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水
阻水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3年内共计2131篇,主要集中在水利工程、建筑科学、公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3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227173篇;相关期刊79种,包括河南科技、煤炭科学技术、电线电缆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2007年度煤炭工业总工程师论坛、2004海峡两岸地工技术、岩土工程交流研讨会、中国电子学会光电线缆学术年会等;阻水的相关文献由4742位作者贡献,包括李万松、张朝峰、张龙等。
阻水—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27173篇
占比:99.95%
总计:227280篇
阻水
-研究学者
- 李万松
- 张朝峰
- 张龙
- 刘军
- 王琴
- 马壮
- 任正三
- 沈顺良
- 赵囿林
- 何方容
- 张建民
- 张朝利
- 李伟
- 李金堂
- 沈小平
- 沈江波
- 潘婷
- 陈洪野
- 马小强
- 高瞻
- 刘源
- 刘焕新
- 吴小平
- 周巧芬
- 张洪亮
- 王文志
- 高天磊
- 何正寅
- 周江
- 张涛
- 张磊
- 王勇
- 蒋志忠
- 闵泽宇
- 马志金
- 高嘉桧
- 刘登瑞
- 唐波
- 夏亚芳
- 宇野敬一
- 朱峰林
- 潘祝华
- 王惠兵
- 田亚飞
- 赵勇
- 黄桂领
- 丁赟超
- 何文鹏
- 佘万能
- 余晓梦
-
-
-
王燕;
李艳
-
-
摘要:
石马河流域内樟木头镇现有8座旧桥不能满足防洪要求,需对现有桥梁进行改扩建。该研究以圣罗兰桥为例,从阻水桥梁对石马河流域的壅水、河势影响、堤防稳定和河道冲淤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根据旧桥阻水严重的情况及工程建设对河道的影响,提出了合理的安全防护措施。
-
-
鄢永辉;
缪世强;
王宏俊
-
-
摘要:
皖南地区有众多明、清时期的古桥,桥梁类型以实腹厚墩连拱桥为主,这些桥梁大多为不可移动文物。通过洪水调查、经验公式计算、二维水流数学模型等技术手段全面分析典型厚墩连拱古桥的阻水效应,并提出缓解桥梁阻水的措施。结果表明,厚墩连拱古桥阻水效应较明显。桥梁扩孔不但可以缓解厚墩连拱古桥的阻水效应,而且可以保留桥梁的历史风貌,较好地兼顾文物保护与河道治理的需要,可为皖南地区厚墩连拱古桥的修复和治理提供借鉴。
-
-
许正璇
-
-
摘要:
以青海省某穿越盐渍土区公路的线路路基拓宽建设为例,对盐渍土进行了不同含盐量、压实度、上覆压力下的溶陷变形试验,分析了溶陷变形的影响因素,并根据高地下水位盐渍土区的防溶陷需求探讨了线路阻水的措施,最终建立了试验段进行阻水方案效果的论证。研究表明,随着压实度的增大溶陷系数减小,当压实度增加到0.93左右时,溶陷变形基本趋于稳定,压实度再增加,溶陷系数变化幅度也不大,根据防溶陷需求推荐采用砂砾换填+复合土工膜的方案来进行路基阻水;根据3个多月的观测,试验段路基差异沉降控制在10 mm左右,远小于非试验路段,说明在进行阻水设计后,盐渍土拓宽线路路基的整体性和水稳性较好。研究可为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的盐渍土地区公路路基拓宽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
-
袁刚
-
-
摘要:
北京地铁14号线永安区间隧道采用矿山法施工,区间隧道部分地下潜水水位位于结构底板以上,隧道施工应采取有效的地下水控制措施,保证无水施工.因地面不具备降水条件,区间隧道开挖过程中潜水影响到正常施工,且潜水影响正常施工段落下穿道路、管线、平房区及侧穿楼房等风险源,如发生沉降变形过大、坍塌等情况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为保证正常施工及周边环境安全,必须对影响施工安全的潜水进行洞内止水措施.
-
-
孔羽超
-
-
摘要:
文章针对水工隧洞断层及其影响破碎带处理,总结采用了一种"回填混凝土置换破碎松散体阻水防塌"新技术,该技术是一种主动干预的治理断层破碎带的施工技术,在辽宁省重点输供水二段工程2#洞断层带处理中成功应用,避免了两次大的塌方涌水,保证了施工安全,工期效益及经济效益显著.可供类似工程施工参考.
-
-
薛万云;
赵勇;
俞雷;
吴修锋;
郭宁;
吴时强
-
-
摘要:
以南京秦淮新河为参考原型,建立河道桥群概化试验模型,定量研究平原河道桥群阻水叠加效应.试验结果表明:上游水流受桥墩阻水影响,水位壅高明显,壅水高度随桥墩数量的增加而增大,壅高范围随着桥墩数量的增多而延长;对于概化河道(流量1000 m3/s,流速2.5 m/s,阻水率6%),河道中心线最大壅水高度36 cm,壅水范围150 m;在桥梁群上游150 m位置处,6座桥梁组成的桥梁群引起的壅高值为单座桥梁壅高值的1.5倍.研究成果对评估桥梁等涉水建筑物引起的阻水影响具有参考意义.
-
-
景泽坤;
郭亚昆;
赵星滔;
任猛;
周元林;
帅茂兵
-
-
摘要:
聚氯代对二甲苯膜(PC膜)在防潮、封装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但因其本体结构限制而不能满足电子、军工等对高阻水、柔性膜的要求。文中利用石墨烯膜强度高、气体阻隔性好、透光性优良和紫外固化胶黏剂快速固化的特点将PC膜与石墨烯膜进行复合,制备了聚氯代对二甲苯/石墨烯多层复合膜。红外分析表明紫外固化胶黏剂的反应程度达到99%以上,力学和水汽透过率测试表明复合膜的阻水和力学性能显著提高,水汽透过率从1.1968g/(m^(2)·d)降至4.9×10^(-3)g/(m^(2)·d),下降了2个数量级,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提高了60.0%和792.4%。
-
-
-
-
王道广;
祁洪晓;
姜振泉
- 《2007年度煤炭工业总工程师论坛》
| 2007年
-
摘要:
分析了杨村矿2702工作面底板30m和50m两个不同深度界面的音频电透视探测成果,与煤层底板岩层结构及井下探水情况对比研究发现,音频电透视探测的煤层底板综合视电导率高值异常与岩层的裂隙性及其充水程度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岩层裂隙发育且与下部含水层连通性良好部位明显显现视电导率高值异常,表明音频电透视探测成果能够综合反映底板岩层的阻水条件。
-
-
张达德;
林谦吉;
陈柏麟;
李建德
- 《2004海峡两岸地工技术、岩土工程交流研讨会》
| 2004年
-
摘要:
本研究为了解膨润土布应用在现地阻不层时防渗阻水之功效,故针对组成膨润土布的三大构件:地工织物(Geotextile)、膨润土(Bentonite)、膨润土布(GCL)本身,以及使用三种不同地区之膨润土矿所制成的膨润土布来进行多项定性测试与特性试验;再者,为了解现地干湿循环现象(Wet-Dry Cycling)对其整体阻水特性之影响,规划加入此环境条件于相关试验中来进行模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