
罗泰琪
-
-
摘要:
1915年9月15日,由上海群益书社印制发行、陈独秀主撰主编《青年杂志》正式创刊。《青年杂志》后来改名为《新青年》。从1918年1月第四卷第一号开始,这本由陈独秀一人主编的普通刊物,转型为陈独秀、钱玄同、刘半农、陶孟和、沈尹默、胡适轮值编辑的同人刊物,并且很快成为全国范围内最有影响力的文化思想类刊物之一。
-
-
陈伊萍;
张超焱
-
-
摘要:
“予所欲涕泣陈词者,惟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这句话出自陈独秀的《敬告青年》,这篇文章是《青年杂志》的发刊词,这本杂志后来改名为《新青年》被后世一再提起。讲述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都绕不开这本发行了11年的杂志。这本杂志魅力何在?首先这是一本为青年而办的杂志。
-
-
黄玥
-
-
摘要:
一百多年前,一本名叫《青年杂志》的刊物在上海创办,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辛亥革命失败后,中国的时局变化令一些有识之士意识到:要救中国,首先要进行思想革命。救亡图存的希望在青年,而青年的希望在先进的思想。《青年杂志》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中央档案馆收藏着这本难得一见的创刊号。这本杂志版面为16开,封面设计引进了西方美术和当时先进的印刷技术,格外醒目。
-
-
阿阿
-
-
摘要:
这是一部在“豆瓣”上由24万人打出9.3分的电视剧,也是同时荣获第27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男主角大奖的电视剧。从这部电视剧中,我们能看到100多年前,从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