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与义
陈与义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268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中国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68篇、专利文献888篇;相关期刊195种,包括学术交流、文史知识、文教资料等;
陈与义的相关文献由233位作者贡献,包括杭勇、宁智锋、邹金灿等。
陈与义
-研究学者
- 杭勇
- 宁智锋
- 邹金灿
- 杨玉华
- 刘云军
- 姚大勇
- 白敦仁
- 马爱萍
- 刘洪宇
- 刘海云
- 吴中胜
- 吴忠胜
- 吴淑钿
- 唐瑞
- 左福生
- 施洪波
- 李元洛
- 李扬
- 李春霞
- 江梅玲
- 沈童
- 王兆鹏
- 王慧芳
- 谈胜轶
- 闫好丽
- 闵定庆
- 霍松林
- 高利华
- 黄亚明
- 黄俊杰
- 黄海
- —凡
- 丁国祥
- 付航
- 何泽棠
- 何玉兴
- 何童1
- 余丹
- 佚名
- 侯本塔
- 傅易枫
- 傅绍磊
- 刘乃昌
- 刘升红1
- 刘岩华
- 刘德辉
- 刘海云1
- 刘维俊
- 刘雄
- 卞良君
-
-
王充闾
-
-
摘要:
这是一首题画的名诗。据说,宋徽宗看到以后,击节称赏,当即会见了作者,有相识恨晚之憾。陈与义自此名播海内,并被拔擢晋用。诗的前两句为一般的铺叙,大意是说:含章殿下有你(梅花)美丽的笑靥;大自然孕育名花的功绩,全靠一支兔毫画笔完成。精彩之处在于三、四两句,借咏墨梅提出了“摄取神理,遗貌取神”这一富有哲思的艺术思想理念。
-
-
侯本塔
-
-
摘要:
陈与义作为江西诗派的“三宗”之一,佛禅思想对其人生观念及诗歌创作均有较大影响。禅宗思想令陈与义的人生观念由消极悲观逐步转为超然达观,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他作诗的积极性。而临济宗“峻烈活泼”的宗风促使陈与义提出“拔俗求新”的诗学思想以及重视“韵格”的学杜方法,“触目是道”的宗旨则令其更加崇尚“诗兴”的创作手法,进而催生出“新体”诗风。总之,临济宗思想在陈与义跳出江西诗风圈圚的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
-
杭勇;
马莉娜
-
-
摘要:
宋代以来,很多学者认为陈与义属于江西诗派,依据主要有三个:一是陈与义推重黄、陈,创作上属于黄、陈的法嗣;二是陈与义和江西诗派都学习杜诗,有相同的诗学渊源;三是陈与义和江西诗派诗风相近或相同.但实际上,陈与义对黄庭坚的诗歌颇有微词,创作上并未师法黄、陈.二者学杜也有本质差别,陈与义主要学习杜甫安史之乱期间的现实主义作品,江西诗派主要学习杜甫晚年的创作技巧;陈与义诗的主导风格和江西诗风也有很大差异,江西诗风凸显宋诗的特点,陈与义的诗风明显表现出融合唐诗的倾向.因此,陈与义并不属于江西诗派.
-
-
—凡
-
-
摘要:
北宋诞生了众多大文豪,黄庭坚便是其一。黄庭坚在文学、诗学、书法等方面皆有贡献,而其文学上的最大成就应当是建立了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有正式名称的诗文派别——江西诗派。宋末,方回提出江西诗派的“一袓三宗”之说,“一祖”指杜甫,“三宗”指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由此可见,学习杜甫、崇尚黄庭坚是江西诗派的特点。
-
-
陈霭生
-
-
摘要:
1东风也作清明节,开遍来禽一树花。【探源】出自宋代陈与义《清明》:"街头女儿双髻鸦,随蜂趁蝶学夭邪。东风也作清明节,开遍来禽一树花。"【释疑】双髻鸦:发髻乌黑。双髻,古时少女发式。鸦,喻黑色。学:模仿。夭邪:美丽多姿。作:从事某种活动。来禽:即沙果,果味甘美,招引禽鸟,故名。一树:满树。
-
-
温世浩
-
-
摘要:
笛子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民族乐器,深受人们喜爱,笛声也成为古诗词中一种常见的意象。由于诗人心境不同,笛声往往被赋予了不同的意趣:有的用来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赞美大自然,如黄庭坚的“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垄闻”,雷震的“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有的用来烘托宴饮游乐的欢聚气氛,如张公庠的“万人同向青霄望,鼓笛声中度彩球”,陈与义的“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
-
宋修臣
-
-
摘要:
近几年,高考、中考越来越重视古诗歌的理解赏析,山东高考语文卷,2019年考察陈与义《题许道宁画》,2020年考察杜甫《赠别郑炼赴襄阳>;青岛中考,2019年、2020年分别考察《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峨眉山月歌》,都是作为单独的“古代诗歌阅读”“诗词阅读”板块出现,围绕<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从内容、主旨、情感、意境到语言风格、意象塑造等多方面考察,学生如果没有真正的古诗歌阅读理解能力、欣赏审美能力和古诗歌阅读积累,是根本无法应付中高考考察的。
-
-
-
姚大勇
-
-
摘要:
《法駕導引》詞牌隨著陳與義的《無住詞》傳入韓國,韓國詞人所填《法駕導引》,也多以陳與義的原作爲師法對象,同時又有所更新和創造,其在題材上的最大特點就是將所寫内容從天上「降到」人間,從中國移到韓國,即實現了此詞牌創作的世俗化和「本土化」.鄭球是將《法駕導引》詞傳入韓國的關鍵性人物,他遍和陳與義的《無住詞》,其中的《法駕導引》詞即體現了由描寫登仙之樂,向抒寫人間情意的轉變.其他韓國詞人的同調之作也多描繪世俗情感,展現韓國風情.在藝術上韓國詞人的《法駕導引》詞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以繁富工細、婉轉深厚見長,鄭球、崔演、金烋諸人之作均顯出世俗化的特徵.
-
-
余丹
-
-
摘要:
作为靖康元年(1126)至绍兴元年(1131)南渡历史的重要在场者,陈与义在特定的写作场中以诗歌纪行的形式,浓缩社会现实、承载历史事件,引发情感激荡、贮存集体记忆;以相似的避乱经历和深刻的精神共鸣,构筑起学杜由刻意转向自然的新路径,重塑了简斋体雄浑沉郁、悲慨奇壮的诗境;以厚重纪实的诗体叙事、浸润生命的自传意识,实现了两宋之际士大夫从书斋文化到家国情怀的精神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