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地震定位

地震定位

地震定位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363篇,主要集中在地球物理学、地质学、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81篇、会议论文39篇、专利文献387738篇;相关期刊60种,包括地震、地震学报、四川地震等; 相关会议18种,包括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五次学术大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九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14次学术大会等;地震定位的相关文献由873位作者贡献,包括赵爱华、朱元清、吴建平等。

地震定位—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81 占比:0.07%

会议论文>

论文:39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387738 占比:99.92%

总计:388058篇

地震定位—发文趋势图

地震定位

-研究学者

  • 赵爱华
  • 朱元清
  • 吴建平
  • 陈棋福
  • 张帆
  • 房立华
  • 万永革
  • 张伟
  • 徐志国
  • 李艳永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郭慧丽; 常利军; 鲁来玉; 吴萍萍; 吕苗苗; 丁志峰
    • 摘要: 高分辨率地震目录有助于描绘断层的精细结构和认识发震断裂的构造形态及发震机制.基于玛多地震科考布设的短周期台阵数据,本文利用深度学习自动拾取P/S波震相、震相关联、绝对定位、相对定位等定位流程,构建了玛多M_(S)7.4地震后第14天至第43天的高分辨率地震目录,揭示了玛多震源区主震西侧以及主震向东20 km区域范围内的地震序列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发震断层的几何形态.定位结果显示地震的发生频次随时间推移逐渐降低,并趋于平稳.地震序列整体上沿着地表破裂呈现条带状展布,集中分布于破裂带偏北一侧,走向为NWW-SEE.发震深度主要集中在15 km以内.地震剖面图显示发震断层整体向北倾斜,但在深度8~10 km左右,倾角转变为向南倾,表明可能受到局部构造应力或物性差异的影响,破裂面并非单一的平面结构,浅部与深部的破裂存在差异.不同区域的断层形态表现出明显的分段性.在西段(鄂陵湖南)走向为近E-W向,与整体序列的走向呈现一定拐角,断层倾向为近垂直,发震优势层为8~12 km.中间段(鄂陵湖至黄河乡)地震活动性较弱,地震深度浅,集中在2~5 km;以野马滩大桥为界,该段西侧地震序列较宽且连续,东侧地震序列表现为不连续性,出现小的地震空区或稀疏区.东段(主震向东)地震活动性最强,发震深度主要在8~12 km,地震序列在该段有一个向北凸起的弧度,说明该区域可能受到局部构造作用,形成复杂的孕震环境.
    • 杨少博; 王炳文; 高级; 张海江
    • 摘要: 为监测东祁连山北缘断裂带附近的地震活动性,布设包含240台短周期地震仪的面状密集台阵,进行约30 d的连续观测。首先使用基于深度学习的多台站地震事件检测算法(CNNDetector)进行地震事件检测,然后使用震相拾取网络(PhaseNet)对地震事件进行P波和S波到时拾取,其次使用震相关联算法(REAL)进行震相关联及初定位,最后使用双差定位(hypoDD)进行地震重定位,最终的精定位地震目录中共有517个地震。在密集台阵观测期间,中国地震台网正式地震目录中共有39个位于台阵内的地震事件,相比而言,密集台阵检测到大量小于0级的地震。因此通过布设密集台阵,可提高活动断裂微地震活动性的监测能力。与历史地震空间分布相比,密集台阵地震精定位分布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表现出更明显的线性分布特征。基于地震分布,发现研究区域存在与地表断层迹线走向不同的隐伏活跃断裂。
    • 李翠平; 唐茂云; 郭卫英; 王小龙; 董蕾
    • 摘要: 文中基于2008年1月—2020年6月重庆区域固定台网、流动台网及自贡地方台网记录的1786个地震事件的P波和S波到时数据,采用双差层析成像反演了荣昌及周边精细的三维P波速度结构和地震事件的重定位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荣昌地区沉积盖层与结晶基底的分界深度为12km,华蓥山基底断裂东、西两侧的速度结构在7~13km深度处差异较大,与前人的研究结果和荣昌地区的地震反射剖面特征基本一致。上地壳浅表层P波速度结构横向差异变化较大,在螺观山背斜轴部的螺2注水井附近为高速区,分布深度为3~7km。地震重定位结果显示中等地震主要分布在高、低速交界地区,广顺横断层北侧的地震分布与螺2注水井附近的高速体展布一致,均沿着螺观山北翼隐伏断层的倾向分布,推测该断层是废水下渗的主要通道,其下渗深度达7km。
    • 尹欣欣; 邱江涛; 李敏娟; 许康生; 张波; 张胜霞
    • 摘要: 2022年1月8日,青海省门源县发生M_(S)6.9地震。使用青海、甘肃等区域数字台网所观测到的2009年1月1日—2022年2月8日间青海门源及周边地区(36°~39°N,101°~104°E)14869次地震事件的地震观测资料,基于双差成像(TomoDD)方法进行重定位分析,结果表明:门源及周边地区地震震源深度较浅,主要集中在5~15 km深度范围,其中10 km附近分布最多。推断该深度区域为门源及周边地区的主要孕震区。基于地震重定位结果和主震区三维速度结构分别对2016年门源M_(S)6.4地震和此次地震序列的发震机理进行分析对比,发现两次地震都位于高速异常体边缘,速度结构与断裂、地震序列吻合较好。2022年门源地震位于高速体的西端末梢位置,是该高速体受青藏高原东北缘顺时针应力作用导致的滑动产生的走滑型地震。
    • 高方鸿; 刘志坤; 耿传涛
    • 摘要: 利用云南东川地区10个宽频带流动台站的连续波形数据,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的自动震相拾取方法和震相关联技术,对2020年东川M_(L)4.2地震序列分别进行绝对定位和相对定位,获得了该地震序列的高精度地震定位结果,得到东川M_(L)4.2地震序列的212个余震事件,约为中国地震台网目录给出的余震数目的5倍,丰富了M_(L)≤3.0余震;精定位结果表明东川M_(L)4.2主震震源深度为5.19 km,余震震源深度集中在3~6 km,余震序列分布长轴呈NNE向展布;此次地震发生在小江断裂带西支,发震构造与乌龙拉分盆地的构造演化有关。
    • 王烁帆; 倪四道; 王伟涛; 曾祥方; 谢军; 韩宏博
    • 摘要: 准确的震源位置能够为抗震减灾工作和地球内部结构研究提供关键信息.在震中附近观测台网密集且方位角覆盖良好的情况下,通过拟合多个台站P波、S波的观测到时,能够得到准确的震源位置.而在台网稀疏的地区,由于缺少可靠的三维速度结构模型,往往造成较大的地震定位误差.近年来发展了基于背景噪声经验格林函数(EGFs)对地震波形进行校正的重定位方法,能够有效地压制路径上复杂速度结构体的影响,提高了地震定位精度,为稀疏台网情形下地震准确定位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思路.本文选取由InSAR观测到准确位置的2008年甘肃武都M_(S)5.5地震作为测试案例,对稀疏台网下基于背景噪声格林函数地震准确震中测定方法进行了定量评估.利用震中附近多个流动台分别作为参考台,提取其与固定台站之间的背景噪声格林函数(EGFs),然后使用噪声Rayleigh面波格林函数对地震波形进行校正,重定位武都地震震中,并与真实震中位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使用距离震中30 km以内的参考台,利用10~30 s频段的面波走时信息,噪声叠加时长为一个月,定位精度在5 km以内;当噪声叠加时间一年以上,重定位精度优于1 km.本文进一步针对缺少近台以及台网更加稀疏的情况进行了测试,发现使用10个左右固定台进行重定位,基于较高质量的噪声EGFs频散数据,定位结果精度可达3 km,从而给出了该方法的高精度定位所需的固定台网及参考台站的观测指标体系.
    • 曹昌军; 李艳永; 任林; 唐明帅
    • 摘要: 通过数值模拟实验分析地震速报工作中定位台站及S震相选取对震中位置的影响,并结合新疆测震台网实际震例进一步分析验证。结果表明,对于震中包围较好的地震而言,S震相对震中位置的影响并不明显,一般情况下标2~4个清楚的S波震相即可;对于网缘或网外地震而言,不使用S震相定位震中可能出现较为明显的偏差,使用足够数量且震相识别较为准确的S波震相参与定位,才能得到较为可靠的定位结果。
    • 尹欣欣; 杨晓鹏; 蔡润; 王祖东; 蒲举; 王维欢; 王树旺
    • 摘要: 利用一种深度学习地震信号检测方法(PhaseNet模型)检测甘肃省岷县M_(S)6.6地震序列,根据地震震相关联技术和绝对定位Hypoinverse方法构建AI检测目录,对比人工分析地震目录和震相报告,分析AI自动处理地震事件的误差范围。结果表明,AI技术能够实现85.5%的人工工作量,定位误差在20 km范围内呈正态分布;在低震级地震事件检测中,AI方法也发挥了显著能力。相比于人工处理方法,AI方法稳定性好、不依赖个人经验、分析速度快,在大震后的地震目录快速产出中能发挥关键作用,可提高地震分析能力、节省人力成本。
    • 李佳欣; 王赟; 杨春
    • 摘要: 相对于天然地震的低频长波长特征,上地壳广泛存在的盆地沉积层厚度相对较薄,在研究壳幔结构或地震定位时往往做各向同性或VTI层等效的简化.这种简化的适用条件与误差是本文讨论的主要问题.以塔里木盆地为例,利用塔中某测井数据建立盆地二维水平层状互层模型;以此为参考,可进一步得到简化的各向同性等效和VTI近似两种单层模型.通过计算两种简化模型相对参考模型的初至走时误差,可以发现:(1)当震源处于沉积层内和沉积层下方时,两类简化模型得到的走时呈现完全不同的变化规律;(2)当震源处于沉积层内时,简化模型的走时相对误差均随震中距的增加快速增大,各向同性等效的误差极值在震源深度6km、震中距100km处可达60%左右,而VTI近似约为45%;(3)当震源处于沉积层下方时,区域震条件下各向同性等效与VTI近似的误差均未超过8%,且各向同性等效的精度优于VTI近似.因此,当利用盆地内观测数据定位不同深度、不同震中距区域地震时,宜采用不同的上地壳沉积层简化模型以保证合理的精度.
    • 周文杰; 雷蕾; 周健; 倪昊琦
    • 摘要: 选取江苏测震台网震中距2°以内18个地震台站记录清晰的波形资料,使用单纯形、LocSAT、HypoSAT地震定位方法,分别采用华南速度模型、郯庐断裂带中南段速度模型以及IASP91全球速度模型,重新测定江苏大丰海域M_(S)5.0地震震源深度,对获取的深度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种地震定位方法测定的震源深度结果接近,约为11±2 km;HypoSAT定位方法计算结果较为稳定,IASP91、郯庐断裂带中南段模型均适用于该区域震源深度计算。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