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锈蚀钢筋

锈蚀钢筋

锈蚀钢筋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3年内共计181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水利工程、公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3篇、会议论文19篇、专利文献66520篇;相关期刊82种,包括城市地理、兰州交通大学学报、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等; 相关会议18种,包括第十六届全国纤维混凝土学术会议、第三届防灾减灾工程学术会议、2015全国土木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等;锈蚀钢筋的相关文献由395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大望、赵建昌、孙启帆等。

锈蚀钢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3 占比:0.18%

会议论文>

论文:19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66520 占比:99.79%

总计:66662篇

锈蚀钢筋—发文趋势图

锈蚀钢筋

-研究学者

  • 李大望
  • 赵建昌
  • 孙启帆
  • 王晨霞
  • 周牟瑶
  • 张伟平
  • 张军
  • 徐港
  • 金伟良
  • 顾祥林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浩; 巴光忠; 苗吉军; 刘才玮
    • 摘要: 检测确定钢筋的锈蚀特征参数是进行锈蚀钢筋混凝土结构性能评定的基础。通过电化学加速锈蚀试验获得不同锈蚀程度的钢筋,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建立锈蚀钢筋的三维几何模型,并提取相关的锈蚀特征参数。然后基于概率理论统计分析锈蚀钢筋平均截面锈蚀率与最大截面锈蚀率、锈蚀不均匀系数之间的相关性,建立了锈蚀不均匀系数的概率分布模型。研究表明:随着锈蚀程度的增大,最大截面锈蚀率和锈蚀不均匀系数均呈幂函数增长,并与锈蚀钢筋的直径有关;锈蚀不均匀系数服从广义极值分布,其概率分布的形状参数、尺度参数和位置参数均随锈蚀程度的增大而线性增大,并与锈蚀钢筋的直径和单元长度有关。
    • 过民龙; 张凯; 杨厚易
    • 摘要: 锈蚀钢筋检测的传统方法对试验仪器的精度要求高、人为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大,不便于应用推广。基于全卷积神经网络提出了一种锈蚀钢筋截面的检测方法,通过对锈蚀钢筋截面图像样本进行像素分割以实现截面区域的检测。神经网络设计时采用了VGG19-FCN及U-Net两种架构,并对二者的识别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图像样本采用从实际工程中搜集到的2000个锈蚀钢筋截面图像(单钢筋截面),并对其进行人工标注。结果表明:①采用小批量子集随机梯度下降法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其效果等同于小批量随机梯度下降法,可解决训练神经网络时小批量数量需求大而显存不足的问题;②VGG19-FCN及U-Net两种网络架构在验证集上的最终精确度分别达到96.59%和95.06%,可说明其对本文锈蚀钢筋截面识别切实可行;③在以5%相对误差为识别容差的条件下,锈蚀钢筋截面采样时待检测钢筋截面尺寸占全图的比例范围有限值,对VGG19-FCN网络架构为28.23%~71.95%、对U-Net网络架构为39.32%~71.95%。综合存储空间、训练时间、识别精度,采用U-Net网络架构对锈蚀钢筋截面识别的效果更优。
    • 张雪锋; 李丕伟; 夏晋; 甘润立; 金伟良
    • 摘要: 混凝土结合界面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薄弱环节,套筒灌浆连接混凝土结合界面直剪性能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安全性能至关重要。设计试验研究了钢筋锈蚀对直剪荷载作用下套筒灌浆连接混凝土结合界面的裂缝开展、破坏形态、裂缝宽度-竖向相对滑移关系以及名义剪应力-竖向相对滑移关系的影响,并通过理论分析研究了钢筋锈蚀对结合界面剪应力-竖向相对滑移曲线特征参数与特征系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钢筋锈蚀的发展对结合界面直剪加载过程中的裂缝发展刚度具有两个阶段影响,在加载初期,随锈蚀率增长,裂缝发展刚度下降;而在加载后期,随锈蚀率增长,裂缝发展刚度上升。钢筋锈蚀会显著降低套筒灌浆混凝土结合界面的极限剪应力和残余剪应力,当钢筋锈蚀率为3.5%和7.5%时,结合界面的极限剪应力分别下降41%和49%,残余剪应力分别下降约35%和59%。
    • 陶甫先; 卫少阳
    • 摘要: 本文系统地阐述了利用ANSYS软件对钢筋锈蚀后的RC受弯构件进行模拟分析的几个方面的关键技术,包括:锈蚀钢筋、混凝土、粘结关系三者的本构模型和这三部分元素的有限元单元类型的选择。通过计算实例对提出的方法进行验证,最后总结了本文计算过程中积累的关于计算收敛方面的一些经验,为相关计算分析提供一定参考。
    • 曲福来; 刘中良; 许哲; 赵顺波
    • 摘要: 考虑钢筋种类、混凝土强度、钢筋锈蚀率因素,对10个锈蚀钢筋混凝土墙体试件进行了压弯承载力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钢筋锈蚀对墙体的承载力和挠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锈蚀钢筋混凝土墙体的承载力计算仍可近似采用平截面假定,但需引入协同工作系数考虑锈蚀钢筋与混凝土黏结滑移的影响;给出了锈蚀钢筋混凝土墙体的压弯承载力计算公式,并通过与试验结果比较,验证了计算公式的适用性.
    • 朱华明; 吴瑾
    • 摘要: 通过对现场和实验室取得的碳纤维布加固锈蚀试件进行100 d的干湿循环试验,研究了锈蚀构件碳纤维布加固后在盐溶液中的耐久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碳纤维布加固锈蚀钢筋混凝土构件在盐溶液中的耐久性能显著增强.
    • 肖志林
    • 摘要: 抗倒塌性能是锈蚀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一项重要性能指标,为进一步了解锈蚀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倒塌性能,针对其展开研究.文章针对锈蚀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受力过程的三个阶段展开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锈蚀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力学指标参数,计算锈蚀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极限荷载,总结锈蚀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倒塌性能.
    • 张昉; 金伟良; 张军; 毛江鸿; 樊玮洁
    • 摘要: 以实测HRB400钢筋的疲劳损伤模型参数为基础,结合加速锈蚀钢筋蚀坑形貌和疲劳试验结果,通过二次开发在Abaqus平台上实现了坑蚀钢筋高周疲劳寿命预测和损伤过程分析.结果表明:坑蚀钢筋高周疲劳寿命预测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较好;坑蚀钢筋蚀坑处存在应力集中,疲劳损伤主要集中在蚀坑底部附近,疲劳前期和中期损伤发展缓慢,疲劳后期疲劳损伤迅速累积;坑蚀钢筋弹性模量随循环加载次数的增加而降低;坑蚀钢筋蚀坑底部的应力在疲劳后期迅速降至较低值,并向周边转移,应力重新分布.
    • 王斌; 吕斌; 丁一爽; 孙勇峰; 王家滨
    • 摘要: 为实现地震作用下锈蚀钢筋混凝土柱精细化数值模拟分析,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建立往复荷载作用下锈蚀钢筋与混凝土间的黏结滑移本构模型:结合课题组前期试验结果,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建立的黏结滑移本构模型进行有效性验证,通过对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之间误差分析,进一步对黏结滑移模型中的摩擦黏结应力系数和退化系数进行修正,最终建立更为合理的锈蚀钢筋与混凝土间黏结滑移本构模型。通过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再次比较,验证修正后黏结滑移本构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修正后的锈蚀钢筋与混凝土间黏结滑移模型可更好地反映往复荷载作用下锈蚀钢筋混凝土柱的滞回性能。该成果可为地震作用下锈蚀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数值分析计算提供理论参考。
    • 方亮; 周云; 唐志泉
    • 摘要: 通过实验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残差网络(ResNet)的锈蚀钢筋分类方法,为开发锈蚀钢筋现场准确定量评价方法提供新思路和技术参考.以1478根直径12 mm和14 mm,锈蚀率1.45% ~56.10% 的钢筋为研究对象,利用工业相机在实验室条件下拍摄图像,结合数据增强技术,共获得23648张样本图像,并根据锈蚀率确定11类标签.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搭建ResNet结构,并利用Adam算法进行迭代优化,通过对比不同数据集的实验结果评估分类准确率和训练轮数.为验证所提方法的适用性,将不同直径钢筋的样本图像组合成6种数据集进行训练与测试.研究表明,经过100次迭代训练,针对6种数据集的钢筋锈蚀程度分类准确率均在93.2% 以上,最高达98.8%.该方法支持混合直径的锈蚀钢筋高精度分类,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