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不换
金不换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143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中国文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8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116篇;相关期刊103种,包括老人天地、致富天地、同舟共进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学分会2015年学术年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药新产品研发研讨会暨中南六省区中西兽医研究会第二十一次学术研讨会、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治未病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治未病”发展论坛、第六届中国民族植物学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亚太民族植物学论坛等;金不换的相关文献由218位作者贡献,包括张严、王捷、马仁强等。
金不换
-研究学者
- 张严
- 王捷
- 马仁强
- 李修善
- 刘宗河
- 崔箭
- 徐羽
- 邹红
- 陈健文
- 丁艳霞
- 何雪玲
- 刘增援
- 叶勇
- 司红彬
- 吴永继
- 孙燕杰
- 巫玲玲
- 李亚真
- 李敖
- 梁红
- 涂文升
- 焦爱军
- 胡梅
- 舒展
- 苏志恒
- 蒋伟哲
- 蒋敏捷
- 蒙永业
- 赵雨川
- 辛丽娜
- 韦德
- 黄先菊
- 龙禹
- 丁恩昌(词)
- 万富卿
- 严泽豪
- 于点
- 仇后胜
- 伊雪佳
- 何建明
- 何扬子
- 何迎春
- 何钱
- 何驰宇
- 佘东来
- 余友
- 傅永平
- 具本哲(曲)
- 冒键
- 冯家平
-
-
欣欣
-
-
摘要:
在浩瀚的中药品种中,有很多同名(或别名同正名)现象,这些同名品种,实际上大多不属同科植物,其功效也大相径庭。一、同称金不换功效各不同金不换为防已科植物华千金藤的块根,性寒,味苦,具有清热解毒、健胃止痛、散瘀消肿之功.
-
-
陈强
-
-
摘要:
初夏,又到了苋菜上市的季节。俗话说:"六月苋,当鸡蛋;七月苋,金不换。"而且苋菜有"长寿菜"的美称,可见苋菜的营养是非常丰富的。下面介绍两款苋菜的做法。上汤苋菜用料:苋菜400克、火腿10克、海鲜菇20克、大蒜5克、高汤150克、皮蛋1个、猪油10克、盐5克。
-
-
-
刘正权
-
-
摘要:
三七,止血,散血,定痛,金不换。看见这行字,他在心底喟叹了一下,面上是微哂的表情。表情是稍纵即逝的,却依然被老中医眼角余光捕捉,不愧出身中医世家,望闻问切乃看家本领。可别小看这三七!老中医友情提示的口吻很浓。怎么又让人高看呢?区区一味中药而已。他用话外音质疑。
-
-
安昌;
陈鸣;
杨成梓;
孟静;
庄怡雪
-
-
摘要:
目的:澄清“金不换”的基原与应用,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对有“金不换”别名或俗名的药用植物进行梳理,并针对发现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建议.结果:中药别名“金不换”使用混乱,其基原主要分为四大类,分别为防己科千金藤属部分药用植物、蓼科酸模属部分药用植物、远志科远志属部分药用植物及中药三七的部分伪品.结论:总体来看,解决“金不换”这一名称混用的问题,关键在于药用基原与药用名称的规范与统一,可从中药资源普查与品种鉴定、建立质量标准、规定官方用名以及挖掘药用价值等方面开展.
-
-
-
-
-
-
莫湉1;
段正山(指导)2
-
-
摘要:
金不换,学名罗勒,也有人叫它九层塔。花果皆不起眼,全株小巧,叶片不大,味道极独特,打老远就张扬地窜进鼻腔,香气非常浓烈,患鼻炎的人可能会连打三个喷嚏,身心俱畅。常有人把金不换和薄荷混为一谈——比如我小时候。还有大把人没听说过这玩意儿。虽然我曾经执意认为金不换跟薄荷长得差不多,但它们的味道却是大相径庭的。
-
-
-
周欢;
余友;
伊雪佳;
郑蜜;
黄先菊
-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治未病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治未病”发展论坛》
| 2015年
-
摘要:
雪上一枝蒿作为一种抗炎镇痛效果较好的药物,临床上经常使用,但其中毒现象时有发生.本研究旨在探索其神经毒性机理并寻求潜在的解毒化合物.研究发现,雪上一枝蒿总生物碱诱导PC12细胞内Bc1-2表达量下降,ROS和LDH含量明显上升,从而导致细胞存活率下降.而金不换中提取的两种单体的混合物D1能使Bc1-2表达量明显上升,减少细胞内ROS和LDH的含量,从而达到升高细胞存活率而降低毒性的效果.这些发现表明金不换中提取的两种单体混合物D1对于雪上一枝蒿的细胞毒性具有解毒效果.
-
-
-
赵云斐
- 《2011民族医药发展论坛》
| 2010年
-
摘要:
民族民间的金不换、苦里巴、五叶薯等中草药用于中医伤科,有消肿止痛、生肌塑型保护皮肤,促进微循环等作用.从而有效地促进骨痂生长及骨折愈合.根据收治的各类不同骨伤患者,采取了不同的复位手法,用金不换、苦里巴、五叶薯等中草药,以内外兼治、筋骨并重,动静结合,医患合作的特点,取得了损伤愈合快,功能恢复好,患者痛苦少,合并症少等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