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信息
运动信息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716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体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2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404950篇;相关期刊99种,包括计算机仿真、计算机工程、计算机工程与应用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第十一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会议、中国电子学会第二十一届青年学术年会、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等;运动信息的相关文献由1142位作者贡献,包括刘鸿彬、张凯、张莉等。
运动信息—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04950篇
占比:99.97%
总计:405081篇
运动信息
-研究学者
- 刘鸿彬
- 张凯
- 张莉
- 王悦
- 杨海涛
- 吴贤午
- 金光悌
- 陈建乐
- 吴秀美
- 梁文玉
- 徐丽英
- 朴光勋
- 李剑锋
- 李旻星
- 李润辰
- 罗伯托·塔格里尔布
- 许瑛秀
- 张娜
- 李翔
- 李英烈
- 王莉
- 陈方栋
- 马尔塔·卡切维奇
- 鲛岛充
- 全勇俊
- 全柄文
- 全炳宇
- 宋振翰
- 崔瑛喜
- 成宰源
- 文柱禧
- 朴俊永
- 朴胜煜
- 林宰显
- 林晶娟
- 郑建铧
- 金廷宣
- 金海光
- 陈焕浜
- 韩钟基
- C·吉斯科特
- G·拉罗彻
- P·乌诺
- P·苏
- 丁坦
- 卞鸿鹄
- 曹小强
- 李东韬
- 李泰美
- 林四新
-
-
赵九霄;
刘毅;
李国燕
-
-
摘要:
针对基于视频行人检测的深度学习检测框架不能充分利用上下帧的运动信息,且计算复杂度较高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SSD检测框架。框架将SSD的基础特征提取网络VGG-16替换为改进的MobileNet,从而实现计算量的减少,并将GRU与改进的SSD结合以建立帧与帧之间的关联性。实验表明:与传统检测框架相比,所提方法有效提升了检测速度,并提升了检测准确率。
-
-
宋佳;
陈程立诏
-
-
摘要:
现有的视频显著性检测算法通常采用双流结构提取视频的时空线索,其中运动信息作为双流结构的一个分支,在显著物体发生剧烈或慢速移动时存在运动估计准确率低的问题,并且不合理的训练数据或方案使得权重偏向单个分支结构。提出一种基于多流网络一致性的视频显著性检测算法MSNC。设计并使用一种新的三重网络结构提取预选目标区域的颜色信息、时序信息和先验特征,通过先验特征补偿运动流的缺陷,并提高运动线索的利用率。采用多流一致性融合模型优化三流分支,得到不同特征的最佳融合方案。同时通过循环训练策略平衡三重网络的权重,以避免网络过度拟合单流分支,从而有效地提高运动估计和定位的准确率。在Davis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相比PCSA、SSAV、MGA等算法,该算法的鲁棒性更优,其maxF和S-Measure值分别达到0.893和0.912,MAE仅为0.021。
-
-
韩暑;
林野;
郑龙澍;
翁哲鸣;
张立华
-
-
摘要:
随着目标检测模型的日趋成熟,基于检测的追踪成为多目标追踪研究的主要方向.借助几乎完美的目标检测结果,在数据关联时可以采用只使用IoU信息的方法.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少量丢失的检测会造成大量的身份互换和轨迹断裂,进而严重影响追踪效果.针对这一问题,该算法引入图像信息,使用IoU模型进行初步追踪,结合行人特征向量对初步追踪的结果进行校验,对没有通过校验的轨迹进行再匹配.对于目标间遮挡的问题,该算法采用预测目标的运动轨迹,提前采取措施的方法应对.该算法采用MOT16和2DMOT15数据集进行实验,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算法采用在线追踪模式,更适合在实际应用中使用.
-
-
聂怡波
-
-
摘要:
运动信息监测系统能够为运动人员提供实时运动数据,帮助人们动态调整运动状态,以达到更好的锻炼效果。本文使用物联网和嵌入式技术,设计了一套运动信息无线监测系统,实现对心跳、体温和运动步数的实时采集和显示。主控制器采用Arduino Mega2560,心跳数据采集使用ADS1292传感器模块,体温数据采集使用LMT70传感器模块,步数数据采集使用BMA456三轴加速度传感器模块,无线数据传输采用基于ESP8266的WiFi透传模块,运动数据通过Android手机APP显示。ADS1292传感器采用SPI接口,LMT70传感器采用模拟量接口,BMA456传感器采用IC接口,WiFi模块采用UART接口。Android显示软件采用Android Studio 3.6.3集成环境开发。经过硬件调试、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和Android应用程序开发,实现了对运动数据的采集和无线显示功能。
-
-
徐庆鹏;
张宝华;
刘文波
-
-
摘要:
乒乓球运动在当今时代接发球难度降低,接发球技术预判能力的高低对比赛成绩具有重要影响。接发球技术预判能力既是防守的重要能力,也是取得进攻机会的重要能力。影响乒乓球接发球技术预判能力的主要因素有:运动员赛前状态、运动员技术水平、运动员自身生理素质,结合乒乓球运动特点以及接发球技术预判能力的影响因素,从运动信息输入、运动信息处理、运动信息输出3个预判阶段进行专项练习,提高接发球技术的预判能力,丰富乒乓球接发球技术的训练方式。
-
-
刘畅;
於跃成
-
-
摘要:
弱光背景下的目标检测是航站楼夜间巡检机器人的主要任务之一。为充分提取与利用动态场景视频数据中的运动信息,提高检测方法在人体被遮挡、图像边缘的人体目标不完整等实际复杂情况下的检测效果,避免因单帧检测结果不完全引起的歧义,提出一种机场航站楼热成像视频下融入运动信息的显著人体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背景模型初步分离图像数据的前景和背景,借由特征点轨迹聚类和运动估计仿射模型进一步分离因摄像机运动被误判的背景区域,最后将运动目标检测结果作为运动信息与单帧检测算法结果相融合。在4个数据集中的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从动态场景视频数据中提取运动信息,且能够有效提升单帧检测精度,并避免检测不完全情况的发生。
-
-
胡海苗;
沈柳青;
高立崑;
李明竹
-
-
摘要:
在室外监控视频的场景下,由于场景的复杂性及目标的多样性,监控视频中的目标存在难以检测的情况,如目标被遮挡、目标尺寸变化等,目标检测任务仍然存在挑战。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利用运动信息引导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目标检测算法来提高目标检测的准确率。对运动目标检测算法进行一定的改进,使得到的运动前景图中能够保持静止目标前景的存在;利用运动前景图中的前景可以指示目标空间位置的特点,在特征层面将网络提取的特征图与获取的以运动前景图为主的运动信息相融合,提高特征图可能存在目标区域的响应值;在目标检测算法的检测器中,引入一个定位分支,利用视频帧的运动前景图,学习候选目标的定位置信度,并与目标的分类置信度加权求和,作为目标最终的置信度,再通过非极大值抑制方法得到检测结果。实验证明,在固定摄像机下采集的数据集中,所提算法能够提升目标检测的准确率。
-
-
赵江阳;
张德富
-
-
摘要:
传统人体运动信息捕捉方法大多应用Adaboost算法模拟人体时空域运动,但传统方法存在空间域运算不足问题,导致仿真时延较长.提出基于虚拟现实的人体时空域运动信息捕捉仿真方法.方法考虑到信息捕捉时传感器产生的误差,归一化处理传感器数据.同时建立虚拟人体结构模型作为动作仿真的主坐标点,获取具有时空域意义的人体动作特征,结合时空域意义分析运动信息的正向运动参数,将其导入人体结构模型中,并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实现人体时空域运动信息捕捉仿真.为验证所提仿真方法的可用性,设计实验.志愿者携带动作捕捉传感器来做定义好的相应动作,利用设计方法以及传统方法仿真相同动作.实验结果显示所提方法能够更好捕捉人体时空运动信息,且时延较短,与传统方法相比应用效果更好.
-
-
冯蓉;
杨建华;
赵妤;
吴桐
-
-
摘要:
为了检测人体心电、运动姿态以及体温生理信息,设计实现了一种基于STM32系列MCU的多功能心电信号监测系统,系统包含心电信号采集模块、体表温度采集模块、运动信息测量模块、无线数据传输模块、系统控制模块.实现对人体心电信号、体表温度信息、走路运动信息的实时采集、计算、显示与无线传输.实验测试可得心率测量相对误差在3%以内,体表温度测量误差绝对值小于0.3°C,运动步数记录相对误差小于1%,运动距离记录相对误差小于5%,实验结果表明该设计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
-
时培成;
杨剑锋;
梁涛年;
齐恒
-
-
摘要:
基于相机的无人驾驶汽车视觉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可完成无人驾驶汽车的定位与建图.针对传统ORB(Oriented FAST and Rotated BRIEF)算法在提取图像特征点时容易造成冗杂、分布集中的问题,提出一种限制四叉树算法分裂深度的改进ORB (A-ORB)算法.该算法构造图像金字塔解决尺度不变性问题;根据所提取的特征点总数计算出每层金字塔所需要提取的特征点数;对每层金字塔图像采用自适应区域划分,根据图像信息计算特征点提取阈值;利用改进四叉树算法来均匀化分布特征点.进行了模拟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ORB、MA以及S-ORB算法,该算法运行效率提高了30%以上,匹配精度提高了10%以上.
-
-
Wang Lei;
王磊;
Zhou Zhimin;
周志敏;
Zhao Xu;
赵旭;
Liu Yuncai;
刘允才
- 《第十一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会议》
| 2015年
-
摘要:
视频监控中背景提取是重要又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传统方法存在背景建模不准确、更新不及时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自适应的背景提取方法.根据改进的帧间差分方法确定视频中的运动区域,按照一定的概率增量更新由运动信息确定的背景区域.综合考虑了运动物体的速度、运动区域的不准确性等问题,给出显式的背景提取的终止条件.在实际应用中,该方法可用来提取复杂背景,也可以为其他方法提供背景初始化.实验中对该方法和其他背景提取方法进行了性能比较,在两个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显示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同时,实验表明通过提供背景初始化,可以显著改善其他基于背景建模方法的运动物体检测的准确性.
-
-
Xiang peng;
相朋;
Zhang qiang;
张强;
Bi fei;
毕菲
- 《中国电子学会第二十一届青年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运动信息与背景信息相结合的视频序列配准方法.传统的方法在对视频特征进行描述时,仅仅考虑了图像间的对极几何信息或者是轨迹本身的形状信息.与此不同,本算法首先将运动目标与背景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作为一种描述符引入轨迹点的描述,同时考虑了背景图像间的对极几何约束,从而使得轨迹点的描述具有更高的区分性.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与基于时间线约束和基于轨迹射影不变表示的方法相比,能够获得更加精确的配准结果,尤其对于场景中运动目标的轨迹近似是直线并与其对极线重合或者轨迹中存在大量局部特征相似的轨迹段的视频序列,提出的算法依然能够获取很好的配准效果.
-
-
-
-
-
Xing Longlong;
邢龙龙
- 《2013北京汽车工程学会学术年会》
| 2013年
-
摘要:
提出了一种基于SURF(speeded-up robust features)特征点检测的立体视觉里程计方法.利用SUFR特征点的旋转及尺度不变性,结合BBF(best-bin-first)快速搜索算法,实现左、右图像对特征点的准确匹配及前后帧间的特征点跟踪.利用极线约束、方向约束、唯一性约束等剔除误匹配点.对特征点坐标变换及三维重建之后,采用最小中值定理的方法估计出车体的运动信息.试验表明,该方法在不同图像间匹配、跟踪和运动估计中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
-
-
- 《第十四届全国图象图形学学术会议》
| 2008年
-
摘要:
数字视频质量评估在视频压缩、处理以及视频通信领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最近Guan-Hao Chen在Zhou Wang提出的MSSIM方法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缘结构失真的测量方法(ESSIM),但是这种方法不能够很好的直接应用到视频领域.本文就人类视觉系统(HVS)做了一定的研究,提出了一种考虑人眼视觉特性,结构信息和根据运动信息进行场景分类的视频质量评价方法(SISD).实验结果表明,在压缩损失、模糊和部分椒盐噪声损失上,其评价结果要好于现有的几类通用的评价方法.
-
-