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活动断裂

活动断裂

活动断裂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787篇,主要集中在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公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17篇、会议论文44篇、专利文献54330篇;相关期刊232种,包括地震、地震学报、中国地震等; 相关会议37种,包括2014年中国城市工程建设管理协会行业技术交流大会、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2013年中国水利学会勘测专业委员会年会暨技术交流会等;活动断裂的相关文献由1794位作者贡献,包括吴中海、袁道阳、张永双等。

活动断裂—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17 占比:1.30%

会议论文>

论文:44 占比:0.08%

专利文献>

论文:54330 占比:98.62%

总计:55091篇

活动断裂—发文趋势图

活动断裂

-研究学者

  • 吴中海
  • 袁道阳
  • 张永双
  • 何文贵
  • 吴珍汉
  • 郭长宝
  • 刘兴旺
  • 胡道功
  • 张波
  • 冉勇康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桂华; 李忠武; 黄雄南
    • 摘要: 巴彦浩特断裂位于阿拉善地块与鄂尔多斯地块相互作用的边界构造带上,其晚第四纪活动特征和古地震数据对全面理解贺兰山周边区域地震构造和地震危险性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在研究相对薄弱的巴彦浩特断裂北段开展了断错地貌和古地震槽探研究。观测显示巴彦浩特断裂阿拉善左旗以北段以右旋走滑活动为主兼具逆倾滑,断层西盘相对抬升,在浅表形成半正花状构造组合。年代(56.28±4.04)~(82.2±5.78)ka的冲洪积地貌面上冲沟断错137 m,并在东侧形成断塞塘地貌,估计断层右旋走滑速率为1.67~2.43 mm/a。探槽揭示了3次具有显著地表逆倾滑破裂的强震事件,时间分别为(56.28±4.04)~(55.33±3.04)、(32.79±2.22)~(13.76±1.1)、(13.76±1.1)~(7.86±0.43)ka,逆倾滑量分别为0.44、0.35、0.29 m。与前人在巴彦浩特断裂南段的古地震研究进行对比,可知这3次古地震可能仅为部分事件记录。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建立了贺兰山周边区域地震构造模型,贺兰山西侧右旋走滑的巴彦浩特断裂强震发震能力不容忽视,贺兰山两侧盆地不同性质断裂系共同构成了阿拉善地块与鄂尔多斯地块的活动边界构造带。
    • 杨少博; 王炳文; 高级; 张海江
    • 摘要: 为监测东祁连山北缘断裂带附近的地震活动性,布设包含240台短周期地震仪的面状密集台阵,进行约30 d的连续观测。首先使用基于深度学习的多台站地震事件检测算法(CNNDetector)进行地震事件检测,然后使用震相拾取网络(PhaseNet)对地震事件进行P波和S波到时拾取,其次使用震相关联算法(REAL)进行震相关联及初定位,最后使用双差定位(hypoDD)进行地震重定位,最终的精定位地震目录中共有517个地震。在密集台阵观测期间,中国地震台网正式地震目录中共有39个位于台阵内的地震事件,相比而言,密集台阵检测到大量小于0级的地震。因此通过布设密集台阵,可提高活动断裂微地震活动性的监测能力。与历史地震空间分布相比,密集台阵地震精定位分布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表现出更明显的线性分布特征。基于地震分布,发现研究区域存在与地表断层迹线走向不同的隐伏活跃断裂。
    • 刘开之; 王震; 彭文波; 蹇宜霖
    • 摘要: 山岭隧道穿越活动断裂或软弱破碎带等不良地质时,由于隧道结构洞身段受到较大的挤压容易出现破坏,因此隧道穿越不良地质时需要采取相应的抗减震措施。文章针对天山胜利隧道穿越区域性活动断裂博-阿断裂,分析跨断裂隧道震害成因,研究断层错动作用下隧道衬砌响应规律,并采取基于抗错断和减震的衬砌结构设计。通过三维数值分析及正交试验分析进行效果及适用性评价,得出最优结构设计参数,为隧道顺利穿越断裂带提供安全保障。
    • 胡志华; 高洪雷; 万汉平; 张松; 郝伟林; 吴儒杰
    • 摘要: 西藏亚东—谷露裂谷中—北段的羊八井地热田是我国著名的高温地热田,研究其水热蚀变的时空演化有助于更好地认识藏南地热的发育特征。通过对羊八井地热田及其水热蚀变岩开展地表调查、显微特征与X衍射分析等工作,总结了其主要蚀变类型特征,划分出黄褐色蚀变中心带、灰白色中强蚀变带、灰白色中等蚀变带和浅灰白色弱蚀变带4个不同的水热蚀变带,并区分出红褐色—黄褐色蚀变期、灰白色蚀变期和淡黄色—灰色蚀变期共3期蚀变。研究结果揭示,羊八井地热田高温地热活动中心一直在北区硫磺沟区域,其水热蚀变活动主要受亚东—谷露裂谷内部的活动断裂构造控制,并与断裂构造活动具同步性;地热水的排泄方式早期为沿北东向断裂构造直接排泄,晚期为经浅层第四系径流后再排泄,由直接排泄向间接排泄转变;中高温地热水的排泄区由北区硫磺沟地区向南区藏布曲迁移。根据研究结果推断,硫磺沟区域的北东向断裂与北西向断裂交汇区可作为羊八井热田北区深部地热勘查的主要方向。
    • 毕强; 李伟; 林世金
    • 摘要: 研究目的:CZ铁路沿线板块活动强烈、构造发育,沿线分布有11条15支全新世活动断裂,线路穿经11支,超过50%的线路位于8度及以上地震烈度区,区内地震活动频繁而强烈,有历史记录以来4.7级以上地震354次,最大地震为1950年8月15日西藏察隅、墨脱8.6级地震,给线路方案的选择以及防灾减灾均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有必要对活动断裂致灾机理进行系统研究。研究结论:(1)活动断裂诱发的高烈度地震具有“上盘效应、距离效应、地形效应、持续效应、追随效应”5大致灾机理;(2)活动断裂附近铁路选线应采取“避主盘、远断裂、避险坡、正穿越”的对策;(3)工程设置应遵循“稳固地层、简易工程、优选隧道、留有余量”等原则;(4)本文研究可为滇藏和中尼等复杂艰险山区铁路勘察设计及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 温志亮; 曾庆铭; 田中英; 刘江; 张新社; 孟晓捷; 牛千; 孙少珍
    • 摘要: 通过地面地质调查、深部地球物理探测和高精度遥感影像解译相结合的手段,对天水市活动断裂带开展了综合地质调查和研究,基本查明了该区活动断裂的空间分布、出露情况、错断规模及断裂特征。活动断裂主要有北西西、北西和北东向3组,其控制了天水市新生代以来地质地貌格局。其中,北西西向断裂是天水城市规划范围主要活动断裂,沿断裂走向延伸大、断裂破碎带出露宽,活动性强-极强;北西向断裂中等;北东向断裂活动性较弱。该研究对提高天水市城市活动断裂研究、国土空间规划及防灾减灾等有重要意义。
    • 易虎; 詹文欢; 闵伟; 吴晓川; 李健; 冯英辞; 任治坤
    • 摘要: 海域地震区划与活动断裂的探测和识别密切相关。文中在台湾海峡闽东南隆起带开展了活动断裂的地球物理探测研究,选取GI枪震源与电火花震源剖面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了晚更新世以来活动的3条基底断裂构造和2条垂向延伸较小的细小断裂。基底断裂可在GI枪震源剖面和电火花震源剖面上识别,细小断裂则只能在电火花剖面上识别;3条基底断裂在2种剖面上的错断地层位置、几何形态接近,但断裂周围的地层形态及次级断裂展布样式受分辨率的影响存在成像差异。相似的断裂探测结果体现了这2种方法的有效性,而剖面成像差异则说明在实际工作中开展组合探测的必要性。基于2种数据的融合结果,对断裂F_(1)的构造属性进行更为详细的分析说明:断裂F_(1)是基底先存断裂晚更新世活化的结果,为一坳陷边界断层,呈伸展正断活动,分析认为其应归属为华南沿海滨海断裂带。因此,在海域地震区划和海域地震危险性评价工作中,应重视多种探测方法的组合使用,以便获取更加详实的断裂信息。
    • 何付明; 常祖峰
    • 摘要: 根据详细的野外调查和剖面测绘成果,结合区域第四系测年结果等资料,对龙蟠—乔后断裂带桃源段新发现的桃源断裂、刀郭断裂、合江村断裂及已知的龙蟠—乔后断裂等4条主要断裂的晚第四纪活动特征进行研究。成果表明,龙蟠—乔后断裂带桃源段在晚第四纪的活动特征明显,活动强度中等,龙蟠—乔后断裂和合江村断裂属全新世活动断裂,桃源断裂和刀郭断裂属晚更新世断裂;晚更新世以来,龙蟠—乔后断裂和刀郭断裂以左旋走滑运动为主,而桃源断裂和合江村断裂则表现为正断走滑为主。这些断裂的活动性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研究区及附近区域的地震风险和构造稳定性。新的调查研究成果为深入认识龙蟠—乔后断裂带桃源段的晚第四纪活动性提供了新的资料,并可为深入理解该区的地震地质特征以及工程建设地震安全性评价等提供基础地质资料。
    • 哈广浩; 朱孟浩; 闵伟; 任治坤
    • 摘要: 花海断裂是位于河西走廊西端阿尔金断裂系北侧花海盆地内的一条活动断裂,对该断裂活动性的认识不仅有助于评估该区的地震危险性,而且对深入理解青藏高原向北扩展过程中块体相互作用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遥感解译与地震地质调查表明,花海断裂仅局限于花海盆地内,长度约25 km。断裂走向NNW,南端起自花海镇以南,向北经小泉、大泉、双泉子后穿过山水河,向北逐渐消失在北山山前大型冲积扇前。地貌上,花海断裂南部表现为线性延伸的断层陡坎,北段构成了风成砂丘与冲洪积扇的界线。在断裂北段跨断层陡坎进行了探槽开挖,探槽揭露和光释光年代学测试结果表明,该断裂最新一次古地震事件的时间距今约5万年,全新世以来没有明显的活动迹象,为晚更新世活动断裂。结合陡坎位错分析,花海断裂晚第四纪以来垂直滑动速率小于0.03 mm/a。区域大地构造动力学背景分析表明,花海断裂是在青藏高原向北扩展作用下盆地内形成的次一级活动断裂,是高原外围块体对青藏高原向外扩展的响应。
    • 王亮; 胡从亮; 张嘉玮; 陈国勇; 张美雪; 杨武; 张应文
    • 摘要: 关于贵州地热成因,人们多倾向于地震活动和断裂控制“地温梯度”机械能升温,不具备岩浆热源及放射性产热条件。本文通过研究前人成果和热储、盖层特征及区域重磁等资料,推测深部断裂和中酸性、基性—超基性岩体,分析天然地热及地热井的区域分布特性,并结合有关的地质资料,提出贵州地热可能存在2种基本成因模式:一是深部断裂控制的“地温梯度”自动增温循环生热,该导热方式驱使地下水持续升温最为发育,二是岩浆岩余热作用,此导热方式的推测作为一种新的产热类型及成因来源补充,而贵州作为我国重要的铀、钍等资源区域成矿地区,目前研究程度低、资料少、规模小,是否存在放射性生热基础尚不清楚。对地热成因深入研究,可为下步区内精准地热调查和找矿方向拓展提供相关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