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震中位置

震中位置

震中位置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146篇,主要集中在地球物理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测绘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2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87877篇;相关期刊43种,包括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防灾减灾学报、地震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与历史地震专业委员会2011联合学术交流会、2017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CGU2017)等;震中位置的相关文献由190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庆芳、郭燕平、封长华等。

震中位置—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2 占比:0.15%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87877 占比:99.84%

总计:88016篇

震中位置—发文趋势图

震中位置

-研究学者

  • 刘庆芳
  • 郭燕平
  • 封长华
  • 冯浩
  • 刘昌森
  • 成仑锭
  • 朴廷昊
  • 林仁燮
  • 梁凯利
  • 池宪哲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曹昌军; 李艳永; 任林; 唐明帅
    • 摘要: 通过数值模拟实验分析地震速报工作中定位台站及S震相选取对震中位置的影响,并结合新疆测震台网实际震例进一步分析验证。结果表明,对于震中包围较好的地震而言,S震相对震中位置的影响并不明显,一般情况下标2~4个清楚的S波震相即可;对于网缘或网外地震而言,不使用S震相定位震中可能出现较为明显的偏差,使用足够数量且震相识别较为准确的S波震相参与定位,才能得到较为可靠的定位结果。
    • 邵博; 沈军; 侯贵廷; 于晓辉; 戴训也; 尉洋
    • 摘要: 在充分收集和考证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地震史料隐含的约束条件。以石油三维物探、浅层地球物理勘探和联合钻孔探测资料为基础,结合地质和地貌调查,研究1119年前郭地震的震中位置和发震构造。在1119年前郭地震的影响范围内,发现一条区域内规模最大的晚更新世活断层--孤店断裂,总长度约为66km,由两个连续性较好的弧型段组成,钻孔资料显示其上断点埋深约为24 m,存在晚更新世以来的断裂活动。经过断层地震危险性评估,认为孤店断裂可能是1119年前郭地震的发震构造。
    • 摘要: 地震给人类生命财产及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与环境造成巨大危害和破坏,目前看,人类在科学技术上要完全阻止地震灾害的发生是很难办到的,但它产生的灾难、导致的重大损失不是不可避免的。人类已经有了足够的知识,无论是对灾害成因与危害的认识,还是对减轻灾害损失的技术方法的掌握运用.
    • 白燕; 张新东; 闫俊岗
    • 摘要: 收集2002年4月22日临城—隆尧交界处MS 4.8地震震中周围120 km以内地震台站记录,利用Hyposat定位方法重新定位,获得发震时刻为2002年4月22日03:34:39.02,震中位置为(37.40°N,114.57°E),震源深度为11.8 km.结合该地震现场考察报告,发现此次地震重定位结果可靠性较高.%In this paper, we collected the seismic waveform records around the MS 4.8 Lincheng-Longyao junction earthquake on April 22, 2002 within the epicenter distance of 120 km. The Hyposat method is used to relocate the earthquake. The obtained earthquake occurrence time is April 22, 200203:34:39.02, the position of epicenter is (37.40°N, 114.57°E), and the focal depth is 11.8 km. Combined with the earthquake investigation report, it is found that the results of the relocation are more reliable.
    • 尹昊; 单新建; 张迎峰; 屈春燕; 王振杰; 刘晓东; 张国宏; 李彦川
    • 摘要: 高频GPS可以实时获取地表位移数据,在地震学中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应用,比如快速获取震中、震级、地震烈度甚至震源破裂过程.本文以汶川地震为例,首先利用近场7个GPS台站数据反演震中位置,由于高频GPS和测震学确认的震相不一致,两种震中结果相距约15.7 km.然后对高频GPS和强震动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我们的统计结果表明,尽管由于工作原理不同,高频GPS数据中的地震动峰值与强震记录相比存在明显差异,但是高频GPS记录的PGA、PGV和PGD同样可以作为计算地震烈度的指标.进而,使用SMBLOC程序对强震记录进行事后的基线偏移校正,得到与实时高频GPS精度相当的地表位移序列.最后,采用移动平均窗口对这些位移数据作平滑,基于最速下降法和OKADA模型,对汶川地震断层破裂的过程进行了回溯性准实时反演.结果表明,汶川地震主断层由西南向东北方向破裂,以14∶28∶04为基准,在震后20 s提供初始震级Mw7.0,震后70 s震级稳定在Mw7.8,但断层仍在破裂,在震后159 s根据位移波形判断事件基本结束.研究表明,实时地表位移数据可以快速准确获取强震震级和破裂方向,从而使得高频GPS将对现有地震预警系统提供很好的补充.
    • 张丹丹
    • 摘要: 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的过程中造成振动并且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震发生的频繁程度为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50万次.当地震发生之后要测定搜集一些地震的数据,并加以计算,便于对地震有更多的了解.此次搜集了一些汶川地震余震的数据进行一系列的处理.利用Fortran语言程序将复杂的数据整理成简单的数据,利用Origin程序将简单的数据绘制成地震波的图形,最后利用这些图形结合一系列计算公式和方法计算出了6.3级的汶川余震参数.
    • 李哲; 唐龙; 张小红
    • 摘要: 利用尼泊尔周边区域6个IGS GPS跟踪站数据,对2015-04-25尼泊尔地震激发的电离层扰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地震发生后,尼泊尔上空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otal electron content,TEC)存在不同频率的电离层扰动,扰动中心频率约为3 mHz和4 mHz.前者发生在震中附近1 000 km左右的范围,后者范围达2 000km,推断其分别为地震破裂产生的声重波信号以及瑞利波向上传播到电离层所激发的异常扰动信号.联合两个频率扰动信号,根据观测的扰动位置以及经验扰动速度反演震中位置,结果与实际情况符合较好.
    • 梁光河
    • 摘要: 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的交汇部位,新生代主要受印度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我国地震主要分布在五个区域: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台湾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和23条地震带上。我国地震的总体特征是西部地震频度高,东部地震影响大。比如2001年就有一场8.1级的地震——东昆仑地震,
    • 孔祥艳; 彭笑梅; 陈向军
    • 摘要: In this paper,49 earthquakes(ML ≥ 3.0)recorded by Xinjiang Seismic Network are selected. In the selection of same stations and seismic phase data,then using location method of simplex、LocSat and HypoSat for selecting earthquakes. From epicenter location and positioning residual to compare positioning effec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or the earthquakes surrounded good by some stations,three kinds of positioning methods are all good; for the shallow earthquakes surrounded bad by some stations,LocSat positioning method is better than others; for the deep-focus earthquakes,HypoSat positioning method is the best of all.%选取2009年新疆测震台网记录的49个 ML ≥3.0地震,选用相同地震台及相同震相到时数据,分别采用单纯形、LocSat 和 HypoSat 定位方法重新定位,从定位残差和震中位置对各定位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对地震台站包围好的浅源地震,3种定位方法均适合;对地震台站包围不好的浅源地震,LocSat 定位方法效果较好;对深源地震, HypoSat 定位方法效果较好。
    • 刘明罡
    • 摘要: 嘉祐二年(1057)幽州大地震是华北地震史上较有影响的强震之一,由于文献记载中对此次地震的描述并不多,而不同史书中的记载又多有支吾,因此嘉祜幽州地震的相关参数一直存在着诸多争议。本文在重新查阅相关历史资料,并比较了不同版本地震目录所给出的参数定位的基础上,对此次地震重新进行了考订。(1)幽州地震的发震时间应在1057年5月11日(农历四月六日)前后;(2)根据本文考证,嘉祐幽州地震的宏观震中大致在今河北中部与北京、天津交界的安次一带,至于更精确的震中定位,尚需考古上的进一步支持;(3)关于嘉祐幽州地震的其他相关参数,本文亦提出了一些与相关学者的商榷意见。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